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和基因組特徵

2020-11-30 騰訊網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自此伊始,有關2019-nCoV的基因組特徵和流行病學的研究一直在持續進行。

武漢肺炎疫情形勢仍是十分嚴峻,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市確診病例已超4萬例。好消息是,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和疑似病例數量已呈下降趨勢,每日治癒病例數已超過死亡病例數,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徹底戰勝2019-nCoV!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華大基因等機構聯合在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柳葉刀(Lancet)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通過二代測序技術和系統發育分析表明2019-nCoV與SARS-CoV有很大的不同,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感染人類的β冠狀病毒。並通過結構分析表明2019-nCoV可能能夠與人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受體(ACE2)結合從而入侵人體

此外,流行病學分析表明2019-nCoV可能存在華南海鮮市場之外的未知起源地

研究人員從9名確診住院患者採集到的臨床樣品(肺泡灌洗液等)進行二代測序,獲得了2019-nCoV的8條完整和2條部分基因組序列,並用Sanger測序方法連接病毒疊連群,最終獲得2019-nCoV的全長基因組。目前,這些序列信息數據已經保存至中國國家微生物數據中心(登錄號NMDC10013002)和中國國家基因銀行(登錄號CNA0007332-35)。

2019-nCoV的系統發育分析研究者對這些2019-nCoV基因組序列信息進行系統發育分析,從而確定2019-nCoV的種屬分類地位,並推斷其可能的起源。從9例確診患者中獲得的2019-nCoV基因組序列極為相似,表現出99.98%以上的序列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9-nCoV與2018年在中國東部舟山採集到的兩種類似於SARS的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和bat-SL-CoVZXC21密切相關(具有88%的一致性),但與SARS-CoV(約79%)和MERS-CoV(約50%)的親緣關係較遠。

系統發育分析表明,2019-nCoV屬於β冠狀病毒屬(Betacoronavirus)的Sarbecovirus亞屬,具有相對較長的分支長度,與bat-SL-CoVZC45和bat-SL-CoVZXC21的親緣關係最近,並在遺傳上不同於SARS-CoV。

2019-nCoV結合受體的同源建模分析

冠狀病毒的S蛋白介導受體結合(S1區)和膜融合(S2區),對病毒感染宿主細胞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2019-nCoV的S2結構域與bat-SL-CoVZC45、bat-SL-CoVZXC21的同源性約為93%——遠高於S1結構域,而後者同源性僅為68%。

更有趣的是,雖然2019-nCoV和SARS-CoV屬於不同的支鏈,但兩者在S1結構域中仍保留了約50個保守胺基酸。並且研究人員通過同源建模分析發現2019-nCoV受體結合結構域的外部子結構域與SARS-CoV十分相似,這表明2019-nCoV和SARS-CoV可能通過相同的受體入侵宿主細胞,即ACE2。

2019-nCoV的流行病學特徵

流行病學方面,9名確診患者僅有8名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表明2019-nCoV病毒的起源與該農貿市場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儘管如此,仍有一名患者雖然住在市場附近的一家旅館,但從未去過市場,這一發現表明2019-nCoV可能存在未知感染源

總而言之,中國疾控中心的譚文杰等研究人員通過二代測序技術從9名確診病人中獲得了2019-nCoV的基因組序列信息,並對其進行系統發育分析,確定了2019-nCoV屬於β冠狀病毒屬的Sarbecovirus亞屬,與SARS-CoV和MERS-CoV親緣關係較遠。同時,還通過同源建模分析,推測2019-nCoV和SARS-CoV可能都是通過ACE2受體入侵宿主細胞。流行病學分析表明2019-nCoV可能存在華南海鮮市場之外的未知起源地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251-8

BioWorldBioWorld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已有20萬學者關注,現組建生命科學/醫學/科普領域研究生/教授/科普交流群。如需進群,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

溫馨提示:添加管理員微信時請備註(姓名/學校/專業/職位, 科普愛好者請備註「科普」,否則不予通過),以便我們邀請您進入相應交流群。

相關焦點

  • 中國疾控中心公布河北兩例新冠病毒測序結果:可能起源於俄羅斯!
    1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在線發文稱,疾控工作人員對1月2日在石家莊和邢臺兩例新冠肺炎病例樣品進行基因測序發現,這兩例病例很可能是同一來源。石家莊患者為一名61歲女性,居住在藁城區,確診前參加過約250人的婚禮;邢臺患者是一名34歲男性,曾前往石家莊。均為1月2日的確診病例。
  • 中疾控:北京部分新冠樣本與武漢毒株相比發生四個位點突變
    北京日報客戶端7月10日消息,今天(10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2020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二)」,其中再次強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導致本次疫情的可能。
  • 上海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此為中國大陸首次報告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新冠病毒變異株公眾不必恐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圖/新華社據新華社電 上海市疾控中心1日發布消息稱,中心近日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這種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力如何?公眾應如何做好應對?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對此作出回應。問:此次上海發現的在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
  • 魚類會感染新冠病毒?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針對不斷出現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專家介紹,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這些水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了而不是感染了。
  • 內蒙古疾控中心:病毒基因測序提示滿洲裡市新冠肺炎疫情由境外輸入...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內蒙古疾控中心:病毒基因測序提示滿洲裡市新冠肺炎疫情由境外輸入引起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6日電 (記者 張瑋)26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
  • 中國疾控中心:目前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就此接受總臺記者採訪。
  • 德州市成功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德州市成功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德州新聞網訊日前,記者從德州市疾控中心獲悉,為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全市傳染病病原快速鑑定和溯源提供高端技術平臺,德州市疾控中心在2020年12月購入高通量二代測序儀後,立即集中骨幹力量,迅速啟動攻堅任務,先後攻克RNA定量、文庫構建、模板製備、測序、數據分析等各項任務,成功建立了高通量測序(NGS
  •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奈及利亞或檢測到新冠病毒新變種
    12月24日,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稱,奈及利亞或已檢測到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變種,但需要進行進一步驗證。如果得到證實,它將是繼英國和南非發現新冠變異病毒後最新發現的變種。肯格松(John Nkengasong)資料圖有研究論文顯示,在今年8月3日和10月9日奈及利亞奧孫州採集的兩份新冠患者樣本中發現了這種病毒變種。肯格松表示,有關這種明顯的病毒新變種的警報是基於兩三個基因序列,與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是不同的譜系。
  • 什麼技術幫助疾控「偵探」鎖定新冠感染來源?是基因測序啊
    什麼技術幫助疾控「偵探」鎖定新冠感染來源?>在11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疾控中心通報了病例的相關情況。>圖:新冠病毒基因組的構成(圖片來自GISAID官網)測定出新冠病毒的序列後,就可以分型了還是拿手鍊打比方,通過對比不同「手鍊」的差異,我們可以將相似的「鏈子」歸到同一個「系列」,以下是新冠病毒的分型:中國分為8個型別:
  • 中國疾控中心千萬元訂單背後:高通量基因測序市場之爭
    來源:一財網4月3日,華大智造質疑中國疾控中心近日兩筆500萬元人民幣的基因測序儀採購訂單,目標直指美國基因測序設備商因美納(illumina)。近年來,兩家公司在專利方面已經在全球多地發生多起訴訟,最新的戰火則蔓延至中國市場份額的爭奪。
  • 疾控中心團隊論文: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冠病毒
    本文於1月24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作者|高福(中科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團隊翻譯|王冠蘇(網易財經 上海) 【綜述】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6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報導了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針對北京新發地進行病毒檢測和病毒溯源的相關工作。文中,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助理張勇表示,「從基因組流行病學的初步研究結果看,這個病毒是從歐洲來的,但是它跟歐洲當下流行的病毒又有一定差別,它比現在歐洲流行的病毒要老。」
  • 美疾控中心:美國的新冠病毒病例早於中國數周
    海外網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們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政府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
  • 專訪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抗體的保護效果可能並非...
    隨著時間再次進入冬季,特別是全國即將迎來春節團聚時光,國內應對新冠疫情反彈的壓力開始加大。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近日在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請回答2021——2020年騰訊風雲演講年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請他為大家答疑解惑。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冠肺炎疫源地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自此之後,該市場成為新冠病毒溯源研究的重點。
  • 中國疾控中心公布7.2萬病例統計結果:新冠病毒比 SARS 更具傳染性...
    文 | Rachel 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病例分析來了。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公開了對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中國內地報告的共 7.2 萬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進行描述和分析的報告。
  • 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發源地、宿主仍待明確
    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可能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1月27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公布首株環境樣本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信息。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冠肺炎疫源地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
  • 中國疾控中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論文到底講了什麼?
    這一消息引起廣泛傳播,中國疾控中心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網友紛紛質疑,是不是 12 月中旬發生新冠病毒「人傳人」之後就沒有公布,自己卻搶著發論文?對此,1 月 31 日,中國疾控中心作出回應「請閱讀中國疾控中心回應發表論文:所有病例在論文撰寫前已向社會公布」一位知情人士對八點健聞表示,該論文的研究和發表,滯後於最初對病毒的理解,也滯後於信息有限情況下得出的決策。CDC 不太可能在已知病毒人傳人的情況下,在防控措施上做出不符合這一判斷的決策。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美疾控中心承認:美國病毒傳播早於中國數周
    進入2020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就在全球各地瘋狂席捲,而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就紛紛對病毒來源展開研究。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41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也已經突破27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