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 朱波
金陵晚報報導本報報導了擁有一身捕鳥馴鳥絕技的「雀王傳人」金寶成昔日捕鳥、現在護鳥的事跡,引起了不小反響。記者獲悉,金寶成老人已經正式被江蘇省「銀髮上網工程」和江蘇老來樂網站聘請為技術顧問,下個月,他還有望出席首屆南京繡眼鳥鳴唱大賽活動並擔任該活動的裁判。
雀王傳人的一身技藝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雀王傳人」金寶成的事跡見報後,昨日,江蘇銀髮上網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夏軍立即與記者取得了聯繫。原來,他們正在為籌備中的「南京繡眼鳥鳴唱大賽」物色技術顧問和裁判人選,本報的報導讓他們眼睛一亮。
他告訴記者,南京現在賞玩綠繡眼的人數已達到10萬多人。
據透露,本次繡眼鳥鳴唱大賽除了邀請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的鳥會組織參賽,還將邀請上海、浙江等地的鳥會組織參賽;另外還將邀請臺灣地區的鳳山繡眼鳥協會等共同組團參賽交流。
作為四大名鳥之首,綠繡眼文化的發源地正是南京。夏軍告訴記者,在本次「雀鳥」大賽背後,還有一個詳細周密的計劃:那就是突破綠繡眼的人工繁殖問題。
對於動物飼養,國際上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觀點,那就是看某種野生動物是否能夠被大量人工繁殖:一樣是觀賞鳥,芙蓉鳥、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白腰文鳥、灰文鳥、金山珍珠鳥等現在主要依靠人工繁殖,飼養它們幾乎就不會引起任何爭議;而綠繡眼雖然未被華盛頓公約列入保育類動物,但由於無法人工繁殖,依舊要靠從野外捕捉,這就是引起爭議的關鍵。
夏軍告訴記者,目前江蘇省已經為南京綠繡眼的人工繁殖這個研究項目立項,並聘請中國鳥類學會顧問、南京林業大學著名鳥類學教授周世鍔為技術總顧問;而除了學科專家外,像金寶成這樣技術豐富的養鳥人,也是亟需的人才。
昨日,記者再次聯繫雀王傳人金寶成,他對自己的新使命——「人工繁殖綠繡眼」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