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嚴重,非法網購猖獗 危險化學品「笑氣」怎樣實現善用善治

2020-12-05 中國城市建設網

  ◆ 嚴厲打擊濫用規範合法使用

  ◆ 根據物質危險類型交叉管制

  ◆ 嚴格落實登記備案管理制度

  ◆ 加強宣傳教育引起社會關注

  去年夏天,即將大學畢業的歐陽俊(化名)突然在大街上暈倒。經醫生檢查發現其顱內出血,瞳孔已經放大。緊急做完手術後,他向父母坦白了吸食「笑氣」的事實。

  「我剛見到他時,他反應遲鈍,理解能力低,視力差到只能看到直視十幾米以內的物品,左右斜視看不到東西。」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南門街道禁毒社工丁辰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笑氣」即一氧化二氮,已經被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一些醫療單位和部分飲食行業因為生產需要離不開「笑氣」,但吸食「笑氣」會對人身體造成損害,因此,「笑氣」的銷售理應受到嚴格限制。

  可是,為什麼普通人可以輕易買到「笑氣」?「笑氣」應該如何物盡其用?又該如何加強監管治理?近日,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容易成癮後果嚴重

  一名留美女學生曾公開自己在美國西雅圖吸服「笑氣」的經歷。

  她說,第一次吸「笑氣」是出於好奇,後來越吸越多,有時一天會花十幾個小時、七八千元吸服,直到出現幻覺,失去自控力。最終,她是坐著輪椅被父母接回國的。

  一名神經科醫生告訴記者,吸食「笑氣」之所以會產生快感令人發笑,是因為這種氣體將肺泡中的氧氣擠壓出去,使人陷入彌散性缺氧狀態,產生輕微窒息感,具有抑制下行神經通路,起到輕度麻醉的作用。一罐8克小鋼瓶的「笑氣」能帶來10秒鐘快感,很容易使人上癮。這種短暫的「快樂」代價卻可能是永久的。

  吸食「笑氣」可以使人產生瞬間眩暈、失去平衡、迷失方向、缺氧、心律失常、代謝性酸中毒、認知能力和記憶力受損、身體虛弱等症狀,經常大量吸服將使體內維生素B12缺乏,中樞神經不能正常控制肢體運轉,導致手腳失控、經常性跌倒、不能動彈等間歇性症狀,出現大小便失禁、精神恍惚、胡言亂語等現象,嚴重的甚至導致休克、癱瘓,危及生命。

  在我國,「笑氣」因具有燃燒、助燃等性質的化學品被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但尚未被列入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進行監管。2012年,國家食藥監局曾發布關於吸入「笑氣」的界定通知,明確標註吸入「笑氣」鎮痛裝置被列為第三類醫療器械。

  非法網購依舊猖獗

  吸食「笑氣」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巨大傷害,並且屬於違法行為。近年來,政法機關持續加大對非法買賣「笑氣」行為的打擊力度。

  7月9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5個抓捕組同時行動,抓獲非法銷售「笑氣」犯罪嫌疑人5名、違法吸食人員20多人,查獲非法存儲倉庫兩個,大罐「笑氣」200多瓶、小罐100多瓶,涉案價值30多萬元。

  6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304」特大網絡販賣「笑氣」專案全面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109名,查處「笑氣」倉庫5個,繳獲「笑氣」15.5萬餘支,查扣涉案資金278萬元、涉案車輛7部。公安民警順藤摸瓜,搗毀省外「笑氣」加工窩點3個。

  5月下旬,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禁毒大隊接群眾舉報:某大廈房間內噪音擾民,疑似有人在吸食「笑氣」。警方根據現場吸食「笑氣」的李姓男子提供的線索,將賣家趙某一併抓獲,並在趙某家中查獲300箱裝有「笑氣」的金屬氣瓶,共計9萬餘支。

  打擊力度如此之大,為什麼還是能夠輕而易舉地買到「笑氣」?有知情人告訴記者,可以通過網絡非法買賣「笑氣」。

  記者隨即通過QQ申請進入一個與「氣球」有關的群,發現裡面談論的都是與「笑氣」有關的內容。網名為「k」的網友主動搭訕記者。

  k:一箱450(元)批發300(元),送兩個道具,5箱起批發。

  記者:肯定是真的?能到北京麼?

  k:保真,快遞兩三天到京。

  記者:怎麼支付?哪裡發貨?

  k:支付寶付款,浙江發貨……

  此時,k發來一張支付寶二維碼截圖。為打消記者的疑慮,k再次保證真的有貨,而且能夠順利到達收貨地。可見,即使打擊力度再大,犯罪分子仍能利用網絡監管漏洞實現線上交易。

  強化監管加強治理

  「笑氣」最主要的用途是工業、醫用,如果列入嚴格管制目錄是否會影響工業生產、醫用治療?社會各界對「笑氣」是否要列入嚴管的爭議頗多。

  西北政法大學禁毒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行政法學院教授褚宸舸認為,既要嚴厲打擊「笑氣」的濫用,也要在強化監管的前提下,允許「笑氣」規範合法地使用。特別是「笑氣」在網際網路上的違法買賣行為,需要加強整治。

  從事禁毒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包涵告訴記者,目前,「笑氣」並沒有被作為毒品列入聯合國公約,在《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和《1971年精神藥物公約》中並沒有包含「笑氣」,聯合國將「笑氣」列為揮發性物質,與汽油、柴油、502膠水類似。因為「笑氣」成癮機理與毒品不同,2016年,英國針對「笑氣」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精神活性物質法案》,以區別於傳統毒品和新型毒品管理。傳統毒品屬於精神活性物質,不法分子在原有精神活性物質上修飾出其他物質,例如芬太尼作為母體可以衍生出500多種芬太尼,就屬於新增精神活性物質。

  包涵告訴記者,「笑氣」區別於毒品的管制原因是,一方面管制本身也有不同強度區別,例如硫酸可以在生產海洛因的時候使用,同時具有腐蝕性,既是易製毒化學品,也是危險化學品,所以根據物質危險的類型不一樣,需要交叉管制。另外,「笑氣」在工業、醫療、民用等方面用途廣泛,管得太死很可能因噎廢食,也會讓正常使用手續更加繁雜,變成「防君子不防小人」。

  包涵認為,在管理上,一定要嚴格落實登記備案制度。實際執行過程中,通常終端用戶和生產廠家的信息不能重合,正常生產「笑氣」的規格都是大瓶,且需要大型制氣設備,私下買到的8克「小鋼瓶」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分裝分銷的,所以一定要在「笑氣」生產源頭上加強監管。

  包涵建議加強預防宣傳教育,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要讓公眾知道,以吸食「笑氣」作為娛樂不僅有害而且違法,非法買賣危險化學品違反刑法、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將受到法律制裁。(本報見習記者 趙婕 本報記者 董凡超)

相關焦點

  • 危險化學品「笑氣」後果嚴重 怎樣實現善用善治?
    容易成癮後果嚴重 一名留美女學生曾公開自己在美國西雅圖吸服「笑氣」的經歷。 她說,第一次吸「笑氣」是出於好奇,後來越吸越多,有時一天會花十幾個小時、七八千元吸服,直到出現幻覺,失去自控力。最終,她是坐著輪椅被父母接回國的。
  • 危險化學品「笑氣」怎樣實現善用善治
    容易成癮後果嚴重一名留美女學生曾公開自己在美國西雅圖吸服「笑氣」的經歷。她說,第一次吸「笑氣」是出於好奇,後來越吸越多,有時一天會花十幾個小時、七八千元吸服,直到出現幻覺,失去自控力。最終,她是坐著輪椅被父母接回國的。
  • 1小瓶「笑氣」能毒殺老鼠,竟有人1天吸千瓶,電商平臺公開售賣
    那麼,能否吸食的關鍵就在於氣彈,只要能買到氣彈,就可以實現所謂的「吹氣球」。朱鵬本人向記者表示,前兩年,購買氣彈十分方便,許多網購平臺和論壇上直接公開銷售。但現在控制得比較嚴格,網購平臺上幾乎很難找到商家了。但是,消費者找不到商家並不意味著這個行業的消失。
  • 1小瓶「笑氣」能毒殺老鼠,竟有人1天吸千瓶,電商平臺公開售賣,最快...
    那麼,能否吸食的關鍵就在於氣彈,只要能買到氣彈,就可以實現所謂的「吹氣球」。朱鵬本人向記者表示,前兩年,購買氣彈十分方便,許多網購平臺和貼吧上直接公開銷售。但現在控制得比較嚴格,網購平臺上幾乎很難找到商家了。但是,消費者找不到商家並不意味著這個行業的消失。朱鵬向記者透露,在網上輸入一些特殊的字符,仍然能搜索到相關的商家。
  • 笑氣是什麼?笑氣吸了什麼感覺?危害是什麼?揭秘笑氣
    文章中一名女生自述前往美國西雅圖留學期間,因好奇吸食這種能讓人「嗨起來」的氣體,結果很快成癮,不僅花光了幾十萬元,而且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幻覺來襲、手腳麻木、身體癱瘓、大小便失禁……  今年年初,這名女留學生不得不放棄學業,坐著輪椅返回國內,現在北京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她把這段經歷寫在網絡上,立即引發大量關注。
  • 笑氣網店不讓賣,就去百度貼吧叫賣
    專家也指出,如果長時間暴露於笑氣中,將會導致智力、視聽功能障礙,降低肌肉收縮能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死亡。另據媒體報導,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售賣笑氣會構成非法經營罪,而在2018年浙江有人因非法經營笑氣被判刑。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嚴格執法,相關網絡平臺均已將笑氣列入黑名單,禁止網店售賣,這大大打擊了笑氣的非法流通。
  • 笑氣是毒品嗎?
    核心提示:毒品是法律的定義,從目前的定義來看,笑氣並非毒品,甚至還不屬於嚴格管制的麻醉和精神藥品,僅僅被列為危險化學品。所以現在新聞曝光抓獲的笑氣販賣販賣者,都是以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而被起訴。 毒品是法律的定義,從目前的定義來看,笑氣並非毒品,甚至還不屬於嚴格管制的麻醉和精神藥品,僅僅被列為危險化學品。所以現在新聞曝光抓獲的笑氣販賣販賣者,都是以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而被起訴。
  • 為吸笑氣女大學生甘願出賣肉體,「笑氣」到底有多可怕!
    「笑氣」彈發泡槍「笑氣」氣球網購的「笑氣」今天小編就舉例告訴大家它就在我們身邊!非法經營,販賣「笑氣」人贓俱獲浙江蒼南縣小夥陳某現年剛滿20歲,今年3月初,他聽說一些年輕人喜歡吸食「笑氣」,覺得有利可圖,便從網上購進了這種危害極大的「笑氣」,並在網上販賣,先後賣出130箱,營業額近6萬元,購買者多為90後、00後。最終陳某被當地民警抓獲。
  • 笑氣,潛伏在年輕人身邊的毒品替代品
    近年來,笑氣逐漸在國內泛濫,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在「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雁塔區檢察院與西北政法大學聯合主辦,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協辦,舉行笑氣濫用防治專題研討,旨在進一步提高監管部門認識,推動笑氣濫用的防治。大量視頻、數據、圖表顯示,笑氣在我市部分區域的流通濫用觸目驚心,填補監管笑氣的立法空白已刻不容緩。
  • 「笑氣」毒性堪比毒品
    「笑氣」毒性堪比毒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13 星期四     早報8月12日訊 「笑氣」是毒品嗎?並不在我國法律規定的毒品之列,販賣「笑氣」也涉罪嗎?
  • 1小瓶笑氣能毒殺老鼠,有電商平臺還在賣...
    記者注意到,吸食笑氣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奶油槍和一氧化二氮氣彈。首先,奶油槍並非禁賣品,在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均有售賣。淘寶平臺上銷售奶油槍的商鋪甚至多達上百家。 那麼,能否吸食的關鍵就在於氣彈,只要能買到氣彈,就可以實現所謂的「吹氣球」。 朱鵬本人向記者表示,前兩年,購買氣彈十分方便,許多網購平臺和貼吧上直接公開銷售。
  • 在娛樂場所推銷和吸食笑氣,算是販毒和吸毒嗎?
    例如2017年,一位女留學生就因為長期大量濫用笑氣,導致大小便失禁,無法站立,最終只得坐著輪椅回國接受治療。國內也有多家醫院收治了因大量濫用笑氣而導致嚴重後果的年輕患者。實際上,笑氣在西方國家的音樂會、夜店和娛樂場所非常泛濫,在十大濫用物質裡排名第7位。由於笑氣在頻繁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更好的藥效反應,所以國外的醫學家將笑氣定義為「再來點」的娛樂藥物。
  • 「吹氣球」、「嗨氣球」,吸了讓人大笑不止的笑氣危害有多大?
    當時笑氣一詞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詞,而相關網絡平臺將笑氣列入黑名單,禁止售賣,執法部門也加強對娛樂場所濫用笑氣的管理,大大打擊了笑氣的非法流通。兩年過去了,原本沉寂已久的笑氣一詞又在最近成了熱門詞,因為有媒體舉報網絡平臺有人公開售賣笑氣。
  • 被截時,手裡還拿著「笑氣」!
    被截時男子依然在吸食「笑氣」,車窗緊閉,拒不配合民警截停車輛後,民警要求男子熄火下車配合檢查。但男子拒不配合,車窗緊閉。隨後,民警發現,車內男子手中還拿著小型氣瓶,在不停地吸,初步判斷應該是在吸食「笑氣」。
  • 致幻「笑氣」南京也有人吸 警方已編寫預警信息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一名中國留學生沉迷於吸食「笑氣」,難以戒斷,最後坐著輪椅回國治療的消息,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於「笑氣」的高度關注,網上也一時瘋傳。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種似乎被披上邪惡外衣的東西呢?   女留學生沉迷「笑氣」毀了身體和學業   「笑氣」的化學名稱為一氧化二氮,位列危險化學品名錄。
  • 遠離「笑氣」,健康生活!潯陽公安打擊非法經營「笑氣」不手軟
    就開始吸食看起來很享受的樣子將氣體充進氣球販賣給年輕人作為興奮劑使用這就是所謂的「嗨氣球」而氣球裡的氣體就是「笑氣」近日,潯陽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接到市民舉報,稱有人在娛樂會所非法經營「笑氣」。接到舉報,蜀黍迅速展開調查,發現一男子陳某經常以20元/瓶收購「笑氣」,再以40-50元/瓶的價格賣給娛樂會所的客人。經過進一步偵查,蜀黍掌握到陳某的行蹤,得知11月19日晚,陳某要給一家娛樂會所客人運送「笑氣」,蜀黍立即前往現場實施抓捕,當場抓獲陳某並收繳 「笑氣」30瓶。經訊問,陳某如實供述了非法經營「笑氣」的犯罪事實。
  • 危險化學品穿上「馬甲」網上賣 實名購買難實現
    同時用「言酸」「劉酸」代替「鹽酸」「硫酸」和記者交流。布告中稱,該校初三一名學生向同學飲料瓶中投放網購的化學品,致該同學飲用後中毒住院。  昨天下午,該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所謂化學品為「硫酸銅」,目前受害學生已出院,兩名涉事學生均在準備中考。  昨天下午,該校一名副校長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事件發生於今年4月12日,兩名涉事學生系同班同學,此前並沒有直接矛盾。事發後,受害學生即被送往醫院,今年五一前即已出院。
  • 國際禁毒日∣不止是笑氣、毒品不能碰,有些藥品用錯了也不行!
    1可笑的誘惑 可悲的結局曾經一篇名為《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轟動了朋友圈:女學生林娜在美國西雅圖留學,因好奇而吸食笑氣成癮,最終導致身體機能嚴重失調,手腳不能控制,大小便失禁,最後只能坐著輪椅回國,等待她的只有未來灰暗的人生。
  • 夫妻非法經營易制爆危險化學品被逮捕
    近日,江都警方破獲全區首例非法經營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經查,2013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劉某、柳某在無《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銷售鋁粉17噸多,銷售金額335萬餘元;兩人上線李某、王某在沒有鋁粉生產資質的情況下,非法生產、銷售鋁粉多年。
  • 「致命笑氣」可成癮 調查發現購買幾乎沒有門檻
    「致命笑氣」可成癮 調查發現購買幾乎沒有門檻 原標題:   浙江在線7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 通訊員 郭天佑)近期,一篇名為《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引起社會強烈關注,一位在西雅圖留學的中國女孩因沉迷「打氣球」,最終導致下半身重度肌無力等嚴重身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