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立市新動能之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近年來,常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與「十二五」末期比較,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由2015年的30家增加到2018年的58家,產業總產值由89億元增加到125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2%。2019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預計實現產值135億元。
正大科技潤滑油項目、多碳電池項目相繼籤約,斯盛新能源電池產業園一期項目投產;
金佰特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產品為「多功能節能灶」四大系列,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專新特精小巨人企業」;
湖南標迪夫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建築節能,研發出了現澆空腔樓蓋結構體系和裝配式建築結構體系,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使我市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從零躍升到十億元級,未來還將向百億元級進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要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在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指引下,常德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綠色」企業風生水起
近年來,在國家對節能產品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節能產品生產呈現多樣化趨勢,節能產品生產領域不斷拓寬。
目前,鍋爐窯爐相關技術和設備、節能儀器設備、新型節能建築材料、節能照明產品、節能材料生產企業不斷壯大,特別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生產從無到有。
常德市金佰特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產品為「多功能節能灶」四大系列,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專新特精小巨人企業」,每年服務安裝600~800所學校,每年可為市場節約30~50萬噸標煤。目前,該企業正在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專業小組的幫助下申請將其產品列入國家節能產品目錄。
湖南標迪夫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建築節能,研發出了現澆空腔樓蓋結構體系和裝配式建築結構體系,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預期2025年達到15億元,努力建成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生產研發基地。
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近幾年新引進的一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它的投產使我市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從零躍升到十億元級,未來還將向百億元級進發。
「綠色」產品「花樣」層出,新能源企業也不斷湧現。
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利用企業快速發展,風能、地熱能利用起步。沅水桃源水電站2014年全面投產,年可減少標煤消耗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8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0.5萬噸。2018年完成營業收入4.1億元,每年貢獻稅收7000多萬元。水庫蓄水後,不僅使下遊水質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而且有效改善了通航條件,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光伏發電規上企業達到7家。桃源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在桃源縣楓樹鄉莊家橋村、雞婆山村、砌口村建設了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有效緩解地方電網的供需矛盾,優化系統電源結構,減輕環保壓力。漢壽集中式扶貧電站場區上方收集太陽光發電,下方魚塘進行養殖,真正實現漁光互補,不浪費一寸土地。電站年平均送出約2700萬度清潔能源,有效地緩解了地方用電壓力,年上繳稅金約400多萬元,每年向3000個貧困戶撥付每戶3000元的扶貧資金,截至目前,已撥付456.5萬元。風電在西湖柳林嘴、石門太青山等地開展了前期工作,地熱能已編制開發利用規劃,在我市柳葉湖旅遊度假區、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進行了深層地熱溫泉的試點開發,不久後地熱企業也將實現從無到有。
水汙染和大氣汙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設備、汙染土壤修復治理設備和藥劑、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和環境友好產品等生產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位於西洞庭的湖南湘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常德市環境保護局招商引資企業,是湖南省唯一一家汙水處理成套設備製造的基地,主營有毒有機廢水、廢氣和固廢的治理與資源化,城鎮生活汙水的處理及回用,工業用水的脫鹽除鹽及回用,生活飲用水微汙染的淨化,汙水處理設備的研發、設計與製造等,2018年生產汙水處理設備120臺(套),實現銷售額為6824萬元,上繳稅金46萬元。湖南瑭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環境產業裝備研製、環境清潔解決方案設計和環境清潔服務及農機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的垃圾處理站,2017年12月被評為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首臺套」科技項目產品,持有「國家一級環衛清潔服務企業資質」證書,2018年實現產值1.4億元。位於臨澧縣的湖南博川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開創了利用層狀矽酸鹽與焦磷酸鹽二元協同治理障礙性土壤、農產品可持續增產提質的先河,在土壤修復治理方面已擁有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23項。
「綠色生產」守護綠水青山
在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專業小組的幫扶推動下,全市「綠色」生產氛圍漸濃。
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廢棄物、農林廢棄物等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研發、設備和產品製造等工作積極推進,其中農林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最快。目前,基本上每個區縣(市)都發展了1至3家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企業,不僅有效解決了秸杆燃燒問題,而且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安鄉龍威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現有2條秸稈固體成型燃料生產線,在安障、安全、安康等12個鄉鎮建設了原料收集點及初加工點,秸稈固體成型燃料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焚燒發電年處理能力達到73萬噸,焚燒處理率已超50%,處於全省前列。
建築垃圾處理方面,鼎城區石板灘正在建設強勝建築垃圾資源利用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主要通過對建築垃圾分級破碎、篩分,生產出部分取代天然砂石的再生骨料,預計2020年上半年投產,屆時可對常德市城區及周邊地區的建築垃圾實現資源化再利用。
廢舊物資處理方面,奔驥環保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專利101項,是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廢塑料、廢機油裂解的技術早在1993年就已通過省級鑑定,目前專注於村鎮生活垃圾熱解處理技術和小型設備的研發,並在該領域獲得相關專利31項,成功開發出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第一代生活垃圾低溫控氧熱解設備。
「綠色生產」也進入了傳統火電企業。我市現有大型火電企業3家。傳統火電企業的煙塵排放是造成環境汙染的重要因素,但湖南華電常德發電有限公司通過採用目前世界上先進的深度協同淨化處理技術,對一期2×660MW項目進行了全面的設計優化,使得環保排放更加潔淨、能耗指標更加先進、安全生產更加可靠,實現了「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的目標。2018年完成營業收入19.57億元,繳納稅費4951萬元,從2020年起每年預計繳納稅收2億元左右,成為清潔能源產業的支柱企業。
築巢引鳳全「鏈」發展
市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專業小組建立企業臺帳和項目臺帳,全面收集了企業和項目反映的問題,建立責任機制,實行包幹解決。
重點協調解決納入指揮部調度的13家企業的21個問題,累計23次實地到企業了解情況,會同區縣(市)產業領導小組人員共同研究協商,今年來有效解決了桃源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生活用地等16個問題,還有5個問題正在解決之中。常德高新區創建了政企聯繫微信群,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建立了問題臺帳,暢通了政企溝通渠道,提高了辦事效率;制定了《領導幹部服務企業活動實施方案》,紮實開展了系列「暖企行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了一些燃眉之急;先後舉辦了多場企業招聘會,有效緩解了當前企業面臨的用工難問題;幫助斯盛新能源、旭昱等企業解決員工住宿、晚班員工就餐等問題。2018年,湖南安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臨澧縣投資新建安福環保材料產業園,項目啟動之初,遇到的一些問題靠企業自身力量去解決,至少得花半年時間。臨澧縣人民政府通過調度相關部門,加快審批辦理力度,僅一個多星期,就將企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全部解決。該項目啟動到首條生產線投產,僅用50多天的時間。同時對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項目企業自建的標準化廠房申請政策補貼,企業稅收淨增長部分的縣級所得全部獎給企業。
為壯大產業發展規模,我市一手抓項目推進,一手抓招商引資,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後勁。
常德高新區圍繞常德遠大等龍頭企業,狠抓產業鏈招商,力爭形成產業集群。今年來,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已籤約項目2個,總投資25.2億元,分別是投資20億元的正大科技潤滑油項目、投資5.2億元的多碳電池項目。同時,投資10億元的斯盛新能源電池產業園一期項目、投資1億元的旭昱新能源太陽能電池項目均已投產。
桃源縣緊緊盯住北京、深圳、上海及常德市武陵區等產業轉移重點區域,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項目,主動配套上下遊產業,推動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千方百計引進關聯度高、效益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好企業。在抓好親情招商、產業招商的基礎上,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力爭引進節能環保、新能源行業億元以上項目3個以上。
臨澧縣正在重點圍繞智能衛浴產業園全產業鏈項目、年處理60萬噸多型號城鄉生活垃圾與汙泥處理成套設備生產線項目積極開展工作……
全市築巢引鳳,發展綠色生產「鏈」氛圍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