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怎麼形成的?

2020-12-03 中國天氣

在天空的巨大舞臺上,幾乎每天都有變幻多姿的雲彩表演著各種各樣的節目:有的像山峰一樣挺拔壯美,有的像遊絲一樣纖巧多姿,有的像薄暮遮蔽全天,有的像棉絮撒滿太空,有的像暴怒的野獸來勢兇猛,也有的像水波柔弱無骨。而最常見的,還是那天邊懸浮的潔白圓滑的饅頭雲和天頂飄遊的絲綢般的卷層雲。有了它們,天空舞臺上才顯得生動活潑,蔚藍的天幕下才不那麼單調乏味。但是,這些雲卻大部分都不會下雨,因為,由雲變雨,還需要一個蠻複雜的物理過程呢!

讓我們來看看雲的構成。

雲是由大量飄浮在空中的許許多多肉眼看不見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或者由小水滴和小冰晶混合組成。它們的個頭很小,大多數直徑還不到1毫米的百分之一,在1立方米的空間中,可以密集地存在幾千萬甚至幾億個。他們高懸在空中不往下掉,是由於空氣中有上升氣流在下面頂託,雲中水滴或冰晶個頭很小,重量很輕,下降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個直徑20微米的雲滴若從1000米的高空掉下來,需要整整6個小時。何況雲滴在下降過程中還要連闖兩個大關:一是衝過上升氣流的頂託,另一個是經受住被再一次蒸發掉的危險。只有水汽在雲滴上繼續進行凝結或凝華,以及雲滴間相互碰並,大水滴不斷「吃掉」小水滴,使得體積越來越大,以至大到本身的重量足以克服上升氣流的阻力時,才能以雨、雪或其他形態降落到地面上。

從雲到雨,實際上就是一個水滴或冰晶成長壯大的過程。

雲滴變大後從雲中降下來,究竟是雨、是雪還是其他形態,這主要決定於雲內和雲下溫度的高低。當雲內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上時,雲完全由水滴組成,雲滴增大後掉下來便是雨。雲內溫度雖然低於攝氏零度,但云下氣層的溫度如果仍然高於攝氏零度時,雲滴增大後掉下來的雖然可能是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但在通過雲下較暖的氣層後也會融化為雨滴。來不及完全融化的,就會雨、雪同下,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雨夾雪。只有當雲內和雲下的氣層溫度都低於攝氏零度時,掉下來的才是雪花。

炎熱的夏季,有時烏雲滾滾,狂風大作,可就是不見雨滴降落。而在冬季,有時空中只有幾片薄薄的浮雲,卻能飄下大片大片的雪花來。這是因為,夏季溫度高,雖有較強的對流運動,但由於蒸發太厲害,水滴在下降過程中,來不及碰撞和合併就被蒸發掉了。冬天就不一樣了,由於冰晶在降落過程中不但蒸發少,而且還會繼續凝華增大,以至於達到超過氣流升力的程度。

近幾年,氣象科學迅速發展。人們根據云雨的形成原理,在乾旱季節進行飛機或高炮人工增雨作業,將乾冰(固體二氧化碳)、碘化銀、液氮或別的化學藥劑播撒到雲中,促使雲內溫度下降,導致冰晶增多、增大而致雨,連連取得成功。受老天爺擺布的時代就要過去了,人工影響天氣的前景一片燦爛。(文:張海峰)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雨是怎麼形成的?
    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從雲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 你知道雨是怎麼形成的嗎?
    周末科學院 第3課雨是怎麼形成的?昨晚廣州就下雨了,一直到小編在寫稿時都還在下,你那下雨了嗎?歡迎留言交流噢!你知道嗎?雨是由水演變而來的,可是有的人就會問水是怎麼跑到天空上面呢?請接著往下看,就會有答案了,除了答案,還會有其他的小知識噢!水乃是我們人類的生命資源,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有的就會覺得地球上不是有很多水嗎?也夠我們用了吧!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是可以直接供給我們使用以及飲用的。
  • 原創圖解:雨和雲的形成
    ELLI四歲開始進入「十萬個為什麼」的狀態,常常會冒出很多問題,於是我嘗試用圖解說的形式給她講一些百科內容,發現這個過程很有趣,在我的引導中她有在思考,會聯想到很多其他的相關問題,而她有時提到的信息又同時給我一些啟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則:雨和雲是如何形成的
  • 科普——雨是怎樣形成的?
    有了雨水天空舞臺上才顯得生動活潑蔚藍的天幕下才不那麼單調乏味我們都知道雨的形成雲是最為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其實由雲變雨還是一個蠻複雜的物理過程呢!
  • 【星資源】鋒面雨、對流雨、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鋒面雨的形成原理如果喜歡這些視頻,請立刻加入星韻地理,繽紛互+QQ群:83304053下載吧對流雨的形成原理
  • 穀雨見雨,終有彩虹!北京出現雙彩虹!雙彩虹是怎麼形成的?
    穀雨見雨,終有彩虹!就在昨天,北京的天空上,綻放出了美麗的雙彩虹,橫跨天際。這道美景無疑給了人們一個美好的信念,那就是雨過之後,就是彩虹。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雙彩虹呢?
  • 【視頻分享】1分鐘搞懂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1分鐘搞懂地形雨的形成原理「地理教學課件」公眾號是一個專門研究地理課件教學,探索教學課件製作,收集整理教學視頻資料的平臺
  • 天上本沒有雨,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怎麼弄的?今天長見識了
    天上本沒有雨,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怎麼弄的?今天長見識了很多南方人不是很喜歡下雨,因為下雨會妨礙人們的出行,但很多中原地區或者乾旱地區的人則非常希望下雨,下雨意味著希望。正因如此,一旦天空中出現雲朵,專家們就會想辦法進行人工降雨,畢竟要靠老天自己下雨很難,那就來一次人工降雨吧,那麼人工降雨到底是怎麼弄的呢?原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其實人工降雨就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時間,用火箭、飛機向空中播撒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含水量,最後達到下雨的目的。
  • 存在鑽石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碳元素即使只有1%,也能形成鑽石
    在這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如果我們以地球為參考對象的話,那麼行星想要形成鑽石,其內部的碳元素必須達到15%左右,很明顯,海王星和天王星離這個數值還差得多。但畢竟我們對這兩顆行星還只是稍有研究,並沒了解透徹,這不,最近我們又收到了有關報導。
  • 古人是怎麼測雨的?
    古人是怎麼測雨的?還有哪些生活器皿被古人用來測雨了呢?國家統一制定的雨量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沒有其他測雨方法?雨量器的萌芽——天池測雨最早的時候,我國對于衡量雨量多少,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指降雨持續時間的長短,有時指受雨面積。
  •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雨
    2、軟體  3、鼓勵幼兒在活動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有關雨的形成過程。  活動過程:  一、交流已積累的經驗,幫助幼兒歸納了解的途徑。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天空的眼淚是什麼?  你認為雨是怎麼形成的?  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了解雨的形成過程。  1、老師做小實驗。
  • 科普知識: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會是渦旋狀
    第二就是要有大量的熱量,那這就必須在夏季太陽光強烈照射的時候,才會發生颱風,具體怎麼回事?大概就是大海,在陽光強烈照射下的時候,海水就會變成水蒸氣,同時會上升。上升這就是第一個條件。就是陽光照射。所以這裡就會有成雲和降雨,但是這只是普通的對流雨的形成。還沒有形成颱風,那麼為什麼會有強風?這是因為,這個過程特別強烈的話,那麼中心空氣都上升了,所以它中間形成了一個低氣壓中心,那麼外邊的氣壓還比較高,外界的氣壓氣體就會往中心補充,那也就形成了風。所以就會出現高壓補充,補充過來之後就形成了風。
  • 龍吸水是怎麼形成的 臨沂人要知道其形成原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神奇的景觀,雖然有一些名字比較神秘,但是總能用科學的原理來解釋,那麼龍吸水是怎麼形成的呢?   「龍吸水」又叫水龍捲,是由積雨雲底部伸展到海面上的漏鬥狀雲及其所伴隨的強烈的旋風。   當它伸到海面時,能吸起高大的水柱。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最近,中國下了那麼多雨,這些雨都是從哪裡來的?
    降雨量是人類所不能控制的,降雨量過大,會帶來洪水,降雨量稀少,又會引起乾旱,降雨量不多不少,剛剛好,稱之為「風調雨順」,在遠離河流的陸地之上,雨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唯一的淡水來源,因此,長期以來,人類都期盼風調雨順,那麼,雨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和小天一起踏上冒險的旅程吧
    孩童時代的你是否有著這樣的好奇——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款遊戲的主人公——小天就是這樣一個對雨充滿了好奇的小巫師。也許你早就知道了雨滴形成的緣由,但我相信這款遊戲依舊值得喜歡雨天的你陪伴小天一起踏上一段冒險的旅程。
  • 梅雨是怎麼形成的?
    每年從春季開始,暖溼空氣勢力逐漸加強,從海上進入大陸以後,就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由於從海洋上源源而來的暖溼空氣含有大量水汽,所以形成了一條長條形的雨帶。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雨帶則向南移動;如果暖空氣較強,雨帶則向北移動。
  • 盤點太陽系中那些「奇葩」的雨,土星:幾百噸的鑽石雨了解一下
    據推測,鑽石雨不是土星的專利,海王星和木星也有,因為這些星球都有下鑽石雨的氣候條件,但土星可能擁有最好的條件。先不說你能不能等到飛船造出的那天,鑽石雨這個現象只是理論上的,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的理論,還未得到證實,怎麼證實呢?那些想撈一筆的朋友們可以做個順水人情。
  • 地球剛形成時就有水嗎?水究竟來自哪裡?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水這麼重要,那麼現如今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是怎麼來的呢?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目前關於水是怎麼來的有兩種假說,一種認為水是地球自帶的,被稱為:自源說;另一種認為水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送來的,被稱為外源說。自源說自源說認為,地球上的水在地球形成時就已經存在了。
  • 雨滴是怎麼形成的?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雨滴是怎麼形成的? 依然涼風陣陣依舊舒適愜意秋雨,說來就來已經數不清是第幾場啦綿綿,細密如滴落在荷葉上的露珠滴滴答答好不清脆柔潤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