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總是令人神往,而回憶過往就像是一趟心理旅程,可以讓我們擺脫時空的束縛,時間的枷鎖,在不同維度的世界裡自由穿梭。
既然我們對記憶如此嚮往,那人類的記憶是從何時開始的?時間早到令人不敢相信,一些專家認為,胎兒存在「宮內記憶」,但這是真的嗎?
朋友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她曾遇到過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說一位媽媽生出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各項身體指標都很正常。
但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嬰兒從出生開始,就拒絕吮吸媽媽的乳汁,經過了幾天的磨合,依然不見效果。
實在沒辦法,朋友就請另一位母親幫忙餵一下嬰兒,令人驚訝的是孩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
這種罕見的現象,朋友也是第一次遇見,於是就和這位母親了解了情況,發現這位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其實並不想要這個孩子,只是拗不過父母和丈夫,於是才答應把孩子生下來。
可見,這名女嬰其實在胎兒時期就已經感受到了媽媽的想法,所以在出生之後,心理和行為都是帶著怨氣的。
網友看到之後,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有同樣的情況。
其中一位網友說,她問3歲的寶寶是否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沒想到孩子回答道,媽媽肚子裡好多水,而且有些黑,自己很害怕。
還有一位網友講了個驚悚故事,說自己3歲的寶寶經常摸網友的肚子說,那個大房間再也回不去了,而這樣的話讓網友有些瑟瑟發抖。
孩子從多會就開始有記憶了?科學家:胎兒有「宮內記憶」,很神奇
即使每個人都不清楚自己在娘胎中的想法和行為,但這並不代表胎兒是沒有記憶的,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30周的胎兒可能存在短期記憶。
研究人員對100名孕婦腹內的胎兒進行特定刺激的反應測試,其中他們對38周的胎兒進行振動聲音測試,並進行觀測。
4周之後,科學家再次對上述38周的胎兒進行刺激反應,並與未曾接受測試的另外的38周嬰兒進行對照。
研究結果發現,第二次接受測試的孩子很快就產生了刺激反應,而未經過測試的胎兒反應並不強烈,說明這些胎兒至少存在4周的短期記憶。
這樣的研究結果,也間接地告訴了寶媽們,胎教很重要,母親懷孕期間的生活習慣和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對胎兒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父母如何塑造胎兒的「宮內記憶」?正確的胎教方式很重要
1)孕婦的求知慾會讓胎兒成長
孕婦懷孕之後,由於身型和心理的改變,往往會變得懶惰,什麼都不願意幹,也不願意學,只想著順其自然把孩子生下來就好,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法。
要知道胎兒與母親是有信息的傳遞,存在記憶的留存,如果母親就是懶惰的思維,那孩子在母親的腹中也會形成懶惰的思維。
而如果孕婦在這個時候能夠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去學習一些東西,那會刺激嬰兒的大腦和神經發育,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2)胎兒音樂要慎重選擇
孕婦在選擇胎教音樂的時候,要以優美的輕音樂為主,因為有節奏性的音樂更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不僅如此,父親也要經常唱歌給胎兒聽,這樣既能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聯繫。
3)良好的情緒
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孕婦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正如前面案例中提到的那樣,孩子在胎兒時就存在短期記憶。
因此他能夠記住母親的情緒和想法,所以母親過多的負面情緒會破壞孩子良好的發育環境,並且對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4)光照的作用
光照其實也是胎教的一種,可能很多父母不知道,適時的光照刺激對孩子眼睛發育是有幫助的。
光照胎教的具體方法是在孕婦6個月之後,每天可以用手電筒貼緊孕婦的腹壁在胎兒的抬頭部位進行照射,每天持續4-5分鐘即可,同時孕婦也可以將自己的感受記錄在其中,同時光照時也可以與胎兒對話,這樣也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
良好的胎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胎兒存在「宮內記憶」,媽媽的很多感受和想法都會傳達給胎兒,所以寶媽應該重視胎教,也要注重自身修養。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