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住久了最頭疼的問題
莫過於亂
沒收拾前亂
收拾後不久就亂
亂的本質原因是我們沒有做好收納
新房子最重要的的問題之一
就是合理規劃收納空間
1. 為了收納,家務翻好幾倍,堅持不下來。
2. 買了一堆柜子,東西還是放不下,但是多數柜子是空的!
3. 收拾非常漂亮,但老是找不到東西,家人找不到的時候還會抱怨你亂收拾。
4. 認為收納只是把物品擺放整齊就好,露在外面沒所謂;
5. 認為收納佔地少,看上去整齊是硬道理;
6. 認為關在柜子裡別人看不見,亂放沒關係。
設計收納,收納法則很重要
夠用就好
很多人覺得,解決收納難題,首先就是柜子和抽屜越多越好。柜子少,物品沒地方放;柜子太多,屋內就會很擁擠,反而違背了收納原則。那房屋內柜子的合理值?房屋內總體收納體積數量達到最低值,不限收納種類,就基本上滿足平常收納。例如:兩房戶型,居住三口之家,需要的收納空間包括——玄關櫃、主次臥衣櫃、電視櫃、陽臺儲物櫃、櫥櫃和浴室櫃等。
80/20原則
80%的雜亂不堪藏起來,而只展現20%的美好部分。例如,同樣大小的書櫃,按照80/20原則的設計就會比整體漏出的設計,在視覺上更加井井有條。
各安其位
在足夠收納空間的基礎上,應該按照功能需要來配置,不同目的的收納要分開對待。例如,在客廳的主要視覺處做展示型收納;玄關處、餐廳、廚房等地方的柜子應該做整合性收納;陽臺、廚房的高櫃,則應該做家政型收納。
展示和隱藏
好的收納體系不是一昧地把東西放進柜子裡,而是根據家庭使用習慣和美感,區分展示和隱藏區域。如果你喜歡閱讀,又喜歡收集展示品,那麼選擇一個開放與封閉相結合的書架就非常合適。
方便取用原則
收納是為了讓生活更加方便、家居空間更加美觀,其中便利性是首要。收拾之前要仔細思考:怎麼樣才是方便取用不會亂的方式。我們在放置的時候,要學會利用分隔來使用空間,並採取前後放置的方式來收拾同類物品。
根據家庭需要,設計一體化功能櫃,將收納櫃分為三個區域:高處、中間、低處,按照人體高度、取物的方便性來劃分的,中間區域在人視線和雙手可及,用來放置使用頻率最高的物品;低處彎腰可及,通常用來放置次常用的物品;高處一般需要使用凳子才能夠得著,一般用來放置最不常用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