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去年風能發電量增加7%達到418太瓦時

2021-01-11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電力新聞2021年1月5日倫敦報導,據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 )1月4日匯總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歐洲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了7%,達到了417.9 太瓦時。

    儘管歐洲2020年結束時風能發電量保持平穩,但截至2021年1月3日當周歐洲風能發電量環比下降了32%。

    歐洲去年12月份的風能發電量總計43太瓦時,比2019年12月創下的紀錄低了4太瓦時,但2020年第4季度的風能發電量同比增長了2%,至120.7太瓦時。

    歐洲風能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波蘭和比利時12月份都報告了新的風電產量高峰,12月27日「貝拉」風暴將風能在歐洲電力需求中的份額推至31%,日產量為2.4太瓦時,這是自2020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

    相比之下,由於歐洲大部分地區天氣寒冷平靜,12月9日風能發電量僅滿足了9%的需求。

    風力的波動導致了每日電價大幅波動,從近兩年高點變為負時價,負時價目前已蔓延至德國以外地區。

    根據spotrenewables.com的預測,截至1月10日的一周,德國風力發電的平均水平將低於9吉瓦,日水平從1月4日的18吉瓦下降到1月9日的1.7吉瓦。

    歐洲風能協會估計,2020年歐洲新增14吉瓦裝機容量,這將使歐洲的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大約220吉瓦。

    李峻 編譯自 電力新聞

    原文如下:

    European 2020 wind generation up 7% at 418 TWh despite 9% drop in Dec

    European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 2020 rose 7% year on year to 417.9 TWh, data aggregated by WindEurope showed Jan. 4.

    This was despite a calm end to the year, with output for the week ending Jan. 3 down 32% week on week.

    December output totaled 43 TWh, which was 4 TWh below a record December 2019, but Q4 2020 output rose 2% year on year to 120.7 TWh.

    Great Britain, Spain, Portugal, Poland and Belgium reported new record peaks in December with Storm Bella pushing wind's share in European power demand to 31% on Dec. 27, and daily production of 2.4 TWh the highest since February, the WindEurope data show.

    By contrast, wind only covered 9% of demand on Dec. 9 amid a cold and calm spell of weather across much of Europe.

    The swings in wind caused large fluctuations in daily electricity prices from near two-year highs to negative hourly prices now spreading beyond Germany.

    A forecast by spotrenewables.com saw German wind at a below average 9 GW for the week ending Jan. 10, with daily levels falling from 18 GW Jan. 4 to 1.7 GW by Jan. 9.

    WindEurope's estimated 14 GW new capacity coming online 2020 would push Europe's total installed wind capacity to around 220 GW.

相關焦點

  • 荷蘭的新氣候建議:至2050年使幾乎所有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風能和有...
    後者的主要目標是,至2050年使幾乎所有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風能和有機化合物。在7月10日提出的氣候協定中,太陽能被提及了14次。從協議本身來看,有三個裡程碑與太陽能公司有關。2030年可再生能源達84太瓦時。首先是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百分比。目前,荷蘭使用(及生產)約110太瓦時的電力,仍然主要來自天然氣。有超2%是來自太陽能。
  • 2019年中國發電量再次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煤炭發電量超過全球一半
    由英國智庫(Ember)發布的《全球電力行業回顧2020》報告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約為7.14萬億千瓦時(約7140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千瓦時),再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穩居全球第一。
  • 2019年1-12月全國太陽能發電量統計分析
    根據該報告測算,今年以來,德國太陽能發電量已達430億千瓦時,較去年全年太陽能發電量之和多出10億千瓦時。易昂總部位於德國埃森,是德國和歐洲範圍內最大的電力和天然氣供應商之一。德新社27日報導了...其中在內地發電方面,風電項目增加31.5%,太陽能項目增加90.3%,燃煤、熱電聯產及燃氣項目減少70.9%,水電項目減少6%。至於韓國燃氣項目減少30.6%。該集團指,今年首8個月,累計發電量9041.2吉瓦時,比去年...
  • 日本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
    日本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21日20:08   新華網東京10月21日電(記者錢錚)國際能源機構最新公布的關於各國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量的統計報告顯示,2007年日本每單位發電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斷增加
  • 日本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達到23%
    人民網東京9月26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020上半年的國內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達到了23.1%。日本政府曾表示,2030年之前要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2-24%,如今很可能會有聲音呼籲制定更高的目標。  此前,IEA對成員國提交的發電量進行了統計。
  • 2015年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盤點
    在多雲日數的變化圖上,記者看到,去年全國大部地區雲量增多,月平均多雲日數12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約7.2%。氣候專家分析認為,影響太陽能資源的因素較多,除雲和氣溶膠兩大主要原因外,水汽、大氣成分和太陽活動等均可能產生影響。
  • 太陽能、風能發電:現狀與建議
    下圖顯示了 2010—2017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增長情況。可以看到,截至 2017 年底,全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佔到全部發電量的 26.5%,其中水力發電的佔比基本保持不變,而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主要是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已經從 2010 年的 3.3% 增長到了 2017 年的 10.1%。
  • EIA:2020年電力行業天然氣發電廠的發電量將增長1.3%
    EIA預測,太陽能和風能等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將在2020年增長15%,為四年來的最快增速。預計2020年燃煤電廠的發電量將下降13%。在過去十年,電力部門在增加更多天然氣發電能力的同時,也在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在2019,EIA估計美國12.7千兆瓦的燃煤發電能力已經退役,相當於今年年初燃煤發電量的5%。
  • 2020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創新高煤電量下降
    8月13日,英國獨立氣候智庫Ember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燃煤發電量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達到創紀錄的10%。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力需求同比下降3%,其中,燃煤發電量同比下降8.3%,佔全球電力結構的33%。 同期,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較上年同期增長14%。「自2015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和風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但即使佔比達到10%的高點,也無法完全實現清潔能源轉型。」
  • 新技術讓風能發電效率倍增
    原標題:新技術讓風能發電效率倍增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深圳邦忠風力發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斜軸風力發電機」技術日前在北京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價。該技術是根據深圳邦忠創立的「風能推力和阻力都能發電原理」研製而成,其發電效率是同功率水平軸機組的3倍以上,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
  • 世行建議巴基斯坦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nbsp&nbsp&nbsp&nbsp世界銀行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建議巴基斯坦迅速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nbsp&nbsp&nbsp&nbsp報告由世界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輸配電公司等政府機構共同合作完成,歷時18個月。
  • ...各國政府迎難而上 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900GW的太陽能發電量
    根據該組織修訂後的評估結果,明年全球將增加近117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其中印度、法國和德國將領跑大型太陽能發電項目。據IEA預測,到2022年,歐洲和美國將彌補中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因為它們將新增近120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並且將在未來三年裡每年增加130吉瓦的光伏發電量。
  • 太陽能將成為美國2021年新發電量的第一大能源
    1月12日 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今天宣布,2021年,該國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容量預計將增加15.4GW,刷新美國電網發電能力的新紀錄。 太陽能在2021年領先,佔美國新增發電能力的39%。
  • 我國風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能資源取決於風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風能年累積小時數。風能密度是單位迎風面積可獲得的風的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和空氣密度成正比關係。風能資源受地形的影響較大,世界風能資源多集中在沿海和開闊大陸的收縮地帶,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沿岸和北歐一些國家,中國的東南沿海、內蒙古、新疆和甘肅一帶風能資源也很豐富。   在自然界中,風是一種可再生、無汙染而且儲量巨大的能源。
  • 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撰文:風能科學的三個巨大挑戰
    6、第三大挑戰:將風電場融合到未來電網中的系統科學 7、風能科學學科集成的作用 風能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開發,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能源。然而,到2050年,全球人口估計將達到98億,高於2017年的約76億。此外,彭博新能源金融(BNEF)估計,到2050年,全球每年的電力需求可能超過38000太瓦時,高於2017年的25000太瓦時。對低碳或零碳電力技術的需求正在增加,其他能源部門,如供暖、製冷和運輸的電力需求也在增加。由於這兩個部分耦合的大趨勢,全球對低成本清潔能源的需求正在增加。
  • 我省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世界領先
    太陽能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省份……近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生產亮點凸顯,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不斷提高。據青海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達20.7%,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