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今這個複雜而又便捷的世界,是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所無法想像的。
今天的人類不必擔心生存、食物、住房和安全問題,仿佛一切都是與生俱來;而事實上,在人類歷史的99.99%的時間裡,祖先們都過著跟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
從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的出現到現代文明,這10萬年間的人類歷史是如何變遷的?
600萬年前,人屬動物的始祖與黑猩猩的始祖正式分道揚鑣。
280萬年前,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正式出現。
我們的祖先是那時唯一的人類嗎?非也!
20萬年前,晚期智人出現時,地球上至少還存在著六種其他的人類物種。
這些跟我們的祖先智力與能力不相上下的表親,有一些同樣在地球上生存了相當長的時間。
例如直立人就存活了200萬年,比現代人類的歷史還長了十倍。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什麼現在只餘下智人的後代即我們呢?
但在一萬年前,不知何種因素導致了其他人類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了。
而在現代人類的DNA檢測中,則發現了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類的少許基因。
那麼這些跟我們有一定血緣關係的物種親戚的消失,是因為輸掉了爭奪資源的戰鬥,還是因為發生了一系列小規模的種族清洗呢?
今天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最後只有「我們」倖存下來了。
早在28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工具了。
但該技能在此後近200萬年間並沒有取得更大的提升,直到他們學會了控制「火」,並終為所用。
在學會用火之前,古人類要生存,靠的是採集植物、抓魚、捕鳥以及撿拾動物的屍體等
能掌控火,就能對食物進行加工。熟食的出現,使食物更有營養,更利於大腦的發育。
火還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使得活動時間變長,寒冬也不再那麼可怕。
更重要的是,人類還學會利用火嚇跑猛獸和進行捕獵。
人類發現,木頭或乾草被燃燒過後,可以把小型動物、堅果和植物塊莖變成了食物。
從30萬年前開始,人類群體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型狩獵採集部落。
在狩獵採集部落裡,性別分工明確,男性會用弓箭捕獵鳥、羚羊、獅子等,女性則挖掘植物根莖,採摘漿果
部落裡有火、木頭和石器工具。
那時的人類已經能對未來進行規劃和出現埋葬死者的習俗,部落文化開始形成。
他們彼此之間能進行相互交談,當然使用的是十分簡單的原始語言。
假如有一臺時光機,能讓原始人類的孩童穿越到現代進行撫養,他們長大後會跟我們一樣嗎?
從解剖學上看,現代人類的祖先從20萬年前出現;但從行為學上看,與現代人行為接近的祖先卻在7萬年前才出現。
古人類學家把智人與現代人歸為同一個種,即智人種
也就是,從原始人類到現代人類,需要一些關鍵的基因突變。而正是這個突變的基因,才能讓我們的大腦具備了掌握現代語言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5萬年前,人類使用的工具和兵器變得更精密,而文化變得更複雜。
這時的人類擁有了更強大的大腦以及更高級的語言,從而使得交流更有效率也更細緻,群體合作更為緊密。
從此,人類的生存所依賴的是大型團隊的作業能力,而非每一個個體。
而隨著大腦的不斷進化,人類的群居性又比蜂群或狼群的群體要先進得多。
毫不誇張的說,群居性在人類的進化史和文明史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且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學會了認識世界、學會了把知識和經驗世代相傳、學會了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改進。
相比其它生物還是以基因遺傳作為主要的信息傳遞方法,此時的人類已正式從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中分離出來。
在這段歲月裡,人類的生活狀態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我們依然像動物那樣生活在自己的棲息地,不知道怎樣去搭建房子,更加不可能想到要建設摩天大樓。
人類的祖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懂得如何去蓋房子
但千萬不要小看我們的祖先,那時的人類可是生存專家呢!
由於生存需要眾多的技能,這導致早期的現代人類的平均腦容量,可能比當今人類的還要大。
也就是說,作為種群的整體,我們比祖先先進得多;但就個體而言,我們的祖先卻更有優勢。
人類祖先與我們有相同的大腦,雖然他們缺乏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力和邏輯能力,但卻非常矯健敏銳
在12,000年前,原始農業的雛形出現,人類在自然界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性。
在這之前,作為狩獵者和採集者,只有那些體魄強健的個體才能生存下來;而隨著農業時代的興起,某些個體的食物來源可以更多地依賴集體的供給。
這意味著,一些人會專注於製造更好的工具,一些人會專注於馴化野生動植物,甚至有些人開始發明創造。
農業的逐步發展,使得我們的祖先擁有了可靠且可預測的食物來源,人類開始進行大規模地囤積食物。
糧食的迅速增多,為人類文明的確立提供了物質前提
那時的人們發現,囤積穀物遠比囤積肉類要簡單。
但穀倉需要被保護起來,於是緊密地共同生活的社群出現了;而為了保護社群,早期的防禦體系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人們變得更加有組織,事情的處理變得更加有效率。
漸漸地,村莊升級為城市,城市升級為王國,王國再升級為帝國。
人類文明的發展之舟,駛入快航道。
500年前,科學革命開始了。
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和化學相繼形成,為現代社會奠定了知識基礎後,工業革命隨之而來。
科學革命發源於歐洲,在文藝復興時代接近尾聲之時,開始了科學進步的歷程,這個歷程一直持續到18世紀末
社會效率成倍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為了促進人類的進步而窮其一生。
技術不斷被革新,計算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基礎媒介,而網際網路的興起則重塑了我們當今的世界。
從人類的第一個物種出現至今,經歷了125,000代人。
生理學上的現代人類的祖先,出現在約7,500代人之前。
文明開始於500代,科學則在近20代得到快速發展,而網際網路的普及僅僅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
由人類親手創造的網際網路正在對人類的進化產生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並且會以它自己的方式改變人類的進化形式
今天的我們,正生活在人類進化史上最繁盛的時期,人類這個物種,甚至還改變了所居住的這個星球。
從大氣成分、地貌特徵到馴化動物;從人造光源到月球漫步;從火星探測到興建國際空間站……人類文明迎來了大爆發。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一名普通高中學生,比幾個世紀前的學者對宇宙的了解要更為深入。
從70萬年前的祖先到現代的我們,基因上沒有太大不同,但現代人類所創造的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