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鱝(fú fèn),英文名稱「manta」源於西班牙語,意為毯子。您看看下面的圖,像不像?
有人看到蝠鱝,以為是海中的蝙蝠,嗯,確實像蝙蝠。
蝠鱝是鰩魚中的一類,也是其中最大的種類。大西洋的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種類,寬可達7米(23英尺)。
雌蝠鱝不產卵,它是卵胎生的。它每次只生一胎,所以它們非常寵愛獨子。
亞洲地區部分居民有將蝠鱝腮作為藥用的習慣,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硬骨魚類每1個鰓弓的內緣生有兩排並列的骨質突起,稱為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但是截止目前,並沒有醫學研究證明蝠鱝腮是否有藥用價值。
最近,在澳大利亞海灘發現了不明生物遺體,咱們來看一下新聞。
在澳大利亞珀斯市的一個海灘上,一條不明海洋生物的屍體被當地居民發現,這個不明物被發現後立刻被人拍下發布到網上,頓時在網上引起了眾網友們的熱議。
這具不明生物的屍體有著一個巨大的灰色身體和白色的肚子,從這具屍體的外觀來看已經開始腐爛,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這是某種魚類。而且這具屍體兩邊的身體部分已經被切除,種種象徵都像是被人類所為。
有網友推測,這樣的屍體應該是一種叫做蝠鱝的魚類,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這樣的魚類在很早之前就被大量捕殺,它們被捕殺後會被漁夫切割掉兩邊的魚鰭。
割掉兩邊的魚鰭後,它們只為得到蝠鱝的蝠鱝腮,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
得到它們的蝠鱝腮後,剩下的會被遺棄,估計海灘會出現這樣的不明屍體應該就是這樣的原由。據估算,每年全球蝠鱝捕撈量至少為九萬多條,已經對蝠鱝物種生存帶來巨大壓力。不少海洋動物保護組織一直致力於通過宣傳呼籲大眾停止食用蝠鱝鰓。
2011年蝠鱝已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國際自然生態保護聯盟(IUCN)已將蝠鱝歸類為"瀕危"物種。曼塔信託基金是一個總部位於英國的慈善機構,致力於蝠鱝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該組織的網站也提供蝠鱝保護和生物學的信息資源。
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雙吻前口蝠鱝和阿式前口蝠鱝兩種前口蝠鱝作為瀕危野生動物列入公約附錄二。中國作為締約國,將從2014年9月14日起對以上兩種蝠鱝實施保護,對蝠鱝國際貿易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