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重量,為什麼會跑到天空上形成雲?

2020-12-08 騰訊網

小的時候大家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吧,對於孫悟空能夠駕駛「七彩祥雲」「騰雲駕霧」自由穿梭很是羨慕,那你知道孫悟空的雲是如何形成的嗎?

雲的形成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界中,在自然界中像海洋,植物表面,湖泊,土地的水分,以及人體都在無時無刻蒸發著,水就會從液態水變成水汽。

根據阿伏伽德羅定律,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內的空氣中擁有的分子數相同。我們知道,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而水分子是由兩個最輕的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所以水分子相對於空氣而言更輕。

如果區域內空氣中含有的水分子較多,那麼該區域的空氣就較輕,所以該區域的空氣就會上升。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該區域的空氣想像成是充滿了水分子的氣球。

然而在「氣球」上升的過程中,外界的氣壓以及溫度都在發生變化,導致上方空氣的密度不如下方空氣,此時「氣球」就會發生膨脹,但在膨脹的過程中自身也會消耗一定的熱量,導致溫度降低。

當溫度降低到足夠低的程度時,水分子就會和空氣中的微塵為伴,析出水分並凝結為小水滴。如果空氣中的溫度足夠低,就會凝結成小冰晶。

當空氣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達到一定數量時,受到上升氣流的支託漂浮在空中,就會形成我們肉眼所見的雲。

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在大家印象中,肉眼可見的雲像棉花糖一樣軟綿綿、輕飄飄,但真實的雲,尤其是雲團是有重量的,而且重量超乎大家的想像,根據科羅拉多博爾國家大氣研究數據表明,積雨雲的重量平均重110萬磅,相當於100頭大象的重量。

既然雲那麼重,那它究竟是怎麼漂浮起來的呢?答案其實和組成雲的小水滴有關。

我們知道的雲是由上億萬個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組成,這些小水滴以及小冰晶的直徑大概約2微米寬,比人類的頭髮還小。

這些小冰晶會受到地球的引力向下墜落,但由於自己的體積、質量實在是太小了,以至於降落的速度非常慢。

然而小冰晶在降落的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摩擦而重新蒸發形成水汽,這些水汽又會凝結在微塵周圍,重新形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

也就是說,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組成雲的小水滴一直在進行蒸發、凝結,形成了動態平衡的雲,所以雲層才沒有掉落下來。

雖然小水珠在墜落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空氣摩擦而蒸發一部分水汽,但直徑超過0.15毫米的雨滴下落1000米才會完全蒸發,而直徑10微米的雨滴每下落2釐米就會完全蒸發。

也就是說,如果小水珠的直徑足夠大,並且雲層足夠低,那麼還沒等小水珠完全蒸發就會落在地面上,此時就會形成「雨」或者「雪」。

1802年盧克·霍華德經過多年的研究觀測,在科學研討會上發表了關於雲的演講,此次演講改變了人們對於雲的認識。

霍華德發現,雖然雲變幻莫測,但主要有3種形態:積雲、層雲和捲雲。

總結

雲的形成和水分子的蒸發有關,由於水分子相對於空氣而言更輕,所以當空氣中的水分子含量較高時,攜帶水分子的空氣就會上升,直到因溫度和壓強變低而導致水分析出。

如果空氣中的小水珠直徑不大,那麼就會形成雲,如果直徑超過0.15毫米,大概率會形成雨。

相關焦點

  • 科普百科|雲也是有重量的
    漫觀天外雲捲雲舒,白雲漂浮在天空中,常常給人以輕飄飄的感覺。但你知道嗎?雲實際上是有重量的,而且它的重量不容小覷,和其飄渺的外貌大相逕庭。 要想了解雲的重量秘密,第一步就是掌握雲的產生原理。雲到底是什麼呢?雲是懸浮在空中的水珠和冰晶的巨大結合體。它的形成是從熱溼氣流的上升開始的。
  • 為什麼天空會下雨?雨是怎麼形成的?
    雨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天氣現象而被人們熟知,那你知道嗎,天空為什麼會下雨?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為什麼天空會下雨以及雨的相關信息。什麼是雨?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裡互相碰撞,合併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託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
  • 雲有重量嗎?為什麼雲不會掉下來?
    小的時候大家都看過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吧,對於孫悟空能夠駕駛「七彩祥雲」「騰雲駕霧」自由穿梭很是羨慕,那你知道孫悟空的雲是如何形成的嗎?雲的形成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界中,在自然界中像海洋,植物表面,湖泊,土地的水分,以及人體都在無時無刻蒸發著,水就會從液態水變成水汽。
  • 專家估測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0000斤,那麼它為什麼依舊飄在空中?
    整個積雲的重量正好是500,000公斤。首先介紹一下雲的概念雲是一種可見的聚合物,漂浮在空氣中並與冷水或冰晶形成的水滴混合。 根據氣象分類,天空中的雲可分為10屬和29類。雲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它是汽化的水。
  • 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會掉下來?
    其實,雲也是有重量的,以常見的云為例,每立方米的積雨雲重量大約是0.5g,而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中型規模的雲,可能大約有10億立方米,重量約為500噸,這麼重的雲,為什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呢?其實,不是它不會掉下來,而是它在滴落的過程中又被蒸發掉了。
  • 隨便一朵雲的重量就將近50萬公斤,可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有一天帶大寶二寶去公園玩,我們三個玩累了坐在草地上看天空。清風拂過,有很多雲在飄,其中一朵雲很厚形狀也很好看,我腦中突然產生了一個問題,轉頭就問躺在我身邊的大寶二寶:「你們猜猜一朵雲大約有多重?」二寶想也沒想就回答:「肯定跟棉花糖差不多,要不怎麼能飄在天上!」
  • 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掉下來?
    不是的,雲彩的重量超乎了大多數人的想像,一朵雲的數量,甚至可以達到50萬公斤,那為什麼雲彩不會掉下來呢?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得知道雲彩的本質是什麼,其實雲的本質就是水,更加準確的說,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然後凝華成了小冰晶,無數的小冰晶混合在一起漂浮在天空中,形成的可見聚合物就是我們所說的雲朵了,它們之所以不會掉下來,其實和雲彩的密度有關係,若是其密度小於空氣的話,那就算是絕對重量再大,也是會上浮的。
  • 你猜,一朵雲等於幾頭大象的重量?
    小時候,我覺得所有雲都是熊的形狀,別問我為什麼。但我妹妹看見過兔子狀、小孩狀、火箭狀,還有賽車形狀的雲朵。這些巨型的棉花糖在她的眼中擁有千奇百怪的形狀。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凝視天空的時候,看著雲捲雲舒、變幻莫測。但大家眼中的雲好像都不太一樣,而且隨著時間流逝,雲也不斷在變——形狀改變,移動,甚至消失。
  • 天上隨便一朵雲相當於幾百頭大象的重量,可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朵中型大小的雲,大概質量約為500噸,這相當於上百頭大象的重量,照理說應該會掉下來,可為什麼這麼重的雲沒有落下來呢?想要知道這個答案,我們要先從雲的形成說起。雲的形成在我們的認識裡,水具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態。
  • 天空和雲的顏色是如何形成的?
    人眼有感知色彩的能力,因此能夠欣賞到這色彩繽紛的世界。天空通常是藍色的,雲通常是白色的,那麼它們為什麼是這種顏色呢?為什麼天空不能是綠色的,雲不能是藍色的?不管是湛藍色的天空,還是潔白的雲朵,或者是美麗的彩霞,它們都是發生於大氣層中的光學現象,陽光、大氣和雲一起交織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 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可能有多重?以上是螞蟻莊園4月14日的問題...
    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可能有多重?以上是螞蟻莊園4月14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那麼漂浮在天空中的一朵雲可能有多重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關於雲的重量】 據專家研究計算發現,這天空中平均每一朵雲的重量高達50萬公斤,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很明顯,比天上飛的飛機還重,更形象一點形容,這50萬公斤的量就等於10年平常我們日常生活的用水量相加,可想而知有多重。那為什麼這麼重的白雲還能天上飄呢?
  • 一朵雲的重量將近50萬公斤,那為什麼它不掉下來?
    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是地面上的水吸熱變成水蒸氣,從而上升到天空蒸汽層上層,由於蒸汽層上層溫度低,水蒸氣體積縮小比重增大
  •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雲是白色的?
    人眼有感知色彩的能力,因此能夠欣賞到這色彩繽紛的世界。天空通常是藍色的,雲通常是白色的,那麼它們為什麼是這種顏色呢?為什麼天空不能是綠色的,雲不能是藍色的?不管是湛藍色的天空,還是潔白的雲朵,或者是美麗的彩霞,它們都是發生於大氣層中的光學現象,陽光、大氣和雲一起交織出一幅美麗的畫卷。人眼是如何看到顏色的?
  • 關於雲的三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一片雲約重50萬公斤
    假如一片積雲的寬度和高度都約為1km,那麼這片雲的重量大約是50萬公斤!所以,以後請不要再輕易用雲來比喻輕盈的事物了。那這麼一大片雲漂浮在天空中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雲是怎麼形成的。其實空氣能容納水蒸氣的量是有限度的,而這個限度被稱之為飽和蒸汽壓!
  • 天空之上的巨大棉花糖,美麗的雲朵怎樣形成的?
    在晴朗的白天,我們抬起頭仰望天空,就能看到一朵朵潔白的白雲在空中靜靜地飄著,看起來就像是雪白的棉花糖一樣,不過雲朵可不是棉花糖,雲朵的形成其實和常在空氣中的小水珠們的旅行有關,不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說到小水滴大家並不陌生,它是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朋友,地面上、草叢裡、湖泊中,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陽光逐漸照耀在大地、海面、湖泊上。
  • 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5-10-24 14: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空不同顏色的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天空有各種不同顏色的雲,有的潔白如絮,有的是烏黑一塊,有的是灰濛濛一片,有的發出紅色和紫色的光彩。
  • 樓樓大視界丨為什麼一朵雲的重量相當於100頭大象,卻不會掉下來?
    殊不知,每天飄在我們頭上的東西,重量竟然比100頭大象還重,而且還沒有落下來砸到花花草草!要問為什麼?本期樓樓大視界就好好為你解答一下「神馬是浮雲」!雲是如何形成這個問題一言蔽之,是由地面上的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凝結成小液滴,從而形成了我們平時看到的雲,一般來源於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陽光照射下形成的水蒸氣。
  • 天空中的云為什麼不掉下來?
    天空的雲有高有低,高的有一萬多米,低的只有幾十體有時跟地面上的霧連成一片。當地面上的霧拍高了象們就不稱它為霧,稱為雲。我們爬高山時,往往能見到這樣一種情景:在山腳下看到半山腰有白雲繚繞,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卻又看不到雲了,只黨得已進入了「迷霧」中。
  • 雲上天空湛藍 雲下綠水青山
    早上10點左右普洱天氣雷達站觀云:一片翻滾的雲海將城市分割為兩個世界,雲上蔚藍天空萬裡如洗;雲下青山秀水城市安然。雲海的形成原因很複雜,跟大氣層結穩定性、水汽條件、近地層風及山勢環境等因素有關。一般,冬季大氣層較穩定,逆溫層下部易形成層積雲,溼空氣水平運動遇到山體被迫抬升形成層積雲。如果天氣系統影響如反氣旋控制,雨過天晴是雲海高峰期。
  • 原創圖解:雨和雲的形成
    ELLI四歲開始進入「十萬個為什麼」的狀態,常常會冒出很多問題,於是我嘗試用圖解說的形式給她講一些百科內容,發現這個過程很有趣,在我的引導中她有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