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的故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李傑 魯融冰
5月的青藏高原天藍雲白、水碧山青,美若天堂。
千峰百嶂,巍峨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5月下旬,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出發,往東南方向行車約300公裡,便到了常德市援藏工作隊駐紮的地方——隆子縣。
隆子縣航拍全景(常德日報傳媒集團記者劉頌提供)
2016年7月,常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隊來到喜馬拉雅山東段北麓的隆子縣工作。工作隊由5名黨政幹部和3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他們克服各種困難,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奮力改變高原面貌。
在隆子縣走訪5天,記者聽到了關於常德援藏人員的一個個感人故事,當地幹部群眾稱他們是「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缺氧不缺精神
隆子縣海拔3900米至4300米。全縣3萬餘人,藏族佔99%以上。
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進藏第一天,在202省道上前行,陽光、大雪、冰雹、強降雨輪番上演,無法預測下一段會遇到什麼天氣。行至海拔5100米的雅堆扎拉山時,人一下喘不過氣來。
藏區道路有如天險
「頭痛、暈厥是家常便飯,醒來後就繼續工作。」常德援藏幹部、隆子縣住建局副局長何銓告訴記者,入藏3年來,如何適應高寒低壓缺氧環境,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何銓記得,剛到高原時,隆子縣要選定易地搬遷地址,他到加玉鄉普玉村實地踏勘。山路崎嶇,一路顛簸,他突然感覺頭暈心慌、胸悶氣急、四肢麻木痙攣,當時胃裡吐得一乾二淨,人幾近虛脫。
隆子縣中學校園
在隆子縣中學工作的常德援藏教師戴明,每周要上18節體育課。「有一次帶著學生運動時,戴老師突然意識迷糊,摔倒在球場。」隆子縣中學黨支部書記次仁頓珠趕緊把戴明送到醫院。第二天,戴明又帶著學生上起了體育課。
常德援藏醫生、在隆子縣人民醫院工作的唐永忠告訴記者,青藏高原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40%至50%,高原反應隨時可以讓一個人倒下。
常德市援藏幹部、隆子縣委副書記覃歇民在學校調研
失眠、頭痛胸悶、血壓上升、體質和記憶力嚴重下降……常德援藏人員都出現過這樣的症狀,但他們始終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重「輸血」,更重「造血」
5月的高原,楊柳破芽吐綠,隆子縣到處生機勃勃。
由常德援建的隆子縣汙水處理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常德援藏幹部、隆子縣副縣長詹學明介紹,汙水處理廠正式運行後,將徹底改變隆子縣城汙水直排的狀況,為高原治汙積累經驗。
隆子縣汙水處理廠淨化池
在隆子縣「菜籃子」工程產業園區,溫室大棚裡鮮花盛開、果香撲鼻。園區負責人扎西多吉告訴記者,在常德援藏工作隊幫助下,園區一期工程已建設智能溫室大棚2座,計2076平方米,PC陽光板溫室大棚106座,開當地有機蔬菜規模化、設施化生產先河。
溫室大棚內種植有近百種蔬菜
在上一批援藏工作隊工作基礎上,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借鑑常德城市改造提質經驗,通過「城區擴容、划行規市、管線入地」,使隆子縣城建設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被世界地理雜誌稱為「西藏最乾淨的縣城」。
校園裡,孩子們面對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
此外,玉麥鄉玉麥村等3個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也成為西藏邊疆建設的亮點,隆子縣中學等9所中小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教育均衡發展檢查驗收,提質改造後的隆子縣人民醫院成為山南市綜合標準最高的縣級醫院……
如今的玉麥鄉玉麥村已打造成邊境小康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常德市援藏幹部、隆子縣委副書記覃歇民說,自1995年開始,常德市先後派出8批援藏人員,與當地幹部群眾共建美好家園。除了在資金、項目等方面進行「輸血」,常德援建工作更注重「造血」,推動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去年,隆子縣實現生產總值12.34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5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52.5%、26%。
三年援藏一生情
「醫生叔叔像親人一樣,說話時輕聲細語。」5月21日,在隆子縣人民醫院,7歲的尼瑪曲珍說起其主治醫生唐永忠,眼裡滿是感激。
縣人民醫院即將完成提質改造
傾情雪域群眾,關注民生福祉。近3年來,常德援藏幹部、隆子縣衛計委副主任李軍先後2次帶領援藏人員到鄉鎮開展衣物捐贈和義診活動,共捐贈衣物5800餘件,接診藏胞1800多人次,發放藥品價值9萬多元。
在隆子縣養老院,說起常德援藏人員,今年69歲的格桑卓嘎豎起大拇指:「他們來了,我們老人過上了幸福生活。」隆子縣民政局副局長加措介紹,常德援藏工作隊投入2500萬元,為養老院每間住房安裝供暖設備,並修繕了陽光房、洗衣房、醫務室。
養老院陽光房,整潔明亮,環境舒適
老人在這裡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以前要走很遠把水背回家,現在打開水龍頭,自來水譁譁流了出來。」隆子鎮宗雪村村民卓瑪說,去年6月,常德援藏工作隊在村裡實施供水建設項目,解決了100多戶村民以及5000多頭牲口的飲水問題。
在隆子縣常德廣場,藏漢同胞載歌載舞
隆子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35戶7020人。近3年來,常德援藏幹部、隆子縣委常委、副縣長賀吉敏走遍了隆子縣11個鄉鎮80個村,主持或參加扶貧相關會議83次,議定事項580多項。去年底,隆子縣實現脫貧摘帽。
據統計,從1995年以來,常德共安排援藏資金和物資2億多元,實施援藏項目50多個。其中,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實施項目9個,已基本完成。
採訪團在文英亭集體悼念因公殉職的援藏幹部何文英
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的工作即將結束,一位常德援藏幹部動情地說:「3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隆子縣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永遠會把它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