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第五次短期援藏期間,伍國強(左)在指導當地農戶養蜂。記者彭紅霞
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時茂)你的夢想是什麼?你願為之付出多大的努力?市農業農村局幹部伍國強用5次援藏的累累碩果來作答。
早在2014年4月第一次援藏時,當地農牧民的生活、收入狀況令他很不是滋味,一個「為藏族同胞找一條致富路」的夢想在心裡生根發芽。
作為貢嘎縣多年來首位農牧技術專業的援藏人員,伍國強曾多次深入牧區為農牧民禽畜養殖提供疫病防控技術保障,首次在西藏山南地區推廣牛尾採血法等先進的獸防技術,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藏族獸醫,還把瀏陽鄉村建設的「一村一品」經驗和蔬菜種植技術在西藏成功推廣。
效果最明顯的當屬養蜂。依託當地豐富的天然蜜源植物,伍國強做科普、辦技能培訓班、組織撰寫藏漢雙語《西藏高原養蜂技術概論》,通過「理論+實踐」指導藏族同胞養蜂,培育了一個甜蜜的產業,填補了當地產業空白。
截至目前,貢嘎縣已經建立了12個養蜂示範場,產蜜23噸,為藏族同胞帶來經濟收入超百萬元。伍國強用一隻小蜜蜂為藏族同胞鋪就致富路的夢想逐漸成為現實。
今年6月份,伍國強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源性腦梗。但結束治療後,他不顧親友同事的勸阻,毅然返回貢嘎,直奔蜂場。
回到瀏陽後,他不時接到學員諮詢養蜂技術的電話,並為蜂農賣蜜牽線搭橋。他始終忘不了分別前那句「伍老師,你明年還來嗎」。因此,他承諾:「只要有需要,只要身體允許,我願意繼續上高原。」
近年,伍國強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還獲得中宣部「最美支邊人」、湖南省短期技術援藏貢獻獎、「山南市第二屆優秀人才」等榮譽。但他說,成績屬於過去,榮譽更是鞭策,唯有更努力做更多事情才能心安,「能用手中的技術幫老百姓做一些事,是我最大的收穫。」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來源:瀏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