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5大極度稀罕動物,圖3僅存中國,被宣布可能已經滅絕

2020-11-24 喵說動物

夏威夷僧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一生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海豹,現僅少量存活在夏威夷群島附近海域,儘管已經被人保護起來,但日益嚴重的海洋汙染仍不斷威脅著它們的生命。

扁吻魚,為世界極度珍貴的裂腹魚類,僅產於我國新疆塔裡木水系。這種魚類十分古老,距今已經有著三億多年生存歷史,素有古魚類活化石之美譽,與陸地上的大熊貓同屬於一個保護級別。

臺灣雲豹,亦稱作烏雲豹,是中國極度稀罕的貓科動物之一,僅分布在臺灣少數地區。因其體表分布著約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而得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臺灣雲豹就因人類活動而銷聲匿跡,迄今已經絕跡超過四十年,當地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可能已經滅絕了。

中華蛩蠊,中國珍稀的蛩蠊目動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我國科察人員首次在長白山中發現到。現今是國內僅有的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之一。雖然外形上與雙尾蟲十分相似,但雙尾蟲屬於害蟲,兩者的保護級別存在天壤之別。

加利福尼亞神鷹,一種分布在墨西哥地區的極度瀕危鳥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加利福尼亞神鷹的野生數量驟降至24隻,經過人工保護等措施,終於將這一瀕危物種挽救了回來,但如今數目仍舊極度稀少。

相關焦點

  • 7種極度瀕危的動物,第5種只存在中國,可能已滅絕
    務川臭蛙,中國特有的兩棲動物,已知唯一分布地區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喀斯特洞穴中,常棲息洞穴中,鮮有人知,對環境要求高,數量非常少,臨近滅絕。鹿瞪羚,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的一種羚羊亞科,屬季節性遷移動物,是生命力很頑強的一種哺乳動物,野處總數不超過100頭,是一種近乎滅絕的動物。
  • 中國極度瀕危的5類動物,圖3在上世紀曾被人吃至野外滅絕
    扁吻魚,俗稱新疆大頭魚,在世界上屬於極為珍貴的裂腹魚類,距今有著長達三億多年生存歷史,現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野外種群數量極其稀少,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同屬於一級保護動物。伊犁鼠兔,僅分布於我國新疆地區的小型山地哺乳動物,現處於極度瀕危的困境中。
  • 5種即將滅絕的動物,圖3在中國僅存兩隻,正極力挽救
    原本為數不多的巴基斯坦沙貓經過人類大肆捕捉之後,現已瀕臨滅絕。華南虎,又稱作南中國虎,中國特有的虎類亞種,在過去南中國虎曾經大量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域,因為人類活動以及商業捕殺等行為,現今野外存在華南虎的可能性十分渺小,不少專家都認為華南虎已經在野外滅絕了。斑鱉,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龜類動物,目前在世界上人類只發現到4隻存活個體,其中在中國境內僅存兩隻,均棲息在蘇州動物園中。
  • 全球「最稀少」的動物: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一個僅存2隻
    【全球「最稀少」的動物: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一個僅存2隻】華南虎: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人們一般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 中國瀕臨滅絕的珍貴動物,圖3現僅存兩隻,滅絕命運或成定數
    藏羚羊,當年曾經是我國西藏地區舉目可見的珍貴動物,如今因為非法盜獵等因素,已經成為鳳毛麟角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我國為打擊非法盜獵分子已經破獲上百起盜獵事件,才將這一瀕危物種從滅絕的鬼門關中拉了回來。
  • 一百年來,在中國滅絕了多少種珍稀動物?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稱: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科學認為「正常的物種滅絕速率」應該是:一年滅絕物種10~25個之間,然而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研究發現,近幾十年內,約50%的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滅絕,據統計大約每年有27000多個物種滅絕,平均每天75個,每小時3個。
  • 這才是遠古時期的頂級掠食動物,圖3體長21米,可能仍未滅絕
    這才是遠古時期的頂級掠食動物,圖3體長21米,可能仍未滅絕
  • 全球五大極度瀕危物種,有兩種分布中國,最少的僅存三隻
    北方白犀牛,現今世界上只剩下三隻北方白犀牛,而其中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生育能力逐漸下降,這令它們自然孕育出新個體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時至今日,人們只可能通過科學手段才能延緩這一物種的滅絕時間。西部低地大猩猩,極度瀕危的猩猩亞種,同時也是我們動物園常見的大猩猩之一。
  • 5種在中國滅絕的動物,圖3一個世紀後被重新發現
    中國犀牛,歷史上中國是曾經大量存在犀牛的國家,在古代時期就已經有對犀牛的相關記載,由於犀牛角自古就被視為珍貴藥材,導致捕殺狩獵現象一直存在,但真正令中國犀牛走向滅絕的是近代人大量的商業性捕殺活動。中國犀牛具體滅絕時間為1922年。
  • 4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最有一個宣布野外滅絕。
    這種十分瀕危的鴨科動物,主要分布東亞、南亞以及東南亞地區,雖然其分布範圍廣,但由於過度狩獵和生境惡化,2015年,全球僅存500隻不到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其數量卻十分稀少,是極度瀕危的一種動物。,數量極少,瀕臨滅絕,但因其分布範圍狹小,人們對這種兩棲動物了解較少,甚至大多人聽都沒聽過。
  • [視頻]與恐龍同時代動物斑鱉 僅存5隻瀕臨滅絕
    [視頻]與恐龍同時代動物斑鱉 僅存5隻瀕臨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7日 18:03 來源:CCTV.com           斑鱉    斑鱉    CCTV.com消息:斑鱉是目前世界上最珍稀的一種巨型鱉類動物,它的成年個體可以達到2米以上,它不僅身形巨大,而且力量驚人,據說中國古代那些身背巨大石碑的動物就是斑鱉。
  • 5種稀有少見的動物,第3種滅絕多年後被發現
    澳洲毛鼻袋熊,澳大利亞地區特有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屬有袋類哺乳動物,非常珍稀瀕危,現今分布活動範圍僅限三公裡平方內,數量極少,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動物。袋食蟻獸,一種小型有袋動物,體長約40釐米,主要以白蟻為食,是世界上已知牙齒最多的陸生哺乳動物,數目達到52顆,袋食蟻獸每天可以吃約20000隻白蟻,其威脅來自狗與其他捕食者的獵食。草原西貒,分布於巴拉圭、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的一種古老生物,在早期科學家僅發現過草原西貒的化石遺蹟,因此被認為是滅絕的動物,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正式發現草原西貒依舊存在在世界上。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可能回來了,滅絕生物為何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地球在有記錄以來,總計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過程,這5次可以說導致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消失,而過後新的一個物種群體又出現了,也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種群,
  • 盤點已經滅絕的10種動物(組圖)
    袋狼:塔斯梅尼亞虎(1936年滅絕)  袋狼是近代很有名的身上附有袋子的食肉類動物。產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二十世紀,這個物種已經瀕臨滅絕。通常被人稱為塔斯梅尼亞虎(緣於它背部的條紋)。同時也被人稱為袋狼。通俗地講是塔斯虎(澳大利亞的口語講法)或是普通虎。它是這個物種中僅存的一類。
  • 我國5大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野外滅絕,全球僅剩不到50隻
    目前我國生存在野外的黔金絲猴已經不足一千隻,隨著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它們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流失。白鰭豚,別名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是我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多種人為因素,白鰭豚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了本世紀初,野外種群數量跌破五十隻,成為世界上12大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 5種被認為已滅絕的動物,第3種僅存中國,仍剩有活體
    拉斯維加斯豹紋蛙,又稱維加斯谷蛙,主要分布在內華達州的克拉克縣等地區,在克拉克縣曾發現了10個拉斯維加斯豹紋蛙的標本,現在被認為是已滅絕動物,經過仔細探查後依然不能發現它們的影蹤。東部美洲獅,屬美洲獅亞種,因其常棲息深山,因此也被叫做山獅,曾經分布在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北部,絕跡多年,已經超過 80 年未出現蹤跡,於2018年正式被宣布滅絕。白鰭豚,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區域的一種淡水鯨類,為中國特產,在野外已經絕跡很多年,被大多人認為是已滅絕的一個物種,但事實上白鰭豚並沒有完全滅絕,仍剩有極少數的活體存在。
  •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西班牙猞猁: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合會將西班牙猞猁列為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3種貓科動物之一。
  • 這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可能被復活,你最希望是哪個?
    從17世紀開始,來自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就已經滅絕了,這種鳥類高3米,重730公斤,可以說比任何鳥類都要更大,令人意外的是,它的現代近親是奇異鳥。如今,在科學家發現如何從古代蛋殼中提取DNA後,象鳥開始變得有了復活的可能。
  • 中國5類極度瀕危的珍貴物種,圖3至今仍出現在人們菜單上
    黔金絲猴,中國極度瀕危的金絲猴物種,現僅少量分布於貴州梵淨山中,生存範圍極其狹小,加之野生數量稀少,估測僅有不到一千隻,被現代科學家譽為「世界的獨生子」。藏原羚,我國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物種,常年生存在數千米高的山草原草甸一帶。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