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全球首個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在深圳國家基因庫揭幕。據悉,這個可充氣、低能耗、易運輸的生物實驗室,由華大基因和上海易託邦聯合設計,是為應對新冠病毒檢測制定的應急方案,日檢測量可達5000-10000人份。
談起氣膜版「火眼」的設計,華大基因CEO尹燁表示,受啟發於人體的一個個細胞組成了不同的功能社區,他們與合作夥伴嘗試,將城市建築也打造成類似的「城市生命體」。「在伊波拉蔓延期間,有人嘗試使用貨櫃搭建應急實驗室,但是目前新冠病毒已蔓延200多個國家,運輸大量材料是個挑戰。此外,貨櫃的空間較侷促。」尹燁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揭幕的氣膜版「火眼」共有五個充氣艙位,分為樣本採集區、樣本接收區、試劑準備區、樣本製備區和擴增區,各空間相互獨立,並配備一系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設備,是一個P2級生物實驗室。此外,內部搭載新風系統,保證進入和排出的空氣都是潔淨並且單向流通的。「從空中俯瞰,實驗室很像一個太空艙。也有網友將它稱為『大白』實驗室。」尹燁表示。
據悉,此次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從設計到搭建完成耗時一周,量產後時間會進一步縮短。此外,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需求,外形和功能可以做出調整。「就像一個城市應急包,需要的時候可以運往各地,搭建便捷快速,不限室內室外,不使用時可以收起來。」尹燁說。
除配備相關實驗條件,氣膜版「火眼」實驗室也在建築功能上有所考慮。比如搭載了感應器,可以感應設備破損情況並進行及時修補。此外,該實驗室可在室外正常使用3-5年,未來還可以通過噴築複合材料,變成混凝土殼體結構,成為永久建築。目前,該實驗室正在全力申請第三方檢測認證。
自疫情發生以來,華大已在全國13個城市以及海外國家搭建「火眼」實驗室,用於大通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揭幕儀式上,尹燁表示,除新冠病毒,未來「火眼」還可用於多種傳染病以及與基因相關疾病的檢測分析。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