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貝聿銘一定是一個偏愛「菱形」的建築大師。
他最廣為人知的的兩個建築作品,一個是巴黎羅浮宮,一個香港中銀大廈,都毫不吝嗇對菱形元素的使用。
先不說中銀大廈,但是巴黎羅浮宮你一定會有意見,明明是個三角形,設計的靈感來自於金字塔,為何卻被說成了是「菱形」。
如果你這樣認為,那你一定錯了,我們可以看一下夜幕下的羅浮宮。
光與影的力量是偉大的,通過水麵的鏡像,金字塔形的巴黎羅浮宮變成了一個鮮明的、立體的菱形,那尖銳筆直的角,也與鏡像發生偏折,進而構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面。
在水面發生作用以前,是對線條的審美,而水面作用之後,便是對型面的審美,這種型面甚是還帶有空間的指向和層次——近的時候,它是玻璃的金字塔,只有遠的時候,它才是造型夢幻,享譽世界的羅浮宮。
羅浮宮的設計會讓人想起兩個中國元素。
一是西湖斷橋,斷橋與湖面形成鏡像,這可能影響到羅浮宮整體視覺設計的重要設計思想。
二是中國傳統的方勝紋,它是以兩個菱形壓角相疊而構成的幾何圖形或幾何紋樣,寓意吉祥同心相連、延續不斷。
實際上,無論哪一個文明的審美都帶有天然的Bug,越是巨大,越是繁複,越是成本高昂的,便越是奢侈的、高貴的,即便是早已滅絕的瑪雅文明也是如此。
洛可可建築風格,注意穹頂
在這種強勢的審美治下,誕生了洛可可風格、巴洛克風格,它們普遍追求宏大、奢侈、嚴肅、繁複的表現風格,不計成本的堆砌,不厭其煩的雕飾,使得這些風格與「宮廷」這個詞彙命運相連。
巴洛克建築風格
當人類進入到現代社會,哲學、經濟的巨大發展,推動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個體的意識的覺醒和強化,這些「繁複」的風格開始遭受反思與強烈的挑戰,那些簡約的、單純的、幾何的表達風格開始露出崢嶸。
最知名的風格便是北歐風與,這是要靠光和線條才能構建起來的風格,因為不需要複雜的鑑賞素養,不需要高昂的獲得成本,這為北歐風的流行奠定了群眾基礎。
北歐風建築風格
這是歷史的審美脈絡,從繁複的洛可可、巴洛克到簡約的北歐風,主流審美價值觀也完成了More到Less的漫長轉折。
而比北歐風等「簡約」風格更進一步的,則是「極簡」,這裡就契合了上面對菱形元素的探討,因為幾何圖案是極簡主義最有力的表達。
幾何之父,數學家歐幾裡得
幾何圖案就像是是類似數學或者物理學定律一般的存在,它間接構成了人們的世界觀,像東方人對宇宙的理解就是天圓地方,也構成了人類美學認知的基石,像伽利略也曾說過:圓是最美的圖形。
契合自然的幾何圖案,天然帶有和諧之美,菱形結構本身就具備了均衡的線面造型,基於它與生俱來的對稱性,從視覺上就給人心理穩定、和諧之感。
菱形圖案很早就被人們所運用,早在3000年前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罐就用了菱形作為裝飾。
在蘇格蘭,菱形圖案是權利的象徵,這使它蒙上了政治色彩,蘇格蘭服裝的經典菱格如今仍在廣為流傳。
如今菱形圖案更是經久不衰的活躍在CHANNEL、DIOR等奢侈品的皮具上。
Chanel經典的classic Flap Bag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菱形紋。這一大名鼎鼎的系列幾乎也構成了Chanel高辨識度和不可替代性。
一個女人無法抗拒Chanel classic Flap Bag,除了品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菱形紋。
菱形是鑽石刨切面的紋路,而鑽石既體現了擁有人的尊貴與優雅,更代表忠貞與恆久的愛情。以至於,菱形很長時間都是歐洲貴族女性的專屬紋章,比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還是公主的時候,她的貴族紋章就是菱形的。
如今,菱形元素也正在成為汽車設計的重要元素,一個重要的例子便是別克君越Avenir。
我認為在汽車設計上,別克君越Avenir稱得上是一個轉折點一樣意義的存在,尤其對於美系車來說。
北美大陸的廣袤與肥沃賦予了美系車獨特的氣質,更粗狂,更肌肉,更強調速度與激情,這種差別細膩的就像是《唐頓莊園》與《燃情歲月》之間的不同。
細膩,似乎從來都是不是美系的強項所在。
但伴隨著這些年包浩斯設計風格的走弱、北歐風走向媚俗,美系車重新煥發了在設計上的光彩。
別克君越Avenir就是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新範本,它秉承的「細節至美」設計語言,其中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對菱形這樣的幾何元素的使用與強調。
之所以我會鍾愛別克君越Avenir,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是少有的重視細節和幾何應用的車型。
簡單的菱形元素在別克君越Avenir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應用下,綻放了五彩斑斕的質感與光芒。
其前格柵中標誌性的菱形編織符號,設計靈感來自別克家族徽標的中世紀貴族鎖子甲圖騰,以金屬編織技法結合參數化設計技術,使其在形變與光變上形成優雅過渡。
而菱形編織美學符號的前格柵,也派生出別克君越Avenir兩種觀感:
一是和諧感。菱形本身帶來了對稱、連續、交互,這幾種審美既獨立存在,又相互聯繫,而密集的編織,又進一步強化了菱形編織美學符號,也塑造了別克君越Avenir審美上的和諧。
二是尊貴感抑或說奢華感。光芒是營造這種奢華或者尊貴質感的絕佳武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基督教堂中大量使用的彩色玻璃,讓教堂內部具備迥異於自然光的獨特光線,形成莊重之感。
當金屬光澤前格柵菱形編織美學符號遭遇不同角度,不同亮度的自然光或者人造光源的時候,光線便在菱形編織美學符號上開啟了運動的進程——反射、折射、交匯……這也變相賦予了這個簡單元素「繁複」的奢華特性,繼而營造了與別克君越Avenir體態相一致的尊貴與奢華。
菱形編織美學符號也運用大量在座椅、中控面板和車門飾板處,並通過參數化結構美學,不斷疊加排列造型,每個角度、每個轉折、每條縫線走向都十分考究。
這些菱形編織美學符號的處理,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面我們提到的「方勝紋」,這個簡單的細節,把北美汽車最具代表性的設計語言與中國人幾千年的心理特質融合在一起,這種美學的構築,既是現代的,也是歷史的,既是普世的,也是充滿民族特色的。
如果說極簡的菱形編織美學符號塑造了別克君越Avenir的「表」,那麼對材質的考究則讓Avenir具備了與「表」相稱的「裡」,這是其「細節至美」設計語言的另一大內涵。
現代設計理念早已告別過去的「繁複」,強調自然與實用,這是對「More」的反思,對「Less」的回潮。
儼然,別克君越Avenir的「細節至美」同樣也體現在材質的精挑細選上。
在汽車已臻極致和成熟的空間設計中,人與空間的連接,除了光,便是材質了。恰當的材質搭配,能賦予空間自己的性格,又因為汽車又是連接工作與生活的「第三空間」,所以一部車的內飾設計一定要有溫度,有格調。
溫度可以讓人在這個空間中過得更加舒適,格調則賦予人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與個性匹配。
別克君越Avenir內飾設計的第一個特點是材質自然屬性帶來的格調。比如車內頂襯、遮陽板以及門柱都採用創新麂皮絨面料包覆,擁有出色的觸感。
再比如座椅選用達到「全粒面」品質的上等公牛皮,它保留了皮料自然的花紋,並由超過38道工藝加工而成。
其內飾設計的第二個特點便是追求舒適性,做「有溫度」的設計。加厚長絨地毯,帶來超柔軟的腳底觸感。
正是通過細節的打磨,詮釋了「細節至美」,架構起與用戶內心預期相符的溫度與格調。
在過去的歐洲,每一個貴族都有獨屬自己家族的「紋章」,它是家族榮耀與堅守的象徵,在過去的中國,每一個美好的寓意都有一個對稱的「紋路」,雖然那些時代早已遠去,但我們總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印記」。
或許,我們可以從君越Avenir開始,做一個精神上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