47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與常識乾貨

2020-11-21 騰訊網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疫情期間不斷出現的各種謠言也開始擾亂視聽,既有顛覆常識、毀三觀的個案,也有博眼球、騙流量的情況,更有藉機推銷產品的例子。

無論是什麼性質,謠言傷害的始終是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報導》特別為大家整理出36條關於新冠病毒的熱點謠言以及11條必備的常識乾貨,讓你安穩渡過抗疫期。

36條謠言

藉機營銷篇:這類謠言的共同特點是捏造某種食品或藥品能預防新冠病毒,以此進行推銷或宣傳,從中獲取利益,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

1、風油精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塗風油精不能抑制新冠病毒,風油精及其任何一個成分,都沒有證據能抑制細菌或病毒,而且,部分風油精是不能口服的,其中的水楊酸甲酯是有一定毒性的,如果口服會引起中毒。

2、乳鐵蛋白能預防新冠病毒?

初步研究顯示,乳鐵蛋白對於嬰兒可能有一定的健康益處,然後被演繹成吃乳鐵蛋白增強免疫,再進一步被說成預防新冠病毒,這是一種營銷忽悠。

3、吃乳酸菌素片或益生菌可預防新冠病毒?

乳酸菌素和益生菌的作用類似於酸奶,對於腸道菌群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尚無研究證明它們能夠預防新冠病毒,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食物或藥物可以預防。

4、喝茶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道理跟上面類似,新冠病毒是通過呼吸道感染的,喝茶是進入食道,也無證據證明喝茶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此類謠言大多有推銷產品的目的。

5、紅酒多酚有類激素作用,喝紅酒可延緩病情發展?

根據肺炎診療方案,酒類並不屬於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藥物之一,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抗疫飲食建議是要減少喝酒。紅酒雖好,但此時不合適。

6、吃辣椒能降低新冠病毒肺炎的死亡風險?不能想當然認為辣椒能夠「辣死」新冠病毒,這些說法都是民間自創的。科學家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努力做研究,還沒有找到對新冠病毒有明確功效的食品。

7、吃維生素C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維生素C對於維持免疫功能有一定好處,但並不能預防新冠病毒,人體是否感染主要取決於跟病毒的接觸機會。

8、喝板藍根可以早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北京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光玉表示,從目前資料來看,新冠病毒主要以溼邪為主,從藥理上講,板藍根不適合早期預防,並且也沒有證據證明板藍根有這方面的作用。

9、吃大蒜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教授李太生表示,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一方面沒有醫學證據證明,另一方面,大蒜素已有商品藥物,但其藥理作用是抗細菌和真菌,與抗病毒毫無關係。

10、白醋能殺滅新冠病毒?

普通的白醋醋酸濃度非常低,一般只有6%~8%,這種濃度釋放到空氣中就更低了,幾乎無法起到殺滅病毒的作用。

11、多吃草莓可以預防新冠病毒?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確診患者或普通人這段時間應多攝入蔬果,目的是補充營養、增強體質,但它們不能預防新冠病毒,包括草莓。

12、吸菸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鍾南山團隊也闢謠了,吸菸者感染新冠病毒概率低是屬於曲解的情況。常吸菸的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本身抵抗力就差,得任何疾病的概率要明顯高於非菸民。

博眼球篇:這類謠言的目的是通過誇張、獵奇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騙取點擊量,從而增加關注度。

1、吃豬肉會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並沒有出現豬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報導,所以,豬肉上存在病毒的可能只是帶著病毒的飛沫落在上面。但是,病毒只能在活體動物中繁殖生長,因此,即使豬肉表面存在病毒也很快死亡,加上徹底煮熟的話,是毫無問題的。

2、大量喝水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根據感染機理,新冠病毒主要入侵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在上皮細胞中增殖,大量喝水並不能阻止病毒進入呼吸道。新冠病毒肺炎預防的關鍵是不接觸傳染源。

3、吃香蕉會感染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通過動物傳播,香蕉不是它的宿主,除非你接觸了沾染病毒的香蕉,否則不用擔心。

4、吃海鮮會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的研究推測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為蝙蝠,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中間宿主,主要是野生動物。將海鮮煮熟後再食用是安全的。

5、放煙花爆竹可以預防新冠病毒?

這是毀三觀的謠言。煙花爆竹燃燒後的化學成分不僅不能遏制病毒的傳播,其產生的氧化物還對人體呼吸道產生強烈刺激,嚴重時可誘發呼吸道疾病。

6、帶毛領或絨線的外套容易吸附新冠病毒?

完全是憑空想像,因為新冠病毒可能在任何物體上停留,包括任何材質的衣服上停留。

防護及防護用品篇:這類謠言的起因主要是大家缺乏一些專業的病毒防護知識。

1、打噴嚏時正確的做法是用手遮住口鼻?

打噴嚏或咳嗽時,正確的做法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單用手無法有效阻擋。

2、口罩的正確戴法:感冒時有顏色的一面朝外,沒感冒時有顏色的一面朝內?

口罩只有一種正確的戴法,就是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淺色的一面朝內。

3、使用過的口罩可以用開水燙一下再用?

用開水燙的話,會改變口罩內在的結構影響防護效果,同時口罩消毒需要長時間高溫條件,開水燙一下無法滿足要求。

4、口罩嘴巴處墊對摺紙巾可延長使用時間?

普通紙巾最多能吸收口腔噴出的水蒸氣,並不能代替過濾作用,因為實際病毒只有100nm左右,非常非常小。而且還讓空氣容易從臉頰進入,紙巾上的化學成分還可能引起呼吸道過敏。

5、衛生巾墊在口罩外可以防病毒?

防菌衛生巾主要針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要防住飛沫依靠的是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而衛生巾和護墊沒有證據顯示出有這種防護力,衛生巾雖然可以防水,貼在外面意義不大,貼在裡面也會導致透氣性差影響呼吸。

6、防溢乳墊貼在一次性口罩上能過濾病毒?防溢乳貼並沒有顆粒過濾功能,而能不能阻擋新冠病毒,關鍵是看顆粒過濾效率的能力,在非醫用一次性口罩有加防溢乳墊貼,沒辦法阻斷新冠病毒。

7、預防普通肺炎的疫苗可預防新冠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肺炎球菌疫苗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肺炎疫苗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病毒不同於以往已發現的病毒,它需要自己的疫苗。

8、可通過防水與否來鑑別口罩的真假?

不靠譜。因為市面上很多偽劣口罩的表面也用可以防水的聚丙烯紡粘非織造材料,但對於口罩的中間層起到核心防護作用的帶靜電熔噴布則用紡粘布冒充,因此,通過防水來鑑別不靠譜。

9、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醫用外科口罩雖然比較薄,但過濾效率卻很高,阻水層、過濾層、吸溼層的組合能有效阻擋病毒入侵,但是一般的棉布口罩雖然厚實,卻基本不具備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10、N95口罩可以連續戴一天?

N95醫用專業防護口罩,建議使用時限為6~8個小時,一次性持續時間不能超過4個小時,如果長時間持續使用的話,容易引起呼吸不暢,甚至更嚴重的會出現肺部損傷。建議普通人帶醫用外科口罩,專業口罩留給醫護人員。

消毒篇:同樣是缺乏對病毒的專業了解,以至於大家不能正確的消毒。

1、50℃浸泡20分鐘以上可以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根據新冠病毒的特性,開水煮沸20分鐘以上或者56℃浸泡30分鐘才能有效滅活新冠病毒。

2、鹽水漱口能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統,鹽水漱口有利於清潔口腔和咽喉,但不能有效殺滅呼吸道中的病毒,而且,鹽水也不是肺炎手冊上指定的消毒物質。

3、病毒怕熱,用熱水汽燻鼻腔能殺死新冠病毒?

病毒確實怕熱,但是人體也怕熱,如果利用56℃高溫長時間殺毒的話,人體受不了且可能比新冠病毒更快出現問題。

4、消毒酒精濃度越高消毒效力越高?

75%的酒精是最有效的消毒劑,可以滅活親酯病毒,但是濃度達到90%的酒精反而效力會下降,因為它會使病毒表面蛋白瞬間固化,形成保護層,阻礙酒精對病毒核酸的進一步破壞作用,不利於病毒的整體滅活。

5、把暖氣開到20℃以上可以殺滅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對熱敏感,但是殺死它至少需要56℃並持續半小時,暖氣達不到這樣的溫度,並且長時間開暖氣空調不利於室內空氣流通。

6、二氧化氯放進加溼器可降低氣溶膠傳播?

目前來說,氣溶膠傳播途徑只是可能性,需要謹慎,但不能過於恐慌。此為,二氧化氯在空氣中可以分解為氯氣和氧氣,過多或長期接觸氯氣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如果不是環境中確實有病毒汙染,一般不會使用二氧化氯氣霧消毒。

7、用電吹風強檔對口罩、面部、手部吹30秒可以消毒?

這些說法都沒有科學依據,達不到消毒的溫度。如果有病毒存在的話,吹風反而容易形成氣溶膠擴大感染範圍。

8、用微波爐加熱口罩可以消毒?

一方面,破壞口罩內部結構,口罩不能繼續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爐處理醫療垃圾後不能繼續加熱食物。

11條必備常識

1、空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不會被雪花帶到地面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主任王凌航明確表示,不用擔心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雪來傳染。冠狀病毒主要還是積聚在人的身上,是要依靠人體的組織才能實現自己的複製繁殖,它在空氣中很快就會死亡。

2、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傳染的風險大

鍾南山院士指出,目前已經從病人的糞便中分離檢測出活的新冠病毒,所以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因此,去完洗手間一定要注意清潔手部。

3、紫外線消毒可以殺滅新冠病毒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都能滅活新冠病毒。

4、往空氣中噴灑酒精,有易燃和爆炸的危險

酒精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液體,即使是75%的醫用酒精也很容易被點著,噴灑酒精後,會有一部分酒精發生汽化,濃度有所降低,但是與氧氣的接觸更充分了,在空氣中只要有3.5%左右的酒精,遇到明火、靜電火花或者是高溫物質,就足以發生爆炸,因此,不能對著空中噴灑,也不要對著人噴灑。

5、二氧化氯消毒劑能殺滅新冠病毒

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作用,是一類高效的消毒劑,按照產品說明書推薦的作用濃度和時間,可以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6、講話交流相隔最好1.5米

目前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和患者或者病原攜帶者保持1.5米以外是相對安全的。

7、新冠病毒會存在手機和電梯按鈕上

已經有研究指出,在門把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蹤跡,因此,手機、電梯按鍵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另外,這些物品本身細菌和病毒數量就眾多,接觸最後最好洗手,並且,不要用髒手碰口鼻,揉眼睛,更不用一邊吃東西一邊玩手機。

8、未發現寵物和人互相傳染情況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表示,目前研究顯示,冠狀病毒有50多種,四個屬,可以感染到很多動物,但這之間有物種屏障,並非隨意相互感染,能感染的只有7種,目前為止還未發現有寵物感染病毒,傳染給人,也沒發現患者感染,傳染給寵物。

9、中央空調有傳播疾病的可能

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主編《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中提到:中央空調有傳播疾病的可能。疫情期間停止或減少使用中央空調,必須開空調時,要同時開排風扇。要定期清洗空調,每天定時開啟門窗,進行痛風換氣。

10、新冠病毒不會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在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並沒有提到蟲媒傳播。

11、含氯消毒液不能和潔廁靈一起使用。

含氯消毒液和潔廁靈同時使用,容易產生有毒氣體,危害人體健康;也不推薦和酒精同時使用,因為消毒效果可能減弱甚至產生有毒氣體。

(資料來源:央視網、國家衛健委、新華社、丁香醫生、騰訊較真等)

相關焦點

  • 第一例新冠來自於病毒研究所,謠言?
    從此次疫情開始,我們身邊就充滿了各種有關疫情進展的信息,其中不乏很多容易引起群眾恐慌的不實信息,俗稱謠言。下面我們來看看最新謠言和闢謠信息。第一例新冠來自於謠言近日有傳言說,首個新冠肺炎患者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布陳全姣聲明稱:「關於今日網絡上出現以我名義發布的所謂舉報言論,在此我鄭重聲明:我從未發布任何相關舉報信息,對冒用本人身份捏造舉報信息的行為表示極大憤慨。我將依法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 新冠病毒謠言多,維基百科嚴加審查
    還有無數人查閱與新冠病毒間接相關的文章,比如非典(SARS)、武漢、「吃蝙蝠」等。這種迅速的傳播對維基百科社區的志願編輯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們必須應對源源不斷湧入該網站的有關這次疫情的信息,並且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謠言和錯誤信息。早在2013年,維基百科上就有了關於「冠狀病毒」的簡單頁面,而關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首篇文章於2020年1月5日創建。
  • 研究發現:有關新冠病毒謠言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
    據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8月18日報導,在8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關於新冠病毒的假新聞和陰謀論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報導摘編如下:上周末,有約2000人聚集在馬德裡抗議因新冠大流行而實施的在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的措施。
  •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
    新冠患者不會成喪屍!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保護理智 拒絕謠言 不要恐慌忙亂!如今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全國戒嚴,可是網絡並沒有癱瘓,普通民眾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有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就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些謠言,有的出自所謂的「專家」之口,似真似假,有些人信以為真;有的荒誕可笑,擾亂了社會秩序。下面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撰文 | 李晶編輯 | 陳曉雪在經歷了「新冠病毒是插入了HIV基因的人造病毒」謠言風波之後,「新冠病毒是國內科學家製造並洩漏出來的顯而易見,這項研究是通過減弱一個自然界存在的病毒株來研究其功能。這和一些媒體所宣稱的「中美科學家製造轉基因病毒,促使新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之類缺乏基本依據的謠言相距甚遠。很多人擔心,既然科學家可以通過改造減弱病毒的能力,是否也能做類似的實驗來增強病毒的毒力?實際上,一方面「改壞」基因的功能比「改好」要容易的多;另一方面,科學倫理也要求不能製造超出自然風險的新物種。
  • 朋友圈裡在賣的日本除菌卡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這些謠言,你別信!|...
    今日頭條朋友圈裡在賣的日本除菌卡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這些謠言,你別信!謠言5:日本除菌卡(消毒卡)掛身上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近期,有傳言稱:朋友圈裡在賣的日本除菌卡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真相來了這則傳言毫無科學依據,請勿相信。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 盤點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品謠言,別再上當受騙了
    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蔓延,大家都減少了外出的次數,只能無聊的呆在家中。這個時候,一些「XXX不能吃,XX速度搶購,晚了就沒有了」的食品謠言引起了處在「無聊」狀態人們的注意。一時間,人們互相傳播。有些人給親朋好友轉發,也有一些人對這些關於食物大肆搶購......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物謠言,不要再上當了!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在世界衛生組織為「新冠病毒」命名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為「新冠病毒」命名SARS-CoV-2之後,以川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客緣何放棄以上科學命名,直呼「中國病毒」?其一,在「新冠病毒」成為全球流行病之際,美國政客再次將其與中國掛鈎,是美國總統有意識地將輿論引向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深淵,是處心積慮的種族歧視;其二,因貿易戰和「新冠病毒」帶來的連鎖反應,全球經濟出現動蕩,美股多次熔斷,川普為了轉嫁國民指責,急切將「罪名」推到中國的頭上。
  •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疫苗?這些謠言你別信…… 2020-12-04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喝茶會導致貧血 柳絮傳播新冠病毒?這些謠言勿信!
    空氣中全是病毒、柳絮和5G能傳播新冠病毒、喝茶會導致貧血,這些是真的嗎?4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5G導致新冠病毒?
    最近關於「5G導致新冠病毒」的謠言,從美歐一直傳到了非洲,非常詭譎。深挖一層發現,此事非但荒謬,還別有陰謀!一、新冠病毒是怎麼跟5G扯上關係的?二、謠言傳播的路徑謠言經美國託馬斯•考恩發起之後,在英國得到了「發揚光大」,一些英國人不但信了,還做了更荒唐的事情。
  • 闢謠手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謠言大匯總
    謠言三:堅持少量多次飲60℃的開水可殺死病毒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浙江省援助武漢新冠肺炎醫療總隊醫療隊長喻成波稱,病毒侵害的是呼吸系統,熱水進入的是消化道。喝這麼燙的水不僅不會消滅病毒,還極易造成燙傷。
  • 說5G會誘導新冠病毒的論文竟然公開發表?
    為了填補這些洞,人體會自動反應,生產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最後會相互結合形成病毒樣結構,如冠狀病毒。5G毫米波的大小又恰恰可以進入細胞,那麼就會幫助構建病毒樣結構,如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聽起來不知所云,甚至很荒謬吧?
  • 新冠疫情的謠言有什麼規律?研究發現5大特徵
    它會抑制免疫系統,讓新冠病毒趁虛而入。——以上內容,耳熟不?嚇人不?但,它們都是謠言。研究第一作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系教授塞弗·伊斯蘭姆(Saiful Islam)介紹,雖然各國政府、各大社交和網絡平臺耗費巨大精力、防謠止謠,但仍有大量假消息躲過重重封鎖、瘋狂傳播。「我們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4月5日為時間跨度,識別出2311個關於病毒和疫情的假消息。」他說。
  • 這幾招並不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
    喝板藍根、燻醋消毒;吃維生素抗病毒;再到用鹽水漱口預防病毒;甚至連夜排隊搶雙黃連抗病毒……從一開始新冠病毒爆發起網絡上就流傳著各種關於預防病毒的方法但是謠言止於智者這些謠言也被一一擊破但是,最近網絡上又開始流傳著一些新的預防新冠病毒的「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27名國際知名科學家在《柳葉刀》上發表聲明強調,陰謀論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該疾病的工作外,別無他用。「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理論『可笑且荒謬』」。法國免疫學家、新冠疫情科學委員會負責人讓-弗朗索瓦·德爾弗雷西明確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實驗室的假設是「一種不屬於真正科學範疇的陰謀論觀點」。
  • 科普:5G傳播新冠病毒?荒唐的謠言被傳播真的是因為老外傻嗎?
    直接看視頻(歡迎關注):5G傳播新冠病毒?這樣的謠言在我們看來,就像一百年前人們相信&34;的言論一樣荒唐。然而,在自詡信奉科學文明的歐美,這樣的謠言確實被眾多民眾所相信。大家一眼都能識別的謠言是怎麼被傳播的?這個事情在國內自媒體的節奏帶動下,完全成為一個只看表象的鬧劇,然而事實究竟怎樣?接下來你將看到鬧劇發酵的前因後果。這一謠言被信奉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原因1:有人認為5G可以抑制免疫系統,從而使人們更容易感染病毒。就憑這一點,很多對5g不明所以的人自然會產生顧慮。這樣的新聞難道不是經常發生嗎?
  • 病毒起源新發現!中國團隊研究"粉碎"美政客謠言
    5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動物園研究學者共同發表論文,研究內容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是穿山甲-CoV樣病毒與蝙蝠-CoV-RaTG13樣病毒重組的&34;。這一研究徹底打破相關&34;謠言,再次強調新冠病毒來自於自然界,而並非人造。
  • 「2020.2.28」謠言,別信!——服用降壓藥會加速新冠病毒複製,疫情...
    導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