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外太空小行星直接落向地球,現有科技力量能把它摧毀嗎?

2020-12-02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我們所在的地球,其實無時無刻不在經受著來自太陽系內部以及邊緣小行星入侵的困擾。在太陽系的邊緣,存在著由眾多巖石、冰晶等物質組成的固態小星體,天文學家稱之為柯伊伯帶,那裡是很多彗星和小行星的來源地。而在太陽系內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也有一條小行星帶,那裡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固態巖質小行星,已經觀測到的就有幾十萬顆之多。

處於柯伊伯帶和小行星帶之間的小行星,經常會發生著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碰撞,有的融合成更大的天體,而有的四分五裂成為碎片,還有的在巨大撞擊力的作用下偏離了原來的軌道,在太陽系中向著四面八方前進,其中就有一部分向著地球的方向奔襲過來。

對於從太陽系邊緣入侵的小行星來說,木星起到了很好地保護作用,這個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依靠強大的萬有引力,將絕大部分的小行星攬入了她的懷抱,從而使得地球遭受撞擊的機率大大降低。與此同時,與地球形影不離的月球,同樣也發揮出了應有的保護功能,那些從木星引力逃離的小行星,以及從小行星帶向著地球方向飛來的小行星,也有很多都被月球的引力所吸引砸向月面,形成了數不清的隕石坑。

除了木星和月球的保護之外,地球的大氣層還是最後一道屏障,那些「掙脫能力」很強的小行星,在逃離了木星和月球引力的束縛下,在墜入地球之前,還要通過大氣層的考驗,在高度達上千公裡大氣層的阻攔下,大部分的小行星會因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而燃燒殆盡,體積大點的會在高溫下發生裂解,從而加速燃燒。只有那些體積非常巨大、密度非常高、速度非常快、硬度非常強的隕石,才有可能降落到地面,從而對地球產生嚴重的衝擊傷害。比如,6500萬年前引發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其直徑達到10公裡,爆炸當量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炸藥。

那麼,假如有一顆非常巨大的隕石再次降臨地球,以我們的科技水平能否阻擋呢?從目前的情況看難度應該非常大,因為小行星的事前監測就非常困難,因為它們本身不發光,移動速度又快,靠我們現有的太空探測器根本無法及時、準確地進行判斷,而一時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但是,科學家們早已關注過這個問題,從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論證,並且相應地進行了多項技術儲備工作。

人目前的飛彈攔截能力來看,使用飛彈攔截的效果估計行不通,主要是飛彈速度和攔截區域的選擇,最先進的也僅能達到第一宇宙速度,而小行星的速度遠大於此,因此必須迎頭攔截。假如在宇宙空間中攔截,那麼核爆產生的高能射線對小行星的損傷估計很有限,而如果在大氣層中攔截,那麼衝擊波是有了,但是一定會使小行星發生裂解,眾多的碎片產生的不可預估的傷害更加難以控制。

因此,在今後提高外太空攔截科技能力方面,重點將會放在深空核爆攔截之上,應用攜帶鑽地核彈的發射攔截飛船,在特定的時機發射鑽地核彈,鑽入小行星一定深度以後引爆,對於體積較小的小行星起到炸碎的作用,從而落到大氣層中全部燃燒;對於體積較大的小行星,則會改變其運行軌跡,從而偏離向地球墜落的路線。但是這個技術的前提,必須要留給太空飛船發射和深空航行充裕的時間,同時也要抓緊提升深空太空探測技術水平,做到早發現、早評估、早計劃、早實施,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護地球的安全。

相關焦點

  • 如果一顆小行星5年後撞擊地球,用飛彈可以攔截或摧毀它嗎?
    在電影《天地大衝撞》和《絕世天劫》的劇情設定中,地球面臨被小行星撞擊的毀滅性威脅。人類利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地球和自我的救贖,成功摧毀了小行星。但是還有一種結局,那就是人類無力阻止這樣的浩劫,儘可能深挖避免所保留文明的種子。如果真有這樣一顆衝我們而來的小行星,我們能用飛彈或其他方法自保嗎?
  • 若遭遇小行星撞地球,以人類現有的科技,需要害怕嗎?
    若遭遇小行星撞地球,以人類現有的科技,需要害怕嗎?可能是災難片看多的緣故,很多時候網友們也會提出疑問,如我們現在以現有的科技面對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撞地球,人類真的能夠阻擋這場災難嗎?這要是在平時可能只是打打口水仗,不過在之前BBC的科學家,曾經做出過一次非常劇烈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模擬辯論,在那一次大辯論中,他們討論出了至少三種方法可以對抗小行星,其實它也沒有那麼可怕。
  • 如果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我們能用核武器摧毀它嗎?
    我們總是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即將撞向地球,人類唯一的希望就是使用核彈對它進行摧毀。經過電腦精確地計算分析,科學家確定了這顆小行星的軌道,最終人類發射了一枚核武器,將小行星炸成了灰燼,地球又一次被拯救。
  • 摧毀衝向地球的小行星,拯救「世界末日」
    如果一顆能夠摧毀地球的巨大小行星即將撞擊我們,我們將如何阻止它(2017)?(圖片由Ethan Miller/Getty Images提供)37年來,我一直在思考摧毀一顆朝地球運行的巨大小行星的最好方法——在離地面幾英裡的地方引爆一枚熱核彈頭。如果處理得當,原子彈不會使小行星解體,但會使表面上任何易揮發的東西(如冰或甲烷)蒸發。
  • 用核彈摧毀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可行嗎?
    據《太陽報》消息,科學家發出警告,稱到 2135 年太空隕石 Bennu 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機率在 2700 分之一。從重量上來看,Bennu 絕對是一隻野獸。它的重量是鐵達尼號的 1,664 倍,直徑超過五個足球場。如果它擊中地球,其影響將釋放出 1945 年在廣島使用的原子彈能量的 8 萬倍。如果撞上地球,無疑這將是毀滅性的。
  • 如果一顆直徑2公裡的彗星衝向地球,能用核彈攔截的方式摧毀嗎?
    彗星的質量,與經常侵擾地球的小行星相比,總體來看比較偏小,有的彗核僅為幾百米,平均也就在幾公裡左右,像非常有名的哈雷彗星彗核直徑10公裡左右的還是比較少見的。周期性彗星每繞太陽運行一周,其彗核中的物質就會在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的作用下,散失1%左右,因此彗星相較於小行星來說,壽命要短得多。
  • 2029年,阿波菲斯可能撞向地球,人類能成功避免災難到來嗎?
    地球軌道附近,時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一旦改變自己的運行軌跡,很有可能會撞擊地球,要知道在6500萬年前,恐龍之所以會從地球上滅絕,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帶來的災難有關係。根據近段時間天文學家觀測,預計在2029年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如果它一旦撞擊地球後,人類文明會發生什麼改變?
  • 摧毀小行星需要多大的核彈?俄羅斯科學家做了實驗
    3月15日消息,為了模擬通過核彈頭摧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情景,俄羅斯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打造了縮小版的小行星模型並且藉助雷射將其摧毀。他們的實驗結果發表在《實驗和理論物理學》雜誌上,這項研究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更高的了解需要什麼類型的爆炸力才能夠讓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改變運行路線。
  • 小行星能把地球撞出軌道嗎?
    當這些碎片降落時,地球的質量也在逐漸增加,許多人都想知道這些撞擊是否會產生更大的影響。更具體地來說,就像本文所提出這個問題,小行星直接撞擊會使地球脫離其軌道嗎?儘管這個隕石坑的實際大小還存在一些爭論,因為實際撞擊地點在水下,它的直徑在100-180英裡之間,如果不能算作是最大的隕石坑,那它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所造成的範圍最廣的隕石坑之一。據悉,這來自於一顆直徑近10英裡的小行星的撞擊,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造成了全球範圍的寒冬覆蓋,地球上有近一半的物種因此死去。撞擊後發生的卡帕頭滅絕使哺乳動物得以崛起,並迅速成為佔領並統治地球的生命形式。
  • 小行星如果撞地球怎麼辦?NASA:我們能解決!怎麼解決?靠譜嗎?
    這一項目計劃藉助兩艘太空飛行器讓小行星發生偏轉,以驗證這一技術作為行星防禦方法的可行性。一、小行星撞地球有多可怕?如果是小行星真的撞擊地球,那簡直是太可怕了!但是,需要清楚的是並非所有的小行星都能撞到地球。
  • 黑洞會摧毀地球嗎?史蒂芬霍金的預測,黑洞也可能會消亡
    在神秘的外太空有許多能夠瞬間摧毀地球文明的現象,比如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曾經滅絕了恐龍。還有伽瑪射線暴、超新星等能在瞬間對我們造成巨大傷害,但是這都沒有黑洞的存在恐怖。大家都知道黑洞是質量非常大的一個球體,質量達到足以改變空間和時間這種抽象的存在。
  • 如果毀滅恐龍的小行星一年後撞擊地球,人類能建造堡壘避難嗎?
    最近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生在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一顆直徑約30米、質量在50-60萬噸的小行星撞擊了該地區,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當量,摧毀了2150平方公裡內的樹木!而最近一次小行星撞擊則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凌空爆炸,據估計該小行星直徑約數米到十幾米,造成了當地1000多人受傷!
  • 有神秘力量保護地球?本應墜落在地球的小行星,卻半空發生爆炸!
    有神秘力量保護地球?本應墜落在地球的小行星,卻半空發生爆炸!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網絡上一直有這樣的傳聞,有人認為,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高級文明所可以安排的,所以受到高級的限制,人類永遠都不可能走出太陽系。
  • 威力相當於30顆沙皇氫彈,毀神星會在2068年撞上地球嗎?
    在科技的庇護下除了人類自己,現在基本不存在能對人類造成威脅到外部力量了,或者某顆小行星突然超過預警閥值撞向地球。
  • 如果有一個直徑1公裡的「純金小行星」接近地球,人類會怎麼做?
    但根據現在觀測,它的軌道已經離開地區附近,都靈危險等級降到了0,對地球沒有任何威脅。如果有一個直徑1公裡,內核為直徑0.8公裡的純金小行星降落在地球上,那麼它的都靈危險等級很可能會上升到7,或者8,將會引起地球全球性災害,到那時,全世界將會聯手將其消滅。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怎樣撞向地球的?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惋惜,畢竟當時恐龍在我們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會認為,或許是因為恐龍的消失,我們人類才會有機會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水平。確實,如果恐龍沒有消失,我們人類祖先在數百萬年前與體型龐大、數量非常多的恐龍競爭,說不定會處於下風。當然,現在恐龍已經消失,談論我們是否能夠戰勝恐龍,似乎不切實際,畢竟我們沒法直接與之對比。
  • 如果太空人在外太空死亡,屍體有可能墜落到其他行星上嗎?
    但探索過程中,有成功,肯定也會有失敗;太空探索是一項偉大而危險的事業,如果太空人們在太空上出現了意外,那麼毫無疑問,結果就只有——死亡。而死亡的太空人則會被運回他們的故鄉。有人突發奇想地問:假如太空人在外太空意外死亡,屍體有可能成為其他星球的生命起源嗎?事實上,還沒有太空人在外太空死亡漂泊在太空中的例子。
  • 牛刀小試:俄羅斯欲用洲際飛彈摧毀小行星
    (原標題:牛刀小試:俄羅斯欲用洲際飛彈摧毀小行星)
  • 如果一個雞蛋,它以50%的光速砸向地球,會氣化地球或毀滅人類嗎?
    有人認為,這枚雞蛋如果從太空襲來,在大氣層就會被燒毀了,到不了地表;甚至有人認為掉到了海裡就會被海水吸收了,對地球生態基本沒有威脅。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認識完全沒有考慮到這麼大的速度和衝擊波。 要知道所有的流星小行星撞擊地球,速度都只在每秒數十千米,如果一個雞蛋大的流星通過大氣層,當然只有被燒毀的結局。
  • 美國擬用核彈摧毀來犯小行星 對中小彗星最有效
    美國航天局(NASA)和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已宣布,它們正合作研究用核武器摧毀未來危險的小行星的可能性。  科學家認為,約有100萬顆近地小行星能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到目前為止只偵測到其中一小部分。  證明其中的任何一顆都有可能撞擊地球的戲劇性證據,出現在2013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