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智力援藏、產業援藏等 合作項目籤約

2020-11-29 大洋網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申卉)廣東企業在林芝設立高原生物醫藥研發中心,開闢越野徒步等戶外運動培訓中心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昨日,2020年廣東省對口支援林芝項目對接籤約暨旅遊招商推介會在廣州舉行。本次對接會旨在進一步加強粵藏交流與合作,拓展結對幫扶範圍,鼓勵粵企赴林芝投資興業,宣傳林芝旅遊資源,促進兩地旅遊合作共贏,助力推動受援地產業發展,推動對口支援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對接會共吸引了來自廣東的80多家企業、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等100餘人參加活動。

  據介紹,廣東省與西藏林芝市在旅遊、資源、市場等領域互補性強,合作領域廣闊。本次推介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的產業、市場、企業等優勢,促進更多企業到林芝市投資發展,有利於帶動當地增強經濟發展的「造血」功能,提升廣東省與林芝市的經貿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推動兩市在經貿、科技、文化、旅遊等多領域合作、全方位對接,促進兩市經濟社會互動發展。

  據悉,本次對接會共籤約智力援藏、產業援藏、旅遊援藏等16個合作項目。其中,林芝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佛山高新技術區籤訂結對共建合作協議,兩區將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促進兩地企業及行業協會之間建立對口協作關係,建立優勢互補、產業對接、技術合作、信息互通機制。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林芝經開區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籤訂高原生命科學研究合作協議,三方將在精準醫學檢驗、公共衛生安全、珍稀資源研究、保護和利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相關焦點

  • 產業援藏再下一城 中核集團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投資協議籤定
    產業援藏再下一城 中核集團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投資協議籤定 發布時間:2019-12-31 13:00    來源:中核坤能
  • 研究不忘初始心 廣東援藏兩兼顧
    2009年,廣東省和東莞市利用南方醫科大學在比較醫學和實驗動物研發領域的資源、人才和技術優勢,結合松山湖科技園區的資金、管理、區位以及產業化發展優勢,在廣東東莞市建立了實驗動物基地。該基地佔地面積100畝,其中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動物生產設施30000平方米,實驗大樓5000平方米。
  • 「民生援藏」築牢美好生活根基
    藏藥材種植產業項目總投資800萬元,正在大力推進…… 記者從昨日上午我市召開的對口援藏工作座談會獲悉,自2016年開始對口支援西藏朗縣工作後,惠州就堅持把「民生援藏」作為各項支援工作的龍頭,推動項目向民生領域傾斜。
  • 援藏幹部的「小目標」
    當拉薩提出將高新數字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的時候在他看來,寧算科技成功紮根拉薩,打造面向南亞的國際數據核心節點,正是北京抓住推動拉薩持續發展「牛鼻子」的典型——做強做大產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當地老百姓謀劃好一批項目,把規劃做出來。」孫金成發現,北京第九批援藏幹部均任實職、幹實活,讓當地老百姓感受到,大家是掛實職、幹實事兒,不是坐辦公室走過場、刷資歷。進藏僅半年,孫金成就多次到全市8個縣區和4個經濟功能區實地走訪調研,並全力做好資金管理與調度工作。
  • 湖南日報要聞頭條丨瀏陽援藏幹部伍國強:援藏養蜂,漸入佳境
    伍國強,我省派駐貢嘎縣短期援藏隊的農牧業技術推廣專家、瀏陽市農業農村局幹部。今年是他第5次短期援藏。2019年,他獲評「最美支邊人」「中國好人」(敬業奉獻類)。 這次援藏伍國強於4月30日到達貢嘎,為期半年。
  • 廣州援藏仿野生天麻項目進入市場化推廣
    原標題:廣州援藏仿野生天麻項目進入市場化推廣  科技日報訊 (記者左朝勝)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廣州國際中醫藥大健康服務業博覽會日前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在博覽會上,西藏林芝地區一種仿野生的天麻,引起了廣州人的強烈關注。
  • 上海援藏江孜小組創新組建「一協會兩中心」 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為進一步鞏固江孜縣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進一步激發群眾創新創業的致富熱情和內生動力,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江孜小組按照上海市援藏聯絡組的要求,轉變發展理念、創新智力援藏、推進智慧富農
  • 氣象部門全力援藏成效顯著_資訊_中國...
    覆蓋西藏562個鄉鎮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基本建成;55名氣象科技工作者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籤訂11項合作協議;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和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基本形成……自2016年全國氣象部門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在中國氣象局黨組的重視支持和氣象部門各援藏單位的積極援助下,西藏自治區和四川
  • 2020年科普援藏活動結束 科普活動精彩紛呈
    廣東科學中心科普隊帶去科學實驗表演(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為進一步支持西藏科普能力建設,9月14日-20日,科技部聯合上海市科委、重慶市科技局、廣州市科技局、上海市浦東科經委、上海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等兄弟省市科技系統組成科普援藏工作組走進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劇本研討會在榕舉行 今年六月開機
    23日下午,福建省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在福州舉行福建省重點文化項目——電影《太陽和月亮》劇本研討會。該片劇本由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孫永明執筆創作,歷時四年。影片講述一位漢族鋼琴老師周潔妮去西藏尋找音樂靈魂,在西藏遇到了具有彈鋼琴天賦的藏族女孩達娃及其母親、援藏幹部方松林等,演繹了援藏幹部方松林幫助達娃家戰勝貧困,並幫助達娃實現音樂夢想,展現援藏幹部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會上,與會專家對電影劇本的主題、結構、情節等予以高度評價,期待該電影早日拍攝,並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
    2019年10月13日,民族團結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儀式在福州大戲院隆重舉行。影片總長90分鐘,這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獻禮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兩代援藏工作者與藏族同胞互相關愛、共同奮鬥、友情至深的故事,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援藏事業之美、青藏高原之美。而《太陽和月亮》則是古諾鋼琴首次登上電影熒幕的作品。
  • 「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的故事
    常德援藏幹部、隆子縣副縣長詹學明介紹,汙水處理廠正式運行後,將徹底改變隆子縣城汙水直排的狀況,為高原治汙積累經驗。 隆子縣汙水處理廠淨化池 在隆子縣「菜籃子」工程產業園區,溫室大棚裡鮮花盛開、果香撲鼻。
  • 援藏丨華能集團:雪域高原綻放「三色」之光
    在2017年6月13日舉行的央企助力富民興藏會議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曾3次提到華能雅江公司,充分肯定了華能集團為西藏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  近年來,隨著西藏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藏中電網枯水期電力電量供需矛盾凸顯,阿里地區也出現了供電緊張局面。
  • 濰坊援藏採訪紀實②:教育援藏,星星之火點亮雪域高原教育之光
    編者按:2016年6月,濰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組(以下簡稱「援藏工作組」),帶著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重託,進駐西藏南木林縣,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三年來,在濰坊市委、市政府和山東省援藏中心組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援藏工作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南木林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在歷批援藏工作組打下的堅實基礎上,不忘初心,永不懈怠,撲下身子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幹,圓滿完成援藏目標任務,實現對口援藏工作新突破。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儀式近日在西藏昌都舉行。   據悉,電影《太陽和月亮》得到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高度認可,被列為文藝創作扶持項目。
  • 柳工攜手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綻放熒幕
    2019年6月18日,由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昌都市委宣傳部主辦、西藏恆躍柳工傾情贊助、董事長洪加友先生親自參與策劃,向祖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民族團結、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路演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 堅守一顆初心 援藏發揮作用 □吳麗珠
    為了守護醫者初心,也為了踐行人生使命,我參加過柔性援疆工作,去年,我又踏上了對口援藏之路。 徵求家人意見時,他們曾表達了很多顧慮,高原反應、飲食習慣、身體狀況等都是重點關注的話題。我深知援藏工作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也清楚這是醫生救死扶傷的使命所在。我是一名懷揣初心的普通醫生,也是一名肩扛使命的光榮共產黨員。
  • 上海第七批援藏幹部打造大型原生態實景劇《江孜印跡》
    專題:    東方網特別策劃:紀念上海對口援藏20周年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江孜印跡》實景劇是上海第七批援藏幹部充分利用江孜獨特的文脈、地脈、人脈,以宗山古堡、白居寺、祭祀山為背景,配以光
  • 福建援藏電影三部曲 《太陽和月亮》將開拍
    N海都記者 吳開興 海都訊 去年,福建一部援藏電影《追你到天邊》上映,得到許多觀眾好評。昨日,作為福建援藏電影三部曲第二部的《太陽和月亮》的劇本研討會在福州舉行,編劇孫永明和福建一些援藏幹部一起討論劇本創作,西藏影視家協會秘書長也到場參加。據介紹,這部電影將在今年年底開拍。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在福州舉行
    新華網 張婷婷 攝新華網福州10月14日電(張婷婷)講述民族團結的援藏題材影片《太陽和月亮》13日在福州舉行首映式。電影總長90分鐘,預計於12月在全國公映。據介紹,電影《太陽和月亮》以援藏幹部修路為引,通過講述援藏幹部在幫助西藏貧困村修路過程中,與藏族孩子結下深厚的友誼並資助她圓了鋼琴夢的故事,展示了兩代援藏工作者與藏族同胞互相關愛、共同奮鬥的深厚友情,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援藏事業之美、青藏高原之美。電影取景西藏,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