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市民苦惱沉沙井堵塞 環衛免費清掏獲點讚

2021-01-08 華龍網

  環衛人員疏通堵塞小區沉沙井。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攝

  華龍網1月5日15時21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王宇 楊富國)「太感謝環衛所員工的辛勤勞動了,給我們小區幫了大忙,讓堵塞了10多天的沉沙井管道得到疏通,對他們的排憂解難行為,給予點讚!」1月5日,家住重慶市大足區白鶴林小區的廖女士一邊對環衛人員表示感謝,一邊伸出了大姆指再三點讚。

  家住小區1樓的廖女士最近非常煩惱。她的衛生間堵塞了10多天了,打電話請社會匠人來疏通過,也請樓上鄰居們來看過,但糞水外冒、滲漏現象,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後來經過專業人員診斷,才知道不是衛生間本身的問題,而是小區的的沉沙井,由於10多年沒有清掏,導致管道堵塞,出現了糞水外冒滲漏。

  怎麼辦?情急之下,她想到了大足區環衛所。於是打電話向環衛所所長劉國敬反映了這一情況。劉國敬了解後,立即回答請放心,群眾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一定想法儘快解決。

  由於白鶴林小區屬於老舊小區,也就是沒有物管的小區。劉國敬又耐心地指導她提出申請,由社區及轄區街道市政辦核實後,報送環衛所。環衛所接到申請後,按照時間排序,將在10日後才能排輪子為該小區服務。想到老舊小區群眾的困難,他們決定提前解決。

  當天下午1點,大足區環衛所安排了專業糞便處理一體化特種車輛,以及化糞池清掏專業隊伍,來到小區,免費對屋子內的沉沙井及室外化糞池進行清掏,至下午6點多鐘,通過環衛人員連續近6小時,冒著嚴寒、髒臭,終於將裡面堆積如山的糞便、垃圾清除,讓堵塞的化糞池管道重新疏通。

  現場觀看的小區居民,也對這種高科技治汙新武器,專業糞便處理一體化特種車輛嘖嘖稀奇。筆者了解,與傳統的清汙方式相比,該車輛操作更為方便,經處理後的水可以直接排入汙水管道,而處理後產出的固體殘渣將直接運往有機蔬菜基地,成為很好的農家有機肥料。

相關焦點

  • 飯渣、菜渣、動物油脂致小區沉沙井管道淤積 清掏用了10噸水
    近日,家住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陳家壩豐收四村的居民陳女士向茄子溪街道反映,稱自家管道出現嚴重滲漏情況,可能是小區沉沙井管道堵塞造成的。「管道堵了,那些廢水、臭水都溢了出來,實在太臭了。不止我們屋頭的人遭殃,連隔壁的鄰居都聞得到,說臭得不得了。」
  • 疏通沉沙井 還居民乾淨環境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韋玥 「疫情當前,我們整日待在家中,沉沙井堵塞後排出的臭味影響我們生活,整棟樓都很臭,請社區趕緊幫忙把沉沙井疏通清理了。」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錦霞社區黨委書記趙豔得知情況後,協調街道和相關部門,讓居民生活汙水排放於昨日得以恢復正常。
  • 社區疏通沉沙井管道解民憂
    藺學勤主動撬開沉沙井井蓋,試了好幾次疏通都不行。藺學勤又撬開另一個沉沙井井蓋,發現該棟的沉沙井管道有點堵塞,藺學勤又找來了竹條疏通。看著兩個女同志,不怕髒、不怕臭的疏通著,陳先生也主動加入了進來。 經過兩個多小時努力,嚴重堵塞的沉沙井管道終於被疏通,陳先生不住地表示感謝。
  • 東莞長安對中心區2000多個沉沙井進行隱患排查
    目前廣東省已進入汛期,為進一步保證下水道管網排水暢通,確保安全度汛,連日來,東莞市長安鎮城管分局開展沉沙井隱患排查行動,全力做好防禦工作。全面排查中心區2000多個沉沙井據介紹,在長安體育路、東門西路,長安城管分局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對沉沙井進行排查,檢查有無堵塞情況。當發現沉沙井有泥沙或樹葉堆積時,立即用鏟子清理乾淨。據了解,沉沙井連接主渠,它的通暢與排水正常與否,對是否引發內澇有著直接的影響。
  • 南寧一男童踩爛井蓋 跌入小區沉沙井(組圖)-廣西新聞網
    4月9日,南寧一男童踩爛井蓋跌入小區沉沙井,幸被旁人救起;此事引發一些市民擔憂——小區井蓋安全底線誰來保障?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 陸旺4月9日,南寧一小區,一名男童墜入此沉沙井,幸被人救起。 網友供圖4月9日下午,在南寧市鳳凰嶺路一小區內,一名男童掉落一處沉沙井,幸好被人及時發現,才避免悲劇發生。
  • 七旬老太路上走著掉進沉沙井裡,
    都市報見習記者 文豔玉/文 賴有光/圖  6月11日中午12時左右,一個7歲的小同學在回家的路上,掉進2米深的沉沙井裡,身體多處負傷。這驚險的一幕就發生在南寧市白沙防洪大堤一段的河堤下。由於該地段的井蓋被偷現象嚴重,深井吞人的現象頻頻發生。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希望有關部門儘快採取措施,嚴厲打擊偷盜井蓋的不法分子,保障該路段的順利通行。
  • 去東莞獻血能免費體檢 還可獲300元補貼?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去東莞獻血能免費體檢 還可獲300元補貼?涉事單位稱是血漿站來深採血漿 讓市民產生誤解可能是員工培訓不到位兩輛東莞牌照麵包車,一頂遮陽棚,穿紅馬甲工作人員宣稱是公益獻血,卻還給獻血者免費體檢和300元補助。
  • 雞西市丨愛心午餐 溫暖環衛工人
    前些天,我市遭遇多年難遇的大暴雪,環衛工人頂風冒雪晝夜奮戰在一線滴道區「西來順火鍋店」老闆李立濤看到環衛工人這麼辛苦,就每天為一線清雪工人提供免費午餐和熱水,讓他們在辛苦工作之餘,能夠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環衛工人和市民都為他的善舉紛紛點讚。
  • 點讚!格爾木行政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獲好評
    點讚!格爾木行政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獲好評 2021-01-07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儋州市木棠鎮農村汙水處理沉沙井設施工程 邀請監理單位公告
    一、 建設單位:儋州市木棠鎮人民政府二、 項目名稱:儋州市木棠鎮農村汙水處理沉沙井設施工程三、 項目概況:工程項目位於木棠鎮高堂、陳坊、大文等村委會四、監理單位資質要求:具備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具有工程監理丙級(含丙級)以上資質。
  • 中國荷蓮基因庫在大足建設完成
    雅美佳溼地公園負責人陶麟:目前我們看到的這個品種,是我們園子裡面最受市民歡迎的一個品種,叫水月觀音,他因為花開達到三百天,獲了睡蓮的金獎,我們目前種了200多個荷花的品種。
  • 大足男子誤把鴿子當斑鳩射傷,豈料這隻鴿子竟還有這樣的身份......
    大足李某對斑鳩、鴿子「傻傻分不清楚」,原本準備用彈弓打斑鳩的,結果打中了他人餵養的賽鴿。李某在賠償千元的同時,民警提醒野生動物也應受到市民保護。        斑鳩、山雞、野兔、野鴨等都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同樣需要市民愛護,遇到有人用彈弓、網等工具捕殺的,市民應該積極制止,制止無效的可撥打森林公安電話進行舉報。       同時對於獵殺或捕食三有保護動物者,公安機關也將根據相關法律,對其進行處罰。
  • 市民投訴青蛙叫聲太吵,環保局神回復獲網友點讚!
    加「壽縣百事通」客服號我們可以為你免費發送便民信息!誠接廣告!壽縣百事通讓你的生活更簡單,更輕鬆!備註:我們平臺客服發送的信息是同步的,因此你只需要加一位客服即可獲得所有本平臺信息!謝謝你關注我們!近日,三亞一市民投訴稱,其所居住的小區河邊蛙聲吵鬧影響休息。對此,天涯區環保局給予了回復。不料,這樣的答覆截圖,立即刷爆了一些網友的朋友圈。客服記錄的市民反映內容:
  • 50份愛心早餐每天7點準時送 濟南這家飯店免費為環衛工提供早餐
    1月7日早上7點,室外溫度—19℃,濟南市市中區七裡山環衛所的環衛工人陸續走進位於英雄山路的「一塊豆腐」飯店。此時,飯店老闆田民祥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愛心早餐:甜沫、油條、茶葉蛋、鹹菜……只為讓環衛工人們「吃飽吃暖」。新時報記者了解到,這家飯店的營業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9點,為了給環衛工人們送早餐,田民祥一大早就趕來店裡做準備。
  • 湖南好人吳鑫成連續三年請環衛工和城管協管員吃免費早餐
    湖南好人吳鑫成連續三年請環衛工和城管協管員吃免費早餐,賣包子12年不漲價, 他自信「兩不虧」—— 做生意不虧本,做人不虧心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好人包子』好呷!」憑剛領到的愛心早餐卡,環衛工姚春蓮吃了頓韻味的免費早餐。
  • 深網網友樂遊沙井 品味蠔文化領略蠔鄉蠔韻
    ,由深圳新聞網聯合沙井街道辦事處舉辦的「魅力灣區·蠔美沙井」第十七屆金蠔節深網網友沙井一日遊活動也走進千年蠔鄉,接連參觀蠔鄉湖公園、沙井古墟、蠔文化博物館、江氏大宗祠蠔殼屋,逐一打卡網紅景點,樂遊蠔味沙井,盡享「蠔」情盛宴。
  • 主城5大商圈設「清涼驛站」 這些人可免費領水
    這是「清涼驛站」免費提供的第一瓶水。隨後,陸續有外賣小哥、環衛工等在「清涼驛站」免費取水。截至昨日18時,5大商圈的「清涼驛站」共送出瓶裝水100餘瓶。重慶日報尹明工作室負責人表示,「清涼驛站」活動將持續到8月底,直到最熱的酷暑天收尾。
  • 【大寫的贊】市民投訴青蛙叫聲太吵 環保局神回復獲網友點讚
    近日,三亞一市民通過政府服務熱線相關平臺投訴,稱其所居住的小區河邊蛙聲吵鬧影響休息。對此,天涯區環保局給予了回復。具體內容如下:客服記錄的市民反映內容:這樣的回覆可以說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有些哲思和詩意,大寫的贊!這樣的答覆截圖,立即刷爆了一些網友的朋友圈。
  • 離石:暴雨過後淤泥積存 環衛出動迅速清理
    環衛工人集中清理淤泥7月9日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在離石區範圍內肆虐開來。暴雨過後,市區不少路面堆積著一層厚厚的淤泥,現場泥濘不堪、一片狼藉,頓時讓這座原本整潔亮麗的城市變得泥濘滂沱,嚴重影響市民、車輛的通行及城市環境衛生面貌。
  • 鄭州環衛工及時清掃 市民:能否留住一絲秋韻?
    但落葉卻也給市民和環衛工們帶來了些許煩惱。有的落葉遭車輛碾壓,如果不及時清掃,行人容易滑倒,行車也不安全。有的落葉胡亂飛舞,滿大街都是,一片髒亂。秋冬季節的城市落葉問題,市民、環衛工、管理者等各方如何看待?既要保留秋韻和城市美景,又要保證市容市貌和市民安全,如何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