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昆蟲新物種:獨一無二的上海籍「雙斑粗角步甲」

2021-01-09 唄媽美學
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mei
前方高能 發現新物種

近日,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裡驚現昆蟲新物種,實在是太令人激動了!據說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特別嚴苛,需要土壤的溼度和落葉層的保護,只有在植被茂密的原生態森林裡才可能存活下來,而我們中國上海的公園給這種昆蟲提供了非常宜居的環境。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又是誰第一個發現它的?它有什麼研究價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更多精彩請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誰第一個發現了它?據說當時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舉辦了一個生物限時尋活動中所採集的昆蟲標本活動,這隻小甲蟲被當作標本收集起來了,後面專家們翻閱了量文獻及解剖比之後研究得出結論,才確認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這個昆蟲新物種是我國本土的產物。小傢伙藏在在落葉腐殖層內,初次在上海發現,迄今為止也只找到1隻,專家稱沒有證據顯示它是外來物種。所以昆蟲愛好迷們都十分的激動。

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讓我們一睹芳容這隻昆蟲界的新寵,甲蟲類的「小可愛」到底長啥樣子。我覺得應該給它陪朵花陪襯才顯得高貴。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啊,生物對稱美學的典範。這隻氣質與眾不同的小甲蟲體型非常的迷你,需要藉助儀器放大才能看到。它從頭部到腹部尾端才2.02毫米,它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有2對觸角和3對足,是一種節肢動物。它的前翅角質化,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觸角很長,上半身像螞蟻,下半身像甲蟲。

雙斑粗角步甲細節部分之美。它們鞘翅上分布著一對橢圓形黑斑,而觸角的末節較粗,體型迷你,這些都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成員共同特徵。它們喜歡棲身於潮溼隱蔽的環境,以跳蟲、跳蚤為食物,此次發現的甲蟲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專家們還在徵集命名中,你覺得給它取一個什麼名字比較合適?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文末留言評論。也許你的評論被專家看到了,有幸入選定義這個昆蟲新物種呢!

雙斑粗角步甲的絕密防身武器。別看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卻有一個「放炮」的強大本領。比我們平時所見的「放屁蟲」蝽象更厲害,雙斑粗角步甲釋放的不僅僅只是難聞的氣味,它們可以在瞬間噴射出接近60℃高溫化學物質襲擊敵人。如果你用手指去騷擾它們的話,可能會被灼傷,它的攻擊力在甲蟲類中算得上五顆星。

不說了,我決定周末就去公園逛逛,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讓我們記住它,一種從來沒被人類記錄過的小甲蟲。

讚一個ba

每天讀寫繪,帶你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你見過什麼特別的昆蟲嗎?你會給「雙斑粗角步甲 」取個什麼名字?感謝閱讀,歡迎收藏、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上海最近發現的全球昆蟲新物種有名字了!叫「上海雙斑粗角步甲」
    原標題:上海最近發現的全球昆蟲新物種有名字了!叫「上海雙斑粗角步甲」  12月13日,上海科研工作者對外公布,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內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並公開向上海市民徵集它的新名字。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和新物種的家鄉——上海有關,希望通過名字讓全世界的昆蟲愛好者一看就知道它們來自上海,而票選的結果為上海雙斑粗角步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徵。
  • 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擁有強大本領會「放炮」
    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擁有強大本領會「放炮」 2017年12月14日 13:00:24來源:北方網   上海昆蟲界,又添新物種!13日,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獲悉,在該站和濱江森林公園聯合舉辦的「生物限時尋」活動中,採集到一種昆蟲標本,經確認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新物種。目前,上海市正發起為其命名活動。  去年9月24日,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和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聯合主辦「生物限時尋」活動,200多位市民跟著專家找植物、看鳥類、尋昆蟲,新民晚報也曾報導過這一「尋找野趣」的過程。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有個甲蟲名叫「上海」
    上海雙斑粗角步甲的飼養環境直到2017年12月,在仔細翻閱了大量文獻並對小甲蟲進行解剖比對後,研究者終於確認,它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是這個珍稀昆蟲家族被確認的第26個成員每年,數以萬計的新物種在世界各個角落被發現,但人類已知的生物種類僅為120~130萬種,不到估計總數的五分之一。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多萬種,仍有許多種類未被發現。在進入實驗室前,人類不知道這些能噴高溫霧態物質的小蟲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直到它們被採集、製成標本,才被曝光在公眾眼前,引發關注。
  • 有隻甲蟲名叫「上海」
    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後彭中和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宋曉彬把這隻小甲蟲從一段樹幹中採集出來時,並沒有意識到它是未知物種。    直到2017年12月,在仔細翻閱了大量文獻並對小甲蟲進行解剖比對後,研究者終於確認,它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是這個珍稀昆蟲家族被確認的第26個成員,也是2017年第3個在上海市被發現的新物種。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小小傢伙本領強等你命名
    2017年的年初,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的宋曉彬及上海師範大學的彭中博士後在整理採集的昆蟲標本時,欣喜的發現了一個新物種「雙斑粗角步甲」,它是在濱江森林公園中發現的。自此,該昆蟲家族迎來了它們的第26個成員。
  • 【科普】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是何來歷?
    在上海師大藏有30萬號標本的昆蟲研究室裡,這一新物種已被殷子為副教授等製作為模式標本,下有紅色標籤——這意味著,它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正模」樣品,被收藏於此地。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蟻甲亞科。首先,「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是一類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的節肢動物。
  • 上海學者發現新物種海南缺翅蟲 是昆蟲綱活化石
    視覺中國 圖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電:上海師範大學28日在滬披露,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著名期刊《Zootaxa》發表論文,報導了繼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發現的第三種缺翅目昆蟲物種——「海南缺翅蟲」。
  • 上海學者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海南缺翅蟲"(圖)
    10月28日,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在介紹  當日,上海師範大學宣布,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我國海南省發現了昆蟲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海南缺翅蟲」。日前,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描述「海南缺翅蟲」的學術論文。據了解,缺翅蟲是一類稀有的原始昆蟲,迄今全球僅記載1屬39種,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名字曾被用來命名昆蟲的男孩又發現了新物種
    ,美國芝加哥博物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Alfred F.Newton共同署名發表科學論文,宣布發現了一個新的昆蟲物種——Odontalgus dongbaiensis yin&zhao,中文名「東白山」。
  • 上海又發現一甲蟲新物種 已被正式命名
    原標題:上海再新添一小甲蟲新種  今年年初,上海動物園內發現甲蟲新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的新聞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今天,同樣是來自上海,另一種體形更加嬌小的甲蟲新物種被正式命名,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期刊 Zootaxa 上。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上海動物園內發現了新物種,被技術研究人員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利珍介紹,此次命名的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是上海首次發現,不過不能確定這種小甲蟲是不是上海特有的。2017年3月,這篇記述上海新物種的學術論文已正式刊登在國際動物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
  • 海南發現世界海生昆蟲新物種 系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文章指出,該科考隊在我國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一種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並根據其分布地點將其命名為羚羊礁海蝽。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謝強介紹,海蝽科昆蟲早在我國鄰近海域被發現,因此曾有學者指出其在中國分布的可能性,所以考察過程中他非常留意這類昆蟲的蹤跡。2018年7月,謝強就在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了海蝽科昆蟲。
  • 浙江沿海發現海洋昆蟲新物種「中華二叉搖蚊」
    圖為:在浙江沿海新發現的物種——中華二叉搖蚊(雄成蟲) 陳春棠 攝中新網台州4月12日電 (見習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朱凌飛)12日記者獲悉,國際知名的動物學領域Top期刊《Zoologica Scripta》刊發了採集自浙江台州和舟山的海洋昆蟲新物種
  • 四面山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為「四面山狄苔蛾」
    江津日報訊(記者 江波 通訊員 梁寧)日前,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傳來好消息,在該中心與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聯合開展的「四面山大蛾類資源調查」工作中,研究發現苔蛾科新種「四面山狄苔蛾」,相關論文已在國際權威昆蟲分類學雜誌「ZooKeys」上公開發表。
  •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 竹節蟲足長超60釐米(圖)
    世界最長新物種被發現,為一種竹節蟲新物種,它有著細長的身子和四肢,連頭須都十分細長,顏色很像乾枯的樹木,它的足長有62.4釐米,刷新了世界上已經被人類發現的80餘萬種昆蟲中的最長紀錄。  5月6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公布了發現昆蟲新物種消息。此次公布發現的是一個竹節蟲新物種——足全長62.4釐米的巨型竹節蟲,身體長度也達到36.1釐米。刷新了世界上已經被人類發現的80餘萬種昆蟲中的最長紀錄。
  •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 足全長超60釐米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6) "← →"翻頁 5月6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公布了發現昆蟲新物種消息
  • 上海動物園發現新物種:酷似螞蟻有隱形翅膀
    上海動物園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展開的昆蟲多樣性調查收穫重大成果。研究人員在上海動物園內發現了全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據介紹,「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簡單來說就是一類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的節肢動物。
  • 這些昆蟲的名字,好聽又有詩意,你是否了解過!
    說到昆蟲,可能會有很多人非常的會非常的討厭和害怕,但是這世界上的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因此在我們生活周圍都是昆蟲的活動範圍,除了討厭昆蟲,你是否有了解過昆蟲的名字,或許你聽過他們的名字之後,就不會討厭了,那麼就來看看小編分享的好聽的昆蟲名字
  • 上海動物園再次發現新物種定名「虹橋萊甲」 還將奉上科普大餐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奉上科普大餐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記者從上海動物園舉辦的2018年「生物多樣性活動」活動上獲悉,其最近發現的一個甲蟲新種正式定名為「虹橋萊甲」,並從即日起在《上海動物園鄉土昆蟲標本展》上與大家見面,也是上海動物園近年來發現的第二個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