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1975年的時候,北方戰鬥民族已經陷入了冷戰的漩渦,而採用坦克底盤改裝成推土機的BAT系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今天主要說的是BAT-2這款由主戰坦克T-64底盤改裝的推土機。
每個男人都是潛在的機械愛好者,本人就喜歡戰鬥民族的改裝風格。第一代的BAT工程車在20世紀60年代推出,共有BAT和BAT-M兩款型號,都是在T-54/T-55主戰坦克的底盤上改裝。為了發展經濟,BAT履帶式工程車一上市就收到了大量訂單,截止到停產共銷售35000多輛。
BAT在改裝過程中保留了坦克的履帶式底盤,加裝了非裝甲的卡車式駕駛室,車輛前部安裝有一個推土機鏟刀,車輛尾部則有一個小型隨車吊。強大的能力使這些車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例如惡劣天氣開路、救援等。
今天說的這款BAT-2型軍用推土機是在80年代開始服役的,替代了第一代的BAT和BAT-M,時至今日,仍有一些BAT-2在工作著。它是通過車頭」U」型鋼架來固定推土機的鏟刀,並由兩側的巨大液壓臂組合操控。
裝甲駕駛室的正前方為三塊分體式擋風玻璃,側面是封閉的單體玻璃窗,而車輛駕駛室的入口和坦克一樣是在頂部。進入駕駛室需要從車輛側面首先登上履帶底盤,然後通過駕駛室側面的蹬車梯上到頂部才能進去。感覺好複雜,直接在側面開一個車門他不香嗎?
兩側反光鏡只能從駕駛室出來後才能調整,反光鏡外擺臂由駕駛室連接到底盤平臺,既可安裝反光鏡,也可以作為輔助扶手。第一級蹬車踏板為鏟刀臂中間的鏤空部分,之後登上鏟刀臂,最後踏足車輛底盤平臺就能爬梯子了。
駕駛內部操控系統借鑑T-64,內部為1+2單排駕駛室,駕駛員通過操縱杆而不是方向盤控制車輛。改裝後的推土機副駕駛有了自己的頂部入口,不用和T-64一樣使用一個入口。當車頂天窗成為唯一進出方式時,就不能叫車門,個人認為叫「入口」比較合適。
車輛最大重量39.7噸,車尾隨車吊最大吊裝重量為2噸,車身算上鏟刀長9.64米,寬4.2米,高3.69米。最高工作溫度45攝氏度,最低工作溫度-45攝氏度,最高速度60公裡/小時。
BAT-2使用的是T-64底盤,搭載一臺5缸多燃料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750馬力。車輛使用金屬履帶而不是橡膠材質的,所以日常轉運需要專業拖車,也許那會兒金屬比橡膠便宜。
當然這些不便也為車輛帶來了強大的越野能力。車輛溝渠跨越距離2.7米,涉水深度1.3米,垂直障礙0.8米,像坦克一樣幾乎無堅不摧,勢不可擋。不過爬坡能力一般,最大爬坡60%,邊坡40%。
和上一代對比,BAT-2擁有更大的推土鏟、更重的起重力和更強的動力。能夠以8公裡/小時的速度在雪中開路,可牽引最重25噸的車輛。車輛主要用於道路和軌道的清理和平整,以及建造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