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四歲開始進入「十萬個為什麼」的狀態,常常會冒出很多問題,於是我嘗試用圖解說的形式給她講一些百科內容,發現這個過程很有趣,在我的引導中她有在思考,會聯想到很多其他的相關問題,而她有時提到的信息又同時給我一些啟發……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則:
雨和雲是如何形成的?云為什麼是白色?
雨怎麼來的?
水可以存在於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當我們想把水變成冰的時候,把水放在冰箱裡冷凍,便得到了冰。
那麼我們怎麼把水蒸氣變成液態水呢?
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只需要把水蒸氣降溫,便得到了液態水
太陽的溫度使得河流,湖泊,海洋,植物中水分蒸發。當水蒸發時,就會從液態轉變成氣態,然後上升到空氣中。
當水蒸氣在空氣中上升時,周圍的溫度變涼,把蒸汽變成水滴,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樣。
空氣中充滿了灰塵,這些水滴與我們天空中的雲朵碰撞。
當這個過程反覆發生的時候,我們的雲會變得越來越大,水滴碰撞在一起,使它們變得越來越重。
一旦雲中的水滴足夠多,重力就接管了,水滴落到地上,就下雨啦!
高溫使得地面水蒸發,水蒸氣上升,而越上升溫度越低,水蒸氣就會逐漸轉化為小水滴,在到達一定的密度後就形成了雲,這些小水滴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此外,你知道嗎?
把太陽光透過小孔引進暗室射到三稜鏡上,三稜鏡會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如同雨後天空中的彩虹一樣。
這個事實表明,太陽光是通過這些色光的混合得來的,即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便成為白光。
天空中的雲是小水滴和空氣中的粉塵組成的,它們的直徑要比太陽光的任何一種顏色的光的波長都要長得多,所以發生瑞利散射的情況很少。一部分陽光被反射到空中;一部分發生邁以散射,然後散射的光射到地球,但邁以散射不改變太陽光中任何顏色的光;還有一部分直接穿透水滴之間的縫隙。上述3種情況都對陽光的成分沒有影響,所以看上去天空中的雲是白色的。
深度解析:
在雨的形成過程中,大水滴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水滴半徑增大到2—3mm時,水分子間的引力難以維持這樣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氣流的衝擊而分裂,通過「連鎖反應」.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繼續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這是上升氣流較強的水成雲和混合雲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瑞利散射:1871年,瑞利在經過反覆研究,反覆計算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瑞利散射公式,當光線入射到不均勻的介質中,如乳狀液、膠體溶液等,介質就因折射率不均勻而產生散射光.瑞利研究表明,即使均勻介質,由於介質中分子質點不停的熱運動,破壞了分子間固定的位置關係,從而也產生一種分子散射。
邁以散射:當光遇到比其波長要大的微粒時所發生的一種散射,對光的波長几乎沒有什麼依賴,不改變原有光的成分。
(糖塔繪整理製圖,轉載請註明出處!)
………………………………
關注糖塔繪,更多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