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溫和的蝠鱝,為什麼被稱為魔鬼魚

2020-12-03 博物猴

人們對於海洋那片神秘蔚藍的探索從未停歇,通過不斷的努力,讓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風姿各異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蝠鱝。可能說蝠鱝,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魔鬼魚,可能連小朋友都能想到它的形象。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蝠鱝,會被稱為魔鬼魚呢?

蝠鱝

蝠鱝是軟骨魚綱、蝠鱝科魚類的統稱,是海洋中的原始魚類,因遊姿與夜裡飛行的蝙蝠有些相似而得名,已有1億年歷史,早在侏羅紀時代便出現了。它體型扁平的,體型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體盤一般50~100釐米左右,寬度最大可達8米,體重達3噸左右,是海洋中大型魚類的代表之一。

雖然,蝠鱝體型巨大,不過對人類卻非常友善,在海洋館中蝠鱝一般都是和飼養員玩得最嗨的動物,之所以被稱為「魔鬼魚」可能與其奇特的長相和行為有關係。

奇特的長相

1、巨大的身形

其身體扁平,寬大於長,一頭寬大平扁,吻端寬而橫平,胸鰭肥厚如翼狀,頭前有胸鰭分化出的兩個突出的頭鰭,位於頭的兩側,尾細長如鞭,有一個小型的背鰭,展開的身形看起來恰似張開的鬥篷。頭部前端兩側各有一個由胸鰭前伸特化而成的角狀頭鰭,加上它們巨大的身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惡魔。

2、取食習慣

蝠鱝是典型的濾食性動物,雖然它們口徑寬大,牙齒細而多,但由於特殊的取食習慣,不得不常常張著巨大的嘴巴,因此,猛地一看,常使人感覺到懼怕!

3、洄遊特性

蝠鱝都有遷徙的習慣,所以不同的時間會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在人們看起來,蝠鱝神出鬼沒,如同海中的UFO。

怪異的行為

它們常常躍出海面,用巨大的胸鰭拍打水面,從而製造巨大的聲響。

有時它們故意潛遊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貼著小船用胸鰭敲打著船底,嚇唬船上的人。

有時它又用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飄來飄去,使漁民誤以為是海中的「魔鬼」在作怪,從而給它起了一個「魔鬼魚」的外號。

蝠鱝還有一個其他海洋生物所沒有的特技,那就是「凌空飛出水面」,它們通常在海中以旋轉式的遊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時,轉速和遊速不斷加快,直至躍出水面,時而還會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時,它能跳1.5~2米高,落水時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場面優美壯觀。

2011年蝠鱝已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國際自然生態保護聯盟已將蝠鱝歸類為"瀕危"物種。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雙吻前口蝠鱝和阿氏前口蝠鱝兩種前口蝠鱝作為瀕危野生動物列入公約附錄二。中國作為締約國,已從2014年9月14日起對以上兩種蝠鱝實施保護,對蝠鱝國際貿易進行監管

相關焦點

  • 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
    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時間:2015-10-05 21:5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一漁民捕獲一條數百斤重的魔鬼魚,據說是用推土機搬上岸的。
  • 科學家曝光"魔鬼魚"巨型蝠鱝秘密水下生活(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導,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水下觀察,拍攝到巨型蝠鱝的秘密水下生活。  蝠鱝(manta ray)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有「魔鬼魚」之稱,因為其長相特別古怪,頭又寬又大,兩側長著一對肉角,而嘴就長在兩個肉角之間,那嘴不是圓的,而是方的。
  • 蝠鱝:我飛翔的理由
    我是魔鬼但我很溫柔魔鬼魚這一別稱的由來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他們的長相,它的口長在頭前部,上額無齒,下顆只有許多小小的牙齒,僅以殼類動物和成群的小魚為食。 它的頭上長著兩隻肉角,稱為「頭鰭」。頭鰭卷翻著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轉動。這樣寬大的闊嘴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肉食的天性。
  • 魔鬼魚的真相
    魔鬼魚,聽起來好嚇人的名字。每一個潛水員聽到都會腎上腺素飆升,不是害怕逃跑,而是趕緊穿裝備套腳蹼跳下去追啊!
  • 漁民捕獲3000斤重「魔鬼魚」 3元1斤出售(組圖)
    」之稱的蝠鱝,該蝠鱝長達8米重達3000餘斤,其性情怪異並不時搞一些惡作劇驚嚇船員。  8月3日凌晨2時許,一艘臨高籍漁船在距離三亞70海裡的海域出海作業時,捕獲到了一條素有「海上巨人」以及「魔鬼魚」之稱的蝠鱝。儘管這條面容特別的「魔鬼魚」重達3000多斤,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但是它依然無法逃脫人類對它的無情殺戮,從而被人們送上餐桌成了美味佳餚。
  • 海南漁民捕獲3000斤超級「魔鬼魚」(圖)
    8月3日凌晨2時許,一艘臨高籍漁船在距離三亞70海裡的海域出海作業時,捕獲到了一條素有「海上巨人」以及「魔鬼魚」之稱的蝠鱝。儘管這條面容特別的「魔鬼魚」重達3000多斤,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但是它依然無法逃脫人類對它的無情殺戮,從而被人們送上餐桌成了美味佳餚。
  • 漁民捕獲3000斤"魔鬼魚" 鯊魚也怕它[圖]
    「海上巨人」以及「魔鬼魚」之稱的蝠鱝。有趣蝠鱝習性特怪異據了解,蝠鱝長可達8米,重達3噸,其身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頭下有一橫裂的巨口,身體後部有一條又圓又細的尾巴。在英語中,它們被誤稱為「魔鬼魚」,主要是其形狀嚇人。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一旦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
  • 溫州漁民抓起一條重達幾百斤的魔鬼魚!大到要出動推土機
    10月3日,溫州洞頭打水鞍村漁民捕獲了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推土機方將魔鬼魚運送上岸!
  • 為什麼蝠鱝可愛又可憐?
    如今有個現象,了解蝠鱝的人把它們視為海洋的饋贈,喜歡的不得了!但不知道蝠鱝的人甚至連這倆字怎麼讀都不知道,人們俗稱的魔鬼魚跟蝠鱝有啥關係?今天來一次科普貼,共同學習,漲漲知識。請直接觀看視頻,1分鐘了解蝠鱝!蝠鱝令人著迷蝠鱝,俗稱膨魚,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它們是最令人著迷的海洋生物。
  • 速度之快可以起飛,《方舟生存進化》蝠鱝堪稱水上摩託車
    喜歡看海洋紀實片的網友們一定對蝠鱝這種生物不會陌生吧!它有一個很可怕的名字,叫做魔鬼魚,這是因為蝠鱝的形狀很是嚇人,而且性格古怪,在海洋裡經常會侵擾過往的船員,或是用它們巨大的雙翅拍打船隻的底部,又或者是直接帶著船到處遊走。而這種魚在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中也有出現,並且當玩家馴服它之後,它就能成為水上摩託車一樣的載具帶著玩家四處遊走。
  • 潮汕某地漁民捕到巨型「魔鬼魚」現場群眾都驚呆了!
    近日,潮汕某沿海碼頭有漁民捕獲了一條超大的魔鬼魚,引來了不少群眾圍觀。...現場視頻▽...從現場視頻畫面可見,多名男子齊心協力將這條大傢伙拉上岸,岸上的人紛紛圍觀。大家看完後都驚呼道:「已有好多年沒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了!」...
  • 魔鬼魚不「魔鬼」——走近蝠鱝
    阿氏前口蝠鱝背面大多黑色或藍灰色,腹面灰白且分布一些斑點(有黑化個體)。阿氏前口蝠鱝沒有背鰭,張開的胸鰭遊泳的蝠鱝,體型宛若毯子,像一隻海中的風箏。 蝠鱝輕易就能長到六米以上的寬度,蝠鱝遊動地優美而典雅。由於體型巨大,蝠鱝對寄生蟲來說就像是移動的餐廳,因而經常需要在水層中停留,讓「清潔魚」為它去除。
  • 她讓漁民放下漁網,一起保護「魔鬼魚」
    作為海洋生物學家,凱斯婷能一眼辨出兩者的區別——鯊魚只會露出背鰭,而騰躍的魔鬼魚兩側魚鰭交替出現,可能會被誤以為是兩條鯊魚。漁船逼近與魔鬼魚的安全距離,凱斯婷穿戴好潛水裝備躍入海中,試圖將自己與魔鬼魚的距離拉得更近。「3米之外,這是人與魔鬼魚『親密接觸』的極限距離,但也足以讓你看清魔鬼魚的表情了。」
  • 【蝠鱝】我不醜,我還很溫柔
    說起蝠鱝,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魔鬼魚,大家可能就有點印象了。
  • 澳洲潛水員遇受傷魔鬼魚求助
    說起魔鬼魚,很多人的印象似乎是「很兇猛,且尾巴上會有毒刺蜇人」,但這些其實是人們對於蝠鱝的誤解。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描述,潛水員在西澳大利亞寧加盧海岸附近潛水時發現了一隻蝠鱝,它不僅一次主動的靠近潛水員,並將自己的右眼展示給潛水員看。
  • 魔鬼魚的劫難,是中醫來背鍋,還是怪貧窮?
    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是它的性情非常溫和,以浮遊生物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的繁殖率非常低,每2-5年,才能繁育出1-2條幼魚。中醫又得背鍋?為啥拉馬克拉的漁民會鍾情於捕捉前口蝠鱝?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漁業資源枯竭,漁民輕而易舉就能捕捉到大量漁獲的日子早已結束了。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魔鬼魚有營養價值嗎
    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網上資料顯示,魔鬼魚早在侏羅紀便出現了。1億多年間,體型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 一條幾百斤重的魔鬼魚,還沒半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值錢?
    我們再回到前口蝠鱝的話題上來。前口蝠鱝是蝠鱝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的壽命比較長,個頭隨著年歲的增長不斷變大,大個頭的前口蝠鱝的翼展可超過7m。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是它的性情非常溫和,以浮遊生物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的繁殖率非常低,每2-5年,才能繁育出1-2條幼魚。
  • 被印度漁民賣了六千的海怪:外號魔鬼魚,最愛跟漁民惡作劇
    就在5月18日,印度馬爾佩的漁民Kunder捕獲了一隻重達1.3噸的蝠鱝,這隻蝠鱝最終被漁民們以850美元(人民幣5880元)的價格賣給了魚商。Kunder跟同伴連忙將其拖上水面,發現它是一隻巨大的蝠鱝。由於蝠鱝的重量達到1.3噸,漁民們將其稱為「海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