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朗縣民生領域最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惠州幫助確立了村莊改造「雨汙分流、人畜分離、安全飲水、危房改造」四覆蓋原則;今年,惠州援朗項目總投資7501萬元,其中,省規劃內的小康示範村建設項目及江南新城給排水項目等民生類項目總投資6701萬元,目前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全部竣工;藏藥材種植產業項目總投資800萬元,正在大力推進……
記者從昨日上午我市召開的對口援藏工作座談會獲悉,自2016年開始對口支援西藏朗縣工作後,惠州就堅持把「民生援藏」作為各項支援工作的龍頭,推動項目向民生領域傾斜。同時,惠州援藏工作組提前謀劃「十四五」援藏項目,爭取為朗縣落實一批惠民生、效益優的「十四五」援藏項目,為朗縣築牢美好生活根基。
上報32個省規劃援藏項目,民生類佔比超85%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新時代援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惠州援藏工作就是這麼做的,把大量的資金、精力投入到民生項目中。
為解決朗縣民生領域最急需解決的短板問題,惠州幫助當地確立了村莊改造「雨汙分流、人畜分離、安全飲水、危房改造」四覆蓋原則,一年來共完成了8個高海拔地區、偏遠落後村莊的基礎改造,新建牛棚166個、廁所110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06套,鋪設給排水管道24.8千米,惠及560餘戶1860餘名農牧民群眾,大大提升和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居住環境。
與此同時,惠州援藏工作組多次組織朗縣相關單位到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爭取為朗縣落實一批惠民生、效益優的「十四五」援藏項目。據介紹,惠州上報給省規劃的32個援藏項目中,民生類佔比超過85%。
為解決當地出行問題,十二屆110次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建設好朗縣跨江大橋。目前,這一計劃外的民生援建工程也有了新的進展。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該項目已完成項目立項以及前置手續、可研評審。
惠州「林芝源」(7+2)消費援藏平臺門店11月運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在對口援藏工作中,惠州一邊「輸血」,一邊特別重視「造血」,以助力當地發展產業為抓手,帶動當地農牧民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通過提高產業造血功能,助力朗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朗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多種名貴藏藥材遍布6個鄉鎮。」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朗縣的拉多鄉是南派藏醫創始人蘇卡·娘尼多吉的故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前,惠州正在大力推進總投資800萬元的藏藥材種植產業項目,研究選取拉多鄉老扎村作為首期藏藥材種植試點村,規劃種植桃兒七、紫茉莉等藏藥材約300畝。
為此,惠州援藏工作組多次組織村民代表前往拉薩市、山南市考察學習藏藥材種植技術,目前已經順利完成藏藥材種植工作,種植藏藥材成活率超過95%。項目還新建了一座1005平方米的多功能藥材晾曬房,鋪設灌溉管道、水渠近7000米,覆蓋面積達1000畝。
與此同時,結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惠州正大力推動消費援藏工作。會議透露,位於惠州市江北菊花二路3號德城公館首層的惠州「林芝源」(7+2)消費援藏平臺門店,預計將於11月份完成裝修並投入運營。當前,惠州援藏工作組正攜手當地幹部群眾,開展「消費援藏、興商助農」為主題的電商直播,帶動幹部群眾轉變思想,學習運用新媒體等工具增加收入。
幫助朗縣開設林芝市首個眼科門診
醫療和教育是民生之需。朗縣當地醫療、教育領域短板問題突出,惠州為此加強了兩地醫療、教育的結對幫扶。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與朗縣人民醫院、惠州市中醫醫院與朗縣藏醫院已建立和強化了結對幫扶。在惠州的幫助下,朗縣人民醫院開設林芝市首個眼科門診,開展檢查治療600多人次;惠州市11所中小學與朗縣9所中小學「結親結對」,定期選派柔性支教教師,僅惠州學院就已累計選派30多名優秀大學生前往支教。
「我們大力推進智力援藏下沉一線,多措並舉解決朗縣醫療和教育的重點難點問題。」廣東省第九批援藏隊領導班子成員、朗縣工作組組長、朗縣縣委常務副書記鄭陸濱稱,為推動提升醫院服務管理水平,惠州協調安排援藏幹部下沉兼任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推動健全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增加醫院臨床路徑病種13種,外科、檢驗科、婦產科等科室相繼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推動提升朗縣中學教育質量,惠州協調安排援藏幹部下沉兼任朗縣中學副校長,研究制定提升中學教育質量方案,力爭幫助朗縣中學教育教學打開新局面。
據介紹,結合當地實際,惠州實施援藏醫療幹部包鄉鎮制度,並著力實現村醫培訓全覆蓋,累計培訓鄉鎮衛生院42名醫務人員和102名村醫人員。在教育方面,惠州設立了惠州市「鵝翔」教育獎勵基金,對朗縣優秀師生、學校進行獎勵,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累計獎勵優秀中小學生9人、優秀教師92人。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