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闢謠2020年十大謠言榜單

2021-01-07 科技日報

燻醋能夠預防新冠病毒?饅頭放冰箱超過三天會產生致癌性極強的黃麴黴素?抑鬱症不是病,只是太矯情?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更加相信科學,珍愛生命。但在生活中,總有一些危言聳聽的「偽科普」大行其道,讓人真假難辨。為此,頭條闢謠聯合科技日報、健康中國、健康時報、中國食品安全網、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數字科技館、北京科技報、川觀新聞 共同梳理了2020年十大熱點謠言,幫助大家去偽存真,助力塑造科學觀念。

1. 燻醋能夠預防新冠病毒?

錯誤。

燻醋所含醋酸濃度很低,將醋裡的醋酸蒸發到空氣中,對空氣中醋酸濃度的提升十分有限,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而且雖然醋酸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病毒的作用機制還不清楚,因此也無法判斷醋酸對新冠病毒的抑制效果。此外,由於人體的呼吸道黏膜脆弱,如果持續燻醋,可能會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導致咽喉不適,出現幹癢等症狀。

2. 饅頭放冰箱超過3天會產生致癌性極強的黃麴黴毒素?

錯誤。

黃麴黴菌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6℃-28℃,且很容易分泌黃麴黴毒素。但冰箱在通電情況下,不論是冷藏室還是冷凍室,溫度均遠低於26℃,這一環境並不適合黃麴黴菌生長。事實上,饅頭的存放時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過程的衛生程度。饅頭在冰箱冷藏期間只要沒發黴,食用時高溫蒸透,還是可以吃的,只不過口感和味道可能不如現蒸的饅頭好吃。

3. 抑鬱症不是病,只是太矯情?

錯誤。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就是患者太矯情、沒事兒想太多導致的。其實,抑鬱症並不等於不高興,而是一種精神疾病。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其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目前,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生化、心理和社會等因素都有關係。如果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千萬不要指責患者在裝病,或指望他會自動「復原」,而應該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按時服藥且給予正面的鼓勵。

4. 雞蛋和海鮮不能同食?

錯誤。

有網傳消息稱,雞蛋和海鮮一起吃會損傷肝腎。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首先,雞蛋和海鮮都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對於兒童、孕婦、老年人都是很好的食物選擇。其次,兩種食物都易於消化和洗手,同食並不會相互影響,更不會產生於有毒有害的物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雞蛋的膽固醇含量高,海鮮的嘌呤含量高,所以過多攝入確實會增加身體負擔,一些身體存在功能缺陷的人,切勿多食;健康的人不必擔心。

5. 上網課戴防藍光眼鏡能預防近視?

錯誤。

醫學上暫時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防藍光眼鏡等產品對預防近視起到顯著作用,相反,防藍光產品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選購不當,可能對青少年的眼睛帶來傷害。此外,藍光照射只有在達到了足夠的時間和強度後,才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而質量合格的電子產品,通常已經過濾了有害的短波藍光,其危害值基本處於無危險級別。

6. 和B肝病人共餐會被傳染,B肝還會遺傳?

錯誤。

首先,和B肝病人共餐不會被傳染。B型肝炎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過母嬰、性行為和血液傳播。日常接觸,包括一起吃飯、握手、擁抱都不會傳染病毒。其次,B肝是傳染病,不是遺傳病。母嬰之間接觸太親密導致新生兒被感染B肝病毒屬於後天傳染,並非先天遺傳。最後,通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種B肝疫苗可以有效阻隔B肝病毒。

7. 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引發南方暴雨?

錯誤。

首先「地球引力場、磁場發生紊亂」缺乏科學依據。太陽、地球、木星處在一條直線上的「木星衝日」及類似的「土星衝日」都是正常的天體運行現象。其次,根據我國在軌的風雲衛星對太陽、地球磁場的長期觀測業務,目前並未發現異常。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的預報結果,目前太陽活動水平很低,太陽風的速度也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我們不用擔心太陽活動會對地球造成嚴重影響。

8. 吃糖太多會導致糖尿病?

錯誤。

導致糖尿病的原因很複雜,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又有後天的生活方式。對於胰腺功能正常的人健康人來說,糖作為一種營養物質,會被機體利用、轉化、儲存、排出,保持血液中的糖水平在正常的範圍內。雖然長期進食過量的糖分會增加胰腺的負擔,再加上其他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確實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但並不能簡單粗暴的認為吃糖太多會導致糖尿病。

9. 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

錯誤。

亞鐵氰化鉀作為抗凝劑加入食鹽中,主要作用是防止食鹽結塊。且該物質的添加,是嚴格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執行的。理論上如果通過食鹽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至少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1.5毫克亞鐵氰化鉀。按照我國的國家標準規定的量來算,相當於每天要吃鹽150克左右,而正常人每天吃20克就非常鹹了,除非過量食用,否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0. 味精會致癌?

不會。

味精作為日常調味品,可以起到提鮮的作用。其實,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在超過120℃時,會轉變成焦穀氨酸鈉。但焦穀氨酸鈉對人體無害,只是沒有鮮味而已。味精加熱到270℃時才會分解破壞,在一般食品的烹調溫度條件下,其性能是穩定的,不用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目前國際權威機構,比如美國FDA、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都進行過評估和審查,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問題。

編輯:張琦琪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類謠言及其熱度,騰訊新聞較真平臺與騰訊指數、騰訊公益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面對疫情,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從你我做起。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然而各種「據說」「網傳」的不實信息也在此時趁虛而入,刺激著大家的緊張情緒。
  • 聯合闢謠平臺 | 我兩歲了,我的意義和我的心意......
    每月,我會參考傳播量等相關數據,盤點出當月熱傳的十大謠言年伊始,新冠病毒開始肆虐,我迅速做出判斷——圍繞疫情將出現大量謠言。在謠言出現的初始階段,斬斷謠言傳播鏈條。、家族群是傳謠重災區的現實情況,我不斷鼓勵年輕一代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幫助長輩們識破謠言的慣用伎倆,將謠言「扼殺」在自家群中。
  • 聯合闢謠平臺|我兩歲了,我的意義和我的心意……
    當網上出現較難查證的熱傳謠言時,我會依據相關部委的專業解讀,全網首發闢謠信息,以正視聽。每月,我會參考傳播量等相關數據,盤點出當月熱傳的十大謠言,為大家集中闢謠,澄清謬誤。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開始肆虐,我迅速做出判斷——圍繞疫情將出現大量謠言。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快轉發到家庭群!
    綜合上述謠言的危害程度、傳播情況,經專家研判、院士點評,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與科學闢謠平臺聯合發布了《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謠言概述:2020年,網絡中多次流傳「市售西瓜是催熟的」「瓜蒂突起的西瓜就是用藥了」的說法。
  • 聯合闢謠平臺 | 我兩歲了,我的意義和我的心意
    每月,我會參考傳播量等相關數據,盤點出當月熱傳的十大謠言年伊始,新冠病毒開始肆虐,我迅速做出判斷——圍繞疫情將出現大量謠言。在謠言出現的初始階段,斬斷謠言傳播鏈條。、家族群是傳謠重災區的現實情況,我不斷鼓勵年輕一代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幫助長輩們識破謠言的慣用伎倆,將謠言「扼殺」在自家群中。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流言」榜發布
    綜合上述謠言的危害程度、傳播情況,經專家研判、院士點評,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與科學闢謠平臺聯合發布《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謠言概述:2020年,網絡中多次流傳「市售西瓜是催熟的」「瓜蒂突起的西瓜就是用藥了」的說法。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謠言一:青島將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疫情
  • 【年度榜單】2015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在果殼網的謠言粉碎機工作了5年之後,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網友對網絡傳聞有了更加理性的判斷,以至於我們覺得謠言越來越不「給力」,需要闢謠的事情越來越少了。不過,在商業炒作、新聞誤讀等因素的發酵之下,新的謠言依然還在湧現。同時,不少老謠言也沉渣泛起,在營銷號、朋友圈裡悄然展開了第二輪、第三輪甚至第N輪的傳播。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近年來十大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近年來十大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桃村幫幫樂」2015年5月31日發布《大家買肉注意,威海市場已經出現了,儘量減少吃豬肉!》,「汕尾的那些事」2016年9月28日發布《汕尾一女士買到一塊豬肉,切開發現裡面竟是這種東西》。真相:針對這一謠言,廣西地方媒體2013年首次闢謠「豬肉鉤蟲」為虛假信息,《廣西日報》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闢謠消息。
  • 微信官方公布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微信官方闢謠平臺謠言過濾器今天回顧了2020年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讓我們一起看破謠言,了解真相。01、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傳言稱:「受疫情影響,國內糧食短缺,要趕緊囤米搶油。」
  • 2014年十大科學類謠言,你識破了嗎
    原標題:那些「科學」謠言,你識破了嗎(深閱讀)   2014十大「科學」謠言   1.地暖輻射會致白血病?   有說法稱「地暖會產生供暖輻射,進而導致白血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白內障等視力問題」。
  • 《科學》雜誌展望2020年十大科學頭條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2日刊文展望了2020年可能成為頭條的十大科學新聞,中國建造全球首臺E級超算機、「基因剪刀」技術發布臨床試驗結果等入榜。這一權威學術刊物預測,中國有望在2020年建造出世界第一臺E級超算機。E級超算機即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國際上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競爭的制高點。美國、日本和歐盟均在推進各自的E級超算開發計劃。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美不同團隊分別進行的多項使用「基因剪刀」技術CRISPR治療癌症等疾病的臨床試驗有望發布結果。
  • 2020年農產品十大謠言別再信!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淨網2020#【網警闢謠】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八月,伏天過去了,但有的謠言還是過不去:「新冠疫苗開賣」、「糧食危機要來」、「豆漿殺精」……小編梳理的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在京發布
    今天,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與百度知道發布《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讓民眾破除謠言、開啟更理性的生活。  今天公布的十大生活謠言是:  1.白皮雞蛋更有營養(搜索人次:1096萬)  謠言:白皮雞蛋更有營養。
  • 闢謠特工隊丨2020.07.20-07.26 謠言合輯
    為此,闢謠特工隊特推出謠言周報的特別形式,及時梳理近一周流傳的謠言,以免大家被謠言「矇騙」。港媒:內地醫療團隊把港人基因樣本送入內地子虛烏有!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因為開放度高,國際流動人口頻繁,其疫情的發展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
  • 2020中國將成最窮國家?粉碎這個謠言我們等了15年
    此刻,我們已經步入了2020年的第二天。而我們的國家不僅在2019年延續了優秀的發展勢頭,也將在2020年更上一層樓。但在15年前的2005年,在那個2020年還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未來時,中國網絡上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唬人的謠言,並一直流傳到2019年。這個謠言的內容是: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
  • 2019-2020年最受青少年關注的網絡十大闢謠案例發布
    2019-2020年最受青少年關注的網絡十大闢謠案例發布,戳↓↓一起了解真相!
  •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
    【網絡闢謠】四大地震謠言,你知道幾個? 2020-07-23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寧2020年12月謠言榜出爐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1月6日訊 「地暖對身體有害」、「物流1月7日前停運」……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不少傳言活躍在社交媒體中,假借權威機構名義興風作浪、引起恐慌。今天,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12月謠言,快來一起了解真相。傳言一: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12月份,一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在濟寧市民的社交媒體中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