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科技水平也越來越成熟,經過數代人的研究,我們從最初的只能依靠他國的技術,到現在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先進水平行列。就在前不久,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艘航母正式加入到中國海軍。緊接著,我國天文研究方面再傳來好消息,中國自己研發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在這之後,我國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載著4顆衛星成功升空。近日又一個好消息傳來,據觀察者網1月14日報導,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中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點火成功。
據了解,在實驗過程中,霍爾推力器點火累計時間長達8個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實測推力1牛,比衝3068秒,效率大於70%,性能指標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因為點火可靠,運行平穩、工作參數穩定的優異性能獲得了國際的廣泛認可,推動我國霍爾推力器推力實現質的跨越。
霍爾推力器又稱霍爾效應推力器,目前被世界廣泛應用於衛星位置和姿態控制領域,並以結構簡單、高比衝、高效率等又有點成為未來空間飛行器首選的推進裝置之一,霍爾推力器最初只在美國和前蘇聯獨立展開研究。
不過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追趕,在2016年中國航天科技五院502所成功研製出了吃聚焦霍爾推力器,其累計工作時長可達1000小時,並且在「實踐十七號」衛星上完成了在軌飛行驗證工作,因此中國也成為了繼俄、美、歐之後第四個掌握霍爾電推進技術的國家。在這之後,我國經過進行研發又成功在原有的基礎上研發出了第二代磁聚焦霍爾推進技術,經過在軌測試,其性能等各方面數據遠超第一代,其比衝相較於國際上同功率推力器高出近20%,性能指標達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而在502所研究的同時航天科技六院801所也在嘗試突破,研發出了推力更大、壽命更長、比衝更高的霍爾推力器,其採用了空心陰極中置、磁屏蔽長壽命等新技術,先後突破了大電流空心陰極、高壓大功率穩定發電等關鍵技術,在我國深空探測器、大型衛星發生等領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該推力器的研發標誌著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提高,也標誌著我國未來在太空探索會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