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鱝】我不醜,我還很溫柔

2021-01-15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說起蝠鱝,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魔鬼魚,大家可能就有點印象了。

蝠鱝的英文名是「manta」,I fly in water lil manta,源於西班牙語,意思是「毯子」,形同飛毯,那是他們翼狀的腹鰭;由腹鰭分化出來的頭鰭也很引人注目;腹部斑點如同人類的指紋,每隻蝠鱝的斑點位置、大小、形狀不盡相同。

蝠鱝外形看起來不像常見的魚類,甚至讓人覺得有點醜陋奇異,加上巨大的形體,容易讓人心生畏懼「魔鬼魚」的名號也由此得來。但這種以貌取「魚」的看法是不對的,蝠鱝只是看起來醜陋,其實很溫馴,他可是水下攝影愛好者和潛水愛好者的心頭好。

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它包含兩個屬,前口蝠鱝屬和蝠鱝屬。前口蝠鱝屬包含兩個種,即雙吻前口蝠鱝和阿氏前口蝠鱝,這兩種前口蝠鱝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蝠鱝屬包含九種,包括日本蝠鱝、姬蝠鱝、長尾蝠鱝、褐背蝠鱝、印度蝠鱝、芒基蝠鱝、短尾蝠鱝、下口蝠鱝和古氏蝠鱝,這九個種類的蝠鱝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了「近危」和「易危」的類別。

蝠鱝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經常出沒於珊瑚礁附近,因此,近年來珊瑚礁受到破壞對蝠鱝的影響是巨大的。

蝠鱝的主要分布地區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視頻號見水印

蝠鱝在夜間覓食,這是由他的食譜決定的,因為在夜間海底生物會從海底的湧上來,這時,成群的蝠鱝一個挨著一個,以螺旋形遊動,水體形成氣旋方便將浮遊生物聚集起來,這就是團隊的智慧,氣旋攝食。

蝠鱝魚群,藍色光點是浮遊生物 

圖片來源:藍色星球Ⅱ視頻截圖

除了氣旋攝食,蝠鱝還有一項奇特的運動,騰躍。他們在海中以旋轉式的遊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時,轉速和遊速不斷加快,直至躍出水面,時而還會伴以漂亮的空翻,躍出水面後,蝠鱝能保持數秒的滑翔,落下水面時會發出巨大響聲,如果遇到蝠鱝群滑翔,那無疑是極其壯觀的畫面。


鰩魚研究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喬什華·斯圖沃特說:「目前已知,所有蝠鱝物種都會騰躍,他們的鱝科近親也會騰躍。」有很多理論試圖解釋這種行為,包括覓食、吸引配偶、交流、去除寄生蟲。目前還沒有定論。

但是,蝠鱝的所有種群都是易危物種或者近危物種,他們瀕危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多數是人為造成的。


其一,大量捕撈。亞洲地區部分居民有將蝠鱝腮作為藥用的習慣,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硬骨魚類每1個鰓弓的內緣生有兩排並列的骨質突起,稱為鰓耙。市面上亦稱為膨魚鰓)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甚至被吹噓為清熱解毒,治療痘痘痤瘡,小兒咳疾的良藥。因此蝠鱝市價很高,但是截止目前,並沒有醫學研究證明蝠鱝腮是否有藥用價值。

市場上售賣的蝠鱝的鰓耙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視頻號見水印

碼頭上待售的蝠鱝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視頻號見水印

其二,棲息地被破壞。上面提到,蝠鱝喜歡在珊瑚礁附近出沒,這是因為,珊瑚礁生態系統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庇護場所,也滋養了蝠鱝的食物——浮遊生物和小魚。但是,近年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氣候變化,海洋汙染,珊瑚盜採,蝠鱝的棲息地受到破壞進而威脅蝠鱝的生存。


此外,蝠鱝生殖方式特別,性成熟時間長。蝠鱝不同於一般繁殖能力很強的魚類,他們是卵胎生,基本上一次只產下一個後代,而且,蝠鱝的性成熟時間很長,大規模、無區別的捕撈對蝠鱝來說如同滅頂之災。

蝠鱝是一種溫和,無攻擊性(指不會主動發起攻擊,而不是沒有武力,蝠鱝的腹鰭甚至可以打碎人的頭骨)的動物,他們帶來的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經濟和科研價值遠遠比毫無依據的食用價值高。放下偏見,停下殺戮,去看看我們神秘優雅的「水中蝴蝶」吧!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蝠鱝詞條

搜狗百科-蝠鱝詞條

《自然生命》-神秘而優雅的蝠鱝-任天文

紀錄片《藍色星球Ⅱ》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文案:邱學燕

編輯:梁柳紅


相關焦點

  • 蝠鱝:我飛翔的理由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蝠鱝的名字乍一看會讓人想起夜間出沒的蝙蝠,事實上,它們生活在海底,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其中包含兩個屬,分別為前口蝠鱝屬和蝠鱝屬。
  • 它很醜,但它卻非常溫柔,詳說最溫柔的魚種——蝠鱝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暖溫帶和熱帶沿海大陸及島嶼海區底層的軟骨魚類,它體重最大可達3噸,身長可達8米,這種非常醜的大體型魚類,但它卻有一顆十分溫柔的心。蝠鱝是如何進食的蝠鱝經常在遊弋在珊瑚礁附近覓食。它遊速緩慢地扇動著「翅膀」,在進食時,使用它的前鰭和軟骨肉角把浮遊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撥弄進它寬大的嘴裡,而通過類似鰱鱅魚鰓的過濾系統,把這些微小的生物留下,把海水過濾出去。它這麼醜,為什麼還非常溫柔?
  • 蝠鱝的故事——從粉紅「克勞索探長」的身世談起
    仔細觀察,在其中兩張圖中蝠鱝腹部有兩塊白色的胎記,憑這處細節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條蝠鱝確實是存在的。雙吻前口蝠鱝和潛水員的體型對比 陳玉萍攝於墨西哥如果以上方法全都無效,我們還可以看體型翼展和分布,雙吻前口蝠鱝是所有蝠鱝中體型最大的,翼展最長可達7-9米,分布在全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 一條蝠鱝的心聲:我們等待那一天
    然而,我錯了,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離我不遠處,一條蝠鱝同伴向靠近海面的地方遊去。我想過去,給它看看我的傷口,告訴它我的遭遇。就在那時,我看見它也被長矛刺中了!它拖著繩子奮力逃跑,但漁民們顯然已經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他們把繩子放得更長,很有耐心地和它周旋。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蝠鱝
    有一種難以捉摸的溫柔巨人,它在深海中遨遊,長著翅膀,還能在空中高高地跳躍!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It's a giant manta ray, one of the world's most beloved marine animals.
  • 令人驚嘆的水下世界,鮮為人知的粉紅色蝠鱝
    澳大利亞攝影師克裡斯蒂安·萊恩最近用鏡頭捕捉到一種特別的深海生物——蝠鱝。世界上唯一已知的粉紅蝠鱝,這隻水下生物長約 11 英尺,生活在大堡礁水域附近,人們送給他「克魯索探長「的綽號。蝠鱝,身體扁平,體型像蝙蝠,胸鰭強大,甚至可以躍出水面 4 米的高度。胸鰭前方有兩個形似耳朵的突起,用於收集食物。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平時海底棲息生活,但有時上升到表層遊戈,並做遠程洄遊,行動敏捷,以浮遊甲殼類和小魚為食。
  • 為什麼蝠鱝可愛又可憐?
    請直接觀看視頻,1分鐘了解蝠鱝!蝠鱝令人著迷蝠鱝,俗稱膨魚,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它們是最令人著迷的海洋生物。蝠鱝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蝠鱝屬包含九種,其中印度蝠鱝就是人們俗稱的魔鬼魚。蝠鱝生存面臨威脅繁殖緩慢、捕撈無管控措施,再加上蝠鱝鰓片市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造成了全球所有蝠鱝物種正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據記載,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蝠鱝數量6年內減少了86%。
  • 溫柔又喜歡惡作劇的調皮大魚,來自深海的小可愛,為何漁民都怕它
    作為世界大國,我國不僅擁有廣闊的土地面積,同樣還擁有非常大的海洋面積。而大海在人們的認知中一直都是可怕而神秘的。因為大海能夠最直接的展示出大自然的可怕之處。而海洋生物同樣讓人非常的著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種來自深海的既溫柔又喜歡惡作劇的調皮大魚。
  • 比月亮還溫柔的情話,讓星星捎上我的愛意帶給你
    1.戀愛最珍貴的紀念品,從來就不是那些,你送我的手錶和項鍊,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簡訊和合照。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流留給山川的,那些你對我造成的改變。 3.我有沒有告訴過你,那麼多花草樹木、河流高山、繁星宇宙、小貓小狗、蝴蝶蜜蜂,我只喜歡你一個。
  • 蝠鱝是什麼?鱝怎麼讀?巨型蝠鱝能吃嗎?
    蝠鱝怎麼讀?蝠鱝(fú fèn)是軟骨魚綱、蝠鱝科幾個海產屬魚類的統稱。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遊,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主要以浮遊生物和小魚為食。蝠鱝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個科。
  • 【海洋科普】雖然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海洋科普】雖然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2020-12-11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蝠鱝,海洋中的不明生物
    亞洲地區部分居民有將蝠鱝腮作為藥用的習慣,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硬骨魚類每1個鰓弓的內緣生有兩排並列的骨質突起,稱為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割掉兩邊的魚鰭後,它們只為得到蝠鱝的蝠鱝腮,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
  • 魔鬼魚不「魔鬼」——走近蝠鱝
    阿氏前口蝠鱝背面大多黑色或藍灰色,腹面灰白且分布一些斑點(有黑化個體)。阿氏前口蝠鱝沒有背鰭,張開的胸鰭遊泳的蝠鱝,體型宛若毯子,像一隻海中的風箏。 蝠鱝輕易就能長到六米以上的寬度,蝠鱝遊動地優美而典雅。由於體型巨大,蝠鱝對寄生蟲來說就像是移動的餐廳,因而經常需要在水層中停留,讓「清潔魚」為它去除。
  • 來自狼鰻的自述——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
    我就是俗稱的「大海怪」,按人類生物學上的分類我屬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鱸形目鰻鯛科,看我長相,猜我也不是吃素的,我是純純的肉食性生物,喜歡吃海膽、螃蟹、龍蝦、章魚以及各種貝類。嘴裡尖利的獠牙和有力的雙顎可以輕易的咬碎甲殼動物,而且顎上厚厚的嘴唇起到了護墊的作用,使我在進食海膽和貝類時不會被刺傷硌痛。從外形上看,我長得有些兇神惡煞,如果參加海洋選美比賽,可能連當炮灰的資格都沒有,但對於愛人我可是非常溫柔的哦。在海洋世界中,我們的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終生只有一位伴侶。
  • 其實人家很溫柔的
    其實「惡魔魚」並不兇殘,其實人家很溫柔的,只不過身懷絕技的它們太喜歡惡作劇罷了!「翅膀」,它們的身寬要比身長長上不少,最大的蝠鱝身寬可達8米呢!蝠鱝大家需要明白「具有巨大的殺傷力」並不等於蝠鱝心情兇殘,事實上蝠鱝在海中是很溫和的魚類,像水族館大家可以參觀到的蝠鱝
  • 蝠鱝觀賞不完全手冊
    很多人參加浮潛或水肺潛水就是為了看看manta(蝠鱝),因為在這些朋友眼裡,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 性情溫和的蝠鱝,為什麼被稱為魔鬼魚
    人們對於海洋那片神秘蔚藍的探索從未停歇,通過不斷的努力,讓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風姿各異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蝠鱝。可能說蝠鱝,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魔鬼魚,可能連小朋友都能想到它的形象。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蝠鱝,會被稱為魔鬼魚呢?
  • 「你是我的光」的溫柔回復
    想借你一點點星光,照亮我的整個前方。 I want to borrow a little starlight from you to illuminate my whole front.
  • 科學家曝光"魔鬼魚"巨型蝠鱝秘密水下生活(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導,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水下觀察,拍攝到巨型蝠鱝的秘密水下生活。  蝠鱝(manta ray)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有「魔鬼魚」之稱,因為其長相特別古怪,頭又寬又大,兩側長著一對肉角,而嘴就長在兩個肉角之間,那嘴不是圓的,而是方的。
  • 龍、猿、蝠鱝和鳥
    在動身前往印度尼西亞的前一天晚上,我對兒子們說:「先生們,你們真的準備好去看真龍了嗎?」我們的小兒子Asa(阿薩)面露喜色,他那時7歲。和我們不同的是,他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在我們的世界中,真實和虛構是很難區分開的。但他9歲的哥哥Apollo(阿波羅)已經到了不管我說什麼,在他看來都有些可疑的年紀。他說道:「行啦,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