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網友樂遊沙井 品味蠔文化領略蠔鄉蠔韻

2021-01-09 SZNEWS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釗 曾舒琪 實習記者 黃秀芳 陳美瑩) 賞蠔鄉湖美景、嘗蠔鄉美食、品千年蠔文化、遊沙井古墟、觸摸蠔殼屋……12月27日,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熱鬧開場,由深圳新聞網聯合沙井街道辦事處舉辦的「魅力灣區·蠔美沙井」第十七屆金蠔節深網網友沙井一日遊活動也走進千年蠔鄉,接連參觀蠔鄉湖公園、沙井古墟、蠔文化博物館、江氏大宗祠蠔殼屋,逐一打卡網紅景點,樂遊蠔味沙井,盡享「蠔」情盛宴。

四大景點逐一打卡,樂遊蠔鄉新景領略沙井蠔文化

第一站:蠔鄉湖公園。蠔鄉湖公園是沙井街道新建的濱水生態溼地公園,當天正式開園,也是本屆金蠔節的主會場所在地,深網網友與眾多市民一起成為了公園的首批遊客。走進公園,網友們看到藍天白雲之下,水面碧波蕩漾,一架虹橋優雅地橫貫湖間,四河交匯,昔日的黑臭水體變身水清景美的蠔鄉新景,一幅水清岸綠生態溼地畫卷在網友們面前徐徐展開,讓網友們不禁大呼「變化真大」!隨後,網友們還來到舊電廠看展覽、在「金蠔美食匯」品嘗「蠔味」,美景美味令網友目不暇接。

第二站:沙井古墟。網友們走進沙井古墟看龍津石塔、體驗古墟慢生活,拿起手機打卡古墟地標,換取「蠔味」小禮品,紛紛喜笑顏開。據了解,今年,沙井古墟立足於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再次換裝,舉行了以「過去與現在—城市未來」為主題的沙井古墟隨手拍、「蠔鄉一日遊」旅遊活動等活動,讓大家在歷史與現實的交替中,領略沙井金蠔小鎮的獨特古墟魅力。

第三站:蠔文化博物館。沙井蠔文化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蠔文化博物館,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收藏展品達1000多件,再現了沙井蠔養殖、加工及銷售的場景,也記錄了金蠔節、古蹟古廟、風土人情、媽祖海洋文化等千年蠔鄉悠久、輝煌的歷史。網友們在工作人員講解下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親手體驗蠔生產工具,加深了沙井蠔文化的了解。

第四站:江氏大宗祠蠔殼屋。過去,蠔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曾是建造房屋的優選材料,沙井迄今仍然保留了多處「蠔殼屋」。當天,網友們就打卡了最具代表性的江氏大宗祠蠔殼屋,據悉,江氏大宗祠最大的特點是外牆由蠔殼作牆體建築材料砌成,自牆基至牆頂,全牆為蠔殼砌造,是目前深圳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蠔殼屋。在這裡,網友們了解蠔鄉先人的生產生活習俗,親手觸摸蠔文化,感受沙井的蠔文化底蘊。

網友品讀:蠔鄉美景印象深刻,蠔文化令人受益匪淺

當天遊覽的這些景點給深網網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新開園的蠔鄉湖公園和蠔文化博物館,既讓網友飽了眼福,又感受到蠔文化的浸潤。從福田來的葉女士此前一直愛吃生蠔,也知道沙井蠔比較出名,趁著這次一日遊,她好好地體驗一把蠔景,特別是蠔文化博物館讓她了解了更多的「蠔史」,她說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次,更深入地了解沙井蠔文化。

「我一直在深圳,但沒有來過沙井,聽說沙井蠔很好,就想過來蠔文化博物館看一下,了解一下蠔文化。」家住龍華的張姐遊覽後覺得沙井對於古建築、古祠堂的保存和修繕做得特別好,沙井古墟也很有古村的氛圍。她說,給她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蠔文化博物館」,聽了講解之後她對「蠔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會向親朋好友推薦這個地方,讓更多人了解沙井蠔的歷史與發展。

「印象最深的是生蠔博物館,可以看看80年代以前怎麼採生蠔,如何把生蠔做成佳餚。」同樣來自福田的陳先生也很愛吃生蠔,之前來沙井品嘗生蠔,這次參加活動也是想來看看有沒有新的變化,陳先生表示,當天的遊覽果然沒讓他失望。

其他網友也對本次活動讚不絕口,不僅興致盎然地參觀每個景點、積極拍照打卡,全程歡樂不斷。活動結束後,網友「Nicole_萍梵」為本次活動點讚:「這次的參觀,才真正了解到養蠔的知識,以及沙井蠔的歷史,大漲見識!」網友「開心財神COCO」也表示,這次活動讓她重遊故地回憶過的點點滴滴,十分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品金蠔賞蠔鄉!深圳第十七屆沙井金蠔節開鑼迎新春
    在12月的深圳,如果品不上一口沙井蠔,總好像缺了些冬天的味道。沙井蠔盛宴,莫過金蠔節。12月27日上午,第十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在沙井蠔鄉湖公園盛大開幕。品嘗千年蠔鄉美食,領略大美蠔鄉古今,感受多彩蠔鄉文化……活動持續至2021年1月3日,四大系列28項主題活動連續8天不打烊,魅力灣區、蠔美沙井盡展美麗鄉韻。
  • 盡享「蠔」情盛宴
    12月27日由深圳新聞網聯合沙井街道辦事處舉辦的「魅力灣區·蠔美沙井」第十七屆金蠔節深網網友沙井一日遊活動如期開展>元旦三天小長假馬上來了不妨跟著深網網友的腳步去深圳西部小鎮跨年盡享「蠔」情盛宴>深網網友與眾多市民遊客一樣相約而往遊樂
  • 「數」說農業⑫|數字陽西:200多年養殖歷史 數據監管養蠔 程村蠔...
    陽江市陽西縣程村鎮被譽為「中國蠔鄉」。歷經40餘年發展歷程的程村蠔,從傳統納苗養殖模式到吊樁養殖模式歷經5個歷史發展階段。如今圍繞廣東數字農業發展規劃裡「三個創建、八個培育」的建設要求,陽西縣政府著手構建陽西數字農業示範縣,並打造程村蠔數字農業產業園,將生蠔產業與數位化智能技術相嵌融合,推動程村蠔往更高級形態的數字漁業進化。
  • 不僅讓你學會如何選擇燈塔水母乳山生蠔,還手把手教你「開蠔」和...
    欽州大蠔 沙井蠔,是深圳沙井福永西鄉南山附近海域養殖的傳統海產品之一,因處於鹹淡水交匯之地,基礎餌料豐富,所以沙井蠔長得個體肥壯,色澤乳白,肉質嫩美。沙井蠔 如何選擇判斷生蠔品質? 記住以下幾點,就能輕鬆挑選優質新鮮生蠔。
  • 蠔農親口說:裡面才是精華
    蠔幹很多人都愛吃,尤其是廣州人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吃的人多了就有人糾結了,蠔肚裡面黑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蠔是「素食主義者」,所攝入的藻類及浮遊植物是非常營養的,說白了就是它吃到肚子的海藻以及其他物質,吃生蠔就是專門吃這裡了,最有營養的所在。
  • 瀋陽人,「大蠔之鄉」向你發出邀請!吃生蠔和中華白海豚親密接觸
    對蝦、石斑魚來這裡一定會讓你一飽口福小編為你安排的漁民生活體驗遊是這樣的品海鮮、拉漁網、住民宿白天,可出海尋覓中華白海豚,參加景區的趕海活動。其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純手工製作,祖傳製作工藝,別具一格,令人嘆為觀止,愛不惜手。跳嶺頭又叫嶺頭節、看嶺頭、儺舞、頌鼓,它是一種以戴面具驅鬼逐疫的形式出現的傳統活動,是最古老的一種帶面具舞蹈。在傳承的過程中,它始終伴隨著儺儀、儺歌、儺舞、儺戲等一系列文化藝術現象,當代學者稱之為「儺文化」。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 不用去法國,馬糞海膽、丹尼蠔,這位海歸大廚通通幫你搬到廈門
    歐洲、香港,成都、北京、長春再到廈門,TOM和他的團隊期待在這塊中西交匯長達150多年的文化應許之地設計出擁有自己獨特文化和風韻的品牌及生活方式。夏有燕脂凝夜紫,鮮活馬糞海膽為夏季限定款,一年到頭能吃到的只有60天,取自北緯39度的大連渤海灣,在這片低溫高鹽的黃金海岸中生長的馬糞海膽形如燕脂,豐盈飽滿,吃起來味道清甜。
  • 解碼世園會植物館:紅樹林「北上」借蠔殼「造海」
    原標題:融入綠色智能科技創新理念,萬科3億元打造廣東深圳「綠色名片」  解碼世園會植物館:紅樹林「北上」借蠔殼「造海」  深圳的紅樹林在長城腳下安了家。為了製成「海水」,植物館選擇了蠔殼,蠔殼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再補充特製的海鹽,就能製成紅樹林賴以生存的「海水」了。在植物溫室的地下,淨化循環系統不僅可以淨化「海水」,還可以營造潮起潮落的效果;控溫系統,讓室溫始終保持在15℃以上,並達到熱帶植物所需的溼度,這樣才能讓它們識別出植物溫室是「家鄉」,它們才能得以「安居」。
  • 愛吃生蠔的要注意了,教你3招挑肥蠔,海鮮老闆:心在滴血
    小編我最近這段時間就常買上一些生蠔回家蒸著吃,味肥鮮美,簡直不要太好吃,而且各個肉多飽滿,吃著很是讓人滿足,當然,這也主要怪我挑得好,小編我是個眼特尖的人,什麼好的食材都逃不過我的法眼,今天我心情好,就將挑生蠔的小訣竅授予你們,愛吃生蠔的要注意了,教你3招挑肥蠔,海鮮老闆:心在滴血!
  • 2014年深圳沙井京基百納聖誕裝飾主題:夢幻海洋[圖]
    (贏商網深圳站報導)聖誕將至,各大購物中心的聖誕裝飾令人眼花繚亂。開業已逾一年的沙井京基百納,在2014年的這個聖誕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驚喜呢?   今年,沙井京基百納以「夢幻海洋」為聖誕主題裝飾,五彩繽紛的水滴、晃動的水波、忙碌的魚兒和水母,為海洋聖誕幻想曲的演奏拉開了序幕。
  • 關於2019年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名單的公示
    各有關單位:為更好地傳遞海洋知識、宣揚海洋文化、切實提升市民海洋意識、為海洋文化教育發展搭建交流平臺,我局於2019年下半年組織開展了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評選活動。
  • 湛江燒蠔聞名國內,不過其他美食你又吃過多少,沙蟲你就沒敢吃吧?
    蒜蓉烤生蠔 蒜蓉烤生蠔大概是生蠔最常見的一種吃法了,在湛江當地則一般是叫它蒜蓉燒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