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萬裡,初心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初心和使命的闡述振聾發聵。
從踏入醫學殿堂的那刻起,「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誓詞就深刻地印在我心底。為了守護醫者初心,也為了踐行人生使命,我參加過柔性援疆工作,去年,我又踏上了對口援藏之路。
徵求家人意見時,他們曾表達了很多顧慮,高原反應、飲食習慣、身體狀況等都是重點關注的話題。我深知援藏工作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也清楚這是醫生救死扶傷的使命所在。我是一名懷揣初心的普通醫生,也是一名肩扛使命的光榮共產黨員。一名合格的共產黨人理想信念中有初心,根本宗旨中有初心,奮鬥目標中也有初心。有了初心就有了方向和動力、責任和擔當、精神和使命。當組織需要有人擔負起援藏這一項光榮使命時,更應義不容辭,把握住這次錘鍊自己的機會。
由於當地婦產科存在著醫療力量薄弱、醫療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老百姓對衛生知識嚴重缺乏等問題,醫生護士往往怕擔責而不敢接收病人。為了能提高當地醫療救治水平,我引導他們在每周的理論教學課上,針對平時臨床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集中研討,先後開展了婦產科醫療專題授課30餘次,培訓人員達200餘人次,指導當地醫療人員大膽將理論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的同時,幫助婦產科逐步建立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機制,健全了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強化了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在藏一年,我共接診患者2000餘人次,實施大小手術300餘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0項,監護出生嬰兒120多名,醫院門診量較以往增長了近10倍。面對較為落後的醫療救助條件,全體醫護人員始終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砥礪前行,恢復開展了近十項婦產科技術項目,避免了患者長途異地就診,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與支持,受到社會廣泛好評。可救治病種從既往單一住院分娩到如今多樣化診療,當地醫生從之前不會做、不敢做,到後來可獨立完成人工流產術等多項醫療技能,醫院的救治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醫生的使命是救死扶傷,黨員的使命是為人民服務。我是一名普通醫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高原反應帶來的種種不適,患者每一次發自內心的微笑、每一個肯定的眼神、每一句感謝的話語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與支持。
當地醫院曾在深夜接診一位準備自然臨產的足月妊娠初產婦。彩超提示胎兒臍帶繞頸兩周,情勢嚴峻。面對胎兒出現的嚴重缺氧情況,就算立即採取剖宮產手術可能也來不及保住胎兒性命,我當機立斷決定施行產鉗助產術並助產婦順利分娩一活男嬰。經歷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後,初為人母的媽媽感激不盡,看著懷裡可愛的嬰兒,連聲道謝:「醫生,謝謝你,辛苦了!」
我時常被問到「為什麼援藏」這一問題。不少人認為援藏幹部是來鍍金的,一年時間做不出什麼實際的工作成績。援藏幹部,到底是不是來鍍金的?我的援藏幹部朋友們告訴我:若為鍍金,不必援藏。在藏的種種艱苦條件自不必說,單是高原上可能帶來的各種身體不適,就足以讓抱著「鍍金」念頭的人望而卻步。
經過一年援藏的切身磨鍊,我也有了答案:援藏幹部群體在西藏,確實鍍了「金」。首先鍍的是思想境界上的「金」。個人的利益得失計較少了,對西藏、民族、國家的發展思考得多了;從內地到西藏工作,是對每一個援藏幹部政治敏銳性和政策執行力的嚴峻考驗。其次鍍的是能力水平上的「金」。在將內地先進的醫療理念與西藏特有的風土人情有機結合的過程中,需要克服許多在內地遇不到的困難,時刻警醒自己提升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最後鍍的是群眾與幹部關係上的「金」。西藏工作中需要特別重視維護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眾之間的團結,在思考如何凝聚人心的過程中去更深刻地領悟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時光如白駒過隙,援藏工作進入尾聲之際,同事們紛紛挽留我:「老師你多留一年吧!」「老師,這一年我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報以微笑,但內心五味陳雜。在藏一年,我始終保有醫者初心,竭盡全力幫助他們提高醫療水平,變「輸血」為「造血」;也一直牢記黨員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縱有諸多不足,只要他們能學有所獲,我的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