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解:雨和雲的形成

2021-02-25 小Eill的繪本世界

ELLI四歲開始進入「十萬個為什麼」的狀態,常常會冒出很多問題,於是我嘗試用圖解說的形式給她講一些百科內容,發現這個過程很有趣,在我的引導中她有在思考,會聯想到很多其他的相關問題,而她有時提到的信息又同時給我一些啟發……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則:

雨和雲是如何形成的?云為什麼是白色?


雨怎麼來的?


水可以存在於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當我們想把水變成冰的時候,把水放在冰箱裡冷凍,便得到了冰。


那麼我們怎麼把水蒸氣變成液態水呢?

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只需要把水蒸氣降溫,便得到了液態水


太陽的溫度使得河流,湖泊,海洋,植物中水分蒸發。當水蒸發時,就會從液態轉變成氣態,然後上升到空氣中。


當水蒸氣在空氣中上升時,周圍的溫度變涼,把蒸汽變成水滴,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樣。


空氣中充滿了灰塵,這些水滴與我們天空中的雲朵碰撞。

當這個過程反覆發生的時候,我們的雲會變得越來越大,水滴碰撞在一起,使它們變得越來越重。


一旦雲中的水滴足夠多,重力就接管了,水滴落到地上,就下雨啦!


高溫使得地面水蒸發,水蒸氣上升,而越上升溫度越低,水蒸氣就會逐漸轉化為小水滴,在到達一定的密度後就形成了雲,這些小水滴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此外,你知道嗎?

把太陽光透過小孔引進暗室射到三稜鏡上,三稜鏡會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如同雨後天空中的彩虹一樣。

這個事實表明,太陽光是通過這些色光的混合得來的,即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便成為白光。


天空中的雲是小水滴和空氣中的粉塵組成的,它們的直徑要比太陽光的任何一種顏色的光的波長都要長得多,所以發生瑞利散射的情況很少。一部分陽光被反射到空中;一部分發生邁以散射,然後散射的光射到地球,但邁以散射不改變太陽光中任何顏色的光;還有一部分直接穿透水滴之間的縫隙。上述3種情況都對陽光的成分沒有影響,所以看上去天空中的雲是白色的。


深度解析:

在雨的形成過程中,大水滴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水滴半徑增大到2—3mm時,水分子間的引力難以維持這樣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氣流的衝擊而分裂,通過「連鎖反應」.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繼續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這是上升氣流較強的水成雲和混合雲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瑞利散射:1871年,瑞利在經過反覆研究,反覆計算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瑞利散射公式,當光線入射到不均勻的介質中,如乳狀液、膠體溶液等,介質就因折射率不均勻而產生散射光.瑞利研究表明,即使均勻介質,由於介質中分子質點不停的熱運動,破壞了分子間固定的位置關係,從而也產生一種分子散射。

邁以散射:當光遇到比其波長要大的微粒時所發生的一種散射,對光的波長几乎沒有什麼依賴,不改變原有光的成分。

(糖塔繪整理製圖,轉載請註明出處!)

………………………………


關注糖塔繪,更多精彩分享!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雲、雨和雪的關係嗎?
    雨和雪是最常見的兩種降水形式,那它們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家知道,熱空氣在上升的過程中會逐漸冷卻,慢慢便凝結成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雲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在雲裡互相摩擦碰撞,不斷合併成較大的水滴或冰晶。當它們大到一定程度,空氣再也託不住了,水滴或冰晶便會從雲中掉下來。如果低層大氣的溫度較高,冰晶就會融化成水滴,就形成了雨;如果低層大氣溫度較低,高空的小冰晶就會聚集,就會以雪花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常見的降水形式還包括毛毛雨、雨夾雪、凍雨、冰雹等。
  • 雨是怎麼形成的?
    但是,這些雲卻大部分都不會下雨,因為,由雲變雨,還需要一個蠻複雜的物理過程呢!讓我們來看看雲的構成。雲是由大量飄浮在空中的許許多多肉眼看不見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或者由小水滴和小冰晶混合組成。它們的個頭很小,大多數直徑還不到1毫米的百分之一,在1立方米的空間中,可以密集地存在幾千萬甚至幾億個。
  • 雲的形成原因
    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雲的外觀。因為雲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所以雲的顏色成灰度色,雲層比較薄時成白色,但是當它們變得太厚或濃密而使得陽光不能通過的話,它們可以看起來是灰色或黑色的。
  • 雨是怎麼形成的?
    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從雲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 科普——雨是怎樣形成的?
    有了雨水天空舞臺上才顯得生動活潑蔚藍的天幕下才不那麼單調乏味我們都知道雨的形成雲是最為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其實由雲變雨還是一個蠻複雜的物理過程呢!
  • 【圖解】疫情下,那些多彩的「雲」
    【圖解】疫情下,那些多彩的「雲」
  • 氣象專家呼籲:加強研究,科學開發「雨做的雲」
    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正改變著全球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許多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凸顯。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毓荃等氣象專家最近表示,加強對人工增雨等科學技術的研究,更好地開發利用「空中水庫」雲水資源,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科普百科|天空奇觀:雨幡洞雲
    這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自然現象,氣象學家為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形象又美麗的名字「雨幡洞雲」,又稱「穿洞雲」。概括而言,「雨幡洞雲」就是指天空雲層中出現的直徑約數百公尺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的雲洞。對於「雨幡洞雲」的成因,氣象學家在深入研究後認為:「雨幡洞雲」是自然和人為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氣象現象,是由於飛機穿過高空雲層時,使雲層中的部分水滴凍結形成冰晶體,從雲層中降落下來所形成的產物。氣象學上,捲積雲或高積雲的雲層中一般會存在一種東西,它們依附在細小顆粒上,氣象學家稱它為「過冷水滴」或「超冷水滴」。「過冷水滴」的神奇之處在於它雖然低於0℃卻仍處於液態。
  • Lolita:不知棟裡雲,當作人間雨
    Lolita:不知棟裡雲,當作人間雨 出境:衝田Cookie_e
  •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圖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1.沃克環流赤道地區大洋的東側是下層冷海水上升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區。在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強烈的冷海水上翻,使得其海洋表層溫度與西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暖地」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3.異常年份當洋流運動異常或大氣環流變化而導致赤道東風和東南信風減弱時,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東低的溫度分布將會被破壞,赤道逆流增強,西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向東延伸,從而使東太平洋補充表層的下層冷海水減少,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形成厄爾尼諾。
  • 水有重量,為什麼會跑到天空上形成雲?
    小的時候大家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吧,對於孫悟空能夠駕駛「七彩祥雲」「騰雲駕霧」自由穿梭很是羨慕,那你知道孫悟空的雲是如何形成的嗎?我們知道,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而水分子是由兩個最輕的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所以水分子相對於空氣而言更輕。
  • 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
    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時間:2016-12-17 12:0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是怎麼形成的? 雲的形成過程是怎麼樣的? 明代學者洪應明曾在《菜根譚》中留下千古名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 【視頻分享】1分鐘搞懂地形雨的形成原理
    1分鐘搞懂地形雨的形成原理「地理教學課件」公眾號是一個專門研究地理課件教學,探索教學課件製作,收集整理教學視頻資料的平臺
  • 雲的形成 雲的形成過程簡述
    但是對於雲的形成,大家一定存在許多疑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雲是怎麼形成的。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它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
  • 澳大利亞上空現罕見雨幡洞雲
    澳大利亞上空現罕見雨幡洞雲 發布時間:2014-11-04 14:53:13 【編輯:楊彥宇】 澳大利亞上空現罕見雨幡洞雲
  • 天氣這麼幹燥為何不人工增雨?空中缺朵雨做的雲
    專家解釋:氣象部門為什麼不人工增雨?  9月中旬以來,南京累計雨量不足10毫米,南京已經出現中到重度氣象乾旱。天氣乾燥,大地、樹木植被、莊稼,還有我們,都渴望來一場降水。  還有不少讀者問,為什麼氣象部門不進行人工降雨呢?
  • 雲伺服器怎麼虛擬化形成的
    雲伺服器怎麼虛擬化形成的?雲伺服器是基於雲計算技術虛擬而來,現在虛擬化已經從數據中心的新技術變成了主流技術。虛擬化有助於減輕運維負擔,通過把物理機轉化成虛擬機,從而降低企業硬體採購和管理成本,以及數據中心的佔地面積。
  • 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時間:2016-08-22 14:02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明代學者洪應明曾在《菜根譚》中留下千古名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 雲也有個性——觀雲識天
    比如「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鉤鉤雲指釣鉤捲雲,這種雲的後面,常有鋒面(特別是暖鋒)、低壓或低壓槽移來,預兆著陰雨降臨「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曬麥」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諺語,這是根據云的移動方向來預測陰晴,雲向東、向北移動,預示著天氣晴好;雲向西、向南移動,預示著會有雨來臨。我們肉眼所見到的雲主要是由水汽凝結液化而成的,水汽進入大氣後,由於各種原因會被慢慢抬升,隨著高度增加,上升的水汽逐漸變冷。由於飽和水汽隨著氣溫下降而降低,原來不飽和狀態逐步趨向飽和。
  • 圖解丨浙江省首屆「雲館配」圖書展示會大數據揭秘
    4月20日至4月24日,浙江省首屆「雲館配」圖書展示會在社店館三方努力下創造了豐厚的成果,省店集團通過精選品種、優化展會服務,在雲計算和大數據保障下,實現了全國圖書供應商與圖書館客戶實現信息化交互升級。「雲館配」的大幕開啟,也正值世界圖書日期間,呼應「萬物復書」的主題,我們用實際行動演繹「用閱讀喚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