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援藏」築牢美好生活根基

2020-12-04 今日惠州網

針對朗縣民生領域最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惠州幫助確立了村莊改造「雨汙分流、人畜分離、安全飲水、危房改造」四覆蓋原則;今年,惠州援朗項目總投資7501萬元,其中,省規劃內的小康示範村建設項目及江南新城給排水項目等民生類項目總投資6701萬元,目前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全部竣工;藏藥材種植產業項目總投資800萬元,正在大力推進……

記者從昨日上午我市召開的對口援藏工作座談會獲悉,自2016年開始對口支援西藏朗縣工作後,惠州就堅持把「民生援藏」作為各項支援工作的龍頭,推動項目向民生領域傾斜。同時,惠州援藏工作組提前謀劃「十四五」援藏項目,爭取為朗縣落實一批惠民生、效益優的「十四五」援藏項目,為朗縣築牢美好生活根基。

上報32個省規劃援藏項目,民生類佔比超85%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新時代援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惠州援藏工作就是這麼做的,把大量的資金、精力投入到民生項目中。

為解決朗縣民生領域最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惠州幫助當地確立了村莊改造「雨汙分流、人畜分離、安全飲水、危房改造」四覆蓋原則,一年來共完成了8個高海拔地區、偏遠落後村莊的基礎改造,新建牛棚166個、廁所110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06套,鋪設給排水管道24.8千米,惠及560餘戶1860餘名農牧民群眾,大大提升和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居住環境。

與此同時,惠州援藏工作組多次組織朗縣相關單位到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爭取為朗縣落實一批惠民生、效益優的「十四五」援藏項目。據介紹,惠州上報給省規劃的32個援藏項目中,民生類佔比超過85%。

為解決當地出行問題,十二屆110次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建設好朗縣跨江大橋。目前,這一計劃外的民生援建工程也有了新的進展。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該項目已完成項目立項以及前置手續、可研評審。

惠州「林芝源」(7+2)消費援藏平臺門店11月運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在對口援藏工作中,惠州一邊「輸血」,一邊特別重視「造血」,以助力當地發展產業為抓手,帶動當地農牧民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通過提高產業造血功能,助力朗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朗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多種名貴藏藥材遍布6個鄉鎮。」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朗縣的拉多鄉是南派藏醫創始人蘇卡·娘尼多吉的故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前,惠州正在大力推進總投資800萬元的藏藥材種植產業項目,研究選取拉多鄉老扎村作為首期藏藥材種植試點村,規劃種植桃兒七、紫茉莉等藏藥材約300畝。

為此,惠州援藏工作組多次組織村民代表前往拉薩市、山南市考察學習藏藥材種植技術,目前已經順利完成藏藥材種植工作,種植藏藥材成活率超過95%。項目還新建了一座1005平方米的多功能藥材晾曬房,鋪設灌溉管道、水渠近7000米,覆蓋面積達1000畝。

與此同時,結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惠州正大力推動消費援藏工作。會議透露,位於惠州市江北菊花二路3號德城公館首層的惠州「林芝源」(7+2)消費援藏平臺門店,預計將於11月份完成裝修並投入運營。當前,惠州援藏工作組正攜手當地幹部群眾,開展「消費援藏、興商助農」為主題的電商直播,帶動幹部群眾轉變思想,學習運用新媒體等工具增加收入。

幫助朗縣開設林芝市首個眼科門診

醫療和教育是民生之需。朗縣當地醫療、教育領域短板問題突出,惠州為此加強了兩地醫療、教育的結對幫扶。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與朗縣人民醫院、惠州市中醫醫院與朗縣藏醫院已建立和強化了結對幫扶。在惠州的幫助下,朗縣人民醫院開設林芝市首個眼科門診,開展檢查治療600多人次;惠州市11所中小學與朗縣9所中小學「結親結對」,定期選派柔性支教教師,僅惠州學院就已累計選派30多名優秀大學生前往支教。

「我們大力推進智力援藏下沉一線,多措並舉解決朗縣醫療和教育的重點難點問題。」廣東省第九批援藏隊領導班子成員、朗縣工作組組長、朗縣縣委常務副書記鄭陸濱稱,為推動提升醫院服務管理水平,惠州協調安排援藏幹部下沉兼任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推動健全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增加醫院臨床路徑病種13種,外科、檢驗科、婦產科等科室相繼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推動提升朗縣中學教育質量,惠州協調安排援藏幹部下沉兼任朗縣中學副校長,研究制定提升中學教育質量方案,力爭幫助朗縣中學教育教學打開新局面。

據介紹,結合當地實際,惠州實施援藏醫療幹部包鄉鎮制度,並著力實現村醫培訓全覆蓋,累計培訓鄉鎮衛生院42名醫務人員和102名村醫人員。在教育方面,惠州設立了惠州市「鵝翔」教育獎勵基金,對朗縣優秀師生、學校進行獎勵,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累計獎勵優秀中小學生9人、優秀教師92人。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周瑜

相關焦點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保護生態環境 築牢發展根基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保護生態環境 築牢發展根基 2020-09-11 14:07:49| 中公教育 嫦娥一號升空,大興機場投入使用
  • 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紅色根基
    把少年兒童作為戰爭背景下的書寫對象,幫助孩子們認知殘酷的戰爭造就了無數的英雄,無數的英雄創造了今天的美好,構建孩子們堅定理想、不忘初心的精神坐標。 孩子與戰爭本身是一個殘酷的命題,但兒童戰爭小說又必須直面和解讀這個命題。除了給孩子們展示真實層面的戰爭狀態之外,更重要的是藝術層面的思想功能。對一個民族來講,戰爭的創傷已經癒合,但傷疤仍在。
  • 援藏幹部的「小目標」
    如今,北京援藏科技企業、註冊資本10億元的寧算科技拉薩數據中心一期一階段已完成建設,並開始試運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孫金成出生於1979年10月,長期在北京發改委工作,此前為社會發展處副處長,去年7月按照組織安排,出任拉薩市發改委副主任。
  • 湘潭縣茶恩寺鎮:「微積分」管理築牢鄉村治理根基
    柏棠村通過不斷探索與完善「微積分」管理,村民參與度與積極性越來越高,村級事務基本實現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由幹部「唱獨角戲」向群眾「跳集體舞」轉變,進一步築牢了基層社會治理根基。「微積分」管理模式的推廣,還擴大了群眾參與治安巡邏、矛盾化解參與的覆蓋面。
  • 「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的故事
    常德市援藏幹部、隆子縣委副書記覃歇民說,自1995年開始,常德市先後派出8批援藏人員,與當地幹部群眾共建美好家園。除了在資金、項目等方面進行「輸血」,常德援建工作更注重「造血」,推動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去年,隆子縣實現生產總值12.34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5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52.5%、26%。
  • 【霍爾果斯·民生】美好環境讓健康生活更美好
    百姓利益掛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霍爾果斯市各單位把環境整治作為重點的民生實事來抓,常態化開展衛生大掃除、完善公共設施、美化城鄉環境等愛國衛生運動,在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 築牢網絡安全之基 護航網民美好生活
    望城區委網信辦幹部職工自編自唱的《網絡安全Mojito》嗨翻全場,這群默默守護網絡空間的網信人用最炫最潮最酷的方式創意普及宣傳網絡安全知識、表達築牢網絡安全屏障的態度和決心以及推進網絡綜合治理執著與情懷。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
    2019年10月13日,民族團結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儀式在福州大戲院隆重舉行。影片總長90分鐘,這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獻禮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兩代援藏工作者與藏族同胞互相關愛、共同奮鬥、友情至深的故事,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援藏事業之美、青藏高原之美。而《太陽和月亮》則是古諾鋼琴首次登上電影熒幕的作品。
  • 級索鎮夯實根基築牢反邪教「第一道防線」
    為引導廣大群眾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群眾識邪、防邪、反邪、拒邪意識,真正讓群眾與邪教「絕緣」,該鎮大力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建築工地、進機關、進園區企業、進超市等「六進」宣傳活動,面對面向群眾發放反邪教彩頁,講解邪教的種類、騙人的伎倆,真正讓群眾遠離邪教、反對邪教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 濰坊援藏採訪紀實②:教育援藏,星星之火點亮雪域高原教育之光
    編者按:2016年6月,濰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組(以下簡稱「援藏工作組」),帶著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重託,進駐西藏南木林縣,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日前,記者跟隨濰坊採訪團前往南木林縣實地採訪援藏幹部的工作生活,鏤刻他們的創業足跡,感受他們的赤子情懷,凝望他們的援建豐碑。「馬蘭花開、馬蘭花開、風吹雨打都不怕......請你馬上就開花,開幾朵呢……」伴隨著濰坊育華學校老師「三朵」命令的發出,孩子們三三抱成團。
  • 中山三院援藏醫療隊成功救治1.57公斤重「巴掌」寶寶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2月31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該院援藏醫療隊高質量完成了為期八個月的對口幫扶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人民醫院任務,載譽歸來。 察雅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地處橫斷山脈,海拔3200米,交通不便,醫療水平有限。
  • 江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進一步紮實做好援藏工作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抓好貫徹落實,進一步紮實做好我省援藏工作。,始終把「十個必須」作為援藏工作的指針和標尺,推動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三要準確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西藏夯實全面小康成果,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廣東智力援藏、產業援藏等 合作項目籤約
    據悉,本次對接會共籤約智力援藏、產業援藏、旅遊援藏等16個合作項目。其中,林芝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佛山高新技術區籤訂結對共建合作協議,兩區將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促進兩地企業及行業協會之間建立對口協作關係,建立優勢互補、產業對接、技術合作、信息互通機制。
  • 渝北 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渝北 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文明城區引領 民生實事夯基點擊圖片查看版面「即將過去的『十三五』,對於我們普通的市民生活來說,就是一個字:美。」家住渝北區寶聖東路501號的李小敏說,「因為文明城區的持續提升,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真正體現了文明、和諧、美好。」
  • 福建援藏電影三部曲 《太陽和月亮》將開拍
    N海都記者 吳開興 海都訊 去年,福建一部援藏電影《追你到天邊》上映,得到許多觀眾好評。昨日,作為福建援藏電影三部曲第二部的《太陽和月亮》的劇本研討會在福州舉行,編劇孫永明和福建一些援藏幹部一起討論劇本創作,西藏影視家協會秘書長也到場參加。據介紹,這部電影將在今年年底開拍。
  • 淮安:堅守初心增進民生福祉 以民為本勾勒幸福生活
    中國江蘇網12月31日訊(通訊員 袁帥之 記者 羅鵬)養老保險金連年上漲,老年人老有所樂;綜合教育實力位列前茅,80%以上的中小學生在優質學校就讀;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美麗鄉村入畫來......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十三五」期間,淮安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堅守發展為民初心,著眼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問題,持續推進"民生十件實事"項目,在共建共享中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 湖南日報要聞頭條丨瀏陽援藏幹部伍國強:援藏養蜂,漸入佳境
    伍國強,我省派駐貢嘎縣短期援藏隊的農牧業技術推廣專家、瀏陽市農業農村局幹部。今年是他第5次短期援藏。2019年,他獲評「最美支邊人」「中國好人」(敬業奉獻類)。 這次援藏伍國強於4月30日到達貢嘎,為期半年。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研究不忘初始心 廣東援藏兩兼顧
    顧為望教授團隊對西藏小型豬研究起始於他的援藏活動,多年來顧為望教授不辭艱辛9次往返西藏多次深入牧區,從藏豬進行異地保種到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他一直沒有忘記當初援藏的「初心」。廣東省援藏工作也十分注重結合當地實際,著力扶持優勢主導產業,重點扶持特色農牧業做大做強。2013年在林芝地區措高鄉幫扶建立了第一個藏豬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