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風飄蕩在藍天邊,一片雲飄落在我面前。捏成你的形狀,隨風跟著我,一口一口吃掉憂愁」周董在《星晴》中曾這樣唱道。關於雲的形狀,可謂千奇百怪,小熊、怪獸、兔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變不成的。
不要否認,小時候的你一定寫過:「雲朵好似潔白的棉花糖,輕飄飄的掛在藍天上」等等諸如此類的作文,幻想著它的滋味。也不知是誰,又是何時將「雲=輕柔」這個觀念植入到我們的意識中。殊不知,每天飄在我們頭上的東西,重量竟然比100頭大象還重,而且還沒有落下來砸到花花草草!
要問為什麼?本期樓樓大視界就好好為你解答一下「神馬是浮雲」!
雲是如何形成這個問題一言蔽之,是由地面上的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凝結成小液滴,從而形成了我們平時看到的雲,一般來源於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陽光照射下形成的水蒸氣。
初中地理的知識相信難不倒在座各位,那麼新的問題來了,雲到底有多重,重量是如何計算?
了解雲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這個前提後,我們可以得出雲=水+懸浮物這樣一個等式。在正常的氣壓條件下,水汽化為水蒸氣,體積能膨脹超過1730倍。如果按這樣計算,一桶18.9升的家用純淨水轉化成的水蒸氣可以填滿一個普通貨櫃。
由此看來,雲朵的重量取決於它的體積大小,按照10億立方米的水蒸氣來算,這片雲的重量大概是578噸。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文章的標題,國際上對於雲重量的計算有一個特殊的計量單位,沒錯,就是標題中出現的大象(小編:我真的不是標題黨)。一頭成年大象的重量大約是5-6噸,這便是1朵雲=100頭大象的由來。
或許有人會問,10億立方米看起來可不是個小數字,這麼大的雲有一頭大象那麼重也沒什麼大驚小怪。其實不然,以武漢2020年雨季降雨量來算的話,今年6-7月單月降雨量就超過了5500億立方米。也就是說這100頭大象重量的雲的質量連形成降雨的基本量都達不到。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這「100頭大象」為什麼能掛在天上不下來呢?
用一般口語來說,終端速度是自由落體物體在重力和空氣阻力的相互制約下,最終能夠達到的最大勻速。
說得太繞聽不懂?那就再簡單一點,下落重力<空氣阻力物體就不會下落。
拋開體積談重量就是耍流氓。雖然雲朵重量大,但它的體積也很大。並且組成雲的微小液滴之間是獨立存在,並沒有相互作用。由於這些小液滴重量非常微小,所以,空氣中的氣流就足以將這些液滴託起,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雲能在空中漂浮的原因。
那麼,既然同樣是水,為什麼雨能落到地面,而雲只能飄在空中?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微小液滴想形成雨就必須要抱團組隊,而在空中的微小液滴如果儲備的不夠充分,在凝結之前就會被重新蒸發打散,當積攢到一定程度便會化為降雨落下來。如此循環,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才會出現晴雨交替的情況。
OK,關於「神馬是浮雲」的介紹,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
天上的「大象」,與我無瓜!----By:「雨神」蕭敬騰
■ 恭喜上期評論中樓主「風光無限」喜提大獎,禮物美圖如上喲!
■ 還有哪些東西的重量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那種呢?比如:樓樓的體重評論區來分享你知道的冷知識。
■ 顏值超高,是不是聽見了心動的信號?12月15日上午10點前,留言最精彩的一位樓主,將獲得精美禮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