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鱝,海洋中的不明生物

2021-01-15 海洋生物多樣性

蝠鱝(fú fèn),英文名稱「manta」源於西班牙語,意為毯子。您看看下面的圖,像不像?


有人看到蝠鱝,以為是海中的蝙蝠,嗯,確實像蝙蝠。


蝠鱝是鰩魚中的一類,也是其中最大的種類。大西洋的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種類,寬可達7米(23英尺)。

雌蝠鱝不產卵,它是卵胎生的。它每次只生一胎,所以它們非常寵愛獨子。




亞洲地區部分居民有將蝠鱝腮作為藥用的習慣,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硬骨魚類每1個鰓弓的內緣生有兩排並列的骨質突起,稱為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但是截止目前,並沒有醫學研究證明蝠鱝腮是否有藥用價值。


最近,在澳大利亞海灘發現了不明生物遺體,咱們來看一下新聞。



在澳大利亞珀斯市的一個海灘上,一條不明海洋生物的屍體被當地居民發現,這個不明物被發現後立刻被人拍下發布到網上,頓時在網上引起了眾網友們的熱議。



這具不明生物的屍體有著一個巨大的灰色身體和白色的肚子,從這具屍體的外觀來看已經開始腐爛,不過可以看得出來這是某種魚類。而且這具屍體兩邊的身體部分已經被切除,種種象徵都像是被人類所為。




有網友推測,這樣的屍體應該是一種叫做蝠鱝的魚類,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這樣的魚類在很早之前就被大量捕殺,它們被捕殺後會被漁夫切割掉兩邊的魚鰭。



割掉兩邊的魚鰭後,它們只為得到蝠鱝的蝠鱝腮,他們認為蝠鱝的鰓耙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蝠鱝市價很高,這也是它被漁民大量捕殺的原因。



得到它們的蝠鱝腮後,剩下的會被遺棄,估計海灘會出現這樣的不明屍體應該就是這樣的原由。據估算,每年全球蝠鱝捕撈量至少為九萬多條,已經對蝠鱝物種生存帶來巨大壓力。不少海洋動物保護組織一直致力於通過宣傳呼籲大眾停止食用蝠鱝鰓。



2011年蝠鱝已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國際自然生態保護聯盟(IUCN)已將蝠鱝歸類為"瀕危"物種。曼塔信託基金是一個總部位於英國的慈善機構,致力於蝠鱝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該組織的網站也提供蝠鱝保護和生物學的信息資源。

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雙吻前口蝠鱝和阿式前口蝠鱝兩種前口蝠鱝作為瀕危野生動物列入公約附錄二。中國作為締約國,將從2014年9月14日起對以上兩種蝠鱝實施保護,對蝠鱝國際貿易進行監管。



相關焦點

  • 蝠鱝是什麼?鱝怎麼讀?巨型蝠鱝能吃嗎?
    蝠鱝怎麼讀?蝠鱝(fú fèn)是軟骨魚綱、蝠鱝科幾個海產屬魚類的統稱。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遊,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主要以浮遊生物和小魚為食。蝠鱝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個科。
  • 蝠鱝:海上的不明飛行物 體長可達7米(組圖)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硬骨魚類。它的身體略呈菱形。儘管蝠鱝有一張50釐米寬的大嘴,可蝠鱝卻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蝠鱝遊泳時,扇動著三角形胸鰭,拖著一條硬而細長的尾巴,象在水中飛翔一樣。  蝠鱝成魚的體長可達7米,體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蝠鱝迅速上升,跳出海面。
  • 夢幻生物丨你沒有看錯,這是一條粉色的蝠鱝!
    地球上有70%左右的面積是水,因此海洋底下蘊藏許多生物,物種十分豐富。最近有一名海底攝影師分享,日前他遭遇到此生從未見過的景象;事後他上網發問,網友都形容他簡直是「夢幻旅程」,遇到了全世界僅有一隻的奇幻生物,紛紛大呼「好羨慕!」
  • 【蝠鱝】我不醜,我還很溫柔
    蝠鱝的主要分布地區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視頻號見水印蝠鱝在夜間覓食,這是由他的食譜決定的,因為在夜間海底生物會從海底的湧上來,這時,成群的蝠鱝一個挨著一個,以螺旋形遊動,水體形成氣旋方便將浮遊生物聚集起來,這就是團隊的智慧,氣旋攝食。
  • 為什麼蝠鱝可愛又可憐?
    如今有個現象,了解蝠鱝的人把它們視為海洋的饋贈,喜歡的不得了!但不知道蝠鱝的人甚至連這倆字怎麼讀都不知道,人們俗稱的魔鬼魚跟蝠鱝有啥關係?今天來一次科普貼,共同學習,漲漲知識。請直接觀看視頻,1分鐘了解蝠鱝!蝠鱝令人著迷蝠鱝,俗稱膨魚,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它們是最令人著迷的海洋生物。
  • 蝠鱝觀賞不完全手冊
    這是否是因為它們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因為它們是好奇寶寶?(在所有現存魚類中,manta的腦對身體的比例最大。您想到了mola?那個可能叫得叫頭身比最大)。……還是因為這些巨大的生物完全人畜無害(除非您碰巧變身為浮遊生物)?
  • 蝠鱝的故事——從粉紅「克勞索探長」的身世談起
    仔細觀察,在其中兩張圖中蝠鱝腹部有兩塊白色的胎記,憑這處細節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條蝠鱝確實是存在的。腹部全黑的阿氏前口蝠鱝 攝與四王群島四王群島(Raja Ampat)位於紐幾內亞半島,有海洋中的亞馬遜之稱。這裡擁有全世界最好的蝠鱝潛點。
  • 速度之快可以起飛,《方舟生存進化》蝠鱝堪稱水上摩託車
    喜歡看海洋紀實片的網友們一定對蝠鱝這種生物不會陌生吧!它有一個很可怕的名字,叫做魔鬼魚,這是因為蝠鱝的形狀很是嚇人,而且性格古怪,在海洋裡經常會侵擾過往的船員,或是用它們巨大的雙翅拍打船隻的底部,又或者是直接帶著船到處遊走。而這種魚在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中也有出現,並且當玩家馴服它之後,它就能成為水上摩託車一樣的載具帶著玩家四處遊走。
  • 一條蝠鱝的心聲:我們等待那一天
    我是海裡的大個子,但性情溫和友善,只吃浮遊生物和小魚。我的飯量很大,需要不斷地舒展頭鰭把水引到嘴裡,然後再通過鰓耙,把水濾出去,讓食物就留在我的肚子裡。基本上,我在海裡很安全,除了偶爾鯊魚和虎鯨會找我的麻煩,不過只要不是被咬到致命部位,那些傷口也無大礙。相比之下,人類製造的海洋垃圾和汙染令我很受傷。儘管如此,如果有潛水者來我家做客,我還是很願意陪他們遊上一段。
  • 蝠鱝:我飛翔的理由
    這樣的形態在海洋中暢遊的樣子與夜間飛行的蝙蝠頗為相似,蝠鱝由此得名。在英文中,蝠鱝被譯為Manta, 而這個詞彙從西班牙語翻譯過來則是『披肩、鬥篷』的意思,頗為形象地傳達了蝠鱝的樣子。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某個觀測日的傍晚,船員剛剛從水底出來回到船上就看見不遠處的海面上躍出幾隻黑色的龐然大物,滑翔了近三百米遠後落入海中。研究員們和快就意識到這『飛翔』的不是別的,正是蝠鱝。蝠鱝為什麼會飛出海面?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通過觀察人們發現,蝠鱝的飛翔往往與生殖交配和吸引異性,甚至和生產小蝠鱝有關。
  • 海洋中的「巨無霸」生物!
    雙吻前口蝠鱝,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翼展超過7米,體重達2噸。 體扁平,體盤寬,舌狀鰭突出於眼前,能自由搖動,並可從下向外轉捲成管狀。
  • 科學家曝光"魔鬼魚"巨型蝠鱝秘密水下生活(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導,生物學家經過長期的水下觀察,拍攝到巨型蝠鱝的秘密水下生活。  蝠鱝(manta ray)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有「魔鬼魚」之稱,因為其長相特別古怪,頭又寬又大,兩側長著一對肉角,而嘴就長在兩個肉角之間,那嘴不是圓的,而是方的。
  • 性情溫和的蝠鱝,為什麼被稱為魔鬼魚
    人們對於海洋那片神秘蔚藍的探索從未停歇,通過不斷的努力,讓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風姿各異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蝠鱝。可能說蝠鱝,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魔鬼魚,可能連小朋友都能想到它的形象。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蝠鱝,會被稱為魔鬼魚呢?
  • 《方舟生存進化》蝠鱝,唯一能在速度上和魚龍媲美的海洋生物
    蝠鱝是地球上生物界內的活化石,人類通過研究發現,蝠鱝的化石最早能夠追溯到第三紀(約6500萬年前),而現在我們也能在海洋中看見蝠鱝,和人類那幾十萬年的歷史相比,蝠鱝真的是&34;了。這樣有著悠久歷史的古生物也被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的設計師們選入其中,並且賦予了它水上摩託車的特殊能力,使其成為能在速度上媲美《方舟:生存進化》魚龍的超快生物。
  • 《方舟生存進化》蝠鱝,唯一能在速度上和魚龍媲美的海洋生物
    ,蝠鱝的化石最早能夠追溯到第三紀(約6500萬年前),而現在我們也能在海洋中看見蝠鱝,和人類那幾十萬年的歷史相比,蝠鱝真的是"老人"了。這樣有著悠久歷史的古生物也被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的設計師們選入其中,並且賦予了它水上摩託車的特殊能力,使其成為能在速度上媲美《方舟:生存進化》魚龍的超快生物。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蝠鱝
    準備好潛入海洋深處,在斯庫巴·山姆的世界裡了解一些關於魚類和海洋棲息地的有趣事實吧!有一種難以捉摸的溫柔巨人,它在深海中遨遊,長著翅膀,還能在空中高高地跳躍!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 漁民經常聽到的詭異聲音,竟來自蝠鱝,可引發巨浪危及船隻安全
    千百年來,大海對人們而言都意味著未知與冒險,即便在科技相對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多關於大海的未解之謎,海洋中作惡的「魔鬼」也一直存在著,給過往的漁船上的人們帶來驚恐的體驗。實際上,隨著人們了解的不斷深入,影響海洋船隻運行的生物一種名叫「蝠鱝」的鰩魚,也漸漸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 海洋世界中的10種「最大」的生物
    雙吻前口蝠鱝,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翼展超過7米,體重達2噸。體扁平,體盤寬,舌狀鰭突出於眼前,能自由搖動,並可從下向外轉捲成管狀。眼球大,齒細小,粒狀。雙吻前口蝠鱝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性情溫和,肉食性,主要攝食浮遊動物及小型魚類。通常單獨活動,為尋找豐富的食物,做季節性遷徙。遊動體態優美,可以快速遊行和潛水,深度可超過1000米。
  • 魔鬼魚不「魔鬼」——走近蝠鱝
    蝠鱝 在深海裡有這樣一種生物,它們體型巨大卻姿態翩躚,形如蝙蝠又似蝴蝶,它就是鯊魚最大的表親——蝠鱝,音同福分。 阿氏前口蝠鱝背面大多黑色或藍灰色,腹面灰白且分布一些斑點(有黑化個體)。阿氏前口蝠鱝沒有背鰭,張開的胸鰭遊泳的蝠鱝,體型宛若毯子,像一隻海中的風箏。
  • 海底兩萬裡:這些有趣而神秘的海洋生物你知道幾個?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地球的29%,而海洋的面積卻佔據了大約71%的部分。關於陸地上的很多生物或許我們可以如數家珍,那麼海洋中有哪些生物你知道嗎?相比起陸地生物,海洋生物更加種類繁多、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