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7-03-14 11:39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動物園發現新物種:酷似螞蟻有隱形翅膀
上海動物園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展開的昆蟲多樣性調查收穫重大成果。研究人員在上海動物園內發現了全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據介紹,「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簡單來說就是一類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的節肢動物。
-
上海最近發現的全球昆蟲新物種有名字了!叫「上海雙斑粗角步甲」
原標題:上海最近發現的全球昆蟲新物種有名字了!叫「上海雙斑粗角步甲」 12月13日,上海科研工作者對外公布,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內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並公開向上海市民徵集它的新名字。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和新物種的家鄉——上海有關,希望通過名字讓全世界的昆蟲愛好者一看就知道它們來自上海,而票選的結果為上海雙斑粗角步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徵。
-
上海又發現一甲蟲新物種 已被正式命名
原標題:上海再新添一小甲蟲新種 今年年初,上海動物園內發現甲蟲新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的新聞被各大媒體爭相轉載。今天,同樣是來自上海,另一種體形更加嬌小的甲蟲新物種被正式命名,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期刊 Zootaxa 上。
-
發現昆蟲新物種:獨一無二的上海籍「雙斑粗角步甲」
前方高能 發現新物種近日,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裡驚現昆蟲新物種,實在是太令人激動了!據說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特別嚴苛,需要土壤的溼度和落葉層的保護,只有在植被茂密的原生態森林裡才可能存活下來,而我們中國上海的公園給這種昆蟲提供了非常宜居的環境。昆蟲新物種長什麼樣子?又是誰第一個發現它的?它有什麼研究價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更多精彩請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誰第一個發現了它?
-
有個甲蟲名叫「上海」
2016年9月底的一天,作為上海師範大學昆蟲專家團隊成員,彭中參與了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和濱江森林公園共同舉辦的「生物限時尋」活動。這是一項由科學家帶領普通民眾觀察大自然的科普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自然的關注度。活動進行到下午時,彭中在一段倒在河畔的枯木中發現了一群新奇的褐黃色小甲蟲。它們在樹皮、樹幹的縫隙間四散奔走,暴露在人類的目光中。
-
有隻甲蟲名叫「上海」
2016年9月底的一天,作為上海師範大學昆蟲專家團隊成員,彭中參與了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和濱江森林公園共同舉辦的「生物限時尋」活動。這是一項由科學家帶領普通民眾觀察大自然的科普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自然的關注度。 活動進行到下午時,彭中在一段倒在河畔的枯木中發現了一群新奇的褐黃色小甲蟲。它們在樹皮、樹幹的縫隙間四散奔走,暴露在人類的目光中。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小小傢伙本領強等你命名
2017年的年初,戀野物語自然探索工作室的宋曉彬及上海師範大學的彭中博士後在整理採集的昆蟲標本時,欣喜的發現了一個新物種「雙斑粗角步甲」,它是在濱江森林公園中發現的。自此,該昆蟲家族迎來了它們的第26個成員。
-
只因一張照片,科學家發現的這個新物種將以「推特」命名
然後,他們倆都找到了博物館的藏品(博物館裡收藏了很多種類的昆蟲和千足蟲),開始調查。Reboleira和她的同事們在博物館的藏品中搜尋時,發現了其他帶有相同的未知真菌的美國千足蟲,證實了圖上出現的是一個此前未知的物種。隨後,Reboleira發推特並艾特了推特官方:「Hi!推特!有一個新物種以你命名了。」
-
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擁有強大本領會「放炮」
上海發現昆蟲新物種:擁有強大本領會「放炮」 2017年12月14日 13:00:24來源:北方網 上海昆蟲界,又添新物種!13日,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獲悉,在該站和濱江森林公園聯合舉辦的「生物限時尋」活動中,採集到一種昆蟲標本,經確認是「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新物種。目前,上海市正發起為其命名活動。 去年9月24日,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和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聯合主辦「生物限時尋」活動,200多位市民跟著專家找植物、看鳥類、尋昆蟲,新民晚報也曾報導過這一「尋找野趣」的過程。
-
名字曾被用來命名昆蟲的男孩又發現了新物種
,美國芝加哥博物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Alfred F.Newton共同署名發表科學論文,宣布發現了一個新的昆蟲物種——Odontalgus dongbaiensis yin&zhao,中文名「東白山」。
-
上海動物園再次發現新物種定名「虹橋萊甲」 還將奉上科普大餐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奉上科普大餐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記者從上海動物園舉辦的2018年「生物多樣性活動」活動上獲悉,其最近發現的一個甲蟲新種正式定名為「虹橋萊甲」,並從即日起在《上海動物園鄉土昆蟲標本展》上與大家見面,也是上海動物園近年來發現的第二個新物種。
-
新發現的億年前恐怖昆蟲,究竟有多「恐怖」?
「恐怖掠食者」——恐怖古鞭苔甲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蔡晨陽、研究員黃迪穎和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殷子為、教授李利珍,在白堊紀中期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形態極其特化、專性捕食跳蟲的苔甲的化石,化石中的這類苔甲,在分類上屬於隱翅蟲科(Staphylinidae)、苔甲亞科(Scydmaeninae)、鞭苔甲族(Mastigini)。
-
一群「夜貓子」在世紀公園出沒-陶然,昆蟲,生物防治,上海,蚰蜒...
城市荒野工作室負責人郭陶然一邊引導孩子觀察一邊講解:蜘蛛很聰明,會選擇站在上風口,放出一根或幾條比較黏的線,借著風力,讓線飄到另一邊枝條上;固定好第一根線後,蜘蛛會爬上這根絲線,放出新的絲線加固這第一根…… 觀察完蜘蛛織網,一名小隊員發現草地上有一隻正在爬行的蜈蚣。「蜘蛛、蜈蚣、蚰蜒,誰的腿多?」郭陶然的第一個問題就難倒了一群隊員。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2016-12-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世界名蝶」科普展覽活動圓滿結束。
-
上海學者發現新物種海南缺翅蟲 是昆蟲綱活化石
視覺中國 圖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電:上海師範大學28日在滬披露,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著名期刊《Zootaxa》發表論文,報導了繼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發現的第三種缺翅目昆蟲物種——「海南缺翅蟲」。
-
上海學者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海南缺翅蟲"(圖)
10月28日,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在介紹 當日,上海師範大學宣布,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的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我國海南省發現了昆蟲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海南缺翅蟲」。日前,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描述「海南缺翅蟲」的學術論文。據了解,缺翅蟲是一類稀有的原始昆蟲,迄今全球僅記載1屬39種,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四面山發現昆蟲新物種 命名為「四面山狄苔蛾」
江津日報訊(記者 江波 通訊員 梁寧)日前,四面山森林資源服務中心傳來好消息,在該中心與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聯合開展的「四面山大蛾類資源調查」工作中,研究發現苔蛾科新種「四面山狄苔蛾」,相關論文已在國際權威昆蟲分類學雜誌「ZooKeys」上公開發表。
-
恐龍時代昆蟲新物種亮相 發現者年僅15歲!
12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新物種——齒胸波眼甲Notocupes denticollis。這是一種前所未知的甲蟲,其種名意指該種前胸背板側緣具有4個明顯的大齒。而這枚琥珀的發現者,正是年僅15歲的高一學生宋丞峻。發現新物種琥珀的15歲高中生宋丞峻「這枚琥珀個頭不大,長寬均接近5釐米。剛拿到琥珀原石的時候,它完全是密不透光的,和櫥窗裡擺著的那些晶瑩剔透的琥珀成品不同,很難想像裡面竟藏著一種尚待發現的遠古昆蟲。」