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可能有兩套短期記憶系統

2020-11-29 科學網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11月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的研究表明,傳統理論對人類大腦中長期記憶系統和短期記憶系統的區分可能不正確,大腦中可能有兩套不同的短期記憶系統。

 

公報說,過去研究發現,如果人類大腦中的海馬體受到損害,那麼就難以維持長期記憶,但仍可以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記住電話號碼。在此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海馬體支持長期記憶而不支持短期記憶的假說,並已經作為經典理論存在了約半個世紀。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對雙側海馬體硬化顳葉癲癇患者的記憶情況進行了研究。這種疾病是癲癇的一種,會導致患者大腦中海馬體的功能受到損害。研究中,這些患者被要求回憶看過的一些圖片,比如一個房間的桌椅陳設等,結果他們都很難長期記住已看過的圖片,超過60分鐘就會和新圖片混淆。但研究也發現,如果要求他們回憶圖片細節,比如桌子和椅子哪個在左邊,連5秒鐘都記不住。

 

通過腦磁圖分析顯示,這可能是因為這種要求細節的記憶需要調動大腦中多個區域,而海馬體受損恰恰會影響這種多區域間的協調性,從而也會影響到短期記憶。研究人員認為,這說明大腦中可能存在兩套不同的短期記憶系統,一套與海馬體無關,在長期記憶受損時也能正常工作,而另一套依賴於海馬體,會和長期記憶系統一起受損。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9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來源:新華網 黃堃)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大腦的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複,而長期的記憶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繫。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只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覆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短期記憶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只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
  • 科學家開發出大腦維持短期記憶的計算模型
    如果你曾經在腦海中浮現某件事幾秒鐘後就忘記了它——比如,你在餐館裡準備點的一道菜的名字——那麼你就知道短期記憶是多麼重要了。這種類型的短期記憶是人們如何保留幾秒或幾分鐘的信息,以解決一個問題或執行一個任務,就像一系列指令的下一步。然而,儘管短期記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但大腦究竟是如何管理短期記憶的卻一直是個謎。
  • 研究找到負責大腦短期記憶形成的區域
    根據最近發表在《Neuroimag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當我們希望記住一件事情時,最好是能夠將其與另外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相聯繫,而不要簡單地重複。「當我們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通過兩條不同的方式進行短期記憶:反覆重複該詞語的發音,或將它的意思進行理解」。
  • 什麼是視覺短期記憶?
    視覺短期記憶使我們有可能保留我們所接受的視覺信息,在做筆記或閱讀的過程中,要求我們記住我們閱讀的視覺信息(字母和單詞),以便理解為一個整體。在沒有這種認知能力的情況下,它將使閱讀變得非常困難,這可能對學習表現產生重大影響。視覺短期記憶在駕駛中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它可以讓你記住交通標誌,觀察你周圍的汽車。
  • 大腦記憶規則被「改寫」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同時形成無先後
    大腦記憶規則被「改寫」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同時形成無先後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4-12   今日/總瀏覽:2/3745
  • 螞蟻在大腦的不同部位儲存長期和短期記憶
    我們大腦的左右兩邊儲存著不同種類的記憶:例如,左側負責語言信息,而右側負責視覺信息。但事實證明,我們並不是唯一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螞蟻像人類,黃鶯和斑馬魚一樣,也在它們的大腦的不同側面儲存不同的記憶,這一過程被稱為側化。 當涉及到氣味的記憶時,蜜蜂和大黃蜂似乎表現出偏側性。
  • 你了解短期記憶嗎?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更適用於考試!
    了解大腦如何決定要記住什麼和忘掉什麼當你閱讀這篇文章,你在閱讀的同時會將每個句子的開頭儲存在短期記憶中,使你能夠理解文意。
  • Nat Neurosci:電腦模型揭示大腦如何管理短期記憶
    2020年10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工作記憶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這種短期的記憶召回方式是人們如何解決問題或執行任務的關鍵。然而,大腦如何管理工作記憶卻一直是個謎。現在,Salk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模型,該模型顯示了大腦如何使用特定類型的神經元在短期內維持信息。
  • 心理學:比短期記憶更深一步的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是一個主動而複雜的系統。人們早很早的時候就認為,短期記憶是一個能夠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比較被動地存儲少量信息的系統。這個系統被稱為工作記憶,可見短期記憶的概念涉及儲存系統的被動部分,而工作記憶涵蓋主動的過程。工作記憶至少有三個部分組成,一個音符條塊,一個空間視覺記事簿 和一個中央執行機構。
  •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奧秘
    」,是個概括性術語,它所表達的大腦記憶過程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但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最基本的,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當我們試圖記住一串數字時動用的便是短期記憶。如果不分心,通常只需在腦子裡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串數字就可以把它記住。令人驚詫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相當有限,因為我們平均只能記住7位數。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有何相關?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以平行的、完全獨立的方式運轉的嗎?
  • 如何提高英語單詞學習的短期記憶效率
    今天我們專門談一談第二項:每一次學習時,如何讓大腦在短時間內產生足夠的神經刺激,換句話說就是背單詞的短期效率問題。我們日常所說的「提高背單詞的效率」,實際上有兩種涵義。效率是結果產出與所耗費時間的比率。這裡面有兩個關鍵因子:第一是如何定義背單詞的結果,第二是如何計算背單詞的時間。
  • 你了解短期記憶嗎?
    了解大腦如何決定要記住什麼和忘掉什麼當你閱讀這篇文章,你在閱讀的同時會將每個句子的開頭儲存在短期記憶中,使你能夠理解文意。在此同時,你可能會忽略握著雜誌那種皮膚接觸光滑頁面的感覺。短期記憶的持續時間(在沒有複述或者激活的情況下)以秒計算。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對信息的儲存時間較短,信息儲存的容量也很有限。
  • 感官記憶、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當然,生活中不是所有號碼都值得記憶,仰賴記事本、PDA、電話重撥鍵或手機通訊錄等工具,都有助大腦去記些更重要的事。但我只是要強調,大腦有其自動依信息重要與否,選擇記憶形式的奇妙特質。      二、短期記憶:第二種記憶力為short.term memory,一般稱之為「短期記憶」。
  • 同步腦電波可以反映短期記憶信息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從猴子身上破譯大腦視覺工作記憶的代碼的研究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動物研究表明,通過把在大腦的工作記憶電路的腦電波進行同步,就可以看到大腦能夠儲存什麼。更多的同步電子信號神經元存在於關鍵電路的兩端樞紐,剛剛看到的物體上可以看到細胞的短期記憶。
  • 臺灣學者新發現「顛覆」既有記憶形成學
    新華社臺北8月10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臺灣長庚大學副教授吳嘉霖團隊研究發現,果蠅短、長期記憶的形成由兩套截然不同的機制控制。這一發現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上,顛覆了以往科學界對於記憶形成的認知。  吳嘉霖10日在長庚大學受訪時表示,人類如何將學習的經驗轉為記憶儲存,一直都是科學界想解開的謎。
  • 孩子從多會就開始有記憶了?科學家:胎兒存在短期的「宮內記憶」
    孩子從多會就開始有記憶了?科學家:胎兒有「宮內記憶」,很神奇即使每個人都不清楚自己在娘胎中的想法和行為,但這並不代表胎兒是沒有記憶的,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30周的胎兒可能存在短期記憶。要知道胎兒與母親是有信息的傳遞,存在記憶的留存,如果母親就是懶惰的思維,那孩子在母親的腹中也會形成懶惰的思維。而如果孕婦在這個時候能夠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去學習一些東西,那會刺激嬰兒的大腦和神經發育,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如何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呢?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將所學轉為「長期記憶」的方法基本上,記憶可分成「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所謂「短期記憶」,指的是只能維持數秒的短期間記憶。例如,復誦一次當下聽到的單字,接著,會讓此單字印象自然消失的「短期存在記憶」。
  • 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原理
    記憶:人類思維中信息內容的儲備與使用過程,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人類記憶與大腦海馬結構、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有關 。以前我也說過其實記憶最重要的環節不是記,而是憶的過程,我曾和很多孩子玩過一個記憶遊戲,帶著孩子來到一間屋子之後,只告訴他觀察一下這件屋子的物品擺放就可以了,然後離開,你可以隨便問她床上都有什麼東西,孩子會準確的告訴你,或者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一天都見到了誰,說了什麼話,你會驚訝的發現,你居然都能記得,其實人類的大腦真的很厲害,只是我們不會利用罷了,所以記憶最重要的是憶,每個人都是天才,只能看我們到底會不會利用我們的大腦而已
  • 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竟在同時形成 | Science 論文推薦
    2017 年 4 月 7 日發表於 Science 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想法可能大錯特錯: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其實是同時形成的,只是前者一直保持沉寂而已。 這項由麻省理工大學開展的記憶鞏固研究中,老鼠被迫在人按下開關時對特定經歷做出反應,該研究讓此前關於標記和激活特定「記憶細胞」的研究進入了更深層次。
  • 運動中的短期和長期記憶機理揭開
    人們學習某項運動技能的時候,有時學得快忘得也快,而有時雖然學得慢,卻能長久不忘,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生理基礎。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首次揭示了在運動記憶形成過程中,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共同作用但卻互相競爭的生理機制。該發現不僅有助於制定科學合理的個人訓練計劃,也為中風病人康復帶來了希望。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神經生理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