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術: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2020-12-04 環球網

11月24日,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龍頭企業,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控技術」,688777.SH)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控技術這家主攻工業自動化的企業曾在國內分布式工業控制系統(DCS)連續九年保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因此,一上市就倍受資本界矚目。

中控技術上市前幾日,股價堅挺,表現亮眼。

此次,中控技術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所投資項目的實施,將加快公司關鍵技術的研發進度,鞏固技術領先優勢,拓寬產品護城河;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高公司經營成果,全面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將對公司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工業自動化領域優勢明顯、競爭力突出,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中控技術成立於1999年12月,致力於面向流程工業企業的工業自動化需求,以研發、生產和銷售集散控制系統(DCS)為業務起點,逐步形成了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現場儀表、執行機構等在內的工業自動化系列產品,構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3.0產品譜系,並積極布局和大力發展工業軟體、行業解決方案業務,同時加強本地化運維服務,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架構體系。2016年至今,以數位化方式進行拓展,自主研發了安全儀表系統、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各類工業軟體,開始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全面賦能企業智能化轉型,客戶拓展到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核集團等重磅央企,完全打入中高端市場,逐步實現對國外品牌的趕超,從而逐步由自動化產品供應商發展成為服務於流程工業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工業自動化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工業雲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技術、新一代通信技術、硬體可靠性技術、工業HMI 技術、功能安全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工業乙太網技術、控制組態技術、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等。而作為我國起步較早、核心技術完全自主開發的自動化企業,經過多年深耕、研發攻關,中控技術逐步突破自動化控制系統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出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並成功投入產業化應用,從而實現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

中控技術先後承擔大宗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石化智能工廠試點示範項目、百萬噸級烯烴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高端煉化一體化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等工信部智能製造項目,為流程工業智能製造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當前,中控技術的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和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工業軟體(實時資料庫(RTDB)、先進過程控制(APC)、製造執行系統(MES) 和仿真培訓軟體(OTS))、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主要應用於化工、石化、電力、製藥、冶金、建材、造紙等流程工業領域。其主營業務收入按照產品類別構成情況,如下表圖:

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中控技術主營的智能製造產品及解決方案受到行業和客戶的廣泛認可。根據睿工業統計,2019年度,公司核心產品集散控制系統(DCS)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7.0%,連續九年蟬聯國內DCS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0.7%,在可靠性、穩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據ARC統計,2019年度,公司核心產品安全儀表系統(SIS)國內市場佔有率24.5%,排名第二;核心工業軟體產品先進過程控制軟體(APC)國內市場佔有率26%,排名第一,較2018年度13%的市場佔有率實現翻番。

近年來,憑藉持續高比重的研發投入、緊跟潮流的領先設計以及市場高認可的服務,近三年,中控技術的經營業績始終保持穩步增長。2017年至2020年9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15億元、21.33億元、25.37億元和20.6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9億元、2.88億元、3.71億元和2.41億元。

中控技術預計2020年營收約為29.2億元至31.6億元,預計同比增長15.13%至24.62%,預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75億元至4.4億元,較2019年增長2.54%至20.86%。如下表圖:

截至2019年底,中控技術取得272項專利和348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獲得兩項國家科學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一等獎和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類獎項,牽頭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19項。2014年公司成為首批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單位,2017年,公司入選全國首批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和全國首批30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名單;2018年,入選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第一批供應商。

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公司未來前景可期

2019年度我國智能製造就緒率僅7.9%,大多數製造業企業仍處於基礎自動化階段,導致工業生產的信息、數據來源不足,自動化水平提升潛力未來將持續釋放。而今工業軟體及「工業4.0」已成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戰場。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承接全球中高端製造業產能的迫切需求,勢必要求我國整體製造能力實現質的跨越。在此背景下,面向「工業4.0」的我國工業軟體市場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根據工控網《2020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白皮書》,2019年度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達到 1,865 億元,較2018年度同比增長1.8%。如下表圖:

目前國家去產能、調結構政策的逐漸完成,工業自動化市場持續回暖;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企業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業自動化系統;傳統行業外,新興行業如物流、生物製藥、3D列印等行業增速加快,將給自動化產品帶來新的增長點。工控網預測,2020-202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將保持 6%左右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自動化控制系統(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領域前景良好。根據睿工業出具的《2019年中國DCS市場研究報告》,2019年度國內DCS市場規模為8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睿工業預計:2020年起至2022 年,DCS市場仍會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至2027年,DCS市場平均年增長率將維持在5-6%。而根據ARC出具的《過程安全系統中國市場研究報告(2019-2024)》,2019年度國內SIS市場規模為3.2億美元,連續第三年取得兩位數增長。ARC預測,SIS市場整體規模未來將以8.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預計2024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4.76億美元。

工業軟體領域成長性亦較好。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數據,2019年度我國工業軟體產品實現收入1,720億元,未來在智能製造的深入落地、流程工業的持續轉型等多方面因素的驅動下,至2023年國內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將突破2000億大關。

在自動化儀表領域仍表現持續成長性。根據工控網的預測,2020-2022年,壓力變送器市場規模將保持3%左右的年均複合增速。另據ARC的預測,2018-2022年,中國調節閥市場規模將以5.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

基於上述情形與態勢,在全球以及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和工業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將使全球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仍顯廣闊,將為中控技術的市場經營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持,市場提升空間較大,前景可期。此次募資16億將全面鞏固公司技術領先優勢,拓寬產品護城河,亦加速我國工業智能化進程。未來,中控技術將加快工業軟體和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發展,推動公司的戰略轉型,賦能下遊用戶,將公司建成一個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客戶與社會創造價值。

相關焦點

  • 浙江科創板添新軍 工業自動化領域龍頭企業中控技術明日開啟申購
    圖源:中控技術官網11月11日,浙江科創板新軍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控技術」)開啟申購,這也將是濱江區第六家科創板企業。中控技術此次擬募資16.07億元,投向新一代控制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智能化工業軟體研發及產業化、年產20萬臺高精度壓力變送器、年產10萬臺/套智能控制閥、自動化管家5S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智能製造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多個項目。
  • 機器人: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 全年業績可期
    [ 恆泰證券分析師吳海榮:工業自動化將是今後製造業的趨勢,公司是自動化設備的製造龍頭,在人力成本不斷高企的未來,將受益於工業自動化帶來的利好 ]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裝備製造業
  • 500億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工控龍頭撬動千億藍海
    創辦20多年的中控技術,作為國內流程工業控制系統的龍頭,終於迎來其姍姍來遲的成人禮。今日,中控技術在上交所敲鑼上市,正式踏入資本市場。市值500億的中控技術,靠著硬核科技,其工業控制系統(DCS)連續九年保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而從昔日學術大牛到上市公司創始人,實控人褚健也頗具傳奇色彩。
  • 光學膜龍頭企業!小米巨資入股,公司業績快速增長;防水材料龍頭企業...
    投資要點: 1、功能性薄膜龍頭企業,業績進入快速增長; 2、LCD產能持續東移,上遊光學膜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3、量子點膜順利供貨,進入快速放量期;
  • 科遠股份:注重研發的工業自動化細分龍頭企業 不斷向工業4.0布局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企業,主營過程自動化系統和信息化產品面向電力、化工、冶金等流程工業企業,最主要的下遊應用為發電廠或工業企業的電熱聯運項目,大客戶集中於五大發電集團。
  • 江天化學:精細化工優勢企業 競爭力突出業績持續增長
    領域優勢明顯、競爭力突出,業績持續穩定增長資料顯示,江天化學創始於1999年9月,是以創新為驅動的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多聚甲醛、高濃度甲醛、氯甲烷、乙二醇半縮醛、1,3,5-三丙烯醯基六氫均三嗪等系列品種。
  • 光伏產業鏈設備龍頭股,國內排名穩居第一,業績營收穩定增長
    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在製造業規模,工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擴展和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都發展較快,逐漸躋身世界前列。在應用方面,截至目前,我國已連續七年成為世界上光伏裝置最大的國家,隨著應用市場的多元化以及以電力市場為導向的交易和「隔牆銷售」的發展,新的光伏裝置將穩步增長。同時,降低成本和技術進步將繼續推動該行業的發展,電網平價時代即將來臨,中國將迎來大規模光伏建設時期。
  • 工業軟體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工業軟體的機遇和挑戰
    ,代表產品有 MES、APS 等,代表 企業有西門子、GE、寶信軟體、中控技術、鼎捷軟體等。中國生產控制類軟體多用 於能源、鋼鐵、石化流程工業,國內企業如國電南瑞、寶信軟體、和利時、中控 技術等已具備一定優勢,但在汽車、電子等離散工業 MES 上,西門子、GE、 霍尼韋爾等外資優勢明顯。信息管理軟體:傳統市場格局較為穩定,雲化+國產化給國內產生帶來發展機遇。
  • 國內先進的工業自動化控制企業偉創電氣
    據 IHSMarkit 統計,2019 年全球工業自動化設備市場規模達到 2,14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目前以西門子、ABB、松下、安川為代表的跨國巨頭主導著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其憑藉技術先進、功能齊全的產品,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和較高的市場知名度。
  • 91股入選A股細分行業龍頭 13股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名單)
    來源:數據寶細分行業龍頭全名單重磅來襲!千家機構調研,醫療器械界的「茅臺」最受追捧,有龍頭漲近4倍,14股獲機構抱團且聰明資金持續加倉張娟娟 數據寶不少股民翹首以盼的龍頭股名單來了。邁瑞醫療是國內醫療器械的絕對龍頭,9月16日公司迎來了206家機構調研,公司表示呼吸機訂單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新冠肺炎暴發以來公司產品需求加大,包括監護儀、呼吸機、新冠抗體試劑等等設備的生產。也因此,公司今年業績表現較為優異,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0%至40%。
  • InPlant工廠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
    美國60%的石化企業應用了先進控制技術(我國不到10%),在線優化技術增加收益的典型值為裝置產值的3~5%(我國不到1%)。據美國ARC公司調查,應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技術可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如產品質量提高19.2%、勞動生產率提高13.5%、產量提高11.5%。這正是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技術的重要潛在市場。
  •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三季報業績增長18.74%,充電樁龍頭
    現在以特銳德、奧特迅為首的充電樁龍頭已經掀起了漲停潮,充電樁的機會開始了,給大家篩選了一部分,可以做個參考: 國南電瑞:國家電網旗下的上市公司,是我國電力自動化、軌道交通監控技術、設備、服務供應商和龍頭企業,三季報業績增長18.74%。
  • 光學大市場中的龍頭企業技術積澱雄厚 有望實現高端儀器國產替代
    摘要 「永新光學」所屬的光學市場是典型的朝陽產業,處於高速發展中,公司具備光學精密製造領域20多年雄厚的技術沉澱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優質客戶資源。而造成錯殺的行業龍頭股也有望出現價值回歸的上升行情,其中包括永新光學603297.SH等高成長股。
  • PCB上市企業開始陸續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報
    崇達技術: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8.62% 7月23日晚, 崇達技術披露業績快報,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15億元,同比增長22.58%;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8.62%。
  • 業績增速達80%的OLED面板檢測龍頭!
    精測電子發布了2017年業績預告:淨利潤1.6-1.8億元,同比增長62.13%-82.40%。【業績增長原因】緊抓下遊面板投資增長的景氣機遇,依託公司在平板顯示檢測領域「光、機、電、算、軟」的垂直整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場客戶基礎,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穩定增長,預期業績同比有所上升。
  • 科大智能:智能自動化行業龍頭
    ■工業自動化強勢增長,2016年業績實現翻倍:據公司年報稱2016年營收為17.34億(102.12%),歸母淨利潤為2.77億(102.46%),實現翻倍增長。公司業務包括工業自動化、電力自動化、新能源等,前兩項為公司主營業務。
  • 中控上市!實控人褚健:一位科學家的創業史
    11月24日,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創立和實控的中控技術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了。這是一家被業內形容為「可以與歐美抗衡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領域的高科技企業」,代表了國內自動化領域科技的最高水準。它打破了跨國公司對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的壟斷,連續八年蟬聯國內DCS(集散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
  • 企業業績要「有機增長」還是「無機增長」?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只有自動化和大批量的生產才能有利可圖,而農藥和化肥保證了在各種自然條件下農作物的產量。「有機」的概念不僅存在於食品中,工業領域同樣存在「有機增長」(Organic Growth)與「無機增長」(Inorganic Growth)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2008年四萬億的經濟刺激就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幹預行為,人為地放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導致短時間市場極其火爆,每家製造商的產能都出現了嚴重不足,全行業都在擴大投資、提高產能。
  • 中科星圖:數字地球龍頭企業借北鬥推升業績
    國內數字地球龍頭中科星圖是國內最早從事數字地球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地球相關產品和核心技術,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主要面向政府、企業以及特種領域用戶提供軟體銷售與數據服務、技術開發與服務、一體機產品銷售
  • 中控今日上市!實控人褚健:一位科學家的創業史
    11月24日,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創立和實控的中控技術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了。這是一家被業內形容為「可以與歐美抗衡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領域的高科技企業」,代表了國內自動化領域科技的最高水準。它打破了跨國公司對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的壟斷,連續八年蟬聯國內DCS(集散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