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類牡丹鸚鵡18種基礎基因介紹(下)

2021-01-15 尋鸚嘉園

9:美桂系 代表-美國肉桂

「美國肉桂」,簡稱「美桂」,誕生於美國,因而培育者取名為「美國肉桂」。美桂的基因,也屬於黑色素突變的一種,但它的基因與澳桂的區別,在於,它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而使其轉變成棕色素。因而「美桂」小鸚,它的羽毛上不會發現任何黑色的色素,但這靠肉眼分辨不出來,得藉助顯微鏡。美桂的飛羽為灰褐色,較澳桂深些,另外,腳趾和趾甲的顏色,以及出生時及成年後的眼色發展過程,都和澳桂近似。

美桂

10:閃光系 代表-紅頭閃光小鸚

「閃光」品系英文稱為opaline,原意為蛋白石,國外及臺灣也稱為「玫瑰頭」或「歐派」。第一隻閃光小鸚,於1997年,誕生在美國密西根州,由一隻帶黃化基因的綠桃公配綠桃母變異產生,一共繁育了三公兩母的閃光後代,通過基因學家和美國本土小鸚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並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系,該品系最顯著的特點是,面部紅色擴展至整個頭部與頸部,並且尾羽顏色與頭部一致。

紅頭綠閃

11:顯派系 代表-紅面派特

紅面派特也稱為「紅面花桃」,培育於美國三十年代初期,派特的產生,緣於黑色素部分缺失,且不均勻分布於體羽上,形成深淺不一塊狀或斑狀。顯性派特屬顯性基因,但需分清雙基因(DF)和單基因(SF),兩者的遺傳方面,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派特

12:隱派系 代表-隱性派特 

隱派即平常所說的「隱性派特」、「隱性花桃」根椐多方資料查閱,最早的一隻隱性派特,來自「澳大利亞」一隻近乎黃色的鳥,直至今日,澳洲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派特品系,稱為「澳洲黃」。隱派也分為單雙基因,該品系與顯派系最大的兩個區別在於,1;遺傳方式為隱性遺傳。2;同等基因狀況下,隱派系的趴度相對於顯派而言,要高不少。

派特

13:淡化系

「淡化」一詞,是牡丹愛好者平時經常在說的詞語,但在此所述的「淡化」是一個單獨的基因所形成的品系,英文稱為「dilute」,意指能起到「淡化、稀釋」作用的基因,淡化系的作用機理與肉桂有所區別,而與華樂卻較為接近,都是通過自身基因的作用,將黑色素轉變為棕色色素。

白桃

14:邊化系 代表-邊化小鸚

「邊化」系的基因與淡化有些類似,但又不盡相同。英文稱為「edged dilute」,意即有邊的稀釋,該基因除具有淡化基因的作用機理外,最主要的特點,是能在基因鳥體羽,尤其是主翼羽的羽片外沿,形成更深的邊色,和淡化基因一樣,邊化基因也是屬於隱性遺傳基因。

邊化

15:淺色華樂系

淺色華樂(pale fallow)也稱為西德華樂,最早培育於德國西部,華樂屬隱性遺傳,是黑色素弱化的一個品系,主要特徵表現在全紅眼、粉紅腳和白嘴。淺色華樂與深色華樂並無太大區別,只是體羽棕色素深澱的程度略有深淺而已。

華樂

16:深色華樂系

深色華樂(bronz fallow)則稱為東德華樂,遺傳方式與性狀表現與淺色華樂類似,但羽色要深一些,棕色色素的沉澱相對淺色華樂要多些。華樂與肉桂的最大區別在地,除眼睛瞳色有區別外,對棕色素的作用機理不一樣。

華樂

眼睛的對比

17:長羽種系

長羽種是近幾年興起於歐洲的一個新品系,目前臺灣地區已有引進,該品系的基因與遺傳方式與其它品系都不一樣,尤其是遺傳屬多因子遺傳方式,體型較普通面類小鸚大30-50%,且體色更為鮮豔,視覺衝擊力更強。

18:淺色頭系

關於該品系的資料,本人找了很久,淺色頭系英文稱為「pale headed」,遺傳方式與紫羅蘭和深色系一樣,屬半顯性遺傳,是否屬結構色變異品系,尚未了解。網上只找到極少的相關照片,應該是指頭部色素的變異。各位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以上為包括原始種綠桃在內,本人目前了解到的18種單基因品系,目前全世界所有面類小鸚的基因,都是以由綠桃原種及由其產生變異而定型的新品系,改良而成。將面類小鸚以基因為區分標準,只是本人自已的理解和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加指正。

-

尋鸚嘉園:歡迎各位鳥友在後臺分享你與愛鳥的故事、圖片。我們也將繼續為大家提供更多鸚鵡飼養知識,有趣視頻,疾病知識等。沒準,下期的主人公就是你喲,敬請期待!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300句鸚鵡學語錄音

相關焦點

  • 牡丹鸚鵡品種區分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中國目前最常見的品種,多為費氏牡丹、桃臉牡丹、面罩牡丹三種,分為兩大類產生的品系來培育劃分,統籌分為「頭類」和「面類」。費氏牡丹、面罩牡丹劃分為「頭類牡丹」;桃臉牡丹劃分為「面類牡丹」。
  • 牡丹鸚鵡分類 - 百度經驗
    牡丹鸚鵡是家養小型鳥類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它又被稱為情侶鸚鵡、愛情鳥。它共計九個品種,其中因為花色繁多,而導致許多初入門的鳥友無法辨別。此文可以幫助初學者認識牡丹鸚鵡。牡丹鸚鵡普遍被分為兩個大類,分別為頭類和面類。下圖中圖1便是頭類最為普遍的品種,棕頭牡丹。
  • 四種常見方法:幫你三秒分辨牡丹鸚鵡公母 原來這麼簡單值得收藏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介紹了虎皮鸚鵡分辨公母技巧今天給大家介紹牡丹鸚鵡如何分辨公母。情侶鸚鵡:牡丹鸚鵡種類費氏牡丹我們俗稱:頭類,桃臉牡丹俗稱:面類,雜交牡丹俗稱:騾子。頭類牡丹鸚鵡:所有品種在國內都是禁止飼養的,因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附錄二中包含了所有頭類牡丹。
  • 中國可以合法飼養的幾種鸚鵡
    鸚鵡聰明又可愛而且羽毛又豔麗,所以佷多人都想來養幾隻,但你知道嗎,在我們國家只有三種是可以合法無證飼養的。這幾年因為買賣鸚鵡而被捕的事,非常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三種鸚鵡。第一種是虎皮鸚鵡,這是最普便的一種小型鸚鵡。它羽毛豔麗。易於飼養繁殖,適合新手飼養。
  • 金黃色羽毛的5種鸚鵡
    很多新手鳥友可能知道黃化和華樂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紅眼黃化:(Lutino/Aibino):黃化就是把鸚鵡原本綠色的羽毛,變成成黃色。眼睛的虹膜也從黑色變成紅色,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虹膜顏色也發生了變異的品種。 華樂種(Fallow):華樂虎皮眼睛也是紅色的,各種斑紋都有可能出現在華樂虎皮身上。
  • 家庭怎麼飼養牡丹鸚鵡?掌握這四點飼養小技巧,新手小白都能養好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家裡飼養鸚鵡怎麼才能繁殖?你想學我教你呀,鸚鵡繁殖並不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牡丹鸚鵡怎麼飼養,其實飼養鸚鵡都是異曲同工的,有飼養虎皮鸚鵡的經驗,那麼牡丹鸚鵡稍微指點一下,那麼飼養牡丹鸚鵡就非常的簡單了,那麼讓我告訴如何飼養牡丹鸚鵡吧。
  • 推薦這五種鸚鵡,新手必看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如何改善鸚鵡的大叫,之前更新了女孩子最喜歡的五種鸚鵡,今天給大家介紹最適合新手飼養的五種鸚鵡。很多新手鳥友第一隻鸚鵡,想養金剛鸚鵡或灰鸚鵡這些大型鸚鵡,大多數是看了視頻,發現灰鸚鵡說話非常的厲害,金剛鸚鵡的羽毛非常的漂亮,自己也想在家裡養一隻。
  • 金黃色羽毛的5種鸚鵡,你能說出哪幾種?(中小型鸚鵡篇)
    很多新手鳥友可能知道黃化和華樂我簡單的介紹一下,紅眼黃化:(Lutino/Aibino){顏色變異}:黃化就是把鸚鵡原本綠色的羽毛,變成成黃色。眼睛的虹膜也從黑色變成紅色,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虹膜顏色也發生了變異的品種。華樂種(Fallow){特殊變異}:華樂虎皮眼睛也是紅色的,各種斑紋都有可能出現在華樂虎皮身上。
  • 面類小鸚複合基因闡述
    同時,在與別的品系間繁殖,也能比較穩定的遺傳自身的基因,且具有相對獨立及自身特點的遺傳方式才行。因而,在此小編著重對單一基因的基礎之上,累積疊加的雙重複合基因,三重複合基因與多重複合基因的面類小鸚,加以闡述。
  • 牡丹鸚鵡常見花色及成因
    牡丹鸚鵡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家養小型鸚鵡,它的外表非常可愛討人喜歡,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牡丹鸚鵡的顏色分類。首先我們要知道鳥類的染色體是ZW型,表現為公鳥ZZ,母鳥ZW。牡丹鸚鵡的遺傳基因可以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性遺傳、常染色體半顯性遺傳四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派特基因遺傳,主要是由於黑色素突變導致的。常見的有紫閃派白面派特等。
  • 牡丹鸚鵡基因複合配種方法的重點
    面對各種已定型的變異品系,大概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想把很多種的變異類型組合在一起。想看看能不能培育出特別基因或超級多重複合基因的鳥。這種培育方式,其實也是目前培育複合基因新品系的目標和方法。但是首先,我們得要先了解變異發生在牡丹鸚鵡的哪些地方。
  • 牡丹鸚鵡的品種真多,常見牡丹鸚鵡品種介紹,以及網購鸚鵡價格表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最便宜的虎皮鸚鵡,今天給大家收集網上常見牡丹鸚鵡的價格。2020年牡丹鸚鵡價格表下面都是親鳥孵化兩三個月幼鳥的價格,基本上半毛鸚鵡的價格會比幼鳥高一點點。基本上都是包郵的,除非非常偏遠的地方。先聲明我不賣鸚鵡,想買的可以自己去網購平臺購買。綠桃:50元牡丹面類鼻祖,相信大家都很常見,我就不過多介紹了。
  • 牡丹鸚鵡的暗基因(dark factor,D)
    轉載請註明作者:平安相信對於牡丹鸚鵡大家一定很熟悉了,羽毛豔麗,長相討喜,但是對於它的基因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 牡丹鸚鵡培育神奇:基因計算器
    牡丹鸚鵡基因計算器界面中文翻譯原網址:http://www.gencalc.com/gen/eng_genc.php?翻譯成中文的網頁界面:圖表說明:從上述圖表中,可看出牡丹鸚鵡各品系的基因在遺傳過程中的很多端倪
  • 購買寵物鸚鵡需謹慎,個人飼養鸚鵡僅三種,飼養前看看吧
    三大類鸚鵡,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不需要辦證就可以飼養的三種鸚鵡品種,分別是虎皮鸚鵡,面類牡丹鸚鵡,玄鳳鸚鵡,先簡單的和大家介紹一下鸚鵡的基本資料。虎皮鸚鵡:又名嬌鳳,體長10~20釐米,翼展平均20釐米,體重30~35克。原產於澳大利亞。世界上最普遍的寵物鳥之一,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隻。
  • 家養牡丹鸚鵡是這9種野生鸚鵡的後代,我家的對上了,你也對對吧
    牡丹鸚鵡是人工繁殖最為成功的鸚鵡種類之一,在人工的培育下繁生了許多變種,使其羽毛彩色更加的豐富多樣,小巧可愛,深受世界各地的人們喜愛。這麼多種牡丹鸚鵡都是如何培育出來的呢?這就需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9種野生牡丹鸚鵡,可以確切的說,所有的家養牡丹鸚鵡都是由這9種野生牡丹鸚鵡人工變種而來的。
  • 八種適合家庭飼養鸚鵡 金剛葵花鸚鵡排二三名?第一名無法撼動
    適合家庭飼養的八種鸚鵡:八、太平洋鸚鵡(小型)太平洋鸚鵡又名口袋鸚鵡,因嬌小可愛能放進口袋從而得名,羽毛顏色有綠色,藍色,白色,黃色等 說話能力:不會說任何話,而且教不會。七、牡丹鸚鵡:牡丹鸚鵡又名情侶鸚鵡,飼養難度:低。入手難度:一般。外表:面類包含所有顏色,喜歡的可以了解一下。不會說任何話,而且教不會。
  • 牡丹面類小鸚單基因品系分類
    面類小鸚,經過幾十年的人工培育,以及在培育過程中出現的不斷變異、選擇及淘汰,目前能穩定品系特徵,並進行遺傳的,共計為18類單基因品系(特指明是單基因),這些品系與原始種在體羽顏色、面色、頭色、眼色、以及體貌特徵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差異。
  • 牡丹鸚鵡分類大綱
    只有一部分的情侶鸚鵡是雌雄二型的(即雌雄的外形有明顯的差異),包括黑領情侶鸚鵡、灰頭情侶鸚鵡。其餘品種都不能夠從外表分辨性別。牡丹鸚鵡除一種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之外,其餘8種則分布於非洲坦尚尼亞、烏幹達、衣索比亞、蘇丹等國家,每個野外品種都受地理所分隔。情侶鸚鵡往往小群聚居,主要食用果實、蔬菜、一些草及種子。黑領情侶鸚鵡亦會食無花果。
  •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鸚鵡,這幾種鸚鵡非常適合新手哦
    其實絕大部分鸚鵡都比較好飼養的。但是看你的提問覺得你應該是新手,我個人建議你還是需要先明白自己想要養什麼樣的再做決定,僅僅從好養上面來選擇的話,我覺得所有鸚鵡都是合適的。但是還是給你推薦下面幾種鸚鵡。第一種肯定是虎皮鸚鵡,我們最常見的鸚鵡,價格非常便宜,一般普通品種幾十塊就能買到。非常好飼養,耐粗糧。合理的食物和水,基本不用操心就能養好。第二種就是玄鳳鸚鵡,這種鸚鵡普通品種在200元以下,最常見的這種黃化大概180元就能買到一隻。玄鳳比較聰明,不太吵鬧,而且還能學會吹口哨。缺點可能就是羽粉較多。如果家裡有呼吸道敏感的人的話,不建議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