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小巷》:我們都曾渴望成為塔莉,最後活成凱蒂

2020-12-04 汀蘭囈語

我在一首蘇運瑩的《螢火蟲》的樂聲中,推薦一本克莉絲汀·漢娜的書《螢火蟲小巷》。

兩者有關係嗎,好吧,我說有的,都是我喜歡的,《螢火蟲》中有句歌詞「相照富欲,肝膽同戀」和《螢火蟲小巷》中描寫的故事不謀而合,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從14歲到四十多歲的友情故事,經歷過親密無間、各奔東西、猜忌傷害、重歸於好,最後跨越了生死。

《螢火蟲小巷》的篇幅較長,但是語言生動,故事豐富感人,讀來引人入勝。

塔莉和凱蒂是彼此的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很多時刻我們會羨慕他們的友情,卻忽略了他們其實是你也是我的部分。

塔莉

孤獨陪伴著塔莉的一生,直到14歲時遇到了凱蒂,她才懂得了愛,體會到家的溫暖。

4歲時塔莉的媽媽白雲將她遺棄,是外婆將她帶大的。

10歲時白雲出現在塔莉的生活裡,曾經渴望得到母愛的塔莉卻因白雲放手再次受到傷害。

14歲塔莉和媽媽終於生活在一起,但是最後她吸食大麻被抓,塔莉不得已又回到年邁的外婆家裡。

17歲,讓塔莉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外婆撒手人寰,白雲拒絕當她的監護人,叛逆的她帶凱蒂參加派對被警察抓住,在她即將送完寄養家庭時,凱蒂懇請媽媽讓塔莉成為家人。

她美麗、聰明、個性,但這些都不及穆勒齊家給她的溫暖來得需要。

穆勒齊伯母鼓勵她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為之努力,塔莉做到了。

塔莉從高中起就開始為她進軍新聞界的人生做準備,寫稿、自薦、實習,機會總會青睞時刻準備的人,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記者一路做到了全國矚目的主播,再開創《私房話時間》電視節目,收到讚美也接受詆毀,這條路上她有過貴人相助,你可以說她不擇手段又生而逢時,但她真的很努力,總是雷厲風行,達成目標。

她有過很多個男人,卻只有一個凱蒂。

因此在凱蒂生病時,她願意放下她如日中天的事業,陪著凱蒂走完最後一程。

凱蒂

凱蒂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性格溫和乖巧,在學校是容易被忽略的人群。

她渴望打破這種規矩無趣的生活,直到14歲那年一個又酷又潮的女生成為了她的鄰居。

塔莉給她化妝,帶她參加派對,從此她的人生大不相同。

塔莉身世悽慘,17歲外婆去世後,凱蒂對朋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我希望你成為我的家人。

好在,凱蒂的媽媽穆勒齊伯母也贊同這個主意。

他們上同一個大學,住同一間宿舍,在同一個公司上班,

曾經她們約定一起成為令人矚目的搭檔,但凱蒂後來發現矚目的是塔莉,她像是她的附屬。

她想說不,但卻因為暗戀一個男人堅持著。

最後她用自己的方式和她心愛的男人組建了家庭,為了孩子,放棄了她的事業。

全職主婦的日子裡,生活的重心是孩子、丈夫,母女關係緊張也讓她焦頭爛額。

困惑無助的時候,幸好有塔莉。

螢火蟲小巷的姐妹花友誼貫穿了三十多年,無奈病魔奪走了凱蒂。

她一早就猜到塔莉無法承受,於是寫了封信。

「我知道你一定覺得被我拋棄了,但是你錯了,你只要想起螢火蟲巷,就能找到我。」

在那裡,是她們的起點,但永不是終點。

年輕時我們渴望像塔莉一樣,長大後卻活成了凱蒂。

青春期的叛逆在社會的大潮中磨圓稜角,對喜好和事業做權衡,大多數人最後以家庭為重,退居二線,然後用生活就是平淡的自圓其說。

只有少數人活成了塔莉,但她是孤獨的,收到讚美的時候也有很大壓力。

回歸家庭的凱蒂會羨慕塔莉堅持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而塔莉會在年紀漸長的時候,尤其在夜裡空蕩蕩的房間裡,渴望像凱蒂一樣得到家庭幸福。

兩個貌似各不相同的人從友情升級到親情,在各自身上找安慰,一眼能看透對方是否有心事,

如何讓友情像他們一樣長久地保持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大抵是真誠溝通,相互理解,我懂你了解你,知道你什麼時候需要支持,也會在有矛盾的時候用合適的方式處理。

將此書推薦給我的朋友們,名字不一一列舉,感謝多年來的陪伴,能和你們成為朋友是件幸事。

除友情外,文中探討的母女關係也值得我們關注,塔莉和白雲,凱蒂和她媽媽,以及凱蒂和瑪拉,自由和約束哪個是愛,都是也都不全是。

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走上寫作的道路,和她媽媽有很大關係,當年她準備攻讀法律的時候,她媽媽說「我知道你以為你熱愛法律,但其實你應該寫作才對」,如今,夢想照進了現實。

這本書也可以視為克莉絲汀·漢娜對母親的致敬和緬懷,書中,凱蒂罹患發炎性乳腺癌去世,這種病症正是克莉絲汀·漢娜的媽媽所得的。她在自述中表示,這是最貼近她自身經歷的一本書,加上很多女性對這種疾病不了解,因此以此書喚起注意。

作為續集,《再見,螢火蟲小巷》延用了《螢火蟲小巷》的人物設定,講述的是救贖和原諒,是我將看的下一本書,也推薦大家一看。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小巷》:我的很閃亮,因為我遇到了另一個自我
    文本雪憶柔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都不能拒絕是親人的選擇。我們嘰嘰喳喳慢慢長大,我們的父母逐漸淡出我們的世界,他們不再是我們最依賴的人,卻永遠是我們最喜歡的人。人生海海,跌宕起伏。之後,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想念很多人,留在最後的,都是最珍惜的人。所有這些在《螢火蟲小巷》中都很好。
  • 《螢火蟲小巷》:我的世界閃閃發亮,只因我遇到了另一個自己
    我們咿呀學語,慢慢成長,父母逐漸淡出了我們的世界,他們不再是我們最依靠的人,卻永遠是我們最愛的人。人生海海,與世浮沉。之後我們會遇見很多人,錯過很多人,能留到最後的,都是最珍惜的人。而這一切美好,都盡在《螢火蟲小巷》。
  • 遇見你是我生命的幸運——讀《螢火蟲小巷》
    一句「我需要你」,對方就會出現,好朋友永遠都在。兩個家庭背景迥異,個性完全不同的女生在命運之神的安排下,在一條沒有螢火蟲的「螢火蟲小巷」相遇了。並且結下了長達三十年的深厚情誼。三十年的時光裡,從相識到相知,有喜悅、有矛盾,甚至是爭吵,但是化不開的是雙方濃濃的愛。
  • 讀《再見,螢火蟲小巷》:失去深愛的人,我們仍要好好地活下去
    「失去深愛的人,我們仍要好好地活下去。學會放手,微笑著道別。儘管,這並不容易」。引自《再見,螢火蟲小巷》生命有時是極其殘酷的。《螢火蟲小巷》的結尾安排了凱蒂的死亡,生活卻沒有因為凱蒂的離去而宣告結束,反而把與之相關的人物又推向了新的徵程,所以作者又寫了續篇《再見,螢火蟲小巷》。塔莉和凱蒂,兩個永遠的好朋友,從14歲到40多歲,一起成長、相互慰藉、相互鼓勵,為彼此的生命增添了無限的溫情與希望。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活體螢火蟲遭瘋狂買賣 中國多地螢火蟲正在消亡
    圖片/視覺中國  原標題:拯救螢火蟲 拯救最後的詩意  「萬螢飛舞」「森林秘境」,「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夢幻叢林奇妙景觀」,今年5月起,武漢東湖螢火蟲主題公園打出了上述標語。然而,因為螢火蟲數量不多,原定於5月27日的開幕時間一再推遲。
  • Vol.14 他舉起右手點名 | 住進一朵火焰成為螢火蟲
    脫離戰爭暴力的今天,我們是否也該以史為鑑,避免以語言為武器形式的思想暴力呢?歌詞本身充滿隱晦的指控,蘊含著很多典故或哲思,青峰的演繹方式又使之擁有了比擬戲劇的表演張力。值得注意的是,每句歌詞都嵌在「」中,像是集中營裡死囚們的自白和對白。
  • 螢火蟲的光給我們的啟示
    還記得孩童時期見過的螢火蟲嗎?現在的城市是沒有了,或許在哪個偏僻的山村還有吧。那也許是個自然村,沒有什麼燈火,卻能見到螢火蟲的光。前些天,正好看到關於螢火蟲的紀錄片。後來發現村子裡原來的螢火蟲的景觀逐漸消失了。究其原因,雄性螢火蟲是通過看見雌性螢火蟲發出的光,再和她進行交配繁衍的。設置了路燈照明,使得雄性螢火蟲看不見雌性發出的光,阻止了繁衍,這樣螢火蟲就漸漸稀少了。村民後來與旅遊業開發者抗爭,最終拆除了照明設施,原來的螢火蟲的景觀又逐漸恢復起來了。現在這個村子,每天都有幾十部大巴車的遊客來參觀夜色裡的螢火蟲。
  • 《方舟生存進化》畸變DLC螢火蟲詳細介紹 螢火蟲能力分析
    ,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方舟生存進化》畸變DLC螢火蟲詳細介紹,還有它的能力分析,希望對大家有用... 展開 《方舟生存進化》中的螢火蟲是一種會發光的亞種生物,在漆黑的夜晚這些昆蟲顯得額外富有美感,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方舟生存進化》畸變DLC螢火蟲詳細介紹,還有它的能力分析,希望對大家有用。
  • 為什麼農村常見的小螢火蟲,竟然能吃掉蝸牛?成為蝸牛的天敵
    如果大家生活在農村,一到夏天的晚上,螢火蟲就會成群地出現,發出黃綠色的螢光。很多小孩子被螢火蟲發出的光吸引,會把螢火蟲抓起來放到一個透明的瓶子裡,等到晚上關了燈之後,就可以看見螢火蟲發出的迷人的螢光。有的大人會叮囑小孩,讓他們在天亮的時候把螢火蟲放出去。
  • 疫情下的植物園:我們渴望呼吸著新鮮空氣,一如我們渴望自由的心
    這時候,我們最渴望什麼?這時候,外面新鮮的空氣,外面自由自在的徒步,哪怕是外面一點清新綠的氣息,都成了我們內心最熱切的嚮往。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做為國家4A級景區,一個天然的氧吧,當然就成了很多人宅家外出最好的選擇。
  •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螢火蟲為什麼不能隨意放飛
    螢火蟲以亮光作為同物種間的暗號Photo by toan phan Unsplash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生物學家Jesse Barber曾做過一個實驗:先把一群普通能發光的螢火蟲,以及一群生存在西部地區的從未見過螢火蟲的蝙蝠,放入同一實驗箱。
  • 春雨中的小巷
    對著窗子,在兩邊黑瓦蓋頂的房子中間,是一條窄窄的小巷(上海人稱弄堂)。巷子不長,就幾十米;也不寬,一邊裝了只水鬥,有人用水時,胖身材的人走過,就要打招呼了。就是這條小巷,卻是兩邊十幾家人家的進出通道,也是老老小小們的活動場地和交流場所。此刻,小巷在雨中失去了往日的喧鬧,只有水泥地上的幾處水溏,映照出靜靜地寂寞。
  • 這一間螢火蟲閱讀教室
    當然,僅僅陳列是不夠的,重要的是通過講述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渴望。為此,每一個我講完的故事會從陳列櫃「下架」,投放到教室的圖書角,成了學生爭相借閱的「香餑餑」。黑板右側的展櫃是我們的班級文化欄,包括班歌《螢火蟲》的歌詞、班級願景,還有學生入學第一天拍攝的合影以及圖書。不同於左側陳列櫃的圖書,右側陳列櫃的圖書學生可以隨時借閱。打造開放的借閱環境是教室的應有之義。
  • 誰來拯救正在消亡的螢火蟲
    2014年,付新華將其中的60多種集結,出版了第一本《中國螢火蟲生態圖鑑》。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全的螢火蟲種類的資料。讓李學燕感到緊迫的現狀是,我們國家並沒有對螢火蟲做過全面的統計,螢火蟲因為人為因素減少多少,不清楚;哪些種類已經消失了,更難說。在整個物種和數量都沒有弄清楚的情況下,李學燕認為說螢火蟲「滅絕」不太合適。
  • 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這才是螢火蟲之墓想表達的意思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耳熟,但說起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卻鮮少有人不知道,高畑勳本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奈何都被宮崎駿的名頭給掩蓋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清太出來生活之後才知道生活是有多麼的殘酷,首先面臨的是溫飽問題,剛開始還有農民伯伯的好心幫助,可是在當時每一家都不富裕的情況下,是不會因為清太他們可憐就會永遠的無條件伸出援助之手,於是清太選擇了趁著晚上去偷,或者是趁著戰爭來襲時去已經逃跑了的住宅搜刮,但最後節子還是因為營養不足而死去了。
  • 螢火蟲為什麼可以發光?什麼時候看螢火蟲最好?
    螢火蟲為什麼可以發光?什麼時候看螢火蟲最好?眾所周知,螢火蟲會發光,那為什麼還要發光呢?有什麼原因?什麼時候看螢火蟲最好?五月份左右是他們交配的高峰期,更別說積極地欣賞風景,首先要找到沒有光汙染的山區(人工光源會嚴重影響他們尋找配偶),其次要找到農業勞動較少或使用殺蟲劑的山區(農業會使用殺蟲劑),最後要找到那些有溪流、密度最高的山區,建議大家去靠近河流的山區。
  • 為何螢火蟲的美麗無可替代 它的一生都在為愛發著光
    ,但隨著環境的汙染和城市進程的開發,90後以後出生的孩紙們基本上都不知道螢火蟲是什麼,也沒見過長什麼樣。今天呢我們就來科普下螢火蟲的知識,希望我們的環境能早日得到改善,讓現在的孩紙們也能有機會見識到這些可愛的夏夜精靈。螢火蟲體內存在著一種含磷的發光質與一種催化酵素。每一種螢火蟲的腹部末端都有一個能發出綠色光輝的發光器官。他們的發光器上會有一些氣孔,由氣孔引入空氣後,發光質就會透過酵素的催化與氧進行氧化作用。然後透過這樣的機制來發出光。
  • 一條小巷竟然走出兩個皇帝,兩位總統,名字沿用千年
    時光倒流千年,宋代皇帝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曾居住在此,該巷故而得名「雙龍巷」。一條小巷走出了兩位真龍天子,雙龍巷成為名副其實的「龍潛之地」。兩位皇帝還都是大宋文明肇始者,千年大宋文明,啟於雙龍巷。北宋是在開封建都時間最長的王朝,東京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時期開封人口過百萬,富庶甲天下。
  • 淺談《螢火蟲之墓》:需要拯救的不是命,而是人心
    在整個陰沉的戰爭中,螢火蟲成了兄妹倆最大的精神糧食,在孤獨,害怕的時候,陪他們度過了很多個晚上,可最後卻沒有陪清太走完最後一程。童年裡的螢火蟲是美好的是溫馨的,戰爭後的螢火蟲是光是信仰,但兄妹倆依舊逃不過戰爭的魔爪。螢火蟲之墓是對童年也是對美好的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