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血糖的過程中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了解到血糖的具體變化。如果測量血糖的方法不正確,有可能會讓血糖測出來的準確度下降,這樣就無法了解自己的血糖變化了,對糖尿病控制不利。因此,在測量血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多方面的問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這樣才能提高血糖測量的準確度。
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哪一個測量部位比較準確呢?
據了解,靜脈血糖和指尖血糖存在差異,最大的區別就是採血的部位,檢測方法均不同。採血部位的不同會讓血液的標本存在差異,靜脈血的採血部位是在手臂上面的靜脈血管,手指尖的採血部位是在手指指尖上的毛細血管上。
血液循環主要從動脈血管流通毛細血管,然後進入靜脈血管,毛細血管是動脈和靜脈血液交換的部位。動脈血也是從心臟裡面流動出來的,會攜帶部分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的每個部位以及毛細血管,經過身體循環後動脈血液也會慢慢轉化成靜脈血液。
正常情況下,動脈血液的血糖值比較高,經過組織消化利用,靜脈血液血糖會降低一些。空腹時差別不是很大,餐後靜脈血糖和指尖血糖就有很大的差別,差別在0.56到0.6左右,因此,這兩個部位的血糖值沒有可比性。在空腹狀態下測量準確度都是接近的,但是餐後血糖的測量一般靜脈血液的血糖值會高一些。
測量血糖時注意哪些細節比較準確?
1、多次測量
在測量血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多方面的細節,才能讓測量的準確度提高。例如測量次數要增多,很多人總是測量一次或者兩次,測量結果容易產生誤差。一般應該測量三次左右,測量多次之後取平均值,這樣才能獲取準確的檢查結果,避免存在誤差。
2、詳細記錄
想要在測量血糖的過程中獲取更正確的數據,在測量過程中應該詳細記錄。很多人沒有記錄好,只是憑著自己的回憶,大概用這些數字去相加之後取平均值,這樣測量出來的誤差就比較大了。如果每一次測量之後都可以記錄下來,整理成變化趨勢,可以了解自己血糖在一天中的變化,同樣可以讓測量的準確度提高。
3、測量時情緒保持穩定
想要測量血糖之後更準確,在測量過程中應該保持情緒的穩定,很多人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測量血糖。由於情緒波動,激素水平受影響,可能會導致血糖也出現了變化,這種情況測量出來就不是很準確。因此,在測量這些數據的時候應該保持情緒的穩定。
4、測量方法要正確
一般情況下,在測量血糖的時候應該注意正確的操作步驟,很多人測量血糖時步驟操作錯誤,有可能會讓測量結果不準確。因此,在測量血糖的過程中應該先了解具體的步驟,才能獲得準確的測量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