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出鏡」至少兩隻!重慶江津四面山首次發現瀕危珍稀動物林麝

2021-01-09 華龍網

白天拍到的林麝 視頻截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李海軍)近日,江津區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發現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蹤影。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被拍到的林麝三步一停,悠閒覓食,憨態可掬。今(15)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通過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了解到,此次發現的動物確為林麝,且至少是兩隻,雄性林麝已經有3歲左右。

首次發現:紅外線相機先後拍到三次林麝蹤跡

據四面山動植物調查資料記載,四面山上曾出現過林麝,但由於早年的動物調查往往依靠走訪當地老百姓,沒有影像資料。為了更好的掌握四面山生態情況,當地便在保護區全域放置紅外相機,利用紅外監測儀不間斷對野生動物進行實時監測。

5月6日早上,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封鍍例行對放置在四面山保護區內的紅外線相機進行回收。就在讀卡回放時,一隻通體呈褐色,下巴有兩條白色帶,耳朵豎起,四肢修長的動物出現在封鍍眼前。「它還三步一停,悠閒覓食,不時還與紅外線相機『對視』。」

「看到視頻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興奮,根據我的經驗判斷就是林麝。但為了進一步確認林麝的真實身份,封鍍將拍到的照片和視頻傳送給了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藥用動物中心的副研究員竭航。

有多年林麝研究經驗的竭航介紹,下巴一直到胸部那個位置,有明顯的兩條豎著白色的帶,那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白色帶,從看到白色帶就基本上確定林麝了。

根據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時間顯示,這隻林麝分別於3月23日 18時10分,3月26日 23時03分到04分,4月30日 18時14分出現。不但拍到了夜間林麝出來活動,還拍到了白天的林麝,圖像十分清晰。

晚上拍到的林麝 視頻截圖

畫面珍貴:至少發現兩隻林麝 雄性大概有3歲

從此次相機拍攝到的畫面來看,白天和晚上出現的分別為一雄一雌不同的兩隻林麝。封鍍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白天出現的林麝有明顯的獠牙,可以判斷為雄性,年齡大概在3歲,而晚上出現的應該為雌性,但由於看不清楚毛色年齡無法進行判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素有「軟黃金」之稱。由於森林破壞、人為撲殺等原因,林麝的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因為林麝生性膽小,很機警,一察覺到人的活動,聽到聲音,或聞到氣味,就很快地躲到石頭縫裡去,所以此前,護林員巡護時從未親眼見過它的蹤影。

而此次拍攝到林麝就是通過安放在保護區深處的一組紅外相機拍到。」封鍍介紹:「通常情況,安裝紅外相機的時候,都會找一些動物走過的路稱之為『獸道』。一般來說動物會有固定的路線,(某條路)走過之後也會走,所以就選擇把紅外相機安裝在『獸道』的旁邊,正對這個『獸道』,以後就有可能會拍到動物。」

生態向好:瀕危珍稀動物逐漸「面世」

林麝通常要在生態環境非常好、人為活動非常少的情況下才能生存,由於生性膽小,唯一的生存技能就是躲避。封鍍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林麝受到過度驚嚇,可能會當場致死。」

江津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保護區第一次拍攝到林麝活動的畫面,不僅填補了四面山保護區林麝在自然生活狀態下的影像資料空白,也為記錄、收集完善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數據提供了有力依據。

據介紹,四面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6%,植被豐富,具有著適宜各種野生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近年來,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一直利用紅外相機在林區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工作,為許多野生動物拍攝了生動的「生活寫真」。封鍍說:「每隔兩個月,我們就會對分布在林區的紅外相機進行回收。」

目前,已經在拍攝到林麝的位置再次安放了紅外線相機。下一步,江津區還將進一步加大投入,以四面山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監測和植物資源調查為引領,加強全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還有哪些野生動物喜歡來重慶「打卡」?
    還有哪些野生動物喜歡來重慶「打卡」? 2019年發布的 《重慶鳥類名錄4.0(2019)》對外公布了重慶首次發現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情況林麝 除了天上飛的鳥類近年來重慶在陸地上也發現了不少珍稀動物 今年5月在江津四面山通過紅外相機拍攝首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 重慶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這一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動物!
    微萬州消息,近日,萬州區林業局在萬州區王二包自然保護地,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成功拍攝到林麝的影像資料,是重慶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林麝的活動蹤跡林麝(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重慶範圍內數量已不足百隻。林麝體型不大,體長不足1米,性情機警,高冷孤僻,多在清晨和傍晚單獨活動,活動隱秘性極強,主要棲於針闊混交林,少量分布在大巴山和金佛山地區,能夠成功拍攝到實屬難得。
  • 拯救瀕危三峽蝴蝶人工繁殖10種珍稀蝶
    本報訊(記者陳杰)三峽珍稀蝶類瀕危,拯救物種刻不容緩!重慶有關專家歷時數年,攻克了10種珍稀蝴蝶的養殖技術,今年5月,該項目獲得了2005~2006年度全市林業科技貢獻獎。  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高級工程師、昆蟲專家楊萍介紹,重慶已知蝴蝶分布447種,佔全國已知類的36.5%,其中三峽庫區有珍稀觀賞蝶類60種,其中不乏珍稀瀕危種類:金裳鳳蝶、寬尾鳳蝶、喙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枯葉蛺蝶。  三峽庫區蓄水後,氣候發生變化、植被開始演替,蝴蝶精靈們的家遷到哪去?以後,在什麼地方、什麼季節、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這些「會飛的花朵」?
  • 四面山已發現85種蝶類 包括這些珍稀種類
    06-19 18:11:0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你知道江津有多少種蝴蝶嗎?你認識幾種?今(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江津區四面山森管局獲悉,該局組織專家,通過科學的調查方式,對四面山的蝴蝶進行了「人口普查」,經過兩次系統的標本採集,四面山已經發現85種蝶類。
  • 江津四面山: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為何高到「爆表」?
    連續4年多的監測數據表明,江津四面山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長期位居第一,最差也沒有跌破前三名。四面山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為何這麼高?近日,來自中國林科院和市林科院的專家解開了其中的「秘密」:其關鍵原因在於森林和瀑布。
  • 來江津吧,這裡有一個神奇的「動物園」!
    哪裡的動物多?當屬四面山!望鄉臺逍遙洞四面山景區植被茂密,原始綠闊葉林帶在同緯度中保存較好。山上有植物1500多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9種。最古老的刺桫欏,是3.5億年前的史前殘遺植物。還有動物207種,其中屬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16種,省級保護動物8種,被譽為我國「物種基因的寶庫」。僅是蝴蝶種類四面山就有超80種!美好的春光來看看這些輕盈空靈的小動物吧!
  • 重慶大學生網購瀕危動物輻射陸龜當寵物,網上轉賣被警方抓獲
    重慶大學生網購瀕危動物輻射陸龜當寵物,網上轉賣被警方抓獲 澎湃新聞記者 謝寅宗 通訊員 付鍵 2019-04-08 21:15
  • 重慶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消息,1月6日,重慶市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從視頻片段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視頻裡其中一隻林麝正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林麝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生性膽小機警,通常在早晨和傍晚活動。視頻中的三隻獼猴結伴而行,第二隻邊走還不時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提醒同伴不要掉隊。
  • 林麝,終於等到你!
    林麝(lín sh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珍稀動物。
  • 「沸點」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新華網發(劉明生 攝)新華網重慶11月26日電(陳雨)隨著北方天氣逐漸轉冷,很多候鳥開始南遷避寒越冬。近日,重慶江津綦河流域迎來了一群「貴客」,它們就是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東亞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隨著北方天氣逐漸轉冷很多候鳥開始南遷避寒越冬近日重慶江津綦河流域迎來了一群「貴客」它們就是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東亞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四面山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為「四面山狄苔蛾」
    江津日報訊(記者 江波 通訊員 梁寧)日前,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傳來好消息,在該中心與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聯合開展的「四面山大蛾類資源調查」工作中,研究發現苔蛾科新種「四面山狄苔蛾」,相關論文已在國際權威昆蟲分類學雜誌「ZooKeys」上公開發表。
  • 巫溪: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拍到的野生動物。巫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7日電 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野生獼猴的身影。 從截取的圖片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
  • 江津除了米花糖,還有什麼?
    有不少的朋友一提到江津,就想到的是米花糖!其實江津除了有米花糖,還有很多的自然人文景觀,有家喻戶曉的四面山愛情天梯,聶榮臻元帥的陳列館,國家A級以上的景區多達14個江津主城所在的地方,是所有的遊客到江津來的第一站,江津遊玩的地方特別多,所以在這邊都要玩得盡興的話,建議在這邊住3到4天推薦去玩的地方有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陳獨秀舊居陳列館
  •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2021-01-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經過近5年的持續觀測,發現不僅有珍稀瀕危候鳥頻繁現身,而且數量和種類很穩定。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食料充足多樣,溼地類型多樣,是理想的候鳥越冬地。每到冬季,雁鴨類候鳥向南遷徙中,或到漢豐湖歇腳或留下來過冬。
  • 洪雅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小編是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可是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最近在洪雅破天荒地出現了!來看看長啥樣☟☟☟▲點擊觀看視頻(眉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林國強 朱小根)近日,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野生紅花木蓮,也是該縣首次發現此類植物。
  • 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中華斑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易危物種。
  • 雲南白馬雪山發現瀕危動物金錢豹 專家:個體在兩隻以上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8月6日,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專家鑑定,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監測到的金錢豹和2018年監測到的金錢豹屬於不同個體。鑑定結果表明,在白馬雪山保護區生存的珍稀物種金錢豹個體在兩隻以上。
  • 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紅花木蓮  近日,眉山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野生植物「紅花木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