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這本書算是看完了,從頭到尾有津津有味的地方,也有乏味難懂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了解到宇宙的一些規律,還有在歷經無數歲月而得到的知識,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汲取一杯甘露,應該是疫情期間比較充實靈魂的事情了。
《平行宇宙》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博士寫的一本關於天文學的書籍。他講述了宇宙從大爆炸至今138億年之久,不斷的膨脹變化帶來的星系影響,然後展望未來至更久後宇宙的走向和命運。根據每個階段的科研學者的研究成果,最終匯聚一堂而闡述一些實際的事情。雖然裡面很多的專業知識是我費勁腦力去想像不出的,但在如此磅礴的知識面前,我認識了宇宙,明白宇宙的過往種種和以後的運作。站在地球上渺小的人類,在展望和探索宇宙的路途是遙遠且虛渺的,但有實際行動去做它就會有成果。也許幾百年後,幾千年幾萬年甚至更久以後的人類,已突破了地球去向了太陽系中觸足到了銀河系裡到達另外的星系甚至更遠。我知道這不是幻想,而是敢於想像和實踐的科研所需要的精神,以後你所不敢想的都有可能實現。
《平行宇宙》在探尋未知和展望未來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的質疑,而要解決這些疑問就需要一批一批的天文學家及愛好者還有國家用一切資源和力量去探究它,甚至可能到最後會是全球一致性的探索。在我們的宇宙中有太多的未知,以提出來的Ⅳ類文明為標準,地球剛處於0.7Ⅰ類。以地球為例,Ⅰ類文明可以利用全球的資源,Ⅱ類可以利用太陽系的資源,Ⅲ類文明則是可以利用銀河系的資源,而最後能理解的Ⅳ類文明是可以利用整個宇宙的資源。這就突出了另一個問題——宇宙製造論,那麼是什麼樣一種存在創造了這樣的宇宙,還有宇宙中的一切規律呢?我們能賦予的名稱就是「上帝」。因此宗教和科學開始密不可分,有人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
《平行宇宙》中主要闡述的一個理論就是多元宇宙,即在我們現存的宇宙周圍存在著很多的同類宇宙或者就在我的頭頂上。這類多元宇宙與我們現存的宇宙因為眾多的不相同因素,或通過量變而產生的不同結果。如我現在正在打字,而平行宇宙中的類我正在彈琴,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的類我正在喝茶,這也是一直探索而推斷的一種結果,我們不能證實它的存在,只是在茫茫宇宙中,這是有可能存在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學來探索它,也許有一天兩個平行宇宙的交匯出現在你我的頭頂,那將是創造歷史性的一刻。很多的科幻電影也有描述對未來的N種可能,也許會成為探索的一個方向,或許它也是個故事在人眼前一亮。歷來對於世界未知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人類也每天都在探索這宇宙,發現著未知名的星球。
《平行宇宙》的專業知識對我和很多人來說是燒腦的,但是宇宙的在我們觸目不可及的地方一直存在,它或許是上帝創造,但回歸現實中,我們是宇宙中的一粟,宇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瓢。有一天宇宙會走向它該去的方向,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