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輿情報告》(總第1022期)2021年1月17日(第017期)農曆庚子年11月5日、星期日、投稿郵箱:sxyq00555@163.com、封面攝影;文言
「火眼」是這樣煉就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昊 黃秋霞
圖為檢測人員在石家莊「火眼」實驗室緊鑼密鼓地進行檢測工作
1月14日傍晚,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內,一座座半圓柱體狀的白色氣膜實驗室排布開來,實驗室門帘位置上「火眼實驗室」五個大字以及鮮紅的「火眼」圖標格外醒目,實驗室內燈光明亮,檢測人員緊鑼密鼓地進行樣本取樣、核酸提取、核酸擴增等工作。
自1月8日晚上9時45分投入使用,至14日上午7時,「火眼」實驗室已完成石家莊市共計超過36萬管送檢樣本的核酸檢測工作,總檢測量超228萬人份。其中,全市二輪篩查送檢十混一樣本超18萬管,共檢測超180萬人份樣本,提前7小時完成檢測工作。
「目前一組『火眼』實驗室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按10混1模式計算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華大基因交付中心生產支撐總監陳戊榮告訴記者,「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可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目前總共有15個實驗艙,其中包括12個軟氣膜、3個硬氣膜,每3個艙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3個艙分別可以按流程完成取樣、提取、擴增。「每三個不同功能的檢測艙為一組,配有自動化轉板、自動化核酸提取儀等設備,可滿足石家莊核酸檢測要求。」
據陳戊榮介紹,「火眼」之所以最高日檢測通量可以突破百萬,主要得益於用先進的設備來代替部分人工。比如依靠全自動分杯處理系統,能夠在40分鐘內自動完成192份樣本的分裝以及信息處理,自動擰蓋、自動掃碼、自動轉板、自動關蓋,在極大提升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實驗人員感染的風險,使氣膜艙內的工作更為高效和安全。而藉助高通量自動化病毒核酸提取設備,能夠高效完成樣本核酸提取純化,單機日檢測通量可高達10000例,極大程度地提升實驗室檢測效率。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火眼」最大的亮點是建設周期非常短,通量非常大。細化下來有這幾個特點:高度集成,純國產,低能耗,智能化,可收納,易運輸。據介紹,實驗室每個氣膜艙大約佔地70多平方米,收納起來後卻只有4平方米左右,只需50分鐘便可充滿氣體。艙內採用模塊化布局,設備進場後直接組裝便可迅速投入使用。與此同時,核酸在第一個氣膜艙提取出來以後,會通過傳輸窗轉移到下一個氣膜艙,這個氣膜艙叫基因擴增區域。通過新冠病毒特異的序列,能夠把提取出的樣本的序列進行擴增。如果擴增出來了,就表明這個樣本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擴增不出來,就表明這個樣本沒有感染或者是不攜帶新冠病毒。
到石家莊一周多以來,陳戊榮一直同350多名檢測人員一起,兩班倒輪班保證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運轉。「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震撼和感動,」陳戊榮說,「能夠為抗疫貢獻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非常自豪,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早日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