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的未來:設計師如何應對日益均質化的行業

2021-01-12 VOGUE時尚網

Raf Simons 離開 Calvin Klein 後,在安特衛普的 Fashion Talks 節目首次公開亮相,隨後我們討論了設計師如何應對日益均質化的時裝行業,以及自主創意與商業成功如何才能 共存(典型案例:Jacquemus)。

Raf Simons 說:「在我的品牌的早期階段,我沒有留意各種 LVMH 品牌之類的東西,也沒有注意創意總監這個職位。」2018 年 12 月離開 Calvin Klein後,他在安特衛普的第四期Fashion Talks節目上首次公開亮相,跟 Alexander Fury 在 Handelsbeurs 對話。「我只不過看到 Walter Van Beirendonck、Ann Demeulemeester、Dirk Van Saene、Dries Van Noten 和 Martin Margiela 有他們自己的東西。」

 Simons 的獨立發展道路可能跟他的本國同行相似。他在 1995 年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小眾品牌,直到最近他才認識到時裝行業商業化的一面。他在2005 年進入 Jil Sander,然後投奔 Prada Group 旗下。七年後,他被任命為 LVMH 旗下 Dior 的創意總監,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三年。在經過大約一年的職業空窗期後,於 2016 年擔任了 Calvin Klein 的首席創意官,監督曼哈頓主要豪華成衣企業 Calvin Klein 205W39NYC 基於概念的品牌重塑工作,受到廣泛好評。但是,Simons 對川普時代美國特徵的細緻思考未能轉化為經濟效益。

Simons 說:「大品牌現在非常喜歡通過營銷和資本運作來開展業務,而這兩個方面都擅長的設計師很少見。」他不認同行業普遍熱衷於以利潤和業務增長來衡量品牌的成功。他認為:「如果您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就不適用這個判斷標準。」評估品牌的發展不應該依據受眾、專賣店數量和業務增長。「我認為這不是明智的做法。有時候,我也看到非常差勁的時裝系列,但卻在發布後獲得好評,就因為生意做得極好。」

在 Simons 的職業生涯中時裝行業的關注點有怎樣的變化?

不管做法是否明智,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時裝的訴求範圍在最近三十年已經擴大了。受眾面比以往更寬,並因此增加了投入的風險,設計師定位目標主導客戶的壓力也前所未有。

消費者模式也發生了變化。 Simons 記得,他早期在巴黎的時候,「有 Gaultier 用戶群,有 Martin 用戶群,您會有 Ann Demeulemeester 用戶群」,這類忠於特定品牌的從一而終的現象,在當今的時裝主流中日益罕見。大品牌則相反,他們選擇不愁銷路的穩健產品系列,不允許他們的藝術總監自由發揮創意。

在現在很有名的 2012 年System Magazine 訪談中,Nicolas Ghesquière也曾談到這種時裝製作新法的影響,談到了他在 Kering 旗下 Balenciaga 擔任創意總監 15 年的職業經歷。他說:「一切都變成了品牌資產,盡力使其企業化。我開始有了自己好像被吸乾的感覺。比如他們希望借用我的特徵,同時嘗試將一些東西均質化。」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 Yves Saint Laurent 和 Ermenegildo Zegna 前創意總監 Stefano Pilati。他在最近的 Instagram 故事問答中這樣答覆一位請求他返回 Saint Laurent粉絲,直接了當:「謝謝,但這不可能。比起名聲,我更喜歡自由。」

新世代設計師如何應對日益均質化的時裝行業?

越來越多的資深設計師發表這類觀點,導致越來越多的新世代設計師拒絕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大品牌。最近幾年崛起了一些獨立的年輕品牌,他們優先選擇創造性自由,不以追求利潤和快速增長為主要目標(這並不是說他們放棄這些企業生存的支柱)。

Simon Porte Jacquemus 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今年是其品牌成立 10 周年,他告訴WWD,2019 年銷售額預期超過 2000 萬歐元。儘管傳聞大品牌出高薪聘請,他還是照樣拒絕了,更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在他的 SS20 spectacle 活動前夜,他告訴 Vogue:「我始終說,『我不需要大品牌,我的大品牌是 Jacquemus』。我不停地說,並且越來越大聲。」這次活動的舉辦地是一片薰衣草田,距離其普羅旺斯家鄉一小時路程。「我的使命是成為一個世代的象徵,不僅要考慮地球的未來,還要考慮追求不以擁有很多錢定義的幸福。」

這種追求更全面地理解成功的思想,在 10 月的一個Instagram 帖子中得到反映。Jacquemus 在這個帖子中談到了他缺席巴黎時裝周活動安排這件事。「我們都對自己有很多疑問,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特殊時刻,這種傾向甚至更嚴重。我理解我想成為的人以及我想領導的公司。」他最後總結說:「Je ne veux pas grossir, mais grandir」,翻譯過來就是「我不想長胖,我想長大。」

那麼,設計師接下來去哪兒?

Simons 的這種高格調具有多方面的寓意,他是解釋這個懸而未決的行業兩難境地的第一人。他暗示公司應該轉變重點,倡導設計重新重視情感和直覺。他認為:「時裝一直在轉向一種新的體系。」現在,他認為許多品牌過於「注重時效,僅關注商業利益。」結果便是「商業化讓時裝成為一種非常平淡的生意。對於我的品牌,我希望保持那種典型的情感,這是我在不斷尋求的目標。」

他的最後結論很簡單,這種傷感的情緒無疑會讓每個設計師產生共鳴:「我只不過想做衣服。」這也是在明確提醒時裝行業,不要無視創意的價值。



相關焦點

  • Sub Rosa Jewelry設計師黃可迪攜作品驚豔中國時裝周
    Sub Rosa Jewelry設計師黃可迪攜作品驚豔中國時裝周2014-11-03 16:11來源:pclady設計師黃可迪向嘉賓展示作品  為期四天的中國國際時裝周力推單元「10+3 Showroom」靜態展於10月30日晚落下帷幕。
  • 貝爾維尤市向中國時裝企業拋「橄欖枝」
    今天,微軟總部所在城市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在京向中國時裝品牌企業拋「橄欖枝」,並表示,未來該市將建成國際精品品牌基地。包括深圳在內的中國時裝界品牌企業和設計師可以此為平臺,設立中國時裝品牌北美市場拓展基地,實現「走出去」。
  • 中國設計師:希望之花盛開在巴黎時裝周
    中國設計師:希望之花盛開在巴黎時裝周 2020-09-29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球植物-食果動物網絡正在加速均質化
    全球植物-食果動物網絡正在加速均質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16:06:19 美國馬裡蘭大學Evan C.
  • 英國孵化時裝設計師的著名平臺,有了一個鬼魅的新形象
    在最近的 2018 春夏倫敦時裝周上,創意平臺 On|Off 以嶄新形象示人,幫助其做這一季品牌塑造的是英國設計工作室 The Beautiful Meme。創立於 2002 年的 On|Off,是一個扶持新興設計人才的創意平臺,每年在倫敦時裝周期間通過一系列走秀、裝置和展覽,為設計師提供創新、多樣化的展示方式。過去十五年,他們一直在挖掘那些極具創意力和品質且兼具商業頭腦的人才,不斷支持和培養新鮮力量,為他們提供啟動、建立維持業務所必需的環境,甚至在米蘭和巴黎時裝周上都享有好口碑。
  • 行業| LVMH設計師大賽又來了,今年有兩位中國設計師入圍
    伴隨著時裝周的熱潮,一年一度的LVMH設計師大賽(LVMH Prize)又來了。今年的比賽已進入半決賽階段。LVMH Prize始於2013年11月,由集團董事長大女兒Delphine Arnault發起,面向全球40歲以下的青年設計師,要求報名者至少已經推出和銷售過兩季女式或男式成衣系列作品,旨在表彰和支持世界各地的年輕時裝設計師。
  • 金頂獎設計師趙卉洲攜HUI「築造·DOMUS」2019系列亮相米蘭時裝周
    近日,趙卉洲攜高端女裝品牌HUI以「築造」為主題亮相於米蘭國際時裝周。此次HUI的發布表現形式,將採用以靜中有動,非遺秀與非遺歌手的結合--動中有你的形式,通過過去與未來的對話,傳統匠心與未來科技碰撞,打破傳統形式,賦予每個女人築造行走家的力量。
  • 設計師之夜圓滿落幕 第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多項大獎頒出
    ,組委會還為促進時尚行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和企業頒發沉甸甸的獎項。其中包括2018年度「最佳支持單位獎」、2018年度「深圳十佳時裝技能人才獎」、2018年度「深圳新銳時裝設計師」、2018年度「深圳十佳時裝設計師」、2018年度「深圳傑出青年時裝設計師」、2018年度「深圳時裝設計金鵬獎」、2018年度「傑出貢獻設計名師」等獎項,以下是獎項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 可持續服裝設計師如何對廢料設計?
    近年來美國湧現出了一批新型二手衣物交易網站,它們比傳統的電商個人交易平臺更具創意,更重細節,專注於廢舊衣服行業加工再生利用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也逐漸增多,這樣幫助增加了二手服裝的流動及可得性。這些項目提高了人們對重新利用帶來經濟收益的意識,激勵了更多的二手服裝得到銷售。
  • 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回顧中國獨立設計師的崢嶸歲月
    中國獨立設計師的崢嶸十年,是濃墨重彩的一秩,也是回顧中國現代服裝史時最繞不開的重頭戲。站在21世紀20年代的起點,放映過往十年屬於本土獨立時裝設計的光景,有赤手空拳的設計新人,有飽含理想的海歸學子,有才華橫溢的創作鬼才……中國獨立設計師過去這十年的路好走嗎?不會有人妄言容易。進入下一個十年又將如何?雖無法未風先雨,但註定又將是不平凡的一秩。
  • |時尚|時裝秀|服裝設計師...
    天賦讓皮爾·卡丹的手工藝迅速精進,兩年後便超過了他的師父,這段經歷也奠定了他的未來設計之路。憑藉出眾的才華,皮爾·卡丹於1945年開始為劇院製作戲服,並在次年為先鋒派影片《美女與野獸》設計服裝,並且憑藉著這部電影,皮爾·卡丹一戰成名。
  • ...華裔時裝設計師Phillip Lim:一件產品最核心價值是生命周期
    如今,15年過去了,3.1 Phillip Lim已於全球400多家門店和16家獨立零售店進行銷售,對比同時代的華裔設計師,這樣的商業化成長無疑相當耀眼。當被問到「如何可以找到一位優秀的合伙人」時,林能平說:「我們不僅擁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也基於價值觀、尊重和差異產生了深厚的友誼。最重要的是,我的合伙人尊重我的熱情和我所擅長的事情,我們不會都去做創意類的工作,她非常清楚地理解她應該扮演的角色。至於在品牌中所扮演的角色,Wen負責品牌的全部運營,我則是負責所有的創意部分。」
  • 後疫情時代,中國時尚品牌是否正在重拾對國際四大時裝周的熱情?
    紐約、米蘭、巴黎與倫敦四大國際時裝周一直是引領全球時尚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每年都會吸引無數國際知名時尚品牌或新晉獨立設計師的熱情參與。中國最大羊絨紗線出口品牌康賽妮第一次大膽嘗試以雲秀的方式首次亮相紐約時裝周,向世界的時尚行業人士展現來自中國紗線的無限美感和力量,得到了來自紐約時裝周組委會的高度認可,以及包括美國頂流時尚媒體Fashionista等平臺的報導。另外作為紐約時裝周的常客,華裔設計師Sienna Li今年也通過雲秀方式展示了其最新的2021年春夏系列。
  • 25大設計師風格男裝品牌盤點 他們才是未來!
    如何尋找新的發展道路、走出困境是當前男裝行業亟需思考的問題。目前,隨著人們對男裝風格化的覺醒,以及不斷突變的時尚演繹之路,湧現出了一批風格獨特鮮明、市場定位精準的設計師風格男裝,不僅影響了男人們的穿衣選擇習慣,甚至逐漸成為男裝行業的時尚主角,毫無疑問,這些相對小眾的品牌正在攻陷男裝市場。
  • 設計師與影視名人同走「紅藍毯」,《甄嬛傳》等戲服秀場再現
    2019青島國際影視設計周登陸青島西海岸新區精彩不斷, 8月25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紅樹林度假世界星光閃耀,數十名中外著名設計師與影視名人共走「紅藍毯」,《甄嬛傳》《如懿傳》《影》等影視作品中的服飾造型在秀場再現,電影主題服裝秀精彩亮相,共同將2019青島國際影視設計周活動推向高潮。
  • 設計師是如何按動地球心跳的?
    隨著全球塑料汙染問題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正在用創新的思維去尋找可能解決的辦法,發揮創意重新包裝我們日常使用的物品。設計師利用一體化頂部創造出蓋子,想要蓋上unocup,只需將兩側摺疊並插入卡口。
  • 深圳首個春夏時裝周 「啟新·美好生活」2021時裝系列啟幕
    深圳首個「春夏系列」時裝周——深圳時裝周2021春夏系列(S/S2021 SHENZHEN FASHION WEEK)啟新而來!20日下午,深圳時裝周2021春夏系列開幕儀式媒體見面會在深圳音樂廳金樹大廳隆重舉行。
  • 時裝設計師姚康庭的斜槓身份 一手蝦餅 一手時裝
    新加坡潮服設計師姚康庭的本業受到疫情波及,知難求變的他拜師向母親學做蝦餅網售,送餐時還穿上自己設計的潮服,不久前更推出以醫護服為靈感的「保衛者」新系列。  無可倖免地被疫情波及,本地潮服設計師姚康庭(31歲)自阻斷措施期間就為自己的事業生涯加了條斜槓——居家製作蝦餅的小販,也意想不到地繼承了小販母親的衣缽。
  • 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閉幕!未來鄭州服裝能否打造「三州一圳」?
    本次時裝周一共有39場時裝發布,26個國內外品牌服裝發布,13個獨立設計師作品發布,1710個模特場次,16500觀秀人數,近700萬人在線觀看。鄭州的時尚什麼樣?過去五天裡,2019豫發·鄭州國際時裝周交出了一個精彩的答卷。
  • 2017春夏上海時裝周上的高定珠寶新貴 Sub Rosa Jewelry首席設計師...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車柯蒙)本季2017春夏上海時裝周進行過半,受今年國際四大時裝周中國元素大量應用的影響,上海時裝周上標籤化的漢文化符號及具有強烈民族性格的大紅色彩隨處可見。說到各類「文化」及「文明」主題的設計,似乎長期存在兩個極端——或傳統、或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