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的肚皮下還長著個小夥伴 記者 張秋磊 攝 |
東亞訊(記者 李雄) 今年1月份,家住上海路銀達小區16棟的張女士養的孔雀魚產卵了,而在40多條剛剛降生的小魚中,居然有一對連體魚。
今年67歲的張女士家裡養了很多條孔雀魚,張女士的老伴兒單先生說,孔雀魚是去年兒子給送來的。
「1月份的時候,我看母孔雀魚肚子鼓鼓的,就把母魚單獨撈了出來,放在一個小魚缸裡。」單先生說,沒過多長時間,母孔雀魚就生下了40多條小魚。
單先生說,小魚苗很小,像小米粒似的,他用放大鏡看,發現有一條小魚的肚子底下有個小黑點,「當時沒在意,以為是糞便或者魚飼料粘上去了。」單先生說。
2月份的時候,單先生再次拿起放大鏡,他才看清楚,原來那條魚肚子下面,是另外一條小魚。
「兩條魚頭尾、身子都是單獨的,就是在肚子上好像有兩條細細的血管連著。」單先生說,起初他以為這對連體魚活不了,可兩個月過去了,連體魚在魚缸中特別歡實。不過相比同一批約3釐米長的魚苗,這對連體魚中稍大一點的只有普通魚苗的三分之二大,稍小的魚苗甚至只有大米粒那麼大。
記者諮詢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老師,他介紹,連體孔雀魚是一種發育異常現象。魚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比如溫度、光照、化學物質等影響,就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