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融入綠色智能科技創新理念,萬科3億元打造廣東深圳「綠色名片」
解碼世園會植物館:紅樹林「北上」借蠔殼「造海」
深圳的紅樹林在長城腳下安了家。用海量蠔殼人工造出海水,配合控溫和模擬潮起潮落,溫室內的海洋環境,幫助紅樹林的植物們安然度過北方嚴寒的冬季。耗資3億元,萬科打造的這座熱帶植物王國融合了生態美學和智能科技,被視為傳遞廣東深圳「綠色名片」的代表作。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於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舉行,會期長達162天。園區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緊鄰八達嶺長城,規劃總面積960公頃,因此又被稱為「長城腳下的世園會」。園區設「四館一心」,包括中國國家館、植物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演藝中心等。其中,由廣東深圳的世界500強企業萬科集團投資、建設並運營的植物館,包含世界最大的室內紅樹林,讓來自各地的特色植被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紮根,成為本屆世園會一大亮點。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藉助這一國際盛會,植物館不但將向世界展示廣東和深圳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並行的成績和經驗,傳遞廣東深圳『綠色名片』,也是萬科致力於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實踐。」
溫室匯聚超1000種珍貴植物
遠遠望去,植物館猶如一塊從地面拔起升空的地坪,3156根長短不一的鋼條垂下模擬植物根須,走在地下猶如進入植物的根系,外形設計極具現代感。「根系垂墜向下不斷蔓延,將植物原本隱藏於地下的強大生命力直觀呈現,也體現了廣東的創新精神。」植物館執行館長陸慧介紹說。
植物館別名「萬花筒」,採取「升起的地平線」的建築設計理念,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是北京世園會中唯一的熱帶植物展覽溫室。
這是我國歷屆A1類博覽會上首次由企業參建核心場館,再次彰顯萬科在國際重大展會場館建設和運營方面的能力。
植物館建築地上四層,首層設有teamLab數字展廳和主題溫室,二層和三層分別為多功能廳和品牌展廳;屋頂層設有自然書店、觀景臺和長頸鹿枯木藝術裝置。
2850平方米的主題溫室為植物館核心,分「逆境求生區」「植物大戰區」「萬裡長徵區」「億年足跡區」和「變身大法區」五大展區。溫室內匯聚了超過1000種、2000餘株珍貴植物。據介紹,這些植物主要從廣東、雲南、福建運來,為了讓這些來自南方尤其是廣東的植物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紮根,萬科團隊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園會期間,植物館與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合作,在二層多功能廳策劃植物科學畫展,將展出邱園檔案中從1485年到2015年期間的植物科學藝術珍寶。這也是邱園首次在中國辦展,展覽中有大篇幅廣東元素,首次展出了19世紀至20世紀初邱園珍貴收藏中記錄廣東特有植物和生活場景的歷史資料。
打造世界最大室內紅樹林池
植物館的最大亮點在於,將生長在深圳的紅樹林搬進了北方的溫室,面積達280平方米,有數十種、400多株紅樹林植物,營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內紅樹林池。這也是對廣東省在紅樹林研究、保護和利用等方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紅樹林具有海岸衛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態功能,是沿海生物生存的天堂,然而要將生活在海邊的紅樹林移植到北方卻並非易事。用恆溫15℃的保溫箱裝載,從深圳出發,經過3天的路程抵達北京。在順利完成南樹北運後,植物館選擇用蠔殼人工「造海」,配合控溫和模擬潮汐,為紅樹林營造熟悉的海洋環境。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植物館館長丁長峰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國際盛會,向世界集中展示廣東深圳在紅樹林研究、保護和利用等方面的積極成果,展現廣東深圳在保護自然和生態方面所做的積極努力。」
此前由於沿海開發、環境汙染等,我國紅樹林的面積一度縮小,當前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濱海紅樹林資源逐步得到恢復,其中深圳市創建的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成為廣東深圳的「生態名片」。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加大,深圳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提升,也是廣東綠色名片上的其中一抹亮色。深圳相繼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截至2018年底,深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5%,綠地率為39.1%,公園總數973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3平方米,形成千園之城的綠色新格局。
「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是此次世園會主題,而作為其中最「綠」的場館,植物館裡綠的不僅僅是植物,還有綠色理念和設備。
據介紹,在植物館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堅持低碳、低水、低排放原則,並圍繞提升植物館環境定位標準、保護植物多樣性、垃圾分類等議題展開深度工作,共同打造一個真正的「綠色」植物館。
萬科致力於將植物館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平臺,促進各方交流。實際上,植物館在策劃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就已得到國內外多家機構、企業的幫助。
植物館將繼續運營15年
植物館的建設投入了3億元的資金。據介紹,最大的投入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築本身全部是鋼結構的大體量展館,再加上去年冬天非常寒冷,北京延慶最低溫達到了零下25℃,但是植物在溫室當中都已安然過冬,所以整個建築的保溫消防遠遠高過日常居住和商業用途的項目,全部花費巨資採用A1級的材料。
第二部分的投入是溫室,植物館的所有樹種50%來自於廣東,30%來自於福建,20%來自於雲南。為了選有特色、有故事、符合主題「植物的智慧」的樹,植物館相關小組用了一年多時間在各地去尋苗、選苗、運輸、種植,在3月份還進行過一次換苗,還有一些很名貴的樹種。
此外,布展方面,萬科致力於長期運營來考慮整個場館的設計,每個空間都有它在世園會後的使用價值,為此,萬科還購買了一些版權。
世園會後,園區未來將成為北京北部最大的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公園,而萬科將持續運營植物館15年,「我們花了那麼多力氣,找了這麼多樹,它們將一直在這裡安家」。
▶解密1
「萬花筒」背後的故事:
科技與藝術還原的植物王國
植物館別稱「萬花筒」,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北京世園會中唯一的熱帶植物展覽溫室。植物館以植物為主角,還原熱帶雨林景觀,展示自然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重要性,闡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觀。植物館將生長在深圳的紅樹林搬進了北方的溫室,營造了國內最大的室內紅樹林。
引入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光影呈現下的紅樹林水底根系世界異常奇幻;來自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植物科學畫展,是一份珍貴的南粵植物「出海記」,嶺南風情的場景和人像在植物畫作中重現,邱園檔案仿佛穿越了500年時光;展館露臺上長頸鹿莫莉與她的家人「安居」在此,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木雕塑裝置……共計四層的場館,是用科技與藝術還原的植物王國。
頑強紅樹林的「移民」路徑
紅樹林是沿海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紅樹林中的植物根系非常發達,紮根於沿海灘涂之中,凡是有紅樹林的地方,堤岸就不會輕易衝垮,位於海岸前沿的紅樹林抵禦了狂風的侵襲。紅樹林除了保護堤岸灘涂,還是沿海生物生存的天堂。
深圳市將在紅樹林溼地保護上的經驗成果運用到植物館規劃建設中,特意從南方移植了部分紅樹林植株,再現紅樹林適應海潮漲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鹽等特徵,展示紅樹林作為海岸衛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態功能。
紅樹林的移植並非易事,運輸過程中,需用恆溫15℃的保溫箱裝箱,從深圳出發,經過3天的路程,抵達北京。為了讓移植後的紅樹林順利生長,還需為它營造海洋的環境,重點是海水和溫度。為了製成「海水」,植物館選擇了蠔殼,蠔殼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再補充特製的海鹽,就能製成紅樹林賴以生存的「海水」了。在植物溫室的地下,淨化循環系統不僅可以淨化「海水」,還可以營造潮起潮落的效果;控溫系統,讓室溫始終保持在15℃以上,並達到熱帶植物所需的溼度,這樣才能讓它們識別出植物溫室是「家鄉」,它們才能得以「安居」。
攜手teamLab掀「打卡熱潮」
除了紅樹林實物展示,植物館還與國際知名藝術家團體teamLab合作打造了沉浸式數字藝術裝置展覽,以光影為藝術手段,展現紅樹林水底根系世界。
teamLab風靡全球,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以及沉浸式互動藝術裝置使觀眾可以與藝術產生即時互動,是深受喜愛的「網紅打卡點」。
2017年11月,萬科和teamLab達成合作意願,以「紅樹林」這一植物館明星植物為主題,創作了一件全新的數字藝術裝置作品。為此,teamLab花了半年時間研究和了解紅樹林群落,數次飛往中國深圳和東南亞尋覓、觀察真實紅樹林群落生存環境。又經過半年多的修改、創作,最終把這件令人驚嘆的作品呈現出來。
本次teamLab展覽的亮點在於,紅樹林世界的一切生物,都會受到參與者的影響,不斷交互改變自己的行為,給參觀者帶來即時互動的獨特體驗。人與水下動植物和場景的充分互動,給參觀者創造出猶如置身於紅樹林真實生境的沉浸式體驗。可以預見的是,植物館將掀起一陣「打卡熱潮」,助力廣東深圳的綠色傳播。
智能系統下的綠色生態
在植物館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通過預先制定環境定位計劃和提升建築智能化,實現被動和主動雙向節能。堅持低碳、低水、低排放三原則,萬科攜手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紅樹林基金會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在植物館項目中進行公益環保合作,圍繞提升植物館環境定位標準、保護植物多樣性、垃圾分類等議題展開深度工作,共同打造一個真正的「綠色」植物館。
溫室澆灌部分,運用高精度智能化管理系統,達到植物所需高要求的生活環境,又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對植物溫室各區域溼度第一時間作出反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噴霧的補給,節約水資源;室內溫度過高時,頂部通風系統及頂部加溼噴霧會開啟,多種手段相結合調節溫度,降低能耗。
室外景觀部分,在材料和生態系統中植入綠色環保的理念。場地材料應用超過70%為透水材料,保證項目地面不積水,並積蓄地下水資源系統。雨水通過地面收集、調蓄池處理、儲存及旱季水的利用,形成園區雨水循環利用的一套完整系統,達到節水的效果。
建築部分,考慮溫室對室內的光照強度和溫溼度的高要求,從設計起初就作充分考慮。植物館頂層中部設置橢圓形ETFE膜屋面,提供自然光,並在側面設置豎向鋁管外遮陽,防止過多陽光透過玻璃給夏季室內帶來額外的熱量。採用先進的軟體模擬方式來分析室內環境並優化設計,保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溫溼度和光照的同時,在較少空調負荷的情況下夏季室內溫度不超過35℃。
▶解密2
世園會核心場館首次由企業打造
撬動多方力量共建行業綠色生態
世園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四大核心場館之一的植物館「萬花筒」,獨具匠心,情懷滿滿,展示植物「不可思議的智慧」,啟迪對人與環境關係的深思。
據介紹,植物館也是我國歷屆A1類博覽會歷史上首次由企業打造的核心場館。世界500強企業萬科受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委託,負責承建並運營植物館,展示廣東深圳生態文明成就,助力國家主場外交。對於踐行綠色發展方式,致力於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萬科集團而言,這也是一次展示自身實力與能力的大檢閱。
與改革開放共同發展
深圳,40年間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成長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綜合經濟實力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列。萬科作為從廣東深圳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企業,成為世園會植物館的建設主體,其背後折射出深圳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及其面向世界的集中展示。
近年來,深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新興城市發展之路。在經濟社會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相繼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綜合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彰顯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廣東深圳樣本。
在過去的2018年,深圳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率創近年來新高,空氣品質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六。深圳藍、深圳綠、輝煌新時代燈光夜景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
2018年5月9日,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如桂受聘出任植物館名譽館長。深圳市政府對植物館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共同打造獨具廣東深圳特色的綠色窗口。藉助2019北京世園會的國際舞臺,植物館向世界展示廣東深圳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並行的成績和經驗,傳遞廣東深圳「綠色名片」。
秉承可持續價值觀
在部分人看來,萬科做植物館「跨界」幅度很大。但事實上,萬科在自身企業發展中一直秉承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可持續價值觀,多年來持續開展植物多樣性保育研究工作,加強植物引種、繁育和栽培等關鍵園藝技術的積累和完善,積極推進鄉土植物、珍稀植物和新優品種的園林應用研究,著力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探索。
同時,萬科在行業內率先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持續探索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築、綠色技術創新、綠色供應鏈、綠色公益等,引領行業綠色發展,並發揮自身影響力,撬動多方力量共建行業綠色生態。
住宅產業化是建築業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最佳實踐之一。自2004年以來,萬科堅持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在住宅產業化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了14年,逐漸摸索出一條解決市場需求、符合行業發展、具備行業領先性的建築產業化之路。
萬科積極響應國家要求,持續探索《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50378-2014)的推進應用,嚴格把控建築從設計到運營全生命周期的環保管理。目前,萬科所有新建項目均滿足當地綠色建築星級要求,2018年綠色建築面積3501.6萬平方米,綠色建築面積累計1.47億平方米;2018年綠色一二星項目面積3466.9萬平方米,綠色三星項目面積34.7萬平方米。萬科綠色建築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和實際運行效果,2018年萬科綠色建築運行標識項目面積46.7萬平方米,同比漲幅138%。
此外,萬科高度重視綠色環保技術的研發及創新,以環保實踐驅動地產行業的綠色發展,以創新理念和技術革新推動人居、生活、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萬科現有從事建造與科學技術研究的博士後在站與出站人員25人,獲得專利168項。
多次參與世博會
主題場館建設運營
承建國際A1類博覽會核心場館,必須具備過硬的實力。萬科曾多次參與世界博覽會主題場館的建設與運營,具備在國際舞臺競爭的實力與經驗。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萬科首次在世界級博覽會上獨立建館,命名為「2049:尊重的可能」。場館以天然麥秸杆為建築材料,超過1000平方米的開放水域環繞七個相互獨立的筒狀建築,通過頂部的藍色透光ETFE膜連成一體,猶如七座金燦燦的麥垛,天光與水色交相輝映,詮釋著自然平衡的和諧之美。
在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上,萬科成為該世博會164年歷史上首個海外獨立建館的參展企業,並榮獲「2015米蘭世博會可持續性大獎」。萬科館的設計別出心裁,以「食堂」為展覽主題,呼應該屆世博會的大主題:「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萬科館將以「媒體森林」的形式,向世界講述一個中國故事。「食堂」所代表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用餐的場所,萬科館試圖以食堂為切入點,展示和關切在高速的城市化過程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真實狀態以及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孤獨感愈發嚴重而引發的社會問題。
此次受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委託,發揮萬科在上海世博會、米蘭世博會建設和運營主題場館的豐富經驗,萬科投資3億元,負責承建並運營世園會四大主題場館之一的植物館。這再次彰顯了萬科具備在國際舞臺競爭的實力,以及為世園會做出貢獻的能力。(撰文:許蕾 張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