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我寫了一篇文章,解釋了希臘為什麼冬季會忽冷忽熱,而且會溫暖多雨:
來自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暖流會攜帶大量水蒸氣(主要來自北大西洋暖流),在希臘受到群山的阻擋,氣流上升,形成降雨,這是義大利、希臘等地中海國家冬季多雨的原因。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和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熱流,並不是希臘冬季的常客,所以其帶來的低溫天氣和高溫天氣都是暫時的,屬於希臘反常的天氣,這也是希臘冬季忽冷忽熱的原因。來自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暖流才是希臘冬季的常客,溫暖、溼潤、降雨,才是希臘冬季的常態天氣。
這篇文章發布之後,我順便給祖一布置了一個新的社會實務研究課題:
你去研究一下,希臘的夏季為什麼會炎熱少雨?影響希臘的地中海氣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祖一提交的內容:
希臘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國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就是夏天乾燥、炎熱、少雨,冬天溼潤、溫暖、多雨。
爸爸給我布置了課題後,他給我的指導是:
祖一,我給你列出四個概念,你需要每一個都自己去閱讀和了解;了解清楚了這四個概念,你就明白希臘為什麼夏季不下雨了:
1、氣壓和氣流
2、副熱帶高氣壓帶
3、西風帶
4、北大西洋暖流
因為我的地理課程還沒有開始學習這些內容,所以我只能很吃力地去搜索資料和閱讀學習,經過我自己的學習以及和爸爸的討論,我終於明白希臘夏季為什麼會炎熱少雨了:
一、先從氣流說起。由於太陽輻射等原因,會導致地球上的空氣會因為受熱不均勻而產生溫差,溫差會使空氣流動,形成氣流。氣流,既有垂直方向的流動——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也有水平方向的流動。
二、再說氣壓帶。由於地球不同維度的表面接受太陽輻射的多少不同,導致地球表面不同維度的表面,氣流方向不同,進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壓帶。氣壓帶會隨太陽直射點位置的變化而南北平移。地球上的水平氣壓帶有7個:
1、兩個極地高壓帶分布在北極和南極極區,是在低空形成的高壓帶;冬季強度增大,範圍擴展,夏季勢力減弱,範圍收縮。
2、兩個副極地低壓帶分布在南北緯60°及其兩側。由於副熱帶高氣壓帶熱空氣北與南下的極地高氣壓帶冷空氣相遇而形成。
3、兩個副熱帶高壓帶分布在南北緯20~30°,活動範圍約佔地球的一半,是對大氣環流影響最大的氣壓帶。
4、赤道低壓帶分布在赤道附近,因終年高溫,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到高空向兩側外流,低空形成低壓帶。
三、希臘位於北緯35°到北緯41°之間,主要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的影響。希臘是一個東、南、西三面環海的國家;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隔海相望。夏季,由於大海和沙漠的比熱不同,希臘陸地及其周邊海洋的溫度要低於撒哈拉沙漠的溫度,溫度差形成了氣流,使空氣從位於北方的希臘向位於南方的非洲沙哈拉沙漠流動,從而使希臘夏季盛行東北風——希臘海平面蒸發的水汽被東北風帶去了非洲撒哈拉沙漠。
四、夏季,盤踞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空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北移動,將非洲撒哈拉沙漠帶來的乾熱下沉氣流帶到希臘,希臘被乾熱氣流所控制,缺少形成降雨必需的水汽,因此會炎熱、乾燥、少雨。
祖一
2021年1月26日於希臘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