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條嶺保護區多次出現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和獼猴

2021-01-14 瀟湘晨報

2021年1月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多次拍攝到林麝、獼猴的身影。視頻中一隻林麝正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三隻獼猴結伴而行,第二隻邊走還不時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提醒同伴不要掉隊。

林麝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生性膽小機警。獼猴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棲息在石山峭壁和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成集群生活。據調查,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雲豹等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斑羚、紅腹錦雞等33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來源:重慶市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消息,1月6日,重慶市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野生獼猴的身影。從視頻片段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視頻裡其中一隻林麝正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林麝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生性膽小機警,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活動。視頻中的三隻獼猴結伴而行,第二隻邊走還不時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提醒同伴不要掉隊。
  • 巫溪: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拍到的野生動物。巫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7日電 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野生獼猴的身影。 從截取的圖片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又在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
    近日,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林麝的蹤影。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林麝三步一停,不時還與紅外線相機對視,憨態可掬。視頻顯示,林麝分別於2020年11月1日16:00左右和2020年11月19日早上8:50分左右出現。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當地上次發現林麝大概是2014年,此次發現的林麝應該為一雌一雄,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林麝,終於等到你!
    林麝(lín sh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珍稀動物。
  • 紅腹角雉、獼猴、小鼯鼠出鏡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堵河源自然保護區
    人民網竹山12月6日電 近日,在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洪坪站,管護站工作人員在民主村、洪坪村範圍內收集紅外線攝相機拍攝影像資料中發現,斑羚、小麂、紅腹角雉、獼猴、野豬等許多野生動物頻頻出現在紅外線相機的鏡頭前,它們悠閒地在叢林中,享受著「天然氧吧」。
  • 雲南昌寧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新華社昆明1月15日電(記者張雯、姚兵)記者從雲南省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近日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活動影像。  影像顯示,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地豎著耳朵覓食。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
  • 滇金絲猴、林麝、青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雲南白馬雪山...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霞若片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驚喜地發現了滇金絲猴活動影像。據介紹,這是該片區首次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滇金絲猴,這表明白馬雪山保護區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其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2020-12-2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姑大風頂保護區春季監測首次發現林麝頻繁活動
    2020年4月,美姑大風頂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濫龍、洪溪、維核洛、大風頂等林區,開展春季野外監測巡護時,發現去年秋季安放的多臺紅外相機拍攝到林麝活動影像,巡護中還發現多處林麝活動痕跡。 在回收2019年秋季安置的紅外相機存儲卡時,工作人員發現在洪溪、維核洛、大風頂等林區8處監測點位上的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照片50張,視頻10段,巡護監測發現其活動痕跡15處。從拍攝時間上來看,林麝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2019年9月、10月、12月和2020年1月下午至凌晨時分。
  • 滇金絲猴、林麝……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霞若片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驚喜地發現了滇金絲猴活動影像。據介紹,這是該片區首次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滇金絲猴,這表明白馬雪山保護區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其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 重慶江津四面山首次發現瀕危珍稀動物林麝
    首次發現:紅外線相機先後拍到三次林麝蹤跡據四面山動植物調查資料記載,四面山上曾出現過林麝,但由於早年的動物調查往往依靠走訪當地老百姓,沒有影像資料。為了更好的掌握四面山生態情況,當地便在保護區全域放置紅外相機,利用紅外監測儀不間斷對野生動物進行實時監測。
  • 自然保護不能只靠保護國家級保護區
    保護區的「破碎化」和「孤島化」問題,曾被許多專家指出。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國家溼地科技委員會副主任雷光春教授曾向記者表示,經過幾十年「搶奪性」保護,我國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幾千個,但成績背後不乏隱憂。其中之一就是「我國自然保護區只是進行局部的、區域性的保護,保護區與保護區之間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2018年以來,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先後投入400餘萬元,用於生態監測系統的大數據建設,已採購紅外相機200餘臺,遠程監測設備12臺,組成保護區生態監測智慧管理平臺,並通過在保護區內設置監測點和20條監測線路,實現了全天候遠程適時監測,大幅提升了科研監測能力。 截至目前,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野生動物監測顯成效。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郭麗 通訊員 梁濤)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對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紅外線相機監測數據進行了第三次回收,圓滿完成了保護區內7條樣線為期1年的野生動物監測工作,總體達到了預期效果。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份,包括可鑑定物種照片485張和視頻128份。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
    這些自然保護區保護著我國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護著約2000萬公頃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約1200萬公頃的各種典型溼地。同時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環境的監測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國家級:四川諾水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諾水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9220公頃,2004年被批准建立為四川省級自然保護區,2012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悉,該保護區擁有大鯢等珍稀水生動物和中華倒刺䰾等名貴經濟魚類及其他水生動物共87種,還有獼猴、麂、銀杏等國家珍稀動植物2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