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高鐵看中國】兩個多小時連接穗長 長沙人的餐桌上粵菜飄香
金羊網 作者:沈釗 李志文 2020-10-03
通過高鐵的連接,長沙成了老廣們最愛去的城市之一;而長沙的居民,也在去過廣東後對粵菜念念不忘,當地的粵菜館越來越紅火了。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李志文
從廣州坐高鐵,沿京廣線一路向北,經過的第一個省會城市便是長沙。國慶期間,記者專程來到長沙,一探這個上半年GDP增速(2.2%)在全國17個萬億級城市中排名並列第一網紅城市。
記者發現,通過高鐵的連接,長沙成了老廣們最愛去的城市之一;而長沙的居民,也在去過廣東後對粵菜念念不忘,當地的粵菜館越來越紅火了。
臭豆腐、小龍蝦、糖油粑粑
廣州人最愛國慶遊長沙
說到長沙,「臭」名遠揚的網紅打卡點太平街是不能不去的。何謂「臭」名遠揚?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10月2日晚擠進這條長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老街:從「太平街」牌坊走進街巷,麻石路、封火牆、古戲臺這些標誌性古建築依次引入眼帘。
此外,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還保留有賈誼故居、長懷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樓舊址、辛亥革命共進會舊址、四正社舊址等文物古蹟和近代歷史遺蹟,也有乾益升糧棧、利生鹽號、洞庭春茶館、宜春園茶樓等歷史悠久的老字號。而在這古意十足的街巷裡,往來的遊客摩肩接踵,絡繹不絕,街巷兩旁的商戶張燈結彩,掏出各自的「絕活」招呼著往來的遊人。
記者也在老街中找到其「臭」名遠揚的來由:300多米的太平老街中,粗略一數就有數十家賣臭豆腐的店鋪,「黑色經典」「文和友老長沙臭豆腐」「羅記臭豆腐」……每家店鋪門口都排起長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遊客們顯然不會放過這道長沙的經典小吃。
來自廣東的遊客孫女士正在其中的一條長龍末尾排著隊,準備購買一份臭豆腐嘗嘗。「長沙簡直是廣東人省外周邊遊的最佳選擇」,孫女士告訴記者,「我是當天下午才從廣州乘坐高鐵來長沙的,晚上就已經能夠在太平老街開逛了。高鐵上的路程才兩個多小時,又快又舒適。」
「來到長沙,什麼臭豆腐、大香腸、糖油粑粑我一樣都不會放過」,孫女士表示,她在來之前就了解到,長沙小龍蝦的製作工藝非常獨特,她打算逛完太平老街,再去嘗一嘗小龍蝦的滋味。
實際上,國慶期間,如孫女士這樣選擇出省旅行的廣東人不勝枚舉。老廣們最愛的去地方是哪裡呢?根據滴滴出行發布的2019年國慶假期出行數據,去年國慶假期異地呼單數據顯示,廣州用戶去省外最愛去長沙。
大蝦餃、牛仔骨、楊枝甘露
長沙人日常看起粵菜譜
愛來長沙玩又不愛吃辣的老廣,怎麼解決吃飯問題呢?遍布長沙的粵菜館或許就是答案。10月3日,記者通過美團查詢長沙的粵菜館,長長一串的店名挑的人眼花繚亂。當天中午,記者走進一家名為「粵鮮樓」的粵菜館,只見飯館一樓已經坐滿等位的食客,不少食客顯然是熟客,直接拿起菜譜提前點菜,以便一會能更快吃上正宗的粵菜。
「每逢周末,來店裡就餐都是要等位的」,粵鮮樓老闆夏先生是一位長沙本地人,他告訴記者:「我小時候在廣州生活過許多年,也算是半個廣東人。」去年年底,夏先生和其他廣東籍的合伙人開了這家粵菜館,儘管遇到了疫情期間停工數月,但是夏先生還是對餐館信心十足。
「來餐館裡吃飯的年輕群體變多了,食客的口味也更加多元化,長沙才有了承載粵菜的土壤」,夏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店裡的食客還是以廣東、福建以及江浙等口味清淡的地區為主,長沙本地人也有不少前來嘗鮮。
記者在店裡看到,除了傳統的粵菜茶點,店裡還有卡珍糯米雞、紅顏妃子笑這些廣東新派粵菜。不僅如此,就像廣東川菜館上線「廣東辣」,開在長沙的粵鮮樓也同時兼賣湘菜。店裡的服務員介紹,如果客人不太能吃辣,店裡出品的湘菜也能夠照顧他們的口味,少放點辣椒。
在長沙,如「粵鮮樓」這樣的粵菜館並不鮮見,「老廣州粵菜」這個品牌自從2016年就在長沙落地生根,一度發展到線上上線美團外賣,線下開起4家連鎖門店。「長沙的粵菜館近年來越開越多了」,老廣州粵菜的總經理梁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湖南有很多人都在廣東待過,他們回來後對粵菜念念不忘。而現在的高鐵這麼方便,兩地的人員流動、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粵菜未來肯定會在長沙更加流行。」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