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不但體積較大,而且距離我們也不是太遙遠,幾十億年來始終穩定地陪伴保護著地球,可以說是地球最忠誠的衛士了,除了時刻圍繞地球擔負著護衛的任務,它還對地球上的海洋、大氣產生潮汐影響並能在夜晚照亮地球黑暗的天空。
我們知道,現在主流觀點認為,曾經地球上的恐龍滅絕就可能是的在6500萬年前,由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造成的,那次撞擊在地球上引起了一系列超強的影響,對地球生物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為了證實這樣的推測,甚至有科學家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一個直徑在180~300公裡的撞擊坑。
那麼我們身邊的月球被小行星撞擊的機率高嗎?其實,我們從月球坑坑窪窪的表面上就可以發現,月球被小行星或隕石撞擊的機率和次數還是相當多的,月球上光是直徑大於1000米的撞擊坑就多達33000多個,位於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撞擊坑直徑可達295公裡,甚至可以把整個海南島都能裝進去,而最深的牛頓撞擊坑,深度達到了約8788米。
但是,至少從目前人類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月球碰上大型小行星的撞擊事件在近數萬年內幾乎並沒有出現過。月球上被發現的一處直徑約3000公裡的盆地,科學家也推測認為這是約在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撞擊形成的。那麼如果我們的月球衛士不幸被大型小行星撞擊,將會對地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這可能得從以下幾個情況考慮。
首先,要看這些小行星的大小,包括其質量、體積。就像數千萬年前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如果質量和體積不夠大的話,撞擊的影響也將會很有限,雖然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但是月球的引力也相對較小,小行星在被月球捕獲時,產生的重力加速度也相比地球要小,這就需要是一個更大質量和體積的小行星,如果是這樣的小行星,撞擊後才有會可能產生部分大型的碎片經過38萬公裡後砸向地球,到時我們就可能會面臨數個大型碎片的撞擊爆炸威脅及數以千計的流星雨景象,這樣的結果對地球及各種生物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其次,要看這顆大型小行星撞擊月球時的速度。速度越快撞擊的強度肯定會越高,發生超級爆炸的可能性也將會越大,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情景就好比一顆超強的核彈在月球上爆炸,這樣的爆炸可能會讓我們連續幾天看到月球上明亮的火光,甚至輻射到地球的光線不亞於白天的太陽光,雖然對於我們地球上的人類來說這只是一次無聲的爆炸,但足以讓我們對這個看似末日的景象產生無盡的恐懼。
再次,要看撞擊月球的小行星數量。如果有數個或數十個這樣的小行星撞擊月球,月球不但會瞬間成為一片火海,而且撞擊後的表面也將會顯得更加的不規則,甚至可能讓月球變成一顆殘缺的星球,這樣的後果必然會由於引力或自轉、公轉速度發生改變而對地球產生很大的影響,哪怕是看似很小的變動,我們的地球上潮汐、氣候環境等都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所有生物都可能難以承受的。
最後,要看小行星撞擊時的角度。如果小行星連續在適當的角度猛烈撞擊月球的話,程度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使月球的運行軌道發生微小的變化,甚至逐漸脫離目前的軌道,最終接近或遠離地球,如果月球距離地球慢慢接近的話,相互間的引力影響必然會增強,即使不會與地球發生碰撞,人類也難以適應變化後產生的一切後果,包括看到一顆在夜晚變得更大更亮的月球。而如果月球逐漸遠離地球甚至最終消失了,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不但地球失去了一個保護成了光杆司令,地球上的四季也將會變得更加不穩定,甚至造成冰河時代每隔千年就會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出現,而且從此地球的夜晚也將會是永遠的黑暗下去了。
不過,好在我們整個太陽系還是相對穩定的,我們也有著像木星、土星這樣的超大型行星以及一圈小行星帶的保護,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發生足夠數量多的大型小行星撞擊月球的機率還是非常低的,即使未來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屆時人類也應該具備了消除這些災難的能力了。
好了,今天的問題是:你認為月球的存在是一種巧合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