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2017年全國高考拉開帷幕,940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隨著首門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後,各省市區高考作文題目全部公布,國際熱點「一帶一路」、大眾娛樂 「廣場舞」、當前發展得如火如荼的「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等關鍵詞出現在全國Ⅰ卷作文中。
命題者列舉了留學生較為關注的幾大「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
讓考生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所認識的中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過去整整40年。40年時間裡,高考語文作文題緊扣社會熱點的思路一直未變,這些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是社會現實的反應,開放性強,貼近生活,折射出時代印記。
從高考作文思考中國發展
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歷來會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與深入思考。近年全國卷作文命題不斷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特級語文教師、原人大附中副校長肖遠騎在今天上午在做客人民網演播室時指出,可以通過高考作文思考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發展。
肖遠騎表示,從山東、江蘇、安徽、北京這幾道作文題我們可以看得出,實際上是要引導我們的學生,也引導所有的人,更好地關注社會、關注科學、關注科技的發展。比如說安徽(即全國卷Ⅰ)的作文題,行動支付、共享單車、大氣汙染、「一帶一路」、高鐵,這些詞實際上都是現代社會帶來的產物,可以根據這些向國外的人介紹。可以選取「一帶一路」、高鐵、共享單車介紹中國交通的發展,也可以從行動支付、大氣汙染、高鐵歸結為科技的發展。比如北京的題說在共和國2049年華誕時選擇一幅畫面,這裡的畫面要求寫記敘文,「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可以寫出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面,那麼這個孩子就有話可說,它是一個想像性作文,根據自己的生活你只要想法合理,孩子們都能寫出。比如我就說中國的高鐵發展,也可以寫中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也可以寫我們現在大資料庫的建設,這些都是宏大的東西。但是小的也可以,共和國一百周年華誕,可以寫一個家庭的全家福,所以說這些孩子都有話可說,可以通過這個高考作文思考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發展。
這些關鍵詞已成為全球見證和認識中國高速發展的新名片。例如,拿共享單車來說,中國曾經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品,自行車產業也一度領跑中國的民族產業。但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機動車的普及、公共運輸的發展,自行車逐步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隨著市場需求的縮減,中國自行車生產行業的生存狀況越發艱難;同時機動車數量急速增長帶來的大量有害氣體排放、嚴重的交通擁堵以及高昂的出行成本,也讓環境難以承受汙染之重。而以ofo小黃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的出現則為傳統的自行車製造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更對中國的可持續性發展產生了直接效果。
透過考題看國民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過去幾年,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不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商業運行模式。「共享經濟」的盛行,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豐富了人們的選擇。那麼,共享經濟在中國有多火?
曾幾何時,各大城市街頭顏色靚麗的小黃車等共享單車,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小娜,每天的交通工具也從地鐵變成了共享單車,她覺得騎行回家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工作在大望路、居住在望京的亦楠表示,由於地鐵站離家不近,原本出了地鐵還要換乘公交車,「下了ofo的app,隨時隨地都有車可用,出了地鐵就騎車,不再堵車、時間更快,回家變得好方便!」她說道。據測算,每天早尖峰時段,北京國貿地區平均每10秒就有一輛共享單車被騎走。人們笑言:「我們又成為了自行車王國。」
實際上,當下越來越多城市的居民,將小黃車等共享單車變為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完美地解決「最後一公裡」,也促成了共享單車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智造」獲世界關注
筆者注意到,今年高考全國卷Ⅰ的材料中提到,關鍵詞來源於對外國留學生的調查,作文的目的是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那麼如何向外國青年講好中國故事?事實能說明一切。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世界矚目。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說歐洲一所大學的一位經濟學副教授,有一天突發奇想,想過一個月沒有「中國製造」的生活。最後總結出:離開中國製造一周,很難受;離開中國製造一個月,不可能;完全離開中國製造,生活簡直無法繼續。
而現在,世界除了需要「中國製造」,更要「中國智造」。在全球商業大格局中,中國企業已開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追隨者逐漸變為引領者,在很多方面已成為外國企業效仿學習的對象。
以全國高考作文材料中提到的共享單車為例,「中國原創」的共享單車概念,正進入世界的每個角落,讓全世界人都能夠享受共享經濟帶來的便利。例如,ofo作為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初創公司,用短短三年時間將「中國智造」推上了世界的舞臺,令人驚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ofo小黃車已在全球4個國家的100座城市連接了近600萬輛共享單車,累計騎行人次超過10億人次。
除了大跨步地進入世界各個城市,ofo小黃車還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籤訂合作備忘錄,並在全球範圍內啟動「一公裡計劃」,即每月17日設為「一公裡計劃」的活動日,而當天ofo小黃車的收入全部將捐贈用於環保教育、城市可持續、氣候變化相關問題的解決。
這不僅意味著國際組織對共享單車這個「中國原創」概念的認可,也意味著ofo共享單車的品牌影響力,正在透過各種形式,傳遞到了國際視野的各個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已經開始有部分地區開始模仿建立共享單車品牌,但ofo小黃車的滲透率仍在當地是第一,小黃車的「中國原創」效應已經在全球各地有所顯現。
實際上,在當下及經濟發展中,中國各個行業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原先的「中國製造」,已經逐步過度到「中國智造」。而共享單車,就是這些「中國智造」引領世界潮流的例子之一,它正逐漸改變著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