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不應該是一個很嚴肅的東西。
——遇言姐
遇言姐的衣櫃裡躺著一件大衣,從買它那天算起到今天,已經過了整整4年。
▲就是這件雙面和服式大衣
即便為它站臺的模特是遇言姐鍾愛的日本音樂家、作曲家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但4年時間,除了買它那天我穿出來過,之後竟然再沒有生出過動它一下的欲望。
▲現在想想,遇言姐買的時候可能就是衝著「坂本龍一」同款吧
不用懷疑,這件大衣就是來自被稱為「史上最醜聯名」系列的「KENZO & H&M」。
▲放張網上的買家秀,讓小夥伴們感受下這件大衣的殺傷力
作為一個喜歡聯名的大戶,H&M其實迄今為止已經和不少一線大牌搞過這種聯手搶錢的活計,坦白說,效果都還挺不錯。
比如2004年,在這個牌子還沒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就跟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來過一波「打情罵俏」。
▲當年這個系列算是開創了「奢侈品和平價聯名」的先河
此後幾年,H&M的聯名款也一直都是各大時尚潮人最期待的爆品。
然而到了2016年, H&M宣布推出和KENZO的聯名款,並且率先放出兩張先導海報時,氣氛就變得開始有點微妙起來。
▲遇言姐個人感覺,H&M有點飄了
單單看這兩張聯名系列的先行海報,就讓人覺得會有很奇(抓)妙(馬)的事情發生,果不其然,出來的系列貌似就不是陽間的東西。
▲這個網友惡搞的虎標油廣告,特別有內味兒
幾張海報讓原本深愛H&M的聯名系列的粉絲們瞬間產生了自摳雙目的衝動,也直接勸退了原本身為KENZO死忠粉的一大票小夥伴。
畢竟其它聯名的「醜」可能只是坑錢,但「KENZO for H&M」系列,已經是醜到「可能會要命」的地步。
▲我先放兩張感覺不那麼「過」的圖給大家打打預防針
這個系列不管是從配色、紋樣、款式都無比的高調。
高飽和度的配色以及閃瞎眼的螢光色,大量的不對稱撞色設計,通體的虎紋印花和豹紋印花。
如此鮮豔的配色和如此大膽狂野的花紋以及猛烈撞擊的不規則剪裁,就那樣不加修飾地扔到你面前,說「狂野」都是在謙虛,怎麼看都有種「設計師喝大了」的感覺。
▲當年的Look Book看時間長了會視覺疲勞
秀場的模特們比一般人更早地嗅到了這種系列蘊含的「精髓」,所以乾脆在T臺上放飛了自我,打著雞血就蹦躂出來。
▲很多人看完之後只想飛奔至最近的迪廳,跟著他們躁動起來
而無數明星的真人出鏡,以及素人的買家秀,也在不遺餘力地告訴你「這個系列,到底有多挑人」。
▲沒有氣場,沒有「範」兒,你就不是這衣服的目標人群
▲李現,wuli韜韜和海外博主這邊,也是一片「一言難盡」
沒點「把東北大花被面當高定」的勇氣,千萬別碰。
▲民間藝術了解下?
遇言姐記得很清楚,當時還有媒體發布新聞稱,聯名款上市一周後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退貨事件。
隨後的幾年,也確實少見這一系列出現在明星的私搭List中,但有意思的是,即便被抨擊為「最醜」,許多人還是想買買不到。
▲一點都不誇張地說,當年聯名款剛上市的時候粉絲們還得先上網預約,然後排號,然後按時間入場,每人購物時間只有15分鐘!!
因為KENZO這個名字代表的可是高田賢三啊——那個把花卉玩到極致的男人。
就算聯名推出的時候他早已不再主理KENZO,但這絲毫也不能影響他的名字散發的致命吸引力。
而這一系列看似「醜」到普通人日常無法Hold住的單品,其實每一件都帶著KENZO「野性」、「叢林」、「民族」、「舒適」的基因。
如果只會用慣常思維去審視,則必定無法Get 到其中蘊含的時尚氣質,只有當你扔下所有的「應該」、「不能」,用帶點叛逆、帶點創意、帶點孩子氣的眼光去審視,才能解鎖獨屬於你自己的Style。
▲無懼世人眼光,才是KENZO的正確打開方式!
KENZO 2021春夏
KENZO高田賢三,本身就是「叛逆」的先行者。
然而最近一次聽到他的消息,是源自法新社的報導,4日,因為新冠肺炎醫治無效,這位81歲的知名設計師在巴黎去世。
那個滿臉笑意盈盈、滿肚子離經叛道的日本男人,最終還是決定帶著自己鍾愛的印花去了天堂,給這個人間平添了幾分寂寞。
▲日本網站上的新聞報導
就在上周三,設計師Felipe Oliveira Baptista費利佩·奧利維拉·巴普蒂斯塔才舉辦了該品牌的2021春夏系列走秀。
▲KENZO現任設計師Felipe Oliveira Baptista費利佩·奧利維拉·巴普蒂斯塔
整場秀以「Bee a Tiger」(「蜂」成老虎)為主題,別開生面地將秀場布置成了養蜂人的後花園。
把養蜂人的防禦裝束,變成花卉薄紗的頭罩廓型。
這一季的印花格外吸睛,它們是經過「數碼化」的虞美人草和繡球花的電子印花圖案,在模特的行走之間,被賦予了抽象和流動的視覺感受。
創意總監費利佩自述一場疫情顛覆了世界,沒有人對未來有肯定答案,穿上養蜂人防護衣的KENZO男女就像樂觀主義的朋克族,大膽又無畏。
整場秀美輪美奐,一如既往地帶給時尚界色彩、活力和清新的氣息。
只是一手締造KENZO浪漫氣質的男人卻不在了。
一想到今後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巴黎市長安妮·希達戈Anne Hidalgo都忍不住發推說:「巴黎今天正在哀悼她的兒子。」
▲巴黎市長安妮·希達戈Anne Hidalgo
▲「巴黎的兒子」高田賢三
骨子裡的離經叛道
日本時尚設計界,有著所謂的「兩三一山」之說。
講的便是高田賢三、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
他們將東方神秘禪意的思想與西方直白犀利的表現手法進行巧妙地融合,並以此引領日本時裝品牌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圖中為高田賢三,圖右為山本耀司
▲「摺紙藝術家」三宅一生
但不同於三宅一生對結構與沉鬱之美的極致追求,也不同於山本耀司對於剪裁和個性化的濃烈彰顯,高田賢三的風格正如他標誌性的笑容和留到肩膀的捲髮——歡樂、濃烈、浪漫。
▲對東方藝術的迷戀,刻印在他的骨子裡
他大量借鑑日本和服中的平面構成和直線裁剪的組合,創造出一種輕鬆且舒適的著裝風格。
高純度色彩和大膽對撞組合的方式更是成為了KENZO的標誌,其中尤其以花朵圖案、虎頭設計最為讓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這個虎頭,簡直就是見虎頭如見KENZO
LVMH董事長兼CEO Bernard Arnault伯納德·阿諾特就表示:
「從1970年代起,高田賢三便將一種詩意般輕盈甜美的自由靈魂感注入時尚界,這激發了許多繼他之後的設計師。」
▲LVMH董事長兼CEO Bernard Arnault伯納德·阿諾特
法國時裝聯合會主席Ralph Toledano拉爾夫·託萊達諾也忍不住讚揚他——
「創造性的剪裁,多元文化靈感和異國情調的印花,為東西方時尚交流開闢了新的篇章!」
▲法國時裝聯合會主席Ralph Toledano拉爾夫·託萊達諾
1939年2月,這個日後榮譽加身的男孩出生在日本兵庫縣,這裡是日本唯一一個既臨日本海,又接瀨戶內海的縣,溼度大、雨雪多,旁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旋渦——鳴門旋渦。
日本最早的爵士樂、西洋甜點和高爾夫球場都誕生在這裡,這還是日本寶冢劇團的所在地。
▲浮世繪中的鳴門漩渦
▲這個全女性演員的歌舞劇團演出風格就兩個字:華麗,遇言姐愛得不得了
不知是氣候還是文化的影響,總之,高田賢三從童年開始就特別多愁善感,並且患有「藝術家常見病」——閱讀障礙。
好在他頭上有兩個姐姐,沒事喜歡翻時尚雜誌看電影,耳濡目染之下,閱讀困難的高田從小就醉心於浪漫電影和花裡胡哨的時尚穿搭。
那時候他心中完美的男性形象是扮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勞倫斯·哈維,高田後來坦白說,自己還曾給勞倫斯寄過2封粉絲信件。
▲1954年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男主角,勞倫斯·哈維
不過後來對勞倫斯·哈維的愛最終被《佐羅》阿蘭·德龍搶走。
為了追星,這老小孩還在成名後特意跑去結識了人家,並且到死都和對方保持了良好的友誼。
▲倆人2011年還一起為巴黎的Maison et Objet展覽揭幕
而他的女性理想人物則是——
赫本。
但那時候的日本,正處在二戰後最黑暗的時期,整個國家一片愁雲慘澹,「時尚」這種東西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地,所有創新的想法都要給「生存」讓路。
那裡沒有「時尚產業」的土壤,面對「想去設計衣服」的兒子,高田賢三經營旅館生意的父母第一時間只覺得兒子腦子出了問題。
大環境沒有,小環境又都是反對之聲,高田賢三沒辦法,按部就班地考上了神戶市外國語大學,琢磨著畢業找個賺錢的工作。
然而轉機很快到來,1958年,當時日本唯一的時裝院校——文化服裝學院發布通知,首次面向社會招收男性學生——此前,從事服裝設計工作的全部都是女性。
▲現如今的日本文化服裝學院已經成為眾多一流日本服裝設計師的孵化搖籃
高田賢三知道後,二話不說直接背著爹媽退學,成為當年那所學院唯一的一個男性學生。
日後從這所時裝院校走出來的知名設計師還有山本耀司、渡邊淳彌、藤原浩、高橋盾、Nigo等等,這都是後話。
兩年後的1960年,高田賢三就獲得了代表日本最高時裝設計水準的「裝苑獎」,開始在日本時裝界初露鋒芒。
年輕的高田深受法國時裝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伊夫·聖·洛朗的啟發,他的老師本人也曾在巴黎接受過培訓,再加上對於當時「日本人不可能在巴黎時裝業工作」傳聞的不屑,高田開始計劃前往巴黎。
▲1960年-1964年,高田賢三還曾經在「Sanai」(三愛)百貨公司任設計師及日本《裝苑》(So-en)雜誌圖案設計師
開掛的人生,老天爺都幫。
在巴黎開掛
時年25的高田賢三帶著五箱子設計作品和夢想,乘著名為「柬埔寨」的輪船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航行。
香港、越南、印度、西非……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著裝風格讓這個出生在日本的年輕人大開眼界。
▲躊躇滿志的文藝青年
也正是這長達一個月的旅行,讓他認識到了自己設計上的狹隘。
這小夥子乾脆把自己的作品丟在了沿途港口,決心到了巴黎重頭來過,而這也使他養成了日後無論多忙,也要抽時間出去旅行的習慣,因為——
「你所見過的每一片雲每一塊石頭都會滲透到你的設計裡。」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永遠只有骨感一面。
他在法國沒認識人,法語只會說簡單的「你好,再見,多少錢」。
身上沒錢,也沒什麼突出技能,所以他最初的計劃是在巴黎觀光6個月,攢夠了素材和靈感就轉身回日本去。
誰承想,一呆就是56年。
最窮的時候,高田賢三還幹過寵物美容,專門負責給狗子們剪毛修理造型,其餘的時間,他都是通過出售設計手稿來維持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放棄尋找在時尚界曝光的機會。
他手頭沒錢,買不起高質量的面料,巴黎的跳蚤市場便成了他的最愛。
高田賢三從那裡淘回了許多日本傳統的花卉紡織品和高級布料的邊角料,材料不夠就布料混搭往上湊。
這種初始於「貧窮」的文化和面料MAIX的手法也無形中定義了高田賢三日後的風格,打破了巴黎穩定的時尚準則和格局。
在巴黎生活的早期階段,高田賢三在 Place de Clichy 附近租了一間房,每天租金9法郎。
除了母親最初寄給他的兩筆錢,語言不通的高田賢三並沒有什麼收入來源。
在母親拒絕再次提供資金後,高田賢三隻能出門找工作,他開始向巴黎的小店兜售自己的作品。
他找到了設計師Louis Feraud的店,這位設計師的太太用5美元買下了他的5件作品,「第二天,我膽子大了,就去《Elle》雜誌推銷我的設計」。
Jack Dwyer買了他10件衣服,每件50法郎。Jack Dwyer 讓他去找一位叫Pisante的成衣製造商,之後,高田賢三開始在Pisante 的工廠做設計。
從此,他在法國的時尚界開始嶄露頭角。
▲高田賢三的設計手稿
▲這是高田賢三到達巴黎後繪製的素描
1970年4月,他在勝利廣場(Place des Victoires)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Kenzo。
他利用打工學到的油漆技術,花了三個月時間別出心裁地在牆壁、臺階、天花板上畫上他鍾情的後印象派繪畫大師盧梭的《叢林之夢》,並把店取名為「日本叢林」。
▲也是高田賢三今後主要的靈感來源
之後,他把自己的品牌也命名為JUNGLE JAP「日本叢林」,和JUNGLE KENZO「叢林中的KENZO」。
同年8月,高田賢三在維維恩畫廊(Galerie Vivienne)的一家小精品店用市場上的廉價面料創造了第一個時裝系列。
他的成衣設計以其鮮明的色彩、花朵和叢林印花為標誌,與當時傳統的巴黎高級成衣風格大不相同。
雖然場地簡陋,只有二十幾個參觀者,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仍然吸引了《ELLE》的總編前來觀看,並得到了他的極大欣賞。
於是十一月KENZO的作品被搬上《ELLE》的封面。
此後,他的時裝畫經常在時裝刊物上登載,他設計的服裝也開始受到歡迎。
高田的人生開始平步青雲。
▲70年代,高田賢三與設計師Sonia Rykiel、老佛爺Karl Lagerfeld經常在一起探討
叛逆的本質,就是忠於自己
1971年高田賢三在紐約和東京都推出了女裝品牌。
▲1971年的KENZO秋冬
▲KENZO在美國推出的廣告,能讓每一個密集恐懼症患者顫抖
1973年RTW秋季上的格紋套裝,法式浪漫和日式韻味完美結合。
1974年春Kenzo推出的紅色短外套、高腰奶油色寬腳褲和畫家帽,放到今天也是「時髦」本髦。
同年,紅與粉色花朵系列,高田賢三找到了他的方向。
▲1975年的設計,已經是花團錦簇了,仔細看,模特的領子是中式領口,裙子也頗有「東北風情」
1976年,他在巴黎勝利廣場(Place des Victoires)附近,開設了他著名的巴黎旗艦店。
▲如今的「第一家」KENZO
1978年的馬戲團時裝秀更是讓他聲名大噪。
身穿透視款制服的表演者騎著馬出場,而他本人則是騎著大象出場。
▲驚世駭俗?不,就是叛逆
從此,KENZO以瑰麗的印花聞名時尚之都。
1983年,高田賢三帶來首個男裝系列,隨後他的商業涉及範圍越來越廣泛,包括服裝、配飾、護膚品和香水等。
▲高田賢三的男裝系列仍然帶著標誌性的「民族文化融合」和「色彩」標籤
12年間,KENZO的時尚版圖不斷擴大,是亞裔設計師在以白人為主觀審美的歐美時尚世界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說他是「巴黎時尚界日本設計第一人」也並不為過。
1988年,他的女式香水系列Kenzo de Kenzo(又名a Sent Beau),以及L'eau par Kenzo開始登陸市場。
1991年,第一款男士香水Kenzo pour Homme上市。
▲這就是被很多粉絲暱稱為「竹子」的第一款男香
2000年,FlowerbyKenzo上市,隨即成為Kenzo系列香水的拳頭產品,經久不衰。
▲經典的「一枝花」,是多少姑娘的啟蒙香?
在他2016年為日本經濟新聞開設的專欄——《我的簡歷》中,高田坦誠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也大方承認了自己的一生摯愛就是Guzavier de Castella古扎維爾·卡斯特拉,一位貴族伯爵。
據說兩人是在畢卡索女兒的生日晚宴中相遇的。
卡斯特拉還是一位建築家,熟悉歐洲古老城堡的歷史和結構,據說他對日本建築也有深刻的了解。
不過到了90年代初,他的愛人伯爵因愛滋病去世,業務夥伴也不幸中風,情感和事業的雙重打擊讓高田賢三痛苦不堪,為此他甚至賣掉了自己總價25億日元的豪宅,並深陷破產風波中。
1993年,高田賢三再三思索後決定從此以後只專注於設計,轉手將KENZO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全球第一奢侈品集團LVMH。
▲高田謝幕之作:KENZO1998-1999秋冬系列發布會
1999年因為設計經營理念與LV舵主伯納德·阿諾德有衝突,老爺子宣布隱退。
隨後他將時裝店交予他的助手進行管理。
在2003年左右他以獨立設計師的身份返回,並負責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日本代表團設計運動服。
2005年,他再次以裝飾品設計師的身份現身,發布了餐具·家具品牌"Gokan Kobo"(五感工場)。
▲這是他給立頓茶設計的茶具包裝,也算是個聯名吧
不過遺憾的是,這家公司在2007年宣布倒閉。
2016年,他被授予榮譽軍團騎士勳章(Legion of honor)——這是法國最高的平民勳章,以表彰他在時尚界的傑出成就。
▲老爺子在授勳現場,帥得飛起
甚至就在2020年年初,閒不住的他還推出了一個新的奢華室內設計品牌——K3。
把日本極簡主義和西方的色彩華麗結合。
如今,這一系列已然成為大師的遺作,熱烈奔放的花卉還在,但設計的人卻已經走遠。
30餘年的時裝生涯,60多場前衛先鋒的時裝秀,7,800多幅時裝圖紙,這個革命性的設計師將文化和美學帶入了曾經古板的時尚中。
從此巴黎的時裝行業開始真正突「民族、膚色、文化」的屏障,開始真正向「多元」敞開懷抱。
▲KENZO1982年秋冬的婚紗,很明顯地借鑑了東歐的民族服飾
▲這個經典的80年代的設計,也被運用到了和H&M的聯名中,這是絕好的致敬
他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時尚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所有人的專利。」
「時尚不應該是一個很嚴肅的東西。」
這就是高田賢三,生在二戰後最保守、固執的日本,在質疑和反對中兀自吸收營養。
在那個對亞洲設計師充滿了偏見的年代,他隻身闖蕩巴黎,用藝術、用熱情和骨子裡的叛逆,為自己,也為身後的無數亞洲設計師闖蕩出了一條道路。
這個窮困、羞澀的亞洲小個子男人,當初但凡有一點怯懦,我們就看不到今日的KENZO。
他曾經困苦、曾經迷茫、曾經被現實一次又一次打擊得體無完膚,然而在他的作品當中卻始終看不到絲毫的憂傷,只有無數剛烈的色彩、瑰麗的民族風情,和無所不在的浪漫幻想。
叢林是他的靈感源泉,「沒有邊界」就是他對邊界的態度,叛逆就是他的處世哲學。
▲Kenzo還曾經大膽啟用白癜風超模溫妮·哈洛,就像他自己說的,時尚是自由的,是尊重每一具身體的
然而所有的叛逆,歸根結底,都是高田賢三忠於自己的堅持!
老爺子,走好。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