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物種基因庫」四面山又現動物新種!這回是啥?
9月5日,從四面山森管局傳來了一則喜訊。繼上月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蝴蝶新種——四面山窗弄蝶之後,科研工作者又在四面山發現了一個動物新種。在《Zookeys》雜誌官網上的學術論文截圖。
-
江津又發現新物種!
四面山狄苔蛾隸屬於燈蛾科、狄苔蛾屬。其個體較小,前翅底色褐色,前緣區至外緣區為黃色寬帶,內邊緣波浪形,後翅底色淺褐色。荻苔蛾屬昆蟲,大多分布在我國南部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全世界已知44個種。包括本次新發現的四面山荻苔蛾在內,僅有10種在我國有分布。四面山森林覆蓋率高,各種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眾多新物種的陸續發表與命名,說明四面山有著極其豐富的物種多樣性,這與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為動植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分不開,讓這些神奇的物種找到了大山深處最後的一個避風港。
-
四面山已發現85種蝶類 包括這些珍稀種類
今(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江津區四面山森管局獲悉,該局組織專家,通過科學的調查方式,對四面山的蝴蝶進行了「人口普查」,經過兩次系統的標本採集,四面山已經發現85種蝶類。四面山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為完好的亞熱帶常綠原始闊葉林帶,被聯合國生態保護專家確定為地球上難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其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宜各類昆蟲的繁殖和生息。
-
重慶江津四面山首次發現瀕危珍稀動物林麝
白天拍到的林麝 視頻截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李海軍)近日,江津區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發現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蹤影。
-
江津四面山: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為何高到「爆表」?
4年來的監測數據表明,江津四面山每立方釐米空氣的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瞬時值達到2.9萬個,最低值從未低過1500個。這些數據不僅在全市遙遙領先,在全國也非常罕見。按照我市標準,空氣負氧離子濃度(個/立方釐米)1500及以上為一級,大於700小於1500為二級,大於200小於700為三級,200以下為四級。
-
藏在四面山的絕美民宿 住進山林深處的仙境小屋,攬盡雲海星空!
都說江津最美的地方在四面山 ,而四面山最佳的住宿地在閱山 。許多人都不知道,在四面山這避世的山谷裡,有一個名為 「TASTY閱山」 的民宿,四面來鳳,韻涼如玉。天使長尾天蠶蛾、蜻蜓稚蟲、蟋蟀、紡織娘、劃蝽……數不清的昆蟲小精靈們,等著孩子們去發現。
-
四面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地球上難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珍珠湖景區位於四面山東部景區南端,高臺矗起,整石成臺,中夾一谷,谷底平整如街,長數裡,水從天來,清澈的溪水,淺瀨濺緩,在石谷中跳躍閃爍若億萬銀珠,珍珠灘因此而得名。龍潭湖是一條寬約百米、長近3000米的自然湖泊。湖泊周圍有四座奇峰直插雲霄,被輕煙白霧環繚漫繞,仿佛四扇畫屏。
-
看著中國最高的瀑布,江津四面山望鄉臺大瀑布在暴雨中盡情綻放
重慶市江津四面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988年被確定為重慶市市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評為第三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11年被評為中國風景名勝區攝影基地,中國網民最關心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被稱為「中國十大最美的森林公園」,望鄉臺瀑布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瀑布。《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景》等令人驕傲的榮譽。
-
四面山下雪了!即日起景區向全國警察免費開放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感謝人民警察的辛勤付出,四面山景區自1月10日起對全國人民警察實行景區門票優待政策,出示本人有效警察證和身份證即可免費換領景區門票。四面山地處雲貴高原大婁山餘脈、渝川黔旅遊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面積最廣、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帶之一,集山、水、林、瀑、石於一身,森林覆蓋率高達97%,空氣中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最高達2.9萬個。
-
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四面山高山湖泊...
2020年第13屆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的活動之一——「四面山高山湖泊電影音樂節」將於8月14日晚盛大開幕,四面山景區將邀請4支當紅樂隊,帶來一場極致的視聽盛宴,搭配美食和啤酒,為你打造一段難忘的夏日時光。
-
名字曾被用來命名昆蟲的男孩又發現了新物種
美國芝加哥博物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Alfred F.Newton共同署名發表科學論文,宣布發現了一個新的昆蟲物種——Odontalgus dongbaiensis yin&zhao,中文名「東白山」。
-
上海學者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海南缺翅蟲"(圖)
10月28日,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在介紹 當日,上海師範大學宣布,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我國海南省發現了昆蟲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海南缺翅蟲」。日前,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描述「海南缺翅蟲」的學術論文。據了解,缺翅蟲是一類稀有的原始昆蟲,迄今全球僅記載1屬39種,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7-03-14 11:39 來源:澎湃新聞
-
海南發現世界海生昆蟲新物種 系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文章指出,該科考隊在我國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一種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並根據其分布地點將其命名為羚羊礁海蝽。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由於第二次採集到的標本質量非常高,後經謝強課題組對標本進行解剖、研究,發現此類昆蟲同已發現的海蝽科昆蟲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在前足、後胸腹板上,是海蝽科昆蟲新種。此次發現,意味著世界海蝽科昆蟲種類從12種增加至13種。
-
福建發現天牛新物種,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小時候因為好奇心比較強,大家都喜歡捉一些昆蟲來玩。有的人甚至還會和夥伴們比賽看誰抓得最大,其中天牛這個物種估計很多人都有見過。近日國際最權威的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認可了一種在福建深山發現的新天牛物種,按照國際命名法則規定,新物種的發現者對該物種擁有命名權。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小小傢伙本領強等你命名
2017年的年初,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的宋曉彬及上海師範大學的彭中博士後在整理採集的昆蟲標本時,欣喜的發現了一個新物種「雙斑粗角步甲」,它是在濱江森林公園中發現的。自此,該昆蟲家族迎來了它們的第26個成員。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上海又發現一甲蟲新物種 已被正式命名
原標題:上海再新添一小甲蟲新種 今年年初,上海動物園內發現甲蟲新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的新聞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今天,同樣是來自上海,另一種體形更加嬌小的甲蟲新物種被正式命名,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期刊 Zootaxa 上。
-
發現昆蟲新物種:獨一無二的上海籍「雙斑粗角步甲」
前方高能 發現新物種近日,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裡驚現昆蟲新物種,實在是太令人激動了!據說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特別嚴苛,需要土壤的溼度和落葉層的保護,只有在植被茂密的原生態森林裡才可能存活下來,而我們中國上海的公園給這種昆蟲提供了非常宜居的環境。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又是誰第一個發現它的?它有什麼研究價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更多精彩請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誰第一個發現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