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裡驚現昆蟲新物種,實在是太令人激動了!據說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特別嚴苛,需要土壤的溼度和落葉層的保護,只有在植被茂密的原生態森林裡才可能存活下來,而我們中國上海的公園給這種昆蟲提供了非常宜居的環境。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又是誰第一個發現它的?它有什麼研究價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更多精彩請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誰第一個發現了它?據說當時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舉辦了一個生物限時尋活動中所採集的昆蟲標本活動,這隻小甲蟲被當作標本收集起來了,後面專家們翻閱了量文獻及解剖比之後研究得出結論,才確認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這個昆蟲新物種是我國本土的產物。小傢伙藏在在落葉腐殖層內,初次在上海發現,迄今為止也只找到1隻,專家稱沒有證據顯示它是外來物種。所以昆蟲愛好迷們都十分的激動。
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讓我們一睹芳容這隻昆蟲界的新寵,甲蟲類的「小可愛」到底長啥樣子。我覺得應該給它陪朵花陪襯才顯得高貴。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啊,生物對稱美學的典範。這隻氣質與眾不同的小甲蟲體型非常的迷你,需要藉助儀器放大才能看到。它從頭部到腹部尾端才2.02毫米,它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有2對觸角和3對足,是一種節肢動物。它的前翅角質化,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觸角很長,上半身像螞蟻,下半身像甲蟲。
雙斑粗角步甲細節部分之美。它們鞘翅上分布著一對橢圓形黑斑,而觸角的末節較粗,體型迷你,這些都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成員共同特徵。它們喜歡棲身於潮溼隱蔽的環境,以跳蟲、跳蚤為食物,此次發現的甲蟲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一個新物種,專家們還在徵集命名中,你覺得給它取一個什麼名字比較合適?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文末留言評論。也許你的評論被專家看到了,有幸入選定義這個昆蟲新物種呢!
雙斑粗角步甲的絕密防身武器。別看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卻有一個「放炮」的強大本領。比我們平時所見的「放屁蟲」蝽象更厲害,雙斑粗角步甲釋放的不僅僅只是難聞的氣味,它們可以在瞬間噴射出接近60℃高溫化學物質襲擊敵人。如果你用手指去騷擾它們的話,可能會被灼傷,它的攻擊力在甲蟲類中算得上五顆星。
不說了,我決定周末就去公園逛逛,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讓我們記住它,一種從來沒被人類記錄過的小甲蟲。
每天讀寫繪,帶你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你見過什麼特別的昆蟲嗎?你會給「雙斑粗角步甲 」取個什麼名字?感謝閱讀,歡迎收藏、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